史海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052
颗粒名称: 史海钩沉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5
页码: 136-170
摘要: 本文讲述了史海钩沉包括普前港·普前圩·普前天后宫、漳浦县城府第与祖祠、漳浦县署前两块石碑、古代廉政故事两则等情况。
关键词: 漳浦县 历史 文化

内容

普前港·普前圩·普前天后宫
  陈桂味
  沙西镇河墘村有两个靠海岸线的自然村,西一个叫西庄,145户,600多人;东一个叫普前,近百户,400余人。两个自然村相距约2公里,都为河墘陈姓传衍。由于村社距离国道省道较远,交通不甚方便,且资源比较有限,物产不多,在沙西镇各村社排座次属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小社里”。然而在古代,却因拥有西庄港和普前港而繁荣富庶一方。西庄港在《漳浦县志》有载,是当时漳浦县九大港口之一。普前港是西庄港的姐妹港,当时也颇具规模,加上在港口边上设有圩场、建有天后宫而名闻遐迩。
  本文单记述普前社的若干往事旧闻,如普前港、普前圩和普前天后宫等古迹文物的一鳞半爪,权且作史海钩沉,也供宗亲研究历史参考。
  普前港普前圩寻踪
  笔者老家距普前社甚近。孩童时,常随长辈到普前宫拜妈祖:出西门,走一段田埂小道,过小溪上的石板桥就到普前社口,社口有几株高大的朴树,再沿着社内一条石板巷道,尽头就是妈祖庙了。记忆里的妈祖庙是那样雄伟高大,那样金碧辉煌。长辈还说,从前,这里设市场,每天赶圩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还有普前港出入的船只很多……。
  时过十几年,1964年中专毕业那年,夏秋之际,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曾到停泊在普前港的洗〓船上挑海虫间土(一种海肥),给生产队的稻田下追肥。当时的港道很窄小,似一条沟渠,载重2~3吨的小船要在满潮时靠撑杆才可抵达岸边。
  以后的日子,因外出工作,再也没有光顾过普前社了。直至2009年,为考究普前妈祖庙始建年代,邀请县博物馆王馆长一行,重访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普前天后宫。天后宫风采依旧,仍然是那样古朴庄严,那样金碧辉煌。经村干部和管庙人的介绍,妈祖庙于2000年作过大修,屋面重新铺设褚红色琉璃瓦,屋脊上的剪瓷雕全部更新,山水花鸟、古装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庙内妈祖神像,花岗岩雕凿的石香炉、梁柱以及西厢房厅堂那尊汉白玉佛像等摆设布置,均保持原貌。经王馆长一番考察,推断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有260多年。
  伫立在妈祖庙前,远眺隔海的东山岛,座座山峰历历在目,尤其是那座挺拔峻秀的苏峰,更为显眼。近处,有宽阔的庙前广场。广场南端建有戏台,村里的长者介绍,每年逢妈祖诞辰,请来戏班在此演戏三、四场,庆祝一番。戏台南侧有一口池塘,水面不大,是旧时港口码头遗址。今池塘用于积蓄淡水,可供浇灌,但名称仍沿用旧时,管叫它“咸水塘”。咸水塘以南是一大片平坦农田,地里尽是绿油油的作物,一直伸展到海边,近处田畴上的作物,以地瓜为主,间有蔬菜。长者说,这些田园,过去尽是海滩,涨潮时海水抵达村社旁,以后一代接一代围海造田,海滩变埭田,埭田变良田,慢慢地把海堤向南推进成今日的现状(今从村口到海岸的直线距离足有一公里。村前这片田园,面积有1千多亩,属本村社的有300亩)。
  古时候普前港的港道有多宽多深,今已不得而知。笔者从县档案馆查阅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测绘的《漳浦县土地编查》(屿头乡·塗楼乡地段)原图,(比例尺1∶25000)。才粗略了解70年前这一带的地形地貌。
  据民国廿九年地图所示,当时普前港的港道的宽度在80—100米之间,在普前港与西庄港之间,有三条宽度各50~100米的港道互通。三条港周边,有“普前埭”、“西庄埭”、“河埭”,这些“埭”,正是人工围海造田的产物。那时候围垦的“埭”,已把海从村口推出350米(直线距离)。1940年至今,又继续搞围海造埭,再把海向前推进了六、七百米(直线距离)。这一地理变迁,周期约一百年。按这一速度向前推至1840年、1740年……,不难想象,那时的“普前”港,定是象模象样的海港。笔者联想到《漳浦县志》有记载的西庄港、杜浔港、高山港,大体都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消失。就此细细想来,既感叹先辈们为求生存“战天斗地”所进发的巨大力量,也感叹自然生态竟然如此脆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何等重要。
  普前陈姓祖源
  在陈姓肇基普前之前,这里的港口边上,就存在2个渔村(今普前社西侧)一个叫下徐,为徐姓所居;一个叫坎顶(住民姓氏失传)。这两个村社以海洋捕捞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有三桅杆的大帆船好几艘”、“有18对罾”、“出产的扁鱼干品质上乘”……片言只语流传至今。若干年前,普前人在劳作中,曾经挖掘到废社的屋基以及淹制水产品的地窑。从地窑的规模,推断每窑可以淹制几十担上百担的水产品。这两个渔村为何消失,一说是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海上生计受挫,而迁徙他乡。一说在元代遭海盗洗劫,幸存者逼走异乡,还有一说是明代倭寇之祸,幸存者远走他乡。(据县志记载,漳浦沿海倭寇之祸,集中在明嘉靖三十六年至嘉靖四十四年这9年间,其中一次在嘉靖四十年二月,“倭入屿头月余,张琏率倭陷杜浔土城”。)
  河墘陈姓肇基普前,先是在圩场经商做买卖,日久为图方便,就在圩场附近择地建造厝宅,遂举家迁此居住。因厝后有朴树林(朴树为多年生乔木,茎杆粗壮,树冠茂盛。过去村社旁多见有此大树),故名居住地为“朴前”“朴仔前”,方言“朴”与“普”谐音,书写以“普”代“朴”,字义显得文雅。
  河墘和普前陈姓族谱,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时期,但现代人对祖源是相当明了的,即蓬山传衍屿头、屿头传衍河墘、河墘传衍普前。据蓬山族谱载,蓬山陈姓肇基于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开基祖讳君赐,原藉绍安溪南,本是漳州路同知、南胜伯陈君用麾下的一名军官,元亡避乱隐居蓬山、垦荒种地、择地筑屋、惨淡经营、草创家业。至明洪武年间,长子、次子相继降世。在次子尚是儿童时(约5—6岁)的某一天,君赐公挑柴禾赶“普前”圩,这位孩童出于好玩,未经父亲应允,随其身后赶圩看热闹,在临近圩场时迷路而进入屿头社,被一户谢姓长者发现,暂留其家,以等候主人认领。君赐公卖完柴禾返回蓬山,才知道竟有此事,于是便返途寻找,直至黄昏傍晚,才在屿头谢家会面。缺乏子息的谢姓夫妇,对这位长得健壮的孩子甚为喜爱,遂恳求“分给”其抚养。君赐公夫妇最终答应谢家要求,将这个孩子送给屿头谢家抚养,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尔后便成为屿头陈姓开基祖。(另一说是君赐公挑柴禾赶“普前”圩,次子跟随,柴禾被屿头一户谢姓人家所买,到谢家时,这位儿童倚在谢家门柱,等候父亲卸柴禾回家。这位着青色粗布衣的儿童,倚在门柱上,正应谢家主妇日前的“青龙攀柱”一梦。遂恳求君赐公将此子送给谢家抚养……。)
  屿头陈姓开基祖讳万宗,君赐公次子,生于明洪武五年,卒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372—1437年)。万宗公为屿头陈姓一世,传至三世,有兄弟5人,成家后分成“五房”,其中“三房”的一部分子女(屿头世系第四世),随母迁到邻近的河墘肇基,为河墘陈姓一世。
  记述这一过程,可用来印证二个问题,一是普前圩在明洪武初年就存在;二是从屿头陈姓开基者及年代,推算肇基河墘的时间约在明弘治年间(1490—1500年),进而就可推算河墘陈姓开基普前的年代了。
  以上说明,在普前社形成之前,港口、圩场,以及下徐、坎顶社业已存在。那时,港叫什么港,圩叫什么圩,今不得而知,可能叫“下徐港”,“下徐圩”,也可能叫“坎顶港”、“坎顶圩”。历史如此久远,“下徐”、“坎顶”也早已不存在,且自“普前”得名之后,以“普前”来作为港名、圩名,尽在情理之中。
  普前圩规模略记
  多方事实说明,普前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区位优势明显,在漳浦南区,其规模地位仅次于杜浔圩。其主要特点是以水产品交易为主的日日圩市,这种潮汐(俗称“流水”)圩场,每天交易的高峰期(俗称上市),是随潮汐变化面变化的。天天有交易买卖的圩场亦称集市,故普前圩也称“普前市”。普前市有各类店铺40多间,构成一条小街,叫普前街。店铺经营的商品门类比较齐全,有日杂百货、粮行米店、油盐店、布匹鞋帽店、糕饼糖果店、猪牛肉铺,饮食店,还有制造杆秤作坊、棺材店、赌场等,市场按贸易的种类,分水产品市场,柴草市场、禽畜市场。市场管理服务机构也比较配套,有税务所,盐管所和市管所。固定店铺一般都有“店号”,如“合兴”、“联盛”、“联兴”等等。由于集市有规模、有地位、有公信度,所以这里的粮行米市有专设的“普前斗”、“普前管”(旧时粮行米店粜米的木制量具)。普前斗、普前管的计量换算是:1“普前斗”为12市斤,合19“普前管”,1“普前管”为0.667市斤,3“普前管”合2市斤。
  普前圩市延续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是年,因宗族内部发生矛盾纠纷,引发械斗,致使市场关闭,店铺停业,商贩星散。普前圩市从此被政府取缔而消失。
  回顾普前圩历史,属元代的,今史料不足,无从考究。单从明代开始计算,至民国十五年止,历550余年。
  天后宫风采依旧
  普前港、普前圩早已无影无踪,唯独普前天后宫,至今依然金碧辉煌,古朴庄严。这是普前人珍惜文物,认真保护、管理的结果。
  庙宇建筑为抬梁式土木结构,悬山顶,分前殿、大殿、天井、走廊、厢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屋面琉璃瓦铺设,屋脊及飞檐、翘角均采用剪瓷雕装饰,有双龙戏珠,有古装戏剧人物,有飞鸟走兽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剪瓷雕塑,是2000年庙宇大修时,延请东山县的师傅按原来样式重新制作的,工艺十分精湛。庙堂祀有两尊妈祖神像,其中一尊原奉祀在屿头妈祖宫,清康熙“迁界”时,转移收藏在普前,“复界”后,仍留在普前供奉。庙内有3对石柱和3对木柱,每对柱子均刻有楹联,其中有一对落款为清嘉庆元年阳月(1796年农历十月)信士陈英谟敬题的“久荷神庥锦屿烟村风雨顺,长昭显迹湄洲香火浪波安”联,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内墙上,有百幅壁画,大多是“三国演义”故事,通梁、斗拱上也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的油彩画。总之,普前天后宫,历260年岁月,至今仍这般恢宏壮观,实属难能可贵。
  天后宫前的广场宽阔(长约35米,宽约30宽,面积1000多平方米),旧时是普前圩市的水产品市场,(柴草市、猪牛圩在村社外),今为普前社举办节庆热闹的场所。广场前搭建了戏台,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节庆,请来戏班,在此演三、四台戏。届时,户户亲朋盈门,家家操办酒席,宴请宾客。入夜请大家看戏,热闹非凡。
  普前展望
  乘改革开放东风,今日普前,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水平跃居全镇中上游。除有限的耕地外,发展海水养殖,已建成鱼虾蟳池200多亩,从事养殖业‘的有10来户。富余劳力外出务工50多人,经商办企业8人。更可喜的是新一代普前人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70后”、“80后”年青一代,基本普及初中,且有高中学历18人,中专学历15人,大专学历16人,大学本科学历22人。当中有3人从政,7人从医,10人从教,还有20人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有的已成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技术骨干、领导;有的已成为中小学校教学骨干……
  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普前人,具有敢拼会赢,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概,担当起振兴普前的重任,这正是普前腾飞的希望所在。
  普前的明天将更美好。
  (本文有关资料、由陈通才、陈睦成、陈木友、陈火夫等同志协助搜集、提供,在此表示谢意。)
  漳浦县城府第与祖祠
  圃人
  漳浦县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县。自唐开元四年(716年),州治从盘陀岭南的云霄迁至盘陀岭北的李澳川,漳浦附州为县,县治随州治一起迁徙。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至龙溪(即今漳州市芗城),漳浦县治仍留李澳川(即今漳浦县城)
  李澳川做为漳浦县城至今已有1295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文物古迹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历年来,笔者在《漳浦文史资料》陆续发表有关漳浦县城的文物资料,如《漳浦历代坊表》、《漳浦县城的“社”》(“社”是土地公庙)、《漳浦县城的庙宇·坛祠》等,对县城的文物分类记述,使读者更能了解县城的史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逐渐倒塌,遗留下来的府第与祖祠,经旧城区改造,大部分已被拆除,所以亟需探访查询,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参考。
  一、府第
  漳浦县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历代均有府第的建筑,但唐、宋、元的建筑几乎不存,现存者都是明、清名人的府第。这些名人有的家住县城或城郊,有的家住乡下。
  家住县城的,如同知叶穆、叶谐兄弟,长史林埙,御史詹惠,佥事陈梧,都给事中徐鼎,通政使林梓、副使林寀、侍郎林宰父子,侍郎卢维祯,御史李瑞和,翰林李实蕡,员外郎林绍祖等;家在县城近郊的,如员外郎袁有凤,推官蔡而烷、知县蔡而烜兄弟等;
  家在乡下的,如知府林表,知府林敬、副使林绍,参议陈奂,参政刘友仁,郎中林梅,尚书林士章、郎中林汝谐、副使林汝诏父子,按察使陈一洙,参政刘霖,参议刘庭蕙,巡抚胡廷宴,郡马胡廷宰,知县林有初、副使林应聚父子,主事陈朱图,知县涂梦花,布政使黄性震,总兵郑兴,大学士蔡新、知府蔡本俊父子,进士陈杓等。
  此外,还有先租屋,后定居在县城的,如知州林茂桂;有建屋定居在东门外的,如少詹事黄道周;有买屋在县城居住的,如知县蓝鼎元;有长期租屋的陈梦林;有由姻戚关系住县城的,如张佐治的后裔、刘庭兰的次子刘履恺、知县游禹图等。
  现将已知的府第略述如下。
  (一)城东及东郊
  1、胡廷宴府第
  胡廷宴,字以泰,号瞻明,县城东郊鹿溪桥社人,淮府长史胡文远的长子。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陕西巡抚,提督军门,俗称“胡军门”。任巡抚时,为魏忠贤建生祠。崇祯元年(1628年),被列为阉党而削职为民。府第称胡军门府,在东门内通往君荣境(军仔顶)的路头,坐北向南,西边为应城寺,即今绥东小学,斜对面即漳浦一中校门。为两进三开门的建筑,前有石埕,有围墙,围墙大门略偏左。据《漳浦县志》“应城寺”条载:“崇祯庚辰(十三年),僧性钦募修(应城寺),太学生胡思谦助成之。兵燹后,僧普闻修之。”胡思谦,字台先,胡廷宴长子,太学生。因胡府与应城寺毗邻,胡思谦应寺僧之募而捐资助建。后来,应城寺遭受兵灾,寺屋被焚烧,火势可能延及邻居胡府。民间曾传说胡廷宴被列为阉党后,其在县城的府第被百姓放火烧掉,也许胡府是受到此次兵灾烧毁。现存两进三开间建筑系重建的普通民居,其屋后尚有多间厢房与东街柯姓的“箴园旧家”相接近,范围颇宽广。 2、“三世明经”府第
  清康熙、乾隆间,乌石人林江誉、林在田、林虎榜祖孙三代都是贡生出身,世称“三世明经”。他们是明嘉靖间,乌石“三凤齐鸣”之一的进士林一新的后裔。林江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岁贡,任台湾诸罗(今嘉义县)训导,并署彰化县训导,办“土番社学”,因教训番黎有方,加大功一次;林在田,字叶文,号文台,江誉次子。雍正十二年(1734年)岁贡,受知县长庚聘请,任县义学教师;林虎榜,字孙韩,号思亭,别号海邦外史,在田次子。乾隆十八年(1753年)拔贡,赴吏部铨试,荣获拔元。初授台湾彰化教谕,改大田教谕,历官庆远知府,广西两江兵备道,世称“林道爷”。“三世明经”府在县城君荣境(军仔顶)花亭巷东侧,坐南向北,临街大门门联:“三世明经天下有,祖孙训台世间希。”为两进三开间的建筑,后有小花园。民国时期,后进房屋卖给县初级中学校长黄沂浣,改正门后向,后花园成为前庭,旁边另建小楼,右前另开大门向花亭巷。但无论如何改变,人们尚称此处为“三世明经”。
  3、徐弼府第
  徐弼,字良佐,居县城花亭巷内。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官广西廉州府同知;其弟徐辅,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举人。府在花亭巷内,徐氏祖祠右后方,坐东向西,为两进三开间建筑,两侧有厢房。徐氏较早衰落,至清代,房屋卖给“三世明经”林氏后裔。后来,林氏也衰微,房屋倾圮,仅残存前落,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为漳浦县初级中学(一中前身)的厨房,徐氏祠堂作为膳厅。徐辅早逝,妻林氏,北街人、宁府长史林埙的妹妹,子徐藻也早逝,媳周氏,周市人、六安州知州周仁女儿。姑媳守节,立“双节坊”在花亭巷口街道上,惠安张岳为写《双节志》,内中有提及“弼后宾王家,为清白吏,传子孙”。这是说徐弼后裔为“仪宾(郡马)”,所以其府第颇为宏伟。
  4、林应聚府第
  林应聚,杜浔湖里人(湖里林氏称“湖仔内林”)。父亲林有初,号我克,明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官湖广益阳(今属湖南省)知县。应聚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进士,官至浙江宁波兵备副使。府第在印池(俗称印钱潭)南侧、射圃西边,现漳浦一中图书楼处。坐东向西,为三进五开间建筑,两侧均有厢房。门上匾额为“梁湖世家”,府第前面广场上有两座石旗杆夹,广场前有大池塘,称梁湖潭,潭边土地公庙称梁湖社。府第于清末民初倾圮,其后裔散居在附近及各街道。 5、林梅府第
  林梅,字魁春、次和,号朴(璞)山,杜浔徐坎人,出生于邻近的打山社。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南京礼部郎中;子林煜,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府第在印池东南侧,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前面立两座石旗杆夹。其后裔式微,府第改为宗祠,由居住在附近的湖仔内林宗亲奉祀。林梅在徐坎的族人迁居霞美埔上社,其祖祠悬挂灯号为“父子科甲”、“两京尚书”。这是以林梅父子为荣耀。
  6、胡廷宰府第
  胡廷宰,字以平,号隆柱,后改名廷实,廷宴弟。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应天榜举人。因父胡文远官淮府长史,所以,被南康王朱诩〓选为长女婿,称仪宾,俗称郡马,为清白吏,挂匾“宾于王门”。府第在十九门内,坐北向南,房屋早已倾圮,后花园假山石等犹可辨认。相传其后花园与卢维祯府第后面的土地有争执,竟向官诉讼。胡家杖势,卢家因卢维祯任过大理寺卿(相当于中央最高法院院长),依法申辨,卢家胜诉,争执的土地归卢府。从胡郡马府经深巷、过应城寺即可到胡军门府。
  7、卢维祯府第
  卢维祯,字司典,号瑞峰,县城后沟巷人(祖籍竹屿)。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因曾历官吏部四个司,世称“卢吏部”。其孙卢坣,恩荫授户部主事。府第在铺仔口街,坐南向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大门临街。其西侧为其兄弟的宅第,三座毗连,西边为后沟巷。20世纪50年代,府第已破落,拆除改建人民市场。
  8、卢烻府第
  卢烻,字邦亮,号思叔,卢维祯侄。明万历十六年举人,未仕。府第坐北向南,与卢维祯府第隔街相对,为三进三开间建筑,两侧有两列厢房,厢房前天井中各有水井一口,其石井斡为八棱台形,雕刻精美。屋后原有小花园,现已改建为民居。 9、林登虎府第
  林登虎,号剩庵,佛昙港头人,林敬玄孙。清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官山西临汾知县。府第在深巷内桂林社土地公庙西侧,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的建筑,规制较小,与普通民居相同,西边又有两座相毗邻,也为林登虎后裔居屋。
  10、郑总兵府第
  郑总兵名兴,号茂公,旧镇埔尾村山边社人。清康熙间,官至左都督、广州副将,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汉称“骑都尉”)。据西街李氏《世史家乘》载:“侍御公(御史李瑞和)精于子平之学,谈祸福,多奇中。晚岁,垂帘市肆,如严君平故事。担夫走卒,皆不之拒,如蓝提督义山(蓝理,号义山)、郑都督茂公(郑兴,号茂公),皆从戎伍中决其为将。二人显贵后,每向人言之。”府第在下东埔(忠孚)巷南端,坐北向南,在林敬府第前面,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前面有一列厢房反向为“拜堂厝”,大门在左侧围墙,通向东埔巷。前面仅隔一座房屋即为铺仔口街东端。前面厢房和前落两间房间尚完好,厅已倒塌,后落建县供销宿舍楼。现存房间尚为其后裔居住,并说郑总兵是埔尾山边社人,山边社的亲人曾与他们往来。
  11、林敬府第
  林敬,号诚斋,佛昙港头人,林表孙。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湖广长沙(今属湖南)知府。府第在下东埔巷,郑兴府第后面。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的宏敞建筑,东边为下东埔巷。其前落及大门已改建供销社宿舍大楼,中落大厅及右边房间也已改建,尚存左房间及后面厢房。在后庭院尚存一口古井,井斡为圆形石构件,井水尚用于洗涤。
  12、高耸府第
  高耸,号果庵,县城东门人。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人,历官国子监学录、江西临江府通判。其父高敏,正统十一年(1446年)岁贡,授浙江馀姚县学教谕。高耸的长子高大化娶浦北(北街)长史林埙的第七女儿。府第在东门内,详细地址失记,他在给林埙的贺诗中写明“东门高耸”。他的墓道碑立在东门外十字巷尾大路边。
  13、黄道周府第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祖籍漳浦县铜山千户所深井村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移居漳浦县城东门外,建东皋书舍居住。崇祯十七年(1644年),因黄道周归浦均住宿在父母之葬地北山草庐,而东皋书舍日就荒圮,诸位学生资助,构成讲舍(即俗称“讲堂”),名曰明诚堂,也为黄道周府第。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一围墙建筑,大门在周墙左侧。天井中筑一正方形石盘,上刻天文图,做为讲解天文、星历和易经的教具。黄道周自署厅联:“一日天下归仁,犹是克复请事;百世圣人不惑,依然寡过未能。”载《漳州府志》。又题联:“我岂若畎亩中乐尧舜道,人须于剥复后见天地心。”此系黄道周被谪后家居时作,载《漳浦县志·学校志·书院》。其中“剥、复”二字为《易》中的卦象“剥卦”与“复卦”。明诚堂现辟为“黄道周纪念馆”。
  14、未明主人的府第
  ①在军仔顶花亭巷口斜对面,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有两只青石抱鼓,应为进士出身或总兵的府第。因花亭巷内多徐姓,此疑为明代徐鼎的府第。徐鼎,字思重,号寒泉。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工科都给事中,世称徐给事。祖父徐仕耕与其侄朝绅献地辟建孔庙前面泮池及棂星门道路,训导廖海为撰《重辟门地记》,赞曰:“百世之下,临泮池之渊源者,必曰仕耕之德也;履门地之宽敞者,必曰朝栋之德也。”此府第在孔庙左前侧不远处,故推为徐给事府第较为适合。
  ②铺仔口东端与下东埔巷南端交汇处的府第,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大门向街,屋后为郑总兵府第,再后为林敬府第。民国时期,浦中校长(后为县参议议长)陈则蔡购置改建,建国初期为县人民法院。此府第主人谓谁?今已失记。
  (二)城南及南郊 1、袁有凤府第,亦称袁进士府
  袁有凤,县城南门外下湾仔社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府第在梁(盐)仓巷内,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左旁有一列厢房,大门有一对青石抱鼓,门前有石埕、鱼池,鱼池东端有一座土地公庙,称梁仓社,这是县城唯一有祀土地婆的“社”。整座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2、林士章府第,世称尚书府
  林士章,字德斐,号璧东,乌石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府第在城隍庙西、高夫子祠右后方。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高敞建筑,后有一列厢房,厢房后有一道略成弧形的围墙,挡住直冲的叶厝巷,叶厝巷沿府第两侧分成两条小巷,俱称尚书巷。东巷的东边为其玄孙林绍祖府第,西巷的西边为曾家花园,俗称花园仔内。府第大门有青石抱鼓,前面有一大埕,立石旗杆七部,其中探花林士章的为八角形底座。后来,大埕作为县城的“柴市”。中落为官厅,悬挂多方匾额,第一道横梁挂林士章的“探花及第”匾,中堂挂御赐“忠爱”匾,又挂有“督府参军”(林汝谐)、“进士”(林汝诏、林绍祖)、“文魁”(林友筠、林凝崇)、“明经”(林凝秀)等匾。后落屋廊有两耳门通东、西巷道,两房间开后门通向后面厢房。大厅祀三尊木雕像,中为探花林士章,左为长子兵部郎中兼右军都督府经历林汝谐,右为次子广东徽宁副使林汝诏。整座府第规制宏伟。府第原称探花府,林士章任南京礼部尚书后,改称尚书府,沿用至今。林士章致仕后,在漳州府城北郊长桥建城居住,称“长桥土城”,即今龙文区朝阳镇桥头村楼内社,县城的尚书府为其部分后裔居住。
  3、林绍祖府第
  林绍祖,字衣德,号丹麓,林士章玄孙、汝诏曾孙、友筠孙。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科中式贡士,三十九年(1700年)殿试进士,官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府第在尚书府东巷东侧,与尚书府隔巷相邻。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有一列厢房,前落门匾“五彩云照”。前面有石埕,埕前有一列倒向厢房,大门在前落与倒向房之间,西向尚书府前面的大埕。府第至今尚保存完整。
  4、叶穆、叶蔡章府第
  叶穆,字式文,居县城叶厝巷。明景泰四年(1453年)举人,官河间府同知;叶蔡章,叶穆的后裔,清康乾间,官侍卫,升顺德总兵,世称叶总兵,其祖叶春华、父叶子恭俱赠奉政大夫。叶厝巷两侧原均为叶姓居住,巷南端直冲尚书府后墙,北端直冲陈我峰府大门,整条巷有三道巷头门,晨昏定时启闭。府第在叶厝巷内东侧,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前一大埕,大门开在右边围墙南端,有两只青石抱鼓,后移放在前落大门。府第尚保持完好。
  5、曾登龙府第曾登龙,准提室巷花园内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武科举人。府第在准提室巷南侧花园仔内,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右边一列厢房,大门前面有一大片空地,栽种奇花异卉的花园,尤其有一丛香馥异常的鹰爪花,故称为“花园仔内”。左侧为尚书府西巷,右侧为双头庙巷,原府中上厅尚存练功用的铁大刀一把,屋旁遗留练武石盾数只,颇有武科府第的气氛。
  6、陈梧府第
  陈梧,号我峰,县城西街西塔巷(今称准提室巷)内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官广东佥事。府第在准提室巷中段,坐北向南,隔准提室巷正对叶厝巷,为避开冲巷,在叶厝巷口筑一道狭而高的砖墙遮住直冲。府第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前面有大埕。民间流传许多陈我峰骑竹马上京城和把城墙移到水阁外的故事。他事母至孝,在京里社后其父母墓前建“风木亭”以寄孝思。府第规模尚存,但已破落不堪。
  7、蔡新府第,俗称相府
  蔡新,字次明,号葛山、缉斋,下布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师。府第在准提室巷中段,陈我峰府第的东边,中隔另一座府第。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左边有一列厢房,大门临准提室巷,隔巷立数座石旗杆夹,再前筑有照壁一座,遮住更前面王姓居屋顶厅向后开辟的大门。府第后面有花园,东边紧傍西街〓仔埕。整座府第已改建。 8、何器府第
  何器,旧镇梅竹村林后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授沙县教谕。府第在木屐街万钟境土地公庙后,坐北向南,面向县巷(通府巷)通往南大街的街道。因规制较低,俗称“何家厝”。
   9、未明主人的府第
  ①在梁(盐)仓巷袁进士府西(右)边。此府第规制极高,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与袁进士府仅隔一巷,传为袁进士女婿府第,未详姓氏。后来,前落卖给港头林氏,据林氏后裔说,此府为詹御史府第,曾因春节挂灯,林、詹二姓争在前落大门前挂上各自的灯号而引起诉讼。
  ②黄氏府第。在上述传为袁进士女婿府第的西边,与袁进士府三座并列,但规制较低,为两进三开间建筑。黄家传与袁家也有亲属关系,其名字与任职情况均未详。
  ③南大街城隍庙左边盐馆巷内。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后面又紧接两进,其第五进为两层楼房。大门在前落靠左侧,有一对青石抱鼓,规制很高。大门对巷道,直通南街,前面临街有一座平屋遮蔽,盐馆巷在府第前转折至右边,直通准提室巷。此屋主人众说纷纭,从大门有青石抱鼓,可推为进士出身或总兵的官员府第。经采访,得知为蔡姓府第,前后五进,称“五马拖车”。由此疑为蔡本俊府第。蔡本俊,蔡新第六子,清嘉庆四年(1799年)一体会试进士,官南宁知府。知府相当于汉代的太守,称为“五马”,这与五落房屋无关。且经盐馆巷仅百步可达蔡相府。蔡新子孙颇多,官至知府的蔡本俊在故居附近另建府第也在情理之中。
  ④准提室巷内处在蔡相府与陈我峰之间的府第,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有青石抱鼓,规制颇高。此府第主人历来传为旧相(蔡世远)或李姓官员。但蔡世远没有在县城建府第,这从他进县城常借居好友陈梦林的“他斋”可知;又据已故李林昌先生言,此府第不是西街李姓所建。漳浦县李姓除了西街李较显赫外,只有镇海卫进士李世奇,其子李基益居海澄,也应是没有在县城建府第。民间有这样传说,太常寺卿王应显在后花园埋金及虐待婢女的事被陈我峰看见而告发,因此两家结怨。可知两家毗邻而居;王应显,字惟谟,号心泉,赤土下云社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又王应显女婿涂绩居附近的〓仔埕涂府,从蔡相府左边小巷走数十步即到达。所以,该府疑为王应显府第,但尚未可定论。
  ⑤王厝内府第。此府第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面一座二层楼,俗称“小姐梳妆楼”,前面有一列厢房作为围墙,大门靠左侧,有两只青石抱鼓。左侧有一列长长的厢房,庭院布满太湖石。最上边厢房为单独小庭院的书斋,面向“小姐梳妆楼”。庭院中有一块瘦长竖立的太湖石,刻满大篆或钟鼎文,全碑62字,少有人看得懂,说明主人的文化素质极高。此屋传为王姓府第,清初衰落,卖给黄布政(性震),清末,黄家转卖给另一个王姓商人,故称为“王厝内”。此府首建者为王姓官员,据《漳浦县志》所载,王姓进士有6人:王春泽、王健、王应显、王应麟、王志远、王志道。王应麟是镇海人;王志远、志道是官浔横口人,居住在漳州府城;王健是县城东郊枫林坑人,在枫林坑建“瞻云北阙”楼(今旧镇村甘林村楼内)。以上4人不可能是此府的主人。而王应显已推为建府在准提室内。唯一有可能成为此府第主人的是王春泽。王春泽,字以润,号印东,居县城东门外,祖籍南靖靖城后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山东左参政。他的祖母是探花林士章的祖姑;他的孙女是乌石进士林琛的母亲。在清初战乱时,林琛到南靖县儒学读书,所以《南靖县志·选举志》载入“进士林琛”。
  ⑥县巷转向南大街的第一座府第,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宏制宏伟,前面有大埕,围墙门在左偏。此屋于民国时期即为医师林成章的住宅,未详原为何人之府第。
  (三)城西及西郊
  1、涂绩、涂梦花父子府第
  涂绩,字希唐,号凝所,盘陀盘陀涂社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举人,官广东怀集知县;涂梦花,字季凝,号江伯,涂绩第三子,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官山西翼城知县。府第在西街〓仔埕,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左边一列厢房临西街,右边隔小巷为吴廷爚府第,后面有一列厢房,与右边吴府、更右边潘宅相连接,屋后紧靠三房巷。因涂绩与吴廷爚为同科举人,故毗屋为邻,且建筑模式一样。也有一说是吴姓建屋,后来卖给涂姓。涂姓在县城及附近有产业,涂绩祖父涂为宪,字大法,号西皋,正德八年(1513年)举人,官广东韶州通判,称“通判祖”。涂为宪及其亲属的墓地都在县北下店附近的山间,又县城北郊有涂梦花山,足见盘陀涂涂氏有好几代人都居住在县城。
  2、吴廷爚府第
  吴廷爚,县城北郊杜松仔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江西按察使。父吴一桧,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官湖广兴国州(在今湖北兴新县)知州。府第在西街〓仔埕,坐北向南,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后面有一列厢房,左为涂氏府第,右为潘氏古宅,后厢房与左右邻的后厢房相连接,再后面是三房巷。原吴府在府中有吴按察的雕像奉祀,其后裔从杜松仔林社的祖祠取回门上石匾“吴氏家庙”及石香炉,放置在府中纪念。
  3、李瑞和府第
  李瑞和,字宝弓,号顽庵,别号鹿溪耄夫,县城西街人,世称“西街李老爷”。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官两浙巡盐御史。父李长庚,字酉卿,号西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府第在西街中段,坐西向东,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大门临西街,有两只青石抱鼓,抱鼓于圆鼓处镂透,成古钱状,中为方孔,周围有4个扇形孔洞,独具一格,颇有特色。此府原称“保滋堂”,后为奉祀李瑞和次子李延亨的祠堂。
   4、刘庭蕙府第
  刘庭蕙,字惠徴,号云嵩,杜浔北坂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云南提督学政佥事、广西参议。府第在西街中段,坐东向西,在李瑞和府第对面北侧,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大门有青石抱鼓,门匾“学宪家庙”,这是后裔改府第为祠堂,故称为“家庙”。
  5、蔡祚周府第蔡祚周,字君旋,号幼石,西街金芳内人,蔡而烷次子,西街御史李瑞和的女婿。康熙十一年选贡,授福州府学教授。府第在金芳内,坐北向南,有三座同样结构的三进三开间建筑,后面有厢房,有门通麦仔市街。大门前一片石埕,旁边有厢房,形成一个家族式的大庭院。因里面有一座土地庙称“金芳社”,因而称为金芳内、金芳仔。
  6、黄性震府第
  黄性震,字元起,号静庵,湖西诒安城人。清康熙间荐辟,历官湖南布政使、太常寺卿。府第在西街顶段,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面有一座楼房,楼房后有鱼池,池近城垣,隔城垣即为西湖。现该楼处的地名为“后楼”。整座府第于建国后改建为县医院,后转为县中医院。
  7、童环府第
  童环,号介庵,县城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官阳江知县。府第在西街顶段兴教巷内,其建筑情况未详。据《浦北林氏族谱》载,三世林钦妻童氏宗娘(林埙祖母)生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系县城童廷璋女,足见童氏于南宋或元朝即在漳浦县城开基,童环应是其后裔或族人。童环墓在县医院门诊大楼处。现县城未闻有其后裔。
  8、蔡而烜府第
  蔡而烜,字邦鄂,号升薇,县城西湖人,蔡一橙长子。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河南桐柏知县。府第在西街顶段(顶仔头)的顶大巷旁,具体建筑情况未详。
  9、蔡而烷府第
  蔡而烷,字邦璧,号中石,而烜弟。明崇祯九年与兄而烜同科举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山东东昌府推官。府第在城西观音亭前,今体育场南边,坐北向南,建筑情况未详。其府前有石井,井上有大榕树,泉颇甘冷。蔡而烷为其作诗:“古榕蟠石井,枝干何以繁?为得井中意,根滋叶自蕃”。载《漳浦县志·方域志·井》。
  10、陈一洙府第
  陈一洙,字国璜,号景山,县城西郊下学社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府第在西门内,原青年路国税局处,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右边有一列厢房。大门有青石抱鼓,门前为通向西门的大道。因按察使别称“总宪”,封赠两代,在麦仔市街建“祖孙父子总宪”坊,以显荣耀,所以,世称“三世总宪”,其府第也称为“三世总宪”府。
  11、蔡大壮、蔡宗禹父子府第
  蔡大壮,字丕丕礼,号我湖,县城西郊西湖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人,官湖广宁乡(今属湖南)知县;蔡宗禹,字宝元,号震湖,大壮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府第在西湖社,坐北向南,面向西湖,建筑情况未详。蔡大壮有咏西湖诗句“山色入春青近堞,湖光含月碧连天”。
  12、未明主人的府第
  ①潘氏古宅在〓仔埕吴廷爚府西邻,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后面一列厢房与吴府相接连。漳浦潘姓并无显赫人物,而能有此大型建筑为宅第,实为少见。又传此屋原为吴氏所建,后卖给潘姓。
  ②榕巷旁府第坐东向西,为两进三开间建筑,面临西街,顶厅曾为绥西潮剧团排练场所。
  (四)城北及北郊
  1、林梓、林寀、林宰父子府第
  林梓,号考吾,县城新路(今小商品巷)人,祖籍漳州浦南溪园。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官通政使;林寀,号肖考,林梓长子,万历三十四年(1606的)举人,官广西副使;林宰,字德衡,号平华,林梓次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兵部左侍郎,南明隆武时,召为兵部尚书,以年老未赴。府第在新路尾,现经贸局及礼拜堂一带,坐北向南,建筑情况未详。新路林氏为明代县城最显赫的家族,俗称“十八顶纱帽”,其府第应多座而极为宏伟,可惜于清末俱顷废为平地,后改建为基督教堂及其他建筑。
  2、王谧府第王谧,新路(今小商品巷)。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人,官江西分宜知县。他在祝贺浦北林埙的诗中署“新路王谧”,故知其府第在新路,建筑情况未详。
  3、林表府第
  林表,号侃庵,别号灶山道人,佛昙港头人。府第在北街顶段,坐西向东,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右侧为祖祠,临街大门在府第与祖祠之间,门上石匾“世大夫第”,因他的孙林敬、曾孙林绍俱进士,又都任过知府,世称“港头出知府”。知府官阶正四品,已在大夫的行列,故有是称。府第前有数列临街房屋,后面也有数座房屋,左侧有厢房,有庭院,范围颇大,整体称为“港头林内”,是林表后裔的聚居处。 4、刘友仁府第
  刘友仁,字是成,号涵江,古雷西林人,属杜浔北坂刘氏。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历官湖广、浙江、河南参政。府第在麦仔市街中段,原公社医院西边,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面有厢房,大门临街。称“下刘”,以区别于西边的“顶刘”。原顶厅有刘友仁雕像奉祀,称“布政公”。
  5、刘霖府第
  刘霖,号润苍,刘坂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历官御史、广东参政,在漳州府城“殿中执法”坊表。府第在麦仔市街中段,刘友仁府第西边,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面有厢房,大门有青石抱鼓。称“顶刘”,以区别于东边的“下刘”。府后有一座“惺轩”,为学塾,相传刘姓童生往府考试在此集体招待。也有说“惺轩”是柯姓的。刘霖卒后葬在县城东郊车仔社前高东溪墓的右后方,载《高氏族谱》。 6、商文昭府第
  商文昭,号任宇,县城南郊上埔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南安知府。府第在兴教寺路口西边武营前,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民国时期与武营一起为绥安中心小学校址,建国后为县幼儿园园址。 7、陈奂府第
  陈奂,字朝美,号古愚,佛昙鉴湖后许人,港头林表的姐夫。其叔陈衡是浦北长史林埙的妹夫(陈衡居县城,卒后葬在县城北郊文殊岭坪林社前公省山)、其六妹嫁与林埙的儿子林钊。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官贵州右参议。府第在北街中段近麦市街处,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面有小花园,与旧县衙后院相邻。陈奂的“进士”坊表就建在邻近的麦仔市街近北街处。
  8、林埙府第
  林埙,字廷乐,号雅庵,北街人,其家族称“浦北林氏”。成化二十年(1484年)岁贡,官宁府审理正,进阶长史。府第在北街中段,坐西向东,背靠北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前有大埕,前面为叶氏司马第。后来,浦北林氏式微,府第无人居住,民国时期,其后落为拉垃圾车者的住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建为“五一”食堂处。 9、司马第,即叶谐府第
  叶谐,叶厝巷人,叶穆弟。成化十六年(1480年)岁贡,官同知。因同知之职相当于唐代的司马,故称其府第为“司马第”。叶谐精通堪舆,有与涂纯为新路林氏择造“睏牛”祖墓的传说。此屋后为西街李瑞和长兄李赞皇的祠堂。
  10、陈杓府第
  陈杓,字仲衡(《蓬山陈氏族谱》作“字衡三”),号舒园,沙西蓬山人,林绍祖女婿。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未仕。府第在北街中段,坐东向西,为两进三开间建筑,面向北街,右边一列厢房。民国时期,其后裔改建主屋为四方形楼阁,颇为古色古香。
  11、陈朱图府第
  陈朱图,字龙贞,号绿绳(亦作“渌渑 ”),沙西蓬山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官吏部主事。府第在北街中段,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右侧有一列厢房,庭院中有假山、太湖山的设置。府第已由其后裔改建为楼房。其父陈丽吾,居县城,卒后葬在袁门社前。
  12、李实蕡府第
  李实蕡,字桃仲,号晋亭,县城东埔(忠孚)巷人,御史李瑞和玄孙。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父李名扬,字孝成,号抑轩。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岁贡,官连平知州。府第在东埔巷内,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有青石抱鼓,前面有大埕。府第称“绣衣第”,因李实蕡授职检讨(从七品)后,曾以资历依次补缺,荐为御史(正七品),御史别称“绣衣”,所以,后世称其府第为“绣衣第”而不称“翰林府”。另一说,此为其高祖御史李瑞和的故居,故有是称。据《漳浦县志·李实蕡传》载,邻居豪富在其府第前筑高屋,家人认为障蔽不宜,应加以阻止。李实蕡写诗劝告家人:“眼底微尘便不容,如何云梦在心胸?天空海阔谁能障,况乃籓墙隔几重。传家旧第愧穹窿,那复憎人与我同。世界乾坤原共有,较量户外费闲工”。此足见其度量宏大。附近有假山、书舍等建筑,即为其幼时读书的髻园遗址。
  13、未明主人的府第
  ①兴教口左侧府第。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有两只青石抱鼓,面临麦仔市街,与“顶刘”府第隔大学巷毗邻。清代中末期,为从泉州迁入的“大中丞柯”的后裔居住。
  ②北街木器厂的房屋。坐西向东,为三进三开间建筑,门前有石旗杆夹。此屋为程氏府第,是进士程绍南还是解元程祥会府第未详。
  (五)在县城租屋买屋居住者
  1、水门先生林茂桂居水阁
  林茂桂,字德芬,号丹台,六鳌城顶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深州知州。因会试第四名,世称“林会魁”。他为官清廉,家无馀资,在县城南水门的水阁处租屋居住,时称“水门先生”。其后裔居住在水阁一带。 2、蓝鼎元买屋居新路
  蓝鼎元,字玉霖,号鹿洲,赤岭山尾顶人。雍正元年(1723年)拔贡,官广东普宁知县,升广州知府。据《漳浦县志》载,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知县陈汝咸下令取缔无为教,没收其在县城的所有经堂。蓝鼎元时为县学学生,以50两银买下在新路的经堂为居屋。蓝鼎元母亲许氏是岭门太仆寺卿许祚昌的侄女,所以他读书时即住在县城。至此,才买屋定居。他的妹夫、进士李杜未出身时住其家,被李名扬聘为家塾教师,才移住李家髻园。
  3、陈梦林租屋为“他斋”
  陈梦林,字少林,号他斋,云霄镇陈埭人(今属云霄县)。博学多才,然命途舛蹇,仅为太学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受聘纂修台湾《诸罗县志》,后为蓝廷珍幕僚。平台后不受官职。他租屋住县城,常迁换地址,门额为“他斋”,因以为号。蔡世远家居时,入县城即住在“他斋”,事载《漳浦县志·陈梦林传》。 4、游禹图居漳浦县城游
  禹图,铜山守御千户所人,苑马寺卿游天廷的孙,侍郎卢维祯的女婿。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官陵水知县。其父游中林,号鹤峰,卒后葬在盘陀观音亭社附近山间,与太常寺卿王应显墓相邻。由此可推游中林、禹图父子居漳浦县城,居址未详。
  5、张佐治家住漳浦县城
  张佐治,字思谟,号寅所,更号理吾,平和西林(今属云霄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天津兵备参政。《漳浦县志·选举志》举人、进士均载入张佐治。虽然,他是平和人、训导欧和的孙女婿,儿子梦阶是平和人、县丞曾德润的女婿,然而他的三女儿嫁给漳浦县城探花尚书林士章的孙、督府参军林汝谐的次子林孚宸。所以张佐治家居漳浦县城,死后也就葬在县城西郊西宸岭,原503台处,其《行状墓碑》收藏在漳浦县博物馆。但张佐治府第在县城何角落?情况未详。 6、刘廷兰后裔居县城
  刘庭兰,字国徵,号纫华,杜浔北坂人。万历四年(1576年)中式第一名举人,称解元,八年(1580年)进士,会试第十四名,称会魁。观政期间父丧,归家葬父,丧事未毕而卒。他的次子刘履恺,庠生,为探花林士章的孙女婿、副使林汝诏的长女婿,因而居县城军仔顶东段,“三世明经”的东邻。坐南向北,为普通民居,但也颇为清雅。
  此外,居县城者尚有副使林绍、知府刘庭芥、副使陈公相、布政使刘行义、大理寺丞程绍南、御史蔡善述、知县王道(其子知府王南珍)等府第在何街道,情况均未详。
  二、祖祠
  漳浦县城居民有多个姓氏,有的传衍蓬勃,子孙繁盛;有的年代久远,后裔衰微;有的官宦辈出,家族显赫,他们都有各自的大小祖祠,奕代崇祀不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姓兴衰不同,古老的祖祠倾圮,新兴的小宗化为大宗。所以,县城的大小祖祠不下数百座,未能尽述。
  现仅将部分祖祠简介如下。
  (一)城东及东郊
  1、浸水祠堂,即东埔蔡氏大祖祠
  漳浦县的蔡姓以北宋蔡元鼎为始祖,其后裔聚居赤岭蔡坑一带。元鼎孙蔡继移居广东潮阳辟望庄(今属澄海县),蔡继的十世孙蔡元仲,于南宋末德祜间从潮州回居漳浦县城东埔(忠孚坊),子孙繁盛,称东埔蔡。其分衍县城东郊石埕者称石埕蔡;也颇著名。浸水祠堂在下东埔,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结构,式样较为古老,约为元代或明初建筑。民国时期即为公用场所,曾为县保安队驻地。解放后利用为县酱料厂。
   2、倒插金钗祠堂
  在东埔浸水祠堂后面,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原为李瑞和父李长庚的宅第芝醴轩,后为奉祀李长庚、李瑞和父子的祖祠。祠前近城垣,大门前不便于竖立旗杆,所以御史李瑞和的石旗杆夹立在祠堂后面,有点象《西游记》中孙悟空斗杨戬时所化的后有旗杆的庙宇,因而名为“倒插金钗”。此祠堂也在酱料厂内,今已拆除。西街李氏人才辈出、科甲联登,都是李长庚的后裔,也都出自这座祠堂。
  3、徐氏祖祠
  在军仔顶(君荣境)花亭巷内,坐东向西,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匾“徐氏家庙”。此为进士徐鼎,举人徐弼、徐辅兄弟的祖祠。后来,徐氏衰微,家庙无人奉祀,民国时期即为县初级中学(即浦中)的学生食堂。改革开放后,为绥东老年人活动场所。
  4、柯氏家庙
  在社圃,即漳浦一中校内,为单进三开间建筑,前有围墙,大门在围墙正中,门额题“柯氏家庙”,堂中挂匾“大中丞”。为县城“大中丞柯”的祖祠。“大中丞柯”于清康熙间从泉州迁来,族人聚居于东街、十九门内、深巷、麦仔市街等处。民国时期,祠堂即为县初级中学的教室,解放后转为厨房、教师膳厅及其他用途。
  5、石埕蔡氏大祖祠
  在县城东郊荔枝林社,坐西向东,为两进五开间的建筑,前面有狭长的石条铺就的庭院,得名“石埕”,并成为社名及宗派名称。大门在石埕南端。石埕蔡系由县城东埔蔡分衍,有石埕(今称荔枝林社)、宪台、后田、河尾、草潭、过潭等村社,分传南门、王顶及长桥葛后,旧镇上蔡、寨内,乌石西坂,六鳌鳌西等。其后裔有进士蔡明复(西坂),蔡时鼎(六鳌),蔡杲、蔡升兄弟(上蔡)等,所以,祖祠建制较为宏伟。
  (二)城南及南郊
  1、植槐堂
  在通府巷(县巷)西侧,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堂号“植槐堂”,是王姓的祖祠,其祖地是官浔横口王氏。因宋代王祜手植三株槐树于庭中,并预言后裔必定有位至三公者。后来,王祜次子王旦位至宰相,后世因以“三槐”为王姓的代称。植槐堂即取此意。民国时,祠堂即为机关或团体的办公所在。 2、万年春王氏祖祠
  在城南城隍庙后,为两进三开间建筑。万年春王氏住万年春巷左右,因巷右庭院中有一株万年春花(即鸡蛋花)而为巷名,宗族也称为“万年春王氏”。其祖源为南靖上苑。
  3、詹氏祖祠
  在南大街。建于明正德初年,面临大街,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堂号河间堂,对联:“河水澄清,样徵德泽;间松茂盛,瑞启文林”。灯号“钦命南郊、“代天巡狩”。祠中尚存《詹惠敕命碑》一道。县城詹氏系从赤湖西庵迁来。其后裔有进士詹惠,举人詹兆忠、詹启昌父子等,蔚为大族,故有县城“南詹北程”之称。
  4、江氏祖祠
  在南门外沟仔尾社。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是江氏的祠堂。沟仔尾江氏世居县城南门外,祖籍海澄。至清康乾间,有江焕文者,以医术济人,行善积德,其子江观,字宾之,号果斋,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江氏至此发扬光大。江氏祖祠于上世纪80年代为南门小学校舍,后改为南门幼儿园。
  (三)城西及西郊
  1、三房巷陈氏祖祠
  在西街三房巷内北侧,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的建筑,前面有大埕,竖立四座石旗杆夹。是鉴湖陈氏居县城者第三房的祖祠,巷也因而得名为“三房巷”(以前曾误为陈我峰后裔)。其后裔散居三房巷、北街、东埔等处,居东埔的后裔尚能叙述年轻时挑供品到祠堂祭祖情况。
  2、西街李家祠
  在西街中段,坐西向东,原为御史李瑞和府第,后为其次子李延亨的祠堂,称李家祠。大门有两只镂雕成“古钱窗”的青石抱鼓,天井中有一株古老的茶花。
  3、学宪家庙
  在西街中段,坐东向西,原为刘庭蕙府第,后改为其家族的祖祠,因刘庭蕙任过云南提督学政佥事,佥事属省按察使司官员,称佥宪,故称为“学宪家庙”。刘庭蕙有7个儿子,子孙繁盛,至清末衰微。
  4、西街李氏大宗祠
  在西街顶仔头,现中医院处,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是西街李氏总祖祠。西街李氏于明天顺至成化间,兄弟两人由龙溪县角尾牛磨村迁居漳浦县城。因总祖祠在西街,故称“西街李”。
  5、西湖蔡氏大祖祠
  在西湖社东端,坐北向南,面向西湖,为两进三开间的建筑,规制宏伟。大门有青石抱鼓,前面广场有数十座石旗杆夹,数量之多与乌石林氏大祖祠海云家庙(即乌石大厅)相匹。大门挂匾蔡氏家庙。此为西湖蔡氏总祖祠,下布蔡氏也是从西湖分衍,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据《漳浦县志·风土志·灾样》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发大雨,知县陈汝咸登城楼指挥救灾,蔡祚周、蔡衍鎤父子鼎力相助,安排百多个灾民住宿西湖蔡氏祖祠,分粥饲之,足见祠堂之宽敞。民间传说“陈我峰(陈梧)移城,给蔡家造福”。说的是蔡氏祖祠虽面向梁山,但东南角有旗鼓山隙,可看见鹿溪出水口,而陈我峰移动城墙(实为知县刘钦命扩城)遮住出水口,对蔡家有利。这无非是由于西湖蔡氏出了这么多的科举仕宦而用风水加以附会。
  (四)城北及北郊
  1、新路林祖祠
  在西街顶新路尾,今基督教堂处,坐北向南,建筑情况未详。新路林氏是县城著名的官宦家族,有“十八顶纱帽”之称。府第多座,其祖祠也应极为宏伟壮观。
  2、程氏祖祠
  在北街顶与新路相接处,坐西向东,右前为立在北门内的侍郎卢维祯立的“司空三锡”坊。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左右各有厢房,现除内部多隔墙外,基本保持原貌。祠中悬挂匾额进士(程绍南)、解元(程祥会)、举人(程可以)等,门前广场竖立石旗杆夹数座,也颇荣显。
   3、港头林氏祖祠
  在北街“世大夫第”的港头林内,后围墙拆除,成为独立结构。坐西向东,面临北街,为两进三开间结构,左为林表府第,右为刘氏祖祠。民国时期即为单位或团体的办公所在。
   4、刘氏祖祠
  在北街港头林祖祠与高厝巷之间,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规制颇为宏伟,为刘友仁祖祠。大门前有一处地常湿润,被称为“毛蟹吐沫”。祠堂即今县种籽公司处。
   5、浦北林氏祖祠
  在北街中段林埙府第附近,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为浦北林氏林埙的祖祠。堂名承恩堂,有对联多副:“年来爱国思常在,老去丹心永不磨”。“圣天子重义彰忠,钦赐春秋典祀;大丈夫别宁扶主,力振宇宙纲常”。“异志无阿,一片丹心昭日月;怒杖不屈,浑然浩气塞乾坤”。惠安张岳题联:“尊君正宁,四方钦义士;爱国受杖,千载觉忠臣”。浦北林氏分衍县城北郊东罗社,东罗林氏祖祠对联为:“九牧分宗,忠孝家声留北阙;两朝锡命,乡贤世泽耀东罗”。对联颂赞宁府长史林埙不附宁王朱宸濠,受杖不屈。后宸濠败,人皆服其忠君爱国的精神。 6、熊氏祖祠
  在北街死人巷旁,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原祠在县衙前左侧,清代因县衙扩建,移祖祠今处。熊氏于明嘉靖间,熊大楠、熊鳌中式举人,且熊鳌官扬州府通判,熊氏也称官宦家族,族人居住在县衙旁的公界(廨)内和县后街(今麦仔市)等处。据沙西村《林氏本仁堂族谱》记载,天启武举人林遇朱(原名乔迁)的祖母熊氏是县城县后街人,是熊念萱之姑,足见明代熊氏家族兴盛。现县城仅存熊姓1户,俗谚“单丁独卓一只熊”,说的是县城几个人口比较少的姓氏,而熊姓就是其中之一。熊姓祖墓在县城东郊高东溪墓左前方,载《高氏族谱》,今墓已废。
  本文仅让读者了解县城各街道、各角落的府第与祖祠,但这些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祖祠的记述,挂一漏万;其建筑形式也仅用几个字简介,未能作专业性的详尽描述。敬请读者见谅。
  漳浦县署前两块石碑
  圃人
  (一)漳浦县署的戒石
  漳浦县署门前有一道石匾,长90厘米,宽38厘米。一面刻“民之父母”4个横写篆字,另一面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竖写楷字,分成4行。这个石匾称为戒石,其中16个铭文称《戒石铭》。
  《戒石铭》源于五代后蜀孟昶对官员戒饬的令箴。四言24句。宋平蜀后,太宗摘录其中4句,即上述16字的铭文,颁于州县。戒石南向(正面)刻“公生明”3个大字,北向(背面)刻16个铭文。漳浦县现存戒石正面刻“民之父母”,未知改于何时?
  漳浦县戒石始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张理建置。张理,字玉文,江西鄱阳人。洪武初由黟县知县调任漳浦知县。莅任后,重建漳浦县署,规制较前宏伟而完备,大堂挂匾“紫阳牧爱堂”,并在仪门内建戒石亭,亭中立木牌,题《戒石铭》以戒饬官员。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县姚东阳重修戒石亭,刻《戒石铭》石碑立于亭中。姚东阳,字国光,号明山,广东潮阳县隆井人。举人出身,嘉靖四十五年,由宜兴教谕擢漳浦知县,为政廉明正直,百姓颂德。隆庆二年(1568年),因忤上官意,力请归休,赋《独鹤叹》以见志。时,同门好友龙溪人、宫谕吕旻赋诗送别,有“明府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之句。他所置的漳浦县署戒石遗存至今,为珍贵文物。
  (二)漳浦县署的“告示”石碑
  漳浦县旧县署大门左侧墙壁间,嵌一块告示石碑,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上刻告示碑文8句32字,其碑文为:“状纸讼费,照章征收。撤销和解,不取分文。堂礼陋规,一律革除。勒石周知,永垂久远”。后署“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十日。县长沈潜立,秘书李猷明书”。
  民国时期,自1912—1925年(民国元年至十四年),政局未稳,14年间更换35个县长,1925年一年间竟然换了5个县长。北伐军入闽,北洋军阀逃走,时局也未稳,从1926—1934年,9年间也换了13个县长。这些县长大多数都使尽搜刮之能事,连百姓诉讼也成为其搜刮的门路,除了交讼费,还要送“堂礼”,即使和解撤诉,也不退款,百姓叫苦连天。
  1932年6月,沈潜接任漳浦县长,深感民事诉讼的陋规要革除,以苏解民困,于是就立了这块“告示”石碑。沈潜,字亦昭,
  戒石铭碑
  东山县人,曾任福建省政务委员会秘书,代理海澄县县长,任漳浦县县长6个月,于11月调任云霄县县长;秘书李猷明,号盘庵,东山县人,历任长泰、漳浦县政府秘书,在漳浦期间,曾代行县长职务。后任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参事。1942年,任《东山县志》总纂。
  沈潜在漳浦任职期间极短,他调走后,这块石刻告示也仅为一纸虚文而已。
  告示石碑
  古代廉政故事两则
  圃人
  一、林功懋与却金亭
  明代嘉靖间,我县有一位进士叫林功懋,旧镇乌石人。他登进士后任广东省东莞县知县。东莞是一个事务繁杂、难以治理的县份,他到任后,勤于政事,不敢懈怠,深得上司的赏识。
  东莞县有“番市”,是外国商人来此地做生意的交易场所。外国商人经常向监管人员进行贿赂,取得方便,使贸易更为顺利。平时,林功懋严肃执法,对贿赂坚决拒绝。有一次,武职官员指挥使王宠和他一同巡视“番市”,按惯例,外国商人送来许多贵重财物,作为见面礼,林功懋立即辞却,王宠看到林知县如此清廉,十分感慨地说:“难道只有文官不要钱吗?”也同样不接受礼物。外国商人深受感动,就在“番市”旁边建一座亭子,命名为“却金亭”,纪念这位清廉的中国官员。
  二、以俭养廉的王太卿
  明代嘉靖间,我县有一位高级官员叫王应显,赤土下云人,他官至太常寺卿,人称“王太卿”。他出身穷苦的农民家庭,生活朴素,当官后也保持这种简朴的良好作风。他初任浙江省秀水县知县。秀水县就是现在的嘉兴市,地方富饶,物产丰足,生活水平较高。秀水县衙后园中有许多桃树,桃子成熟时,他就采桃子浸盐水,用来当下饭的菜,官员们看了十分惊讶,王知县生活竟然如此俭朴?他说:“我小时候能有盐水桃子下饭就很不错啦。”
  后来,他升任户部主事,管理江西九江的税收,对一切盈余,不贪不取,廉洁奉公。俗语说:“俭可养廉”,王太卿正是以俭约来培养廉洁的。一直到归休,他都保持着廉洁的高尚品德。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本文讲述了引水工程建设、赴朝作战60周年纪念、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历史回顾、三峡移民工作、农村与农业、畲乡今昔、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文史工作回顾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