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姓氏丛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048
颗粒名称:
姓氏丛谈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1
页码:
125-13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姓氏丛谈漳浦涵头刘氏历史人物、河南参政刘公涵江墓表文情况。
关键词:
漳浦县
姓氏
丛谈
内容
漳浦涵头刘氏历史人物
林祥瑞
漳浦刘氏有三个宗支:杜浔镇北坂的涵头刘、霞美镇刘坂的刘坂刘、绥安镇溪南村的水田刘,这三支刘氏都源自本省莆田,现据杜浔北坂刘锦央、刘甘泉二位先生提供的《涵头刘氏族谱》所载,其祖源简述如下。
一世刘韶,字虞东,河南固始人。唐天宝八年(749年),任泉州别驾,卒于任上。被后裔尊为本支刘氏居莆始祖。
二世刘友,字仁辅,扶父柩回固始,路过莆田,遇战乱,因居住涵江沙坂。
十八世刘琛,任杨(此处应有缺字)教授,迁居漳浦。此人疑即漳浦县城南郊水田社刘氏始祖。水田刘氏因族谱缺失,世系未详,但历代与涵头、刘坂都确认为宗亲。
二十世刘钫,宋末元初,任福清县尉,又被聘为书院山长。生五子:浒、淮、潮、沅(一作“沆”)、岩祖。
二十一世刘潮,任元朝译史,生二子:大桐、大槐。
二十一世刘岩祖(刘坂族谱资料作“刘岩”),生二子:铁木、大喜(刘坂族谱资料作“大僖”)。
二十二世刘大槐,又名回,字国贤,生一子:进男。元至大间,携子进男迁居漳浦。先居九都后山,后定居田寮,因地理环境似祖地涵江,改称为涵头,即今之杜浔北坂。大槐为涵头刘氏始祖。
二十二世刘铁木,字金山,迁居漳浦棠山,即今之刘坂(亦称“留坂”),为刘坂刘氏始祖。
这三支刘氏于明清两代人文昌盛,衍成大族,涵头刘、刘坂刘至今传衍好几个行政村,而水田刘于清代中期衰落,水田社荒废,仅存附近水田寨和属大南坂农场瓷窑作业区的小水田社几户人家。
从科举情况来看,刘坂刘氏于明代出了刘霖、刘正中(名恺)两个叔侄进士,刘霖任御史时,正直无私,称为“殿中执法”,誉满朝野;水田刘氏明代出了举人、郁林知州刘文芳,均显赫一时。科举最为鼎盛的要数涵头刘氏,有进士4人,元、明、清科举仕宦22人。
涵头最早出仕的是刘观(亦名观生),字于宾。明永乐间选贡,官宿州(治所在今安徽宿县南)知州,官阶奉训大夫,是涵头刘氏第一个步入大夫行列的官员,后裔称为“知州祖”。涵头明清科举仕宦,除刘璟外,其余全部是他的后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略述如下。
一、三藩参政刘友仁
刘友仁,字是成,号涵江,刘观玄孙。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为涵头刘氏首登进士者。历官礼部郎中,黄州、衡州、广州知府,湖广、浙江、河南左右参政。嘉靖二十年(1541年),因忤上司,被罢官归家。他任职期间,监理淮安榷税,以简易为商人方便;督办湖广赋税,不畏藩豪,无所回避,深得部里赞扬;黄州府政事苛烦,他勤于治理,敏决无滞,政事之暇,与儒学庠生论经书,育成不少人才;衡州虽富饶,然偷窃之风盛行,他立即针对时弊,设订约束,公布条教,偷者绝迹,时风为之一变。广州土广民众,又是省会,人性各殊,难于齐调,且府属官员在朝最有威望,乡里多附丽之者,处理政事强则易折,而弱则被欺,他谨慎调任,政事清宁。历湖广、浙江、河南参政,政绩显著,正待提升藩臬总辖,但“寡聘遗、简迎将,虽其廉谨,而终不足以胜憎怒者之势也。”因而忤上司而罢官。
他卒后,副都御史、宁夏巡抚、莆田宗亲刘勋为撰行状;都御史、湖广巡抚、莆田林大辂为撰墓志铭;同僚、晋江王慎中为撰《河南参政刘公涵江墓表文》(见附文一)。
他登进士后,迁居县城,在麦仔市街东段建府第,称“下刘”。他的二弟刘友德,字是明,号虚所,正德八年(1513年)举人,官浙江太平知县,以廉正著称。他长子刘样鹳,字应昌,号淮云,增广生,授州同(《漳浦县志·选举》未载);次子刘祥鹏,字应程,号思江,庠生,其次女婿陈一洙,字国璜,号景山,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四川按察使。刘友仁的曾孙刘履丁,书画家。
刘履丁,字庚之,号渔仲,刘友仁曾孙。崇祯十一年(1638年)荐辟,官至郁林知州。他精通书画篆刻,尤以篆章为著名。《漳浦县志·杂志》载:“浦先辈以诗文名家者,指不胜屈。他若吴升符(吴寀)、陈平人(士奇)之四六文(骈文),张端卿(士楷)、陈子笃(祖虞)之诗歌,张印梁(国经)之八分字,林吕郎(林宾,新路通政使林梓侄)之章草,刘渔仲(履丁)之篆章,李同甫(居清,西街御史李瑞和侄)楷书,赵彦衡之杂技(造指南针、自鸣钟、望远镜等工艺),皆自名家。”足见他的名气很高。
刘履丁与黄道周的交情深笃,《漳州府志·纪遗上》载:“刘履丁为石斋畏友,书画精绝,论者谓其可”。《黄漳浦集》载入与刘履丁有关的诗文多篇。其中有《寄刘渔仲兼呈麟威、雨玉诸贤》二首(诗题“雨玉”即漳浦“丹山二先生”之一的张若化),其一:“蓬蔂何可久,诸子且分帷。未雪各先别,及寒谁得知。叶彫园外尽,经覆瓮头垂。墙屋能无害,劳劳风雨思。”其二:“海色青无际,人言万里殊。共拚为野鹤,空问一啼乌。世事栖弧矢,文心委钓屠。数年黔突处,应得几时孤。”从诗中可知他们的交谊极深。
刘履丁的儿子刘仔,号肩庵。清初,官参政道,钦差正使,出使荷兰,加太常寺卿。刘仔的儿子刘元勋,例授松江府通判,寓居浙江金华。(刘仔、刘元勋事迹《漳浦县志·选举》未载)
二、“漳浦三刘”
明万历间,漳浦杜浔涵头刘氏三兄弟同科中式举人,他们是刘庭芥、刘庭兰、刘庭蕙,且庭兰勇夺第一名,称解元,名扬闽省,被誉为“漳浦三刘”。
(一)刘庭芥,字介徵,号肖华,刘友仁侄孙。祖父刘居易,字是安,号省斋,县学庠生,庭芥幼时与弟庭兰随祖父在山中读书。万历四年(1576年),与弟庭兰、堂弟庭蕙三人同科中式举人,时誉为“漳浦三刘”。万历五年丁丑科,联登进士,殿试第二甲第4名,即总第7名,在供皇帝点选鼎甲三及第的前10名进士之列,是明朝仅次于探花林士章的最好名次,极为难能可贵。历官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廉州、绍兴知府。
万历八年(1580年),父亲刘样鸾逝世,归家服丧。十一年(1583年),本县云霄镇(今属云霄县)人林偕春归休后起用为浙江副使,他写信作贺,林偕春写《复刘肖华书》致谢,载《云山居士集》(见附文二)。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漳浦县儒学大门重建竣工,知县杨材请时归休在家的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撰《漳浦县重建儒学大门记》,并请刘庭芥书写碑记,刻于石碑,现石碑尚存于漳浦一中柳园。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霄镇城于十年前设置督捕馆,以府的通判充任督捕工作。知县王猷认为督捕馆不宜设置,应撤消而改驻参将为宜,并向上司提出建议,此议甚合民意,刘庭芥为撰《议云霄镇事纪》,赞扬知县王猷的这一善举,文载《漳浦县志·艺文志》。
(二)刘庭兰,字国徵,号纫华,庭芥次弟。自幼聪明颖慧,随祖父读书山中,深得其疼爱。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该科也称“刘庭兰榜”,一鸣惊人。兄庭芥、堂兄弟庭蕙同科中式。
万历五年(1577年),兄庭芥与刘坂的刘霖登进士。庭兰与庭蕙再接再励,毫不松懈,万历八年(1580年,俱登进士,庭兰会试获第14名,称会魁,更为意气风发。其时,直隶解元、南乐县人魏允中,南直隶解元、无锡人顾宪成也在这科会试被录取,均名居前列,与刘庭兰鼎足而立,时人称“三解元”,三人并负俊才,踌躇满志。魏允中与兄允贞、弟允孚时称“南乐三魏”,与“漳浦三刘”,并称于世。《明史》也为庭兰立传。刘庭兰的岳父林士宏也于本科登进士,翁婿同科进士,传为佳话。
观政期间,忽报父亲逝世,急归家葬父,丧事未了,庭兰也抑郁而卒,一代才子,英年早逝,世人皆为之叹惜。他的著作有载于《漳浦县志·艺文志》的《游云洞》诗一首:“谁人乞得此山灵,洞口云封不辨铭。群峭削成天畔路,半空劈出水中亭。烟霏树杪闲猿啸,日落溪边舞鹤停。幽兴平生那得尽?玉峰高处扪河星。”描绘漳州府城东郊云洞岩的优美景致。庭兰长子履惇,号步纫,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未仕而卒;次子履恺,庠生,为探花林士章的孙女婿,进士林汝诏的长女婿,移居县城军仔顶。
(三)刘庭蕙,字惠徵,号云嵩,庭芥堂弟。万历四年(1576年),与堂兄弟庭芥、庭兰同科中式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与庭兰同科进士。官至广西参政、云南提督学政。时广西、云南一带沙人、侬人不归顺,有人主张征剿,他力排众议,带随从直入其地,谕以大义,使沙人、侬人悦服而归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庭蕙出生刚5个月,父亲刘养大(号东涯)逝世,母亲陈氏,劳苦抚育其成人,庭蕙未登科第,母陈氏也逝世。所以,深感母亲养育之恩无以报答,在他登进士后,向万历皇帝上《陈情表》,有“人间哺儿以乳,臣母哺儿以血。臣登科第,母不及见;臣操升斗,母不及养”等语,乞求褒彰。皇帝准奏,立“华衮褒贞”坊以旌表。坊表立在县城南郊京仔社边官道上。刘庭蕙亲自撰题对联二副,刻于坊柱,其一:“归刘甫六霜,矢志霜天独鹤;抚孤才五月,伤心月夜啼乌。”其二:“伏阙叙艰贞,荷天明之一瞩;表闾颁特宠,垂冰操于万年。”末署“不肖子庭蕙泣书”。后来,陈氏被树立为漳浦县“忠孝廉节”四贤人中“节”的楷模。
刘庭蕙著有《一亩宫存稿》。现存镌刻于沙西海月岩的《功德泉》诗一首:“何年圆觉隐西天,布地先开玉井泉。错落瑶华诸念净,空明石乳一方禅。雨花飘向经堂寂,法水纷披讲钵传。认取元劳因彼岸,恒河沙数只涓涓。”还有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为漳浦知县王猷画定应城寺租饷撰写《王侯画定法济应城寺租饷德政碑记》,碑刻由本县上蔡人进士蔡杲篆额,高山人进士黄季成书丹。石碑尚残存于沙西镇高山村。
他登科后即迁居县城,在西街中段建府第,坐东向西,后改为祠堂,大门门匾“学宪家庙”。他生7个儿子,长子履丰、孙于遵俱为中书舍人(《漳浦县志·选举》未载)。
(四)“漳浦四刘”与刘庭萱。刘庭芥有兄弟5人:庭芥、庭兰、庭萱、庭芶、庭荆,有人把“漳浦三刘”加入刘庭萱,称为“漳浦四刘”。刘庭萱,字思徵,号梁华,庭芥三弟。万历二十八年岁贡,授广东新会训导(族谱又载为周府教授、连州知州)。《漳浦县志·杂志·丛谈》又载:“万历丙子,刘庭兰及兄庭芥,弟庭萱,从弟庭蕙,俱以廪生应乡试。庭兰名登第一,庭芥第十六,庭蕙第二十八,庭萱亦在荐列。时汀州诸士无与荐者,其郡司李与闱事,羞之,请于主司。主司曰:‘额已定矣,当若之何?’对曰:‘漳浦刘氏兄弟,元魁济美,请退其一以让汀士,可乎?’主司从之,既而,搜取遗卷,复得浦人。司李再请,主司坚持不可。及众房齐请,无奈,拔出上杭张恩,退列庭萱副榜第一名。庭萱闻之,叹曰:‘命也’!自是,无意科名。厥后以岁荐授新会训导,浦人传为美谈。”“丛谈”就是传说,有人将这一则传说当作实事,所以才有“四刘”同科中举之说。这则传说《涵头刘氏族谱》不载,族谱完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距万历四年(1576年)仅9年,若真有此事,族谱一定会有所注明;假若真是列为副榜第一名,已是副贡,即可任训导之职,不必再等待岁贡;据万历二十六年镌刻的《漳浦县重建儒学大门碑记》所载,立石者中刘庭萱排在“庠生”第一人,足见他的年龄最大,资格最老,故在2年后的万历二十八年轮到他为岁贡生;又应贡年龄至少要40岁,假若他40岁为岁贡,那么万历四年刚16岁,这时若能中式举人,十分难得,县志所载漳浦县最年轻的举人沈朝宾17岁,吴宗熹、吴寀 18岁,考官决不会把最年轻的16岁举人轻易退掉的,应当是共赞为“奇才”而加以爱护。所以,“漳浦四刘”之说只是一种附会。
三、重撰《东馆庙记》的刘璟
涵头刘氏除上述英才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重新撰写《东馆庙记》的刘璟。
刘璟,字岗璧,号白沙,知州刘观侄孙,是唯一不属知州房派的出仕者。弘治十三年(1500年)岁贡(《漳浦县志·选举》作刘景,误),授山东茬平(今在平县)训导(族谱作“成化岁贡,茬县教谕”)。成化二十年(1484年),刘璟尚为县学庠生,时邻近的浮山东馆庙重修,原有由宋代高东溪(邻村宅兜人)撰写的《东馆庙记》刻于木牌上,年久木质腐朽,乡父老请他录写碑文,并缀辑此次修庙的因由始末而成篇,亦名《东馆庙记》,刻成石碑,立于庙中。碑文中高东溪原碑记内容与现存《东溪集》中的《东馆庙记》基本相同。石碑现存于东馆庙,为珍贵文物。
刘璟的孙刘友诚,字世孚,号双江。县学庠生,纂修族谱。涵头刘氏原来有族谱,年久散佚。万历十年(1582年),应侄孙、进士刘庭芥之请,纂修《涵头刘氏宗谱》,万历十三年(1585年)完成,自撰《宗谱源流序》,并将刘庭芥的修谱恳请书称《修谱引》,冠于卷首。族谱至今遗存,谱中保存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
附录:
一、河南参政刘公涵江墓表文
王慎中
呜呼!予何忍表刘涵江公墓哉!辛丑岁,予与公同罢河南参政,予方倨侮自恣,驰书于公,约游淇水、王屋、太少二室、武当山,相携而归。公艴然径归,且报书曰:“君报罢,犹出内批,孰不知为权重人所为;如吾,谁当为明者?吾归矣,不能从君游;且宦其土,方见罢而又往游焉,得毋太作意乎?”予时巳至淇上,仿徉百泉、苏门之间,愧公之言,径趋安阳,访故学士崔后渠先生,谈数日,亦遂归,不复至孟门、洛阳矣。
嗟乎!公达人也,既已罢矣,何必使人知其为谁所为者?而公报予书,其言如彼。公平生约己守官,俭薄瘠苦,独蹈人所难,要欲以见于世。而今猥与不肖同罢,宜其不能忘也。呜呼!悲夫!予何忍表公墓哉!然公已没世,予卒以悲,故不为文,谁当明公者?予又何得不表公墓也!
刘氏,故莆之涵头人。祖均长,仕元,为漳浦县尉,因以家焉。当文庙时,有仕为宿州知州名观者,有能吏名,实公高祖。再传为封南京礼部郎中公渊,公之父也;郎中公娶封宜人周氏。公名友仁,字是成,原所由徒,故号涵江,以示不忘其始。以正德甲戌进士,始授南京户部主事,转礼部主客司郎中,迁知黄州府,以母丧去职。起为衡州,以材调广州,迁湖广布政司左参政,遭郎中公忧。起复为浙江右参政,调河南左参政,抚民南阳。其为户部,尝监淮安榷税,及持节往使湖广理赋,督发其滞逋以填京庾。榷税,故毛细易污,为之者往往矫厉苛核,皦其迹以冀自免。督赋所临遇,皆藩郡大吏,至者辄弛懈,不欲急惧见为触,公在淮安,尤简易与商为便。督赋故严密,钩剔渗匿,不以藩郡尊巨为忌,二事以集,竟免污迹,亦卒未尝有所触。黄州,江汉经流之冲,民蹙政烦,前守日夜治文书,应宾客,寝食不得休。衡州在山谷深奥处,田野饶足,郡中常暇豫,因习为偷,公两易其俗,为张置。为黄州政,每闲,寻周瑜破曹孟德故处,酌酒吊之,与客泛舟,婆娑甚适。日与诸生考论术业,第其得失奖饬之,文用大振。比公去,而以文奋为时名流者,项背相踵,皆公所教士也。衡州置郡南岳之下,顾未尝一游,而设约束,布条教起民之窳,虽在郡日少,恩施未洽而精采有加焉。湖广、浙江参政主督版册、财计,而南阳主抚民,公为之皆有体。人谓治版册、财计,宜为米盐,公独疏目阔节,顾绝无漏失,抚流逋多以宽舍,致安集而稽察诛赏,公用之不少贷,唐、邓之间,益用和怀,其所治各有以自得如此。而其尤难在广州,岭南土广民众,莫如广州,且据会省,部使者、藩臬监司所治,人性各殊,难于齐调。郡于其时,贤贵人在朝最有权望,乡里多附丽之者,强则折而弱则靡,公持其间而免焉,盖其尤难也。
公平生廉谨自好,居官所至,不以细如毫毛或苟而有取;其于人,不为苟予。性尤阔直,朴率无机。数曲节,既无以买名誉、寄援汲,而居官辄得贤声,官辄起,由其廉谨不取,虽有憎怒者,不能加点而然也。然在浙江,为言者所论;在河南,未几,卒以罢归,则以寡聘遗、简迎将,虽其廉谨,而终不足以胜憎怒者之势也。呜呼!其可叹也夫!
公殁二年,既葬,其子祥鹳持其族昆约斋中丞公之状与林二山中丞公之铭谒予,曰:“愿有以明先君者。”予主广东辛卯试事,公属在广州共事院中;留都主客为郎,览壁中陷记,摩娑题名,得讲其风美;最后,同为河南参政,又同罢也,其言宜可信。于是,为表于其墓曰:有以自待者,必不托于人;于人无所托,则其享于世者亦不能遂。彼所谓自待者皆矫强鸷卓,恃己而卑物,奇迹以惊众,其不能遂意于世,固其自待者所自召与!公诚无所托于人,而任质径情,貌恂而词愊,非期与人为异,有所战薄于才鹜声角之场者,所遇竟若此,何也?岂材与不材之间,固其所难处耶!然公终始所尚无少异,而始见为贤,终以得罢。予又以感夫世尚之变,盖三十余年之间,而仕者见容之难易,其可睹矣!
〔相关链接〕
本文录自焦竑《国朝献徴录》 1、作者:王慎中,字道思,号遵岩、南江,福建晋江人。嘉靖五年(1926年)进士,官至河南参政。他反对前、后七子复古主张,与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合称“唐宋派”,著《遵岩集》。本文所述“君报罢,犹出内批,孰不知为权重人所为”之事,据《明史·王慎中传》载:“稍迁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并在南京。久之,擢山东提学佥事,改江西参议,进河南参政。侍郎王呆奉命赈荒,以其事委慎中,还朝,荐慎中可重用。会二十年大计,吏部注慎中不及。而大学士夏言先尝为礼部尚书,慎中其属吏也,与相忤,遂内批不谨,落其职。”
2、崔后渠:崔铣,字子钟,号后渠、西崖,河南安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传胪,官至南京礼部侍郎。
3、刘约斋:刘勋,字绍功,号约斋,福建莆田人,刘友仁族亲。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4、林二山:林大辂,字以乘,号二山,福建莆田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湖广。
5、刘均长:刘均长,字希颜,杜浔涵头刘氏五世祖,元代,任漳浦县尉。文中“因以家焉”,似以均长始居杜浔,误。
6、刘观:刘观,宇于宾、观生,均长长子,友仁高祖父,永乐间选贡,官宿州知州。
7、刘渊:刘渊,字道默,友仁父。嘉靖元年,诰封奉政大夫、南京礼部郎中。墓在古雷半岛龙口、半湖社后的凤山,面向海中龙口屿,其墓碑碑文为“诰封礼部郎中刘公暨宜人周氏墓”。墓至今保存完整。
8、刘祥鹳:刘样鹳,字应昌,号淮云,友仁长子。增广太学生,州同知。
二、复刘肖华书
林偕春
不佞徼诸知己者之庇以出,今且行矣。行之日,拟一邂逅,少纾积怀,而华缄丰贶已俨然先之矣!自维以久废之馀,得膺非分之宠,西湖之鱼雁虽云有群,北山之猿鹤行且相讶,何足以辱知己者挂念!
顾男子生则有志四方,辄以内外出入之间,所有轩轾,殊非夙志。故且捧毛生之檄,聊以酬耿君之志耳!而门下不弃,顾且慰之奖之使进。其相期意气,夫岂有涯?函之在心,勒此布谢。相见在即,容领绪论。
〔相关链接〕
本文录自林偕春《云山居士集》。
作者:林偕春,字孚元,号警庸,漳浦(今属云霄)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翰林检讨、编修。万历三年(1575年),因忤权相,出为湖广副使,乞请归休。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为浙江副使。后官至湖广参政。此信应在万历十一年复出时写的,时刘庭芥丁父忧在家,闻其起复为浙江副使,写信作贺,林偕春及时复信以谢之。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本文讲述了引水工程建设、赴朝作战60周年纪念、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历史回顾、三峡移民工作、农村与农业、畲乡今昔、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文史工作回顾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