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无字的石坊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003
颗粒名称:
无字的石坊表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207-20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浦县城东郊草埔村后的一座无字坊表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
无字坊
历史背景
漳浦县
内容
漳浦县城东郊草埔村后有个变电站,变电站西南有个小水库,水库南边靠岸处有一块巨石,微仰的石壁上有一处摩崖石刻,这个石刻并非文字记述,而是一座浮雕坊表,坊表为两柱单门二楼式,线条简朴清晰,通宽约340厘米,高约300厘米,坊中坊外均无文字。坊表南边有一小山,山顶构筑一座避乱的小山寨。是什么年代?什么人?什么事?在此荒郊野岭的山谷中凿刻此无字坊表?这坊表跟小山寨又有什么关系?这历来就是一个谜。
关于这座无字坊表有这样的传说:蔡新的第六子“六公子”玩世不恭,大胆妄为。有一次,广东解往京城的十万两库银经过漳浦,被“六公子”劫持而去,说要作为建一座全石的坊表和一座五里深坑桥的费用。解押官到京城奏知朝廷,皇帝派大臣到漳浦追查此事。“六公子”得知后,急忙召集工匠,在草埔社后山谷中大石上凿刻此座坊表,又在地名五里(在三古与马口之间)和深坑(在长桥社旁)各建一座小小的石桥,以应付钦差大臣的查勘。钦差大臣到漳浦实地查勘,确实有一座用整块石头凿刻的坊表,又有五里桥、深坑桥,而且得知“六公子”就是当朝宰相蔡新的儿子。于是,不再深究,就回京缴命。而“六公子”也安然无事。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这座无字坊表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段悲痛的历史。查阅《漳浦县志》,自明正统间至清初顺治间,漳浦历经多次战乱,城郊常遭劫掠杀戳:“正统十四年(1449年),邓茂七余党张福荣陷邑,居民死亡殆半,城中为墟,郊坰地无主者,厥后招集残黎,听其以丁力占垦,犹未免旷土。”(“草埔”的地名大约由此而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县郊,十一月,倭寇麦园埔”;“嘉靖四十一年,张琏率倭寇入掠县郊,民逃匿山中,其虔刘于锋镝之下者,不可胜纪;”“顺治六年(1649年)七月,佛潭桥寇据新亭寨,总兵杨佐被杀;”“顺治八年十二月,郑成功大举袭县,时四郊悉被焚掠。”据以上记载,草埔、新亭、麦园埔一带战乱频冗,民众死者无数,连躲藏在小山寨中的也难幸免,尸体即抛入山间坑壑中。
这个无字坊表也许就是后人为悼念这些无数的死难者而刻的。站在小山寨上,俯视山脚下,在静谧的斜阳中,这无字石坊表似乎在倾诉着一段悲痛的历史。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八辑》内容涵盖了农业、教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漳浦县自建国以来的变迁和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祥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无字坊表的传说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