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粮食生产60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963
颗粒名称: 漳浦粮食生产60年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7
页码: 33-39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漳浦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主要策略以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在粮食生产中涉及的生产关系变革、科技进步、增加投入、稳定政策和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措施和影响。文章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分析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发展历程 漳浦县

内容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粮食的丰歉状况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应对粮食和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
  漳浦是漳州粮食主产区,其产量约占漳州市产量的17.0%左右。建国60年来,漳浦县粮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2008年粮食总产22.30万吨,是1949年总产7.57万吨的2.95倍,年均递增率4.90%。回顾60年来粮食发展史,归结为“五个台阶”和“四个徘徊”。
  查县统计局资料:漳浦县粮食生产“五个台阶”是:1957年总产10.36万吨,突破10万吨;1965年总产15.27万吨,超过15万吨;1979年总产21.13万吨,跨过20万吨大关,1989年总产25.60万吨,闯过25万吨;1996年总产30.65万吨,越过30万吨。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曾出现1958—1963年、1967—1977年、1984—1988年、2002—2008年等四个徘徊期。
  漳浦县粮食发展呈“马鞍型”发展、“螺旋式”上升,表明漳浦粮食生产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一、生产关系变革是粮食上台阶的推动力
  1950年11月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1951年11月成立农业互助组,1953年成立农业初级社,1956年成立农业高级社,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在生产措施上狠抓农业“八字”宪法的实施,普及科学技术应用,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1956年粮食总产9.93万吨,单产136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1.31倍和1.24倍;1957年突破10万吨总产大关。
  1958年大跃进,同年浦县组建10个人民公社。由于大跃进年代生产高指标,管理瞎指挥,收益搞平调,还有“一大二公”的体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1960—1962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徘徊。
  1967—1976年10年间,文革动乱,粮食生产再度徘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新理顺生产关系,极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1976年至1988年的12年期间,累计比1976年增产粮食76.28万吨,粮食得到稳定的增长。1979年,漳浦县粮食总产21.13万吨,面积97.46万亩,单产217公斤,首次突破20万吨大关。1983年,粮食面积88.15万亩,单产272公斤,总产23.95万吨。随着漳浦县政府提倡“大念山海经”、“以开发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及日榨2000吨漳浦糖厂投建,调整了3-4万亩耕地种蔗,直到1986年粮食播种面积为71.93万亩,单产270公斤,总产仅为19.39万吨。1984-1988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出现第三次徘徊。
  1988年以来,漳浦粮食生产推广稻薯麦综合开发,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旱粮工程”、“三熟三高产”,开发“吨粮田”、“吨谷田”等增产粮食活动,提高复种指数。1989年粮食总产25.60万吨,首次突破25万吨,面积84.71万亩,单产302公斤。1990年春,国务院授予漳浦县人民政府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1996年粮食总产30.65万吨,突破30万吨。
  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第四次徘徊。
  二、依靠科技进步是粮食产量飞跃的金翅膀
  上世纪50年代大面积推广地方良种和双季稻,使粮食单产从1949年的110公斤提高到1959年的171公斤;60年代至70年代推广“高秆改矮秆”、“间作改连作”等耕作制度改革,粮食单产1979年为217公斤,比1959年提高46公斤;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问世和80年代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产栽培模式应用,叶面肥推广、水稻病虫草鼠害综防等增产配套技术应用,直至90年代以来,推广粮食高产优质品种(如脱毒甘薯、优质稻、超级稻等)、实施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改革水稻育秧方式,推广抛秧、培育壮秧、配方施肥,实施旱地高产多熟制工程等粮食配套生产新技术。与时俱进的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为粮食生产质和量的飞跃插上了金翅膀。2007年粮食产量提高到412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89年亩增107.5公斤,年递增5.3公斤。
  三、增加投入是粮食增产后劲的推进器
  (一)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
  1、1990年农用化肥施用量12.27万吨,比1980年5.69万吨,增加6.58万吨,2005年农用化肥施用量20.29万吨,比1980年增加14.60万吨。
  2、1990年农用机械总动力9.78万千瓦,比1980年的4.88万千瓦,增加4.90万千瓦;2005年为24.35万千瓦,比1980年增加19.45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1990年1.74万千瓦,比1980年0.33万千瓦增加1.41万千瓦。2005年7.62万千瓦,比1980年增加7.29万千瓦。
  3、农村用电量1990年为931万千瓦时,比1980年的144万千瓦时增加787万千瓦时,2005年为14523万千瓦时,比1980年增加13736万千瓦时。
  (二)增加资金投入
  解放以来,漳浦县投入资金,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兴修水利,改土培肥,提高农田的产出率和农作物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自1951年5月起,人民政府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至1989年,国家投入水利建设经费达6888.5万元(其中地方投资932万元);总投工1.03亿工日,完成土石方9755.9万m3。兴建各项水利工程4849处,建立1000万m3以上中型水库7座,蓄水量101—1000万m3的小(一)型水库17座;蓄水量10—100万m3的小(二)型水库62座,还有塘坝4769处,总库容量24240万m3。建引水工程138处,提水工程2000多眼水井,修建6大河流防洪堤长224km。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41.75万亩(比1949年8.5万亩,增加33.25万亩),占耕地面积79.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下,以县农业局为主组织实施吨粮田;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省级商品粮基地、标准农田等项目;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为主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县土地局为主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项目;县水利局为主组织实施旱地改造、节水工程、防汛工程、海堤江河岸加固工程等项目。形成多部门多项目全方位支持粮食生产的格局,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农田的排灌渠道和田间道路进行科学规划配套,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的现代化农田格局要求,逐片改造,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据县农业局实施项目的统计,自1990年至2007年的18年间累计投资3393.5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2033.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59.11万元(即投工投劳68万工日)。建设排灌渠系163.19km,田间机耕路108.87km,建设标准农田4950亩,改造中低产田85425亩,新增粮食5.085万吨,新增农业产值7627万元。
  四、稳定和完善政策是粮食生产最有效活化剂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集体经济体制束缚农民种粮积极性。1982年国家实行提高粮食统购价,每50公斤从10元提高到15元,同时化肥、农药价格稳中略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23.9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后粮食生产停滞徘徊,其原因:一是种粮效益低。1985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实行“倒三七”价格直接减少粮农收入,呈现抑制粮食生产的消极后果。随着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粮价上涨、政府每年都采取一些微调措施,但粮食合同定购价格明显偏低,其种粮效益未得到有效改变。同时,化肥、柴油、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价格猛涨,粮食生产成本剧增,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再度扩大。二是错误估计粮食形势,导致粮食生产决策的失误,表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忽视粮食生产,出现贬低粮食战略地位的倾向,粮食种植面积锐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粮食连续减产。通过逐年娇枉摆正粮食生产位置,至1989年,漳浦县粮食生产再度走出徘徊局面。
  21世纪初,国家取消粮食的收购,把原来统购统销放开,实行产区和销区直接签订粮食购销合同,按市场规律发展粮食生产。为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自2006年国家对种粮采取直接补贴给粮农。其标准是:2006年每亩粮食良种补助5元,2007年每亩粮食良种补助13元,2008年和2009年每亩种粮面积实行综合补助分别为34.8元,四年来,国家对漳浦县粮食补助面积每年为54万亩。国家付钱补助虽刺激粮食生产,但其资金使用分散,管理不周,加上种粮效益差和地处改革开放金三角的漳浦,其粮食生产要恢复昔日辉煌,尚须加努力。
  五、综合开发是粮食增产的新途径
  漳浦县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主要是走综合增产的路子。其增产策略为“十字型”,“横”指水平扩展保面积,“竖”指垂直扩展攻单产,实施面积单产齐抓,时间空间互补,水稻旱粮并进,高产低产相促。主要途径:
  (一)切实保护粮食耕地
  1、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
  强化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坚持“占用一亩、开发一亩”,“增加一个人口,扩种复种一亩”的原则,在粮食生产区和高产区建立粮食耕地保护区。
  2、开发冬季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总量。
  冬种要扩大马铃薯、过冬甘薯和冬季绿肥面积。(如粮肥作物,蚕豆、豌豆、毛豆等)。
  3、实施旱粮多熟制高产栽培模式。
  利用春花生种植面积,间套种甘薯、玉米、大豆、高梁,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提早甘薯和其它粮食作物套种时间,避免夏秋旱,实施旱地“1241”工程,提高旱地复种指数。
  利用山地幼林地、茶果园,选择较肥沃、湿润地域种植“巴西旱稻”,亩收150—200公斤稻谷。
  (二)实施区域性开发,主攻粮食单产
  1、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
  根据土地存在障碍因素,实施以改水为中心,改土培肥为手段,提高单产为目标的中低产田改造,建立高产稳产田。
  2、开发建设“吨粮田”
  通过土地整理和治理,改善田间排灌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推广规范化和标准化栽培模式,开发和建设“吨粮田”、“吨谷田”。
  3、推广以优质高产杂交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优良品种
  对粮食作物优良品种,要加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杂交稻推广优质高产超级稻;常规稻推广优质高产的“佳禾早占”、“特优占”;地瓜、马铃薯推广脱毒甘薯、马铃薯良种;大豆、杂粮等要引进新的良种进行推广。
  4、普及运用增产实用技术
  首先是提高地力,实行用养结合,创造保护高产稳产的土壤生产能力;要科学施肥,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其次是强化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保护全县粮田生态平衡,把主要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三是要加速应用化学调控剂,推广“多效唑”育秧,使用优质叶面肥和增产菌等根外喷施增产技术。四是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应用,通过对农民的培训、示范,推广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农机具。
  (三)加强农技体系建设,加大农技推广力度
  目前,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已初步形成。县农技推广中心,下设农技、土肥、经作、良种、种子等站(股),20个乡镇均设农技站,8个农林茶场设生产科,每个行政村聘用农民技术员1名,全县聘用286个。要通过县乡(镇)农技部门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并通过村级农技服务组,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动和普及科学种粮,科技兴粮。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八辑》内容涵盖了农业、教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漳浦县自建国以来的变迁和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元安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漳浦县统计局
相关机构
漳浦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霞浦县
相关地名
溆浦县
相关地名
塘坝镇
相关地名
巴西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