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湖城寻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950
颗粒名称: 赤湖城寻踪
分类号: K295.7
页数: 6
页码: 231-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赤湖城是漳浦乡村众多城堡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城池功能最齐全的城堡。城堡建于元代末年,曾遭农民武装攻陷,后经多次重修。正德元年,曾泽远等人再次重修赤湖城,历时一年完成。修建过程记录在《漳浦赤湖城记》碑文中。
关键词: 漳浦县 赤湖城 寻踪

内容

封建时代,县治建有城池,故称县城。县以下乡村,也大多筑有城堡。目的在于防御外来入侵和匪寇盗贼之患,保一方平安。(也有一部分是清末宗派械斗的产物,为械斗攻守的堡垒。)
  赤湖城在漳浦乡村众多城堡中,是一座建筑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悠久,城池功能齐全的城堡。城堡建于元代末年。元末,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反元的军阀地主武装集团和农民起义武装集团,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社会板荡、战火蔓延。匪寇、盗贼也趁机兴风作浪打家劫舍。真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话说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六月,南胜县(南靖县前身,县治在今平和南胜镇)畲民李志甫(李胜)在南胜九牙山聚众揭竿起义,农民武装占领县城,围攻漳州,杀长史晏只哥,击败守将搠思监。转战龙溪,声势浩大,进展很快,波及漳州府各县。翌年,元廷调江浙行省平章别不花统闽粤浙赣四省官兵联合围剿,皆被打败,可见农民武装锋芒之锐,力量之强。到至元六年(1340年)三月,首领李志甫被南胜人陈君用纠集地方武装袭杀,事件才逐渐被平定。赤湖城堡首建,就是在这一历史事件的大背景下,由赤湖巨族富户曾仁礼主持筑造。城址在今赤湖镇区东城、西城、北桥三个行政村范围之内。
  明代英宗正统十三、十四年间(1448—1449年),沙县邓茂七农民起义,连连攻破二十余县,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攻打延平时,因叛徒告密,中埋伏被捕杀。余党杨福率众数万,转战闽南,围攻漳州。漳民张福荣、曾钦重、陈皓、蔡孟贞(漳浦人)响应,遂攻陷漳浦、南靖、长泰等县。赤湖也遭此浩劫,城被攻陷,城内住民被烧杀抢夺,损失惨重。事后,城墙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城墙上的雉堞坍塌倾圮,防御设施荒废,城池的防守能力大为降低。又隔50余年,到明正德元年(1506年),山贼匪寇朱廷瑛(朱秉英)黄白眉聚众为患,流窜抢劫漳浦、云霄等地,逐村蚕食,没有城堡的村庄,受害严重,民无完居;有城堡的村庄,情景相对好一些。社会治安如此糟糕,重修赤湖城堡又被摆上议事日程。于是,曾仁礼的六世孙曾泽远会同年高而有声望的乡亲陈道勉、郭邦贡、陈德昭等人共谋重修赤湖城堡事宜,民众也纷纷响应,愿听从指挥,一致效力。修建赤湖城的计划,经报请福建佥事陈大纪批准,即委派井尾巡检司巡检黄安督办。黄工作不力,工程进展缓慢。陈道勉、陈立尚等有声望的人再报呈福建参议熊逵,熊“征前失,择吏之能者监之”。于是确定委派县儒学训导杜良担任督修官,组织指挥修城事宜。杜良一到任,便召开民众及参与工作人员的誓师大会,明确任务、明确责任、严明纪律,强调要听从指挥、听从调度、同心协办、共襄义举。杜训导以身作责、方法对头、办事公正、赏罚分明,大大调动群众建城积极性,城池修筑进度很快,重点工程东西南隅空隙三百余丈,千方百计填补如新。杜训导果然不负众望,修城工程自正德二年(1507年)十一月动工,翌年冬十二月竣工,历时一年,工程总投工42080工日,建筑材料费银9520两。投资投工如此巨大,但由于摊派合理,财务公开透明,所以民众不感觉是负担。修葺一新的赤湖城,周长1200丈(3600米),墙高一丈九尺有余(5.7米多),其规模比县城的规模仅少数丈而已。城墙上供护城人作掩体的雉堞完整坚固,还建有供民众休憩的亭榭,城内还建有公馆,可供官员下乡住宿,歇脚休息之用。民众对修城进度、质量深感满意。于是便派年高而有声望的陈尚国、许良察、陈敦德等十多人专程到县,晋见县儒学教谕林瓒,请林教谕作文以勒石立碑,记录这一盛事,使利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功业弘扬光大。林教谕的《漳浦赤湖城记》在工程竣工同月的十六日写成。文章介绍赤湖城建城始末及这次修城经过。同时,用相当的篇幅表彰负责修城的督修官杜良的事迹与功德。杜良,时任漳浦县儒学训导,浙江东阳人,正德二——三年(1507~1508年)任。正德三年离任。杜离任后到何处履新,笔者尚未有这方面的资料,但相信工作有能力,善于为民办实事的人,一定会受到重用,去担当更繁重任务的。
  撰写碑文的是县儒学教谕林瓒,(县儒学教谕这一职位,大体相当于现在县教育局长兼一中校长)。林教谕是广东新会县人,举人出身,弘治十八年——正德八年(1505—1513年)任。《漳浦县志》在其名录下,特注有:“振铎有声,历升助教”8个字。这8个字高度概括林瓒在浦办学成绩卓越,教书很有名声,最后,被提拔到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当教师了。为这通碑刻篆额的是漳浦知县胥文相。胥文相,字士衡,巴陵(今湖南岳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乙丑科录取的进士共303名,胥为三甲第123名,总第221名,与漳浦人陈琛为同科进士)正德二年——四年(1507——1509年)任漳浦知县。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关注民生。某年蝗灾严重,胥知县“引慝修备”,蝗虫被驱逐到海上淹死,从而减少农业损失。还有上书朝廷奏免金溪山矿产资源税,减轻漳浦人民负担一例。《漳浦县志》载:“邑金溪山有矿,岁久脉微,采取不定额,重为民病,文相奏罢之。”金溪山银矿,矿山在今平和县境内,由于储藏量少,而矿税定额高,自宋代地方就受矿税之害,到明代中叶,银矿资源基本枯竭,开采量甚微,但矿税却依贯例收取,胥知县深入现场调研,实地勘察核实后,上书朝廷,矿税才被核免,减轻漳浦人民的一大负担。胥知县曾赋诗反映这一事件,其中有诗句云:“此日金漳非乐土,当年银矿已陈泥。”《漳浦县志》有他的传略。离任后,其芳名入县名宦祠。为碑文书丹的是县儒学训导吴俊(杜良的继任者),吴训导是海南澄迈县人,正德三——七年(1508—1512年)任。县志在其名录下也注有:“言寡行方,善鉴别人材,凡所许可,多登科目。
  赤湖城又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因升平日久,城堡久年失修,“堞圮濠塞,民多侵没”。知县胡继美获悉后,认为赤湖仍漳浦东部沿海重镇,城池牢固不但事关一方平安,而且事关海防,应未雨绸缪,及早修复,以防万一。于是,即委派主薄江文盛,巡检罗汝善为城堡督修官,组织指挥修城事宜。组织民众,以民办公助形式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维护,疏通堵塞的护城河沟,拆除违章建筑等,使城池面目一新,完整牢固。胡知县此举甚得人心,赤湖民众编歌谣诵颂他的功德,绅衿和赤湖籍在外任官人士为胡知县镌刻功德碑。署名立碑者有:赐(乡)进士、闽清教谕陈廷应,赐进士、国子监助教陈镳(后官至广西按察使),武进士、镇海卫使陈谢瑛,校场镇海卫指挥佥事陈佑源,太学生陈赞生、杨魁雨,武学生谢宗邦以及生员陈春英、章天褚、陈元载、陈廷辉、谢之辉、郑胜龙。这些,都是当时赤湖的知名人士。
  胡知县名继美,字秀文,号中在。江西鄱阳人(今江西陂阳县)。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庚戌科录取进士共302名,胡为三甲第80名,总第140名)。胡于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15—1618年)任漳浦知县,在任期间,能够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工作抓根本、抓大事,兴利除弊,作风雷厉风行,立竿见影,重视民生及社会保障,因此甚得民心。任满后提升为吏部主事。负责督修工程的官员——主簿江文盛、巡检罗汝善的简历事迹,笔者无从查找。(《漳浦县志》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以后主簿、典史等官吏名录)甚为遗撼。因为,凡是为漳浦人民谋福祉的,不论职务高低,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政绩功德,应得到弘扬,使其永垂不朽。
  赤湖经明万历四十四、四十五年的大修,按理可再维持半世纪甚至更长时间。但由于其时处在明清之际,修城越26年便改朝换代了。到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元年(1662年),漳浦沿海“迁界”,赤湖属迁界之列,居民被逼限时内迁,赤湖城被毁,毁不尽的,经历迁界——复界20年的风蚀雨剥、整个赤湖城破坏得差不多了。且康熙二十年以后,尚不见有修城的记载。城遗址现仅存约三百米的墙基。询问长者,始知赤湖城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和五座水门。东城门址在今东城村,朝向东方,面临大海。城门两侧开设水门两处:一处在东姚社附近,一处在渡头社附近。(古时赤湖城与南边的月屿社,是隔海湾相望。城内居民要到月屿社,须乘坐渡船,方能到达。城内靠渡口的居民点叫渡头社)。西城门址在今北桥村、西城村交界处,朝向灶山。大门两侧设水门二座。南城门址在今西城村、东城村交界处,朝向南峰山,南门方向不设水门。北城门址在今北桥村,朝向开漳圣王庙及以远的凤山,并在北桥后社处开设水门一座。
  康熙二十年复界后,赤湖城内居民姓氏,也发生较大变化。元末建城和明中叶修城的主要角色曾姓,不知迁徙何方。其它姓氏如许、姚、林、吴、郑、蔡、阮、翁、王、詹、叶、韦、孟、章等姓,复界后没有返回赤湖居住,只有陈姓大部分返回,重建家园,繁衍发展。所以,今赤湖镇区东城、西城、北桥三个行政村,基本为陈姓所居(北桥有少数李姓、康姓),而且同出于开漳圣王派系陈谟(北溪)支系,开基始祖为陈道昭、陈道明兄弟,肇基赤湖的年代为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迄今748年了。
  有关赤湖城始建以及明代两次大修经过,刻载于今赤湖镇区市场边城隍庙里的二通石碑上。一通是明正德四年(1509年)立,一通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春立,石碑保存完好。《漳浦县志》也有记载。作为实物的赤湖城,已经消失二、三个世纪了,这座略于小县城数十丈的古城堡,历史上曾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它为保一方平安,发挥过巨大作用,其功绩和始建、修建城池的组织指挥者的功德,应该让当今赤湖人了解、记取。追思先辈创业之艰辛,生存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太平盛世的大好时光,紧跟时代步伐,开拓进取,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这就是笔者作此文的缘由。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本书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的情况。其中包括文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回顾、蒲台关系、人物春秋、文化艺术、文物古迹、史海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桂味
责任者
胡继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