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地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902
颗粒名称: 祖地情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24
页码: 149-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侨胞蓝缵绪先生二三事、佛昙鉴湖、鉴湖寓台人士陈建仁的祖地情等内容。
关键词: 漳浦县 祖地情 蓝缵绪

内容

游子情怀故园心——记侨胞蓝缵绪先生二三事
  陈共新
  我县旅居印尼的知名侨胞蓝缵绪先生,离开我们已有8年了,而他那爱国爱乡的可贵精神至今依然深深地铭刻在海内外乡亲的心中。本文笔者仅藉此楮墨,将所见所闻的蓝缵绪先生的印象略加记述,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意和缅怀之情。
  (一)
  我第一次认识蓝缵绪先生,是应邀参加他所创办的和坑中学落成庆典的这一天,时间是1987年2月20日。
  和坑村位于佛昙与赤岭之间,沿途青山排闼,腹地沟壑纵横,绵延十多里。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居住的小村子就散落在草木葳蕤、簇生如发的山窝窝里,那果木繁茂,绿枝掩映的村落便是和坑。蓝缵绪先生的故乡就在这里。
  我们驱车前往和坑中学,甫定,只见一位身材魁梧且满面红光的长者缓步向我们走来。他身着合体的深蓝色西装,扎着深色的领带,显得十分庄重大方。我的同事告诉我,这就是人们所敬仰的蓝缵绪先生。他俨然不象人们印象中手执拐杖、头戴礼帽,金链绕颈、金戒盖指的大番客。他以谙熟的乡音,十分恭谨地同宾客们亲切致候,浓烈的乡情感人至深。有幸的是:他就在我邻边落座。
  不大一会儿,学校的一位领导送给他一份为他准备的发言稿。只见他在几番推辞之后才接在手里看了起来,不时还皱起眉头,看他勉为其难的样子,我赶忙走过去询间,他有点尴尬地说:“我本来就不太会说话,又这么多,很不习惯”。我知道他不善言辞,一时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眼下,庆典活动不到个把小时就要开始,情急之中,我自荐给他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并请他配合。他勉强的同意了。
  我们两个让到另一个房间。为了节省时间,我即以创办和坑中学为题,直言不讳地请教他。他稍沉思了一下,十分平静地说:“我的祖父蓝澄清,是清末的秀才,他在这里创办了养正学校,就是现在的和坑小学的前身。我的父亲蓝长江和叔父长泽先后把小学加以完善和扩大,方便了周围山村孩子们的读书,也培养了一些人才,”我认真地记录着,不时还向他询问,他深情地说:“我在南洋经商,深深感觉到文化不足之苦。我也了解过世界的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我想他们之所以比较发展,拥有大量的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一个国家要兴旺发展,培养人才是最要紧的。”他说到这里,神情显得十分凝重。稍许,他接着说:“我是在家乡长大的,虽然在海外,但上辈人在家乡办的教育,我有责任加以发展,为家乡出点力。这几年,我一直在想办中学的事,只因为所赚的钱不多,只好慢慢添置设备,慢慢建设起来,到今天才这样子,还很不够的,而家乡就给我这么多的鼓励……。”他的话里带着愧意。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正是蓝缵绪先生钟爱祖国,决意要在他家乡创办中学的原由,也是我起草发言稿的最好内容。当即,我摊开纸张就写起来。尔后,他又十分仔细地阅读了发言稿,欣然同意了。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了10年,当时的那篇发言稿也已散失,但与蓝缵绪先生谈话的情景宛如在眼前,他的言语常在我心中回荡,久久不会忘记。
  (二)
  蓝缵绪先生是一位十分崇尚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人。凡接触过蓝缵绪先生,或到过他家的人都这样的告诉我:他的南国家庭里,乡音竟浓,乡情竟重。从谈话到伦理观念,从家庭摆设到崇拜信仰,从习俗礼仪到起居饮食,几乎都保留着家乡的原味。他一生所持的是中国护照。
  蓝缵绪先生常说:“我的祖根在故乡,以此为荣耀。”为了让海外子孙不忘自己的血脉,他数度归来,奔走于修缮蓝氏总祖家庙、祖墓及房系祖祠的事情。八十年代以来,他几次携带子孙和蓝氏侨生回国观光,回祖居地拜谒先祖宗堂,认识故里乡亲。教育他们慎终追远,效仿先贤,热爱故乡。
  蓝缵绪先生教育子女是十分严格的,要求孩子们在家里要说家乡话,行传统礼仪,懂祖国文化,并把学习中文作为子孙的必修课。1965年9月至今,当地废除华文教育,他毫不犹豫地将子女送到新加坡和台湾读中文。两个儿子先后留学过日本和加拿大,成为从事国际商贸的外国商业代理,然而他们会说国语,会写中文,且应用自如,这在海外侨胞的家庭里是不多见的。有幸的是:今年清明时节,笔者幸会了专程回来扫墓的蓝缵绪先生的三子旭群先生,并直接以家乡话或普通话与之亲切交谈,且得到他当场以中文签字的名片,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令人感慨万端。足见蓝缵绪先生用心之良苦,子女对祖国文化之虔诚。
  蓝缵绪先生有一位风雨相伴、甘苦相依的伴侣陈丽珍。她虽是侨生,然贤淑无比。侨亲们称赞她孝敬父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数十年来一直默默地支持丈夫的事业。特别是家乡公益,可以说是夫唱妇随。和坑村上了年纪的乡亲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当年这位洋小姐随同蓝缵绪先生回到故里的情景。说她长幼有序,符人伦之要义,合晚辈之规范,端茶倒水,洗衣烧饭,样样都做。还给婆婆梳头、宽衣、洗脚,甚至剪脚指甲,俨然没有一点洋小姐样,至今故里还传为美谈。
  蓝缵绪先生孝敬父母,可谓奉晨昏于万里。早年他去南洋时,仅是打工和做小生意而已,渡日艰辛,却将积蓄全部奉给父母。后来,父亲客居南洋二十余载,他一直侍奉左右,直到老人百年。在他生意和事业有成之时,更不忘报答养育之恩。他所创办的和坑中学的礼堂,即以父亲名字“子扬”命名,作为永远的纪念。早时,他将母亲从乡下接到厦门,住上楼房,过着安逸的生活。1983年,母亲不慎摔伤成疾,他又雇请专人照料。长子旭初还特别购置一部轮椅给老祖母用,凡老人所需,无不周到备至。南国属热带气候,四季如夏,而蓝缵绪先生则心存夏历。每逢新春佳节,四季交际,总不忘给母亲写信请安告慰,嘱咐身边好生照护;每次回国,总是先到母亲膝下报安,亲聆训诲,亲自陪同游览风光。他还特别嘱咐子女,凡去香港或日本,一定回国看望祖母。老太君虽是桑榆晚晴,且依仗轮椅,但身体仍十分硬朗,谈笑风声,尽享天伦之乐,直到百岁荣归仙国。俗言道:父孝子顺。蓝缵绪先生的3个子女遵从父母嘱托,从万里之外赶回为祖母奔丧。悲恸之情,令人潸然泪下。一位侨胞告诉我:蓝缵绪先生去世后不久,与其相濡以沫感情甚笃的妻子即身患重病,至今半身瘫痪。她的子孙日夜守候,数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侨亲们誉之为孝道的典范而广为颂扬。
  (三)
  蓝缵绪先生是一位视侨亲公益和家乡公益为已任的人。在谈到他热心公益事时,他的三子旭群先生十分感慨地说:“我的爸爸是一位认为做公益事是最快乐的人。”这也是人们对蓝缵绪先生最感念之处。
  新中国成立,湔雪民族百年之耻,崛起于世界东方。海外赤子无不欢欣鼓舞,扬眉吐气。怀着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青年时代的蓝缵绪先生于五十年代初就参与发起成立万隆漳泉公会。这是一个义务性地服务于侨亲的进步社团。公会创立之时没有会所,活动很不方便,蓝缵绪先生即主动让出自有的一块房地,作为建会馆之用。他在公会里任总务职,无论是认捐公益,还是扶贫济困,总是率先垂范。1960年,当地排华风潮时,他几乎都丢开了自己的生意,为安排受难的侨胞回国,夜以继日地工作。当年曾经同他一道在公会里工作的杨维廉先生说:“缵绪先生在公会里,对工作十分热心,只要是公会的事,他随叫随到,从不管自己的生意有多忙。对于帮助侨亲的事,他一向带头出钱出力,很受大家的敬重。”
  蓝缵绪先生捐献于家乡公益事业由来已久。早些年时,尽管他年轻且家业小,但凡侨亲发动的公益捐款,他从没二话,捐赠在前。有的侨胞知道他财力有限,担心捐款会影响到他的事业,因而分给他比较适中的款额。他知道后还会责怪的,在这方面,他从不认输,向来慷慨出资。侨亲赞扬他是家乡公益的热心人。
  七十年代末,祖国实行改革开放,内外交往,日益频繁,海外侨胞关心祖国的热情与日俱增。蓝缵绪先生又一次回到了家乡这块热土,他目睹政府的英明政策和家乡的巨变,深受感染,更激起对家乡公益事业的垂注,在侨亲中牵头支持家乡公益建设成了他致力的份内事。
  蓝缵绪先生为人坦诚豁达,且生性耿直。故乡的许多公益项目,他总是先从自己的亲友中发起。有的亲友一时不太理解,说他是“傻鬼先捉自己人”。他时常奔走于雅加达和万隆,同侨亲共推公益之举,经常走门串户去筹集。为了联络一位侨胞,有时要等待多日,恭候多时,甚至连夜造访,这也是常有的事。他经常不惜破费,以酒楼请客为名,联络感情,推动公益捐款。许多侨胞深为所动,纷纷解囊支持,就这样,集掖成裘,共襄了一项项社会公益的落实。有时遇到捐款不足整数,他即自己出钱贴足。侨亲称赞道:“交给缵绪先生的钱,无论是公益还是私托,都最放心。”
  1986年,蓝缵绪先生专程回家乡主持和坑中学的建设。时值印尼货币大幅度贬值,生意先后受到损失和影响,而学校建设又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长子旭初闻讯,毫不犹豫地拆出自己生意上的资金支持。学校落成时,有人建议以蓝缵绪先生的名字或以华侨中学来命名,蓝缵绪先生全然不肯,说:“我和我的上辈办学校是为了和坑及周围乡村的孩子们读书方便,不是为名,还是以和坑中学为好。”1988年,蓝缵绪先生在学校设立奖学基金,旭初先生深为父亲的可贵精神所感动,当即表示要为奖学基金添砖加瓦,以鼓励办好学校。甚为可惜的是:旭初先生于1991年5月不幸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
  1988年,漳浦海外联谊大厦募捐筹款,因患心脏病而在家疗养的蓝缵绪先生获悉,再也躺不住了,硬是撑起身体,出门找侨亲商量。许多亲友都来劝告他,他却说:“人生走到现在,要再为家乡做公益,机会不会很多的。”他先将自己作为医疗和生活之用的2万港元捐献出来,又发动捐资8万港元,于1989年10月托人先带回。时值港币升值,他即写信交代将捐款兑换成人民币,以增加公益资金。就在他写信后的一个星期,心脏病复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旭群先生在谈到他父亲的一生时,满怀着崇敬的心情激动地说:“父亲在异国50年,除了从印尼回家乡,从没有到那个国家去旅游过。我们有时给他的一些钱,他也都带回家乡去办公益事业。”据悉,蓝缵绪先生的子女遵从父亲的遗愿,将祖母去世时留下的4万港元也捐献给家乡公益,并表示将父辈兴办的学校和公益事业发扬光大。数十年来,由蓝缵绪先生捐资的社会公益事业,除和坑中小学的建设外,有龙海、漳浦的蓝氏祖祠、祖墓的修建;由他参与牵头发动和捐资的公益项目还有:漳浦的华侨大厦、联谊大厦、华侨中学、马坪中学、华侨医院及救护车、运输车辆等等,捐资款额有数百万元之多。
  1992年秋,笔者的领导和同事应邀赴南国访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蓝缵绪先生的寓所。只见临街的店面后是一座早已陈旧的平房,屋内摆设十分简陋;在店面与平房之间的空地上便是简易搭棚,一些铁件和钢材就堆放在这里,这就是蓝缵绪先生的家。当年他所经营的铁件加工和钢材生意也都在这里,与现时经济之比,充其量只是小康之家而已。睹物思人,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除了激动的泪水,便是不尽的感慨。蓝缵绪先生把他的一颗金子般的心,一颗海外赤子之心,都凝聚在他一生所热诚追求的家乡公益事业之上。
  蓝缵绪先生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所眷恋的故土,而他的功德,他的人品,则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永远与家乡同在,流芳千秋!
  台胞祖地——佛昙鉴湖
  ·李林昌·
  佛昙镇鉴湖,是全县最大的淡水湖,以水清如镜得名,周长一公里多,傍湖有大坑、湖浒(后许)斡仔内(轧仔内)、径口、田平、东雄、楼仔头、寮下等自然村,住民一千多户,古称鉴湖里,今为后许、轧内两个行政村。住民皆姓陈,属“太傅派”,始祖玛珖,于南宋末年由同安亭侯移居漳浦,墓在湖西朝天马山。其子史修于元代开基鉴湖。到明代,经济发展,人文鼎盛,人才辈出(详本辑《鸿江书院与鉴湖陈氏》)。湖滨山上有一座仁和楼,是明初防倭寇的三合土楼,经五百多年风雨,至今楼墙尚存,经市、县文物工作者鉴定,属明初建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明初鉴湖经济已经发展的见证。
  鉴湖陈姓传裔本县及广东、台湾、印尼,血脉牵连海内外,每年前来谒祖会亲者不绝。村里有一棵大榕树,荫蔽十多亩地,根群除深入地下以外,露出地表的同枝杈一样繁茂,象征鉴湖之裔根深枝盛,源远流长。远道前来寻根谒祖的台湾和广东亲人,除在祖祠致祭以外,都要坐在榕荫下的粗根上倾诉情怀,面对鉴湖微波,依依不舍,告别之后,永不忘怀。
  陈太傅之裔开基鉴湖不久,便分衍附近的长瑞、霞黄、赤水(今属赤湖镇)及甘园、石兜(今属赤土乡)和西屿(今属旧镇)等地。嘉靖年间,为避倭寇祸患,许多鉴湖人迁居广东海丰(清代分设陆丰县)。明末清初战乱,清朝实行“迁界”政策,鉴湖划在“界外”,人民被迫外迁,“复界”时很多人没有回来,定居外乡。康熙统一台湾后,闽南兴起“过台湾”开发土地的热潮,一直延续到道光、咸丰年间。鉴湖人移居台湾始于康熙,而大部分在道光、咸丰年间,因为那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封建族长武断乡曲,发动宗族与宗族间的械斗,互相残杀,损毁庄稼,弄得民穷财尽,很多人渡海前往台湾谋生。台湾最北的噶玛兰(今宜兰)是较迟开发的地区,至清代后期还有许多荒地等待垦拓,因而道光、咸丰年间到台湾谋生的鉴湖人都入垦噶玛兰,就是早期(康熙、乾隆年间)到台湾苗栗开发的鉴湖人,后裔也转而入垦噶玛兰(以下皆按现名写作宜兰)。
  最早移居台湾的鉴湖人是第十四世陈汝曼,于康熙年间渡台,其孙陈桂从苗栗移居宜兰罗东北成,后裔繁盛,代表人物有陈火链、陈文煜,自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旅行后,几度回漳浦鉴湖谒祖会亲。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鉴湖第十五世陈计、计勃两兄弟携眷渡台,居苗栗之竹南,后裔于嘉庆年间分衍宜兰摆里(今名进士里),第二代即建祖祠“鉴湖堂”及登瀛书院,人才辈出,清代有举人陈辉及贡生四人,秀才七人。民国时期有陈岚峰,潜离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到上海暨南大学读书,后往日本士官学校学军事,学成回国,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在北伐战争中屡次立功,抗战时期任旅长、师长、游击纵队司令等职,与日军周旋,经大小数十战役,抗战胜利后随军返台,任“监委”(已病逝)。其族人陈文隆,在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旅行后,多次率团回漳浦鉴湖谒祖会亲。
  鉴湖第十五世陈公,于嘉庆年间渡台,开拓宜兰罗东三星乡部分土地,后裔繁盛,著名人物有迁台第七世陈定南,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任宜兰县长两届,后为“立委”。
  鉴湖有大坑村,第十六世陈忏、十七世陈君子、陈两地、陈蛀鼻等,于道光年间入垦台湾宜兰苏澳,命名其地为大坑罟,后裔繁多,著名人物有“国大代表”陈全德。
  鉴湖第十七世陈宣畎、宣篮两兄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入垦台湾宜兰壮围乡之野。起初,那地方只有民房三座,故名三块厝,后成为一大聚落,建永镇庙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得名为永镇村。后裔繁多,代表人物有陈永和,经营海产购销及冷冻加工厂,多次回漳浦鉴湖谒祖会亲,1997年集资在鉴湖创办鲍鱼养殖场,1998年开始收获成品鲍,运销海内外。这家养殖场的成功,引起台胞的投资兴趣,至1998年6月,鉴湖之滨海积沙滩上共建起5家台资鲍鱼养殖场,总投资648万美元,签约用地948亩,已建成养殖池3万平方米,在建1万多平方米。
  其他还有鉴湖第十五世陈继衷,于道光年间开基宜兰冬山乡大兴村;陈继良,同时开基宜兰头城镇;第十六世陈新晚,于道光十四年(1855年)开基宜兰过溪等。总之,漳浦鉴湖在台湾的后裔大部分聚居于宜兰县的宜兰市、头城镇、苏澳镇、冬山乡、壮围乡、三星乡、五结乡,部分聚居于苗栗县的竹南镇,并从这些聚居点分衍台湾各地。
  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到大陆旅行后,台胞于1988年12月首次组团回漳浦鉴湖谒祖;鉴湖分衍于广东海丰、陆丰两县的后裔也派代表十人同时来谒祖。鉴湖祖祠修葺一新,内设置敬老会,作为老人游乐、休息、谈心场所。台湾亲人献置电视机、桌椅、床、被。自这次盛会后,台胞多次组团再到祖地鉴湖欢聚联谊。陈文隆、陈春水、陈东和、陈建仁等再次献款修建几座祠堂,辟为老年人活动场所。
  鉴湖现有中学一所,由省、县、镇各级政府投资34万元,村自筹20万元,于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有初中三个年段学生一百多人。有小学两所,一所由村投资兴建,校舍与中学相邻;一所名代卿小学,由侨胞陈荣金先生捐建校舍,于1971年建成交付使用。
  人民政府和两村人民为鉴湖中、小学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台胞、侨胞设置奖学金、建图书馆,为祖地培育人才做出贡献。
  鉴湖寓台人士陈建仁的祖地情
  ·陈福兴·
  1927年,陈建仁先生出生于鉴湖轧内村祖地,少年时代居厦门,在双十中学读书,正是国难深重、抗日运动高涨时期,他热心参加宣传抗日,抵制日货等工作。毕业后,逢抗日战争爆发,他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厦门被日军占领,建仁逃离厦门,后回漳浦故乡工作。
  抗战胜利后,陈建仁前往台湾任职。他热心公益事业,以助人为乐,尤其尽力为同乡的升学、就业、生活等问题排忧解难,深孚众望。1981年,寓台湾的漳浦同乡筹组同乡会,推选建仁为理事长,连任13年之久。由于台湾规定,社团领导人任期不得蝉联三届,而同乡们挽留建仁继续任职,故第二届延期多年未改选,而超期改选也是不符合规定,才于1995年2月进行改选,选举陈中柱为理事长,而决议给陈建仁以创会会长职衔。他热心为同乡服务,为故乡公益事业做贡献,一如既往。
  陈建仁先生对漳浦故乡的贡献主要有:
  1.倡导祖籍漳浦的台湾同胞为漳浦鉴湖、水磨、西垄等村庄修建祖祠,并购置娱乐设备,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
  2、率先献款一万元港币以为倡导,发动祖籍鉴湖的台湾同胞共襄义举,设置鉴湖中、小学奖学金。
  3、独资为鉴湖代卿小学营建“建仁学园”,已投入美元、台币折合人民币3万多元,于1994年建成图书馆,并购置用具、桌椅、图书。
  4、热心赞助筹建漳浦联谊大厦,率先献款新台币5万元以为倡导,多方发动,得到寓台漳浦同乡热烈响应,共底于成。
  5、献款为漳浦华侨中学图书馆添置图书,为湖西乡后洞村设立图书馆,资助漳浦四中图书馆建设。漳州市蔡新研究会漳浦蔡新故里委员会筹建乡贤蔡新纪念馆,建仁也寄款资助。
  陈建仁对祖地资助项目甚多,数额虽都不大,而资助面甚广,他本人没有经商,只有退休金收入,自己十分节俭,而对资助公益事业十分热心。
  鸿江书院与鉴湖陈氏
  林祥瑞
  佛昙镇后许和轧(斡)内两个行政村,古称鉴湖,俗称大坑。两村陈姓环湖而居,因湖水清莹如镜,故名湖为鉴湖,地也因之得此雅称。鉴湖陈氏自元朝间肇基,世代生息传衍,至明代,经济开始发展,文教随之繁荣。自第三世陈天叙于明初创建鸿江书院,培育子孙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起,科甲连绵,鉴湖陈氏成为漳浦县的仕官望族。
  一、鸿江书院
  据清康熙《漳浦县志·学校》记载:“鸿江书院,在县东十七都,明洪武中,乡人陈彝则(据《鉴湖族谱》应为陈则彝)建,授徒讲学,多所造就。正统十二年,毁于寇,其子孙重葺之,以教乡子弟,今圯”。陈天叙,字则彝,号困翁,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自幼勤勉好学,明洪武初年,拜漳州学者草涧先生胡宗华为师。后来,到福州师事榜眼林志。在名师的指导下,学业猛进。但他患有足疾,不愿仕途进取,学成后,归家创办书院,教育乡里子弟,因鉴湖地处鸿江,所以,命名为鸿江书院。初授生徒十多人,书院后有一石洞,清幽雅静,是专心研读的好地方。书院于正统间被毁。后来,陈天叙之子陈亹任广东布政使,于成化二年(1466年)致仕归家,重修书院,远近士子前来就读,培养许多杰出人才。清初迁界,书院废弃,至康熙间修《县志》时,已倾圯,至今仅存遗址。现鉴湖已建有代卿小学、鉴湖小学和鉴湖中学,雄姿胜似当年,鉴湖文化正在兴盛地发展。
  二、鉴湖陈氏的科举仕宦
  鉴湖陈氏重视人才培养,崛起于东海之滨,与七都海云地区的林、周、陈氏(人物有:乌石国子监助教林纯一、檺潭进士周宗起、白沙按察佥事陈谦德),云霄镇城吴氏(人物有:进士吴森、吴原、吴瑰、吴泰等)同为漳浦县明初文化发达之乡,也促佛昙地区文化的发展。鉴湖陈亹,官至左布政使,是漳浦县历史上第一个出任省级行政长官的人,又因他的侄孙、鉴湖第六世陈奂,官至右参议,参议是布政使司的高级官员,所以,俗称“大坑出布政”。佛昙地区深受鉴湖文化影响的有:港头林氏、下坑杨氏、下赵赵氏和康厝康氏。
  港头林氏最先受到影响,鉴湖陈奂是港头林表的妹夫,而林表的长子林策(字匡文)又是陈奂的女婿。两人既是姻亲,又是学友,共同研读,互相促进。成化五年(1469年),林表登进士,6年后,陈奂也继成进士。后来,林表的孙林敬、曾孙林绍俱登进士。因林表、林敬都官至知府,林绍由知府升山东副使,所以,俗称“港头出知府”;下坑的杨守仁、杨一葵父子进士,分别官至广东副使和云南左布政使,名闻遐迩;下赵的赵范也登进士,官至浙江副使,致仕后,定居湖西官塘。建赵家城,他在《硕高筑堡记》中谈到“欲与佛昙、鉴湖等名境相鼎峙比美”;康厝康氏虽没有进士,却有举人康济时等科举仕宦9人,名噪一时。由此足见当时佛昙地区科举之鼎盛,而鉴湖文化的发达起了先导的作用。
  据清《漳浦县志》所载,鉴湖科举仕宦如下:
  1、进士
  陈亹,字尚勉,号梅庵,陈天叙第三子。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官至广东左布政使。在县城后街(今麦仔市街)建“进士坊”和县城西街建“昼锦坊”以显褒荣。著作有《梅庵存稿》、《经籍要览》若干卷,并有为镇海卫撰写《镇海文公祠记》和为南诏撰写《南诏全城记》传世。
  陈奂,字朝美,号古愚,陈天叙曾孙,陈翼孙。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贵州右参议。在县城布政分司右(今麦仔市街烈女巷口)建“进士坊”以示荣宠。他与林表等互相唱和,写有《登旭罗岩》诗,载《漳浦县志》及刻于东罗岩唱和诗碑。
  陈烈,字垣夫,陈天叙曾孙,陈肃孙,居赤湖赤水。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武进知县。
  陈公相,字子显,号鉴塘,陈奂曾孙,乌石“三凤”林一初、一阳、一新的外甥。明隆庆元年(1567年),中式第二名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进士,历官温州知府、广西副使。漳州府城内建“六榜文魁坊”和“四科进士坊”,陈公相均名列坊上。他著有《刑部文献考》八卷,载《明史·艺文志》,并有为立于佛昙的《黄公立游孝子祭田碑记》书丹的笔迹传世。
  2、举人
  陈翼,字尚弼,号竹庵,陈天叙长子。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三弟陈亹同榜中式举人,是漳浦县第一家兄弟同科中举、双桂联芳,在家乡十七都建“双桂坊”以显荣耀。
  陈辉,陈曜金子,清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由广东中式。写有《咏五湖》等诗。
  陈天祚,居赤水,“陈百万”陈子晚孙,溪东进士张若仲女婿,县城西街御史李瑞和的内侄。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授建宁府学教授。
  陈辉,清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由台湾学。写有《鉴湖十六景》诗。
  陈国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授汀州府学训导。
  3、贡生
  陈柬,号长轩,陈亹亹长子。明成化四年(1468年)岁贡。
  陈谨,字警惕,陈奂三子。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岁贡。
  陈曜金,崇祯八年选贡,选元。
  陈有度,字无涯,陈公相孙,崇祯末年岁贡;弟陈允元,字无技,县学生员,从学黄道周。明亡后,皆隐居不仕,事迹载入《福建通志·高士传》。
  4、武科及武职
  陈万象,居赤湖下黄,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武举人。
  陈义,陈奂七世孙,陈邦俨子。清康熙间,授偏抚左营游击,升太原参将。
  陈策,陈义长子,以父袭广东澄海协标都司佥事。
  三、布政与荔枝
  宋朝。福建省即盛产荔枝,北宋仙游人蔡襄著有《荔枝谱》,记载甚详。北宋漳浦人吴与也著《荔枝总录》,原书虽已失传,而由此可知,漳浦早在北宋时代即已种植荔枝,但品种较差,且都采用有性繁殖,品种多变异,果实质量低劣。
  漳浦县有荔枝良种始于明朝天顺、成化间,最先种植在鉴湖。据康熙《漳浦县志》卷四“风土篇”记载:“荔枝,有四月熟者曰火山,有五月熟者,有六月熟者,其种不一,以绿罗包为胜,叶冬青,亦名乌叶子。此种乃邑陈亹为广东布政时移来,船中避风日,以绿罗护之,故名,旧植鉴湖最胜。后林功懋为广西副使(应为广东东莞知县)亦携来,今乌石一村特盛,味最佳,而林所手植尚存。”“南海荔,即金钟,亦陈亹携来。”由上记述可知,漳浦最早引进荔枝良种的人是鉴湖布政陈亹,他于天顺四年(1460年)出任广东布政使,成化二年(1466年)疏乞致仕。他发现广东乌叶荔枝品种十分优良,且采用较先进的“敲栽”的无性繁殖,使荔枝不变异,保持优质。其时,他的六弟陈环到广东探望,就令其船运带回荔枝苗,也带回“敲栽”的技术。带回的荔枝苗首先种植在鉴湖地区和赤湖的下黄、赤水一带,后来,逐渐传遍全县。因鉴湖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宜荔枝的生长,至今少有荔枝。
  鉴湖的荔枝很快就传种乌石。明正德、嘉靖间,乌石与鉴湖就结为姻戚:陈公相之父陈考是乌石“三凤”之父林黼的女婿,而陈考的女儿嫁给林一阳儿子林用汲;又林楚(号春斋)的三女儿嫁给陈奂之孙陈剔。由于有如此亲密的多层次关系,乌石很快就种植良种荔枝。又由于乌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宜荔枝的生长,得以大量种植,其数量和质量都胜过鉴湖。嘉靖间,乌石人林功懋任广东东莞知县,也带荔枝良种回乌石种植。从此,乌石成为漳浦荔枝的著名产地。陈亹带回的金钟荔枝,在鉴湖已是绝迹,而在乌石生长最盛,乌石及附近尚有数十棵。金钟枝干粗大,拔地而起,参天蔽日,有如榕树。树冠最高可达20多米,单棵盖面积最大的约有400平方米,果实成槌状,最长在12厘米以上,果汁有特殊香味,酿制金钟酒,驰名海内外,是荔枝中的珍品。漳浦人至今怀念大坑布政陈亹和乌石林功懋,为家乡引进良种荔枝,造福后人。
  四、五湖十六景
  鉴湖的自然景观以湖光山色著称。鉴湖是漳浦最大的湖,此外尚有莺湖、南湖、庵湖和草湖,合称“五湖”。这些湖原是由海湾淤堵而成,由于淡泉丰富而成淡水湖。现海沙继续填塞,湖面已日渐缩小。鉴湖境内景物奇特,前人综述为十六景,其景名为:太峰倒影、鉴湖澄清、猴公拱日、将石参天、巾峰耸秀、髻岫凝烟、乌纱启瑞、玉笏凌云、西崖积翠、南浦归帆、龙川怪石、凤井清泉、石屏映月、灯架生花、仙石遗迹、海天旭日。
  清广东中式举人陈辉写有《咏五湖》诗5首,又祖籍鉴湖的清台湾举人陈辉对祖地胜景情有独钟,写有《鉴湖十六景》诗16首,今各录数首,以飨读者。
  鉴湖
  鉴湖新涨望漪漪,满地荷花长绿枝。
  翠湿松云连曲岸,碧涵山月映清池。
  鱼亭水动波心现,鹭石岩飞陇外移。
  最是菱花开匣处,一泓澄澈独吟诗。
  莺湖
  莺湖浅水碧江涯。南岸青纹一望赊。
  湿透云枝拖树色,翻开石影浸苔花。
  迎人尚有亭中路,入耳犹闻雨后蛙。
  细看波痕青草际,王孙感咏认浮沙。
  (以上摘自《咏五湖》,作者为原籍漳浦的广东中式举人陈辉)
  太峰倒影
  山光远照水溶溶,宝鉴澄莹画翠峰。
  雨度云收湖上影,耸来天外露新容。
  髻岫凝烟
  螺头髻结本巍然,黛色浓浮染绿烟。
  夜静窥来江月晓,新妆镜里辟婵娟。
  南浦归帆
  画帆斜挂出天遥,夕照南湖破寂寥。
  鱼笛数声依碧岸,石崖烟水荡轻桡。
  石屏映月
  高悬石势对芳汀,皓月初升照画屏。
  拾级巅头蟾窟近,踏来云外摘天星。
  (以上摘自《鉴湖十六景》,作者为原籍漳浦的台湾举人陈辉)
  台胞蓝董事长寻根记
  ·翁镇南·
  1994年5月10日,漳州《闽南日报》登出一则别致的文字,题目是“蓝氏祖地,你在那里?”即时引起漳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关注。据了解,这是一位名叫蓝焕长的台商,在漳州以至龙岩一带寻觅祖地未得要领后,由一位助人为乐的侨胞张永和先代出主意,刊登呼唤知情者引导寻觅祖地的“广告”。台湾蓝姓祖地有两处,一在龙海“蓝教”(隆教),一在漳浦赤岭和湖西。据知,蓝焕长先生已到龙海查寻过了,未能查到他的祖地,于是,漳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定漳浦县台湾事务办公室积极配合蓝焕长先生查寻祖地。当时我在漳浦县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这责任便落在我和我同事的肩上。
  蓝焕长先生说:他是宜兰县人,从小牢记祖父的遗嘱,要后代一家到祖地蔡坑,在蓝氏祖祠烧香拜祖。他的祖父蓝瑞芳,乳名歹囝,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咸丰六年(1856年)七岁丧母,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岁丧父,兄瑞德(乳名黑炭)也因上山砍柴受伤身亡,瑞芳与寡嫂相依为命,艰苦度日。寡嫂对瑞芳的劳动要求和生活待遇都很苛刻,一次,瑞芳不小心打破一个碗,被寡嫂打得遍体鳞伤,并且不让吃粥,迫得他躲在牛栏里过夜。同治元年(1862年),瑞芳十三岁,便离家出走,跟人到台湾谋生,住宜兰,长大后,成家立业,生子振泰、振昌、振兴,孙仁义、仁同、敦仁、焕长、丰源、络德、丰荣、训正等。这次,焕长与堂兄仁义随同从漳平移居台湾的陈正平先生等人同来福建考察投资环境,并寻根认祖。因为陈正平原籍漳平,属龙岩地区,所以先到龙岩、漳平一带考察、寻根。他只从祖、父辈口传中得知,祖地在漳州府漳浦县蔡坑,不知道漳浦县在那里,所以寻到漳平去,却是找不到一个叫蔡坑的蓝姓乡村,转到漳州市,听说龙海有蓝姓乡村,也找不到蔡坑,因此登报“寻呼”。
  我们根据蓝焕长先生提供的简单家谱及祖、父辈交代的资料,组织有关人员到湖西、赤岭两个蓝氏聚居的乡开展调查,通过访间、座谈,核实祖先传衍的传说,研究各村庄族谱,并多次请教地方历史学者及高龄老人,认真分析,在县、乡各级政府和民众大力帮助下,经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认定赤岭乡前园村蔡杭社为蓝焕长先生祖地。
  蔡坑位于赤岭乡北面,是四面环山的偏僻小村,在宋代,原是蔡姓发祥地,元代遭寇乱,族人外迁,明代有人回来重建家园,后又遭寇乱,全部外迁,在龙海、漳浦一带传下众多后裔,而自清代石椅蓝姓第十六世蓝明从吴山社迁居蔡坑开始,蔡坑成为蓝姓聚居地。蓝明传蓝蒲,蓝蒲之子瑞德、瑞芳,为苌坑(今赤岭乡)蓝姓第十八世。蔡坑距白水营镇很近,白水营有船经常往返厦门,瑞芳便是于同治元年十三岁时经白水营到厦门搭船往台湾的,至今一百多年,村里仍有老人在传说这事。
  我们查清蓝焕长先生的祖地,即用电话通知已回台湾的蓝焕长先生,蓝焕长即偕同堂兄仁义等人搭飞机到厦门。1994年6月30日下午,乘车来漳浦,下榻漳浦宾馆,受到县和赤岭乡领导热情接待,并商谈拜祖会亲等事宜。次日(7月1日)上午,由我陪同,乘专车往赤岭乡,先在石椅“种玉堂”总祖祠祭拜列祖列宗,后到蔡坑社拜祖会亲。一到村口,即见到“欢迎台胞蓝焕长、仁义先生回乡谒祖”的红布长条标语横跨大路,小学生挥动小彩旗,齐喊“欢迎,欢迎!”并有邻近各村的群众闻讯赶来,主动排列在大路旁,投以亲切的笑容和眼光,一时间鞭炮、锣鼓齐呜,热闹非凡。
  蓝焕长先生事先已按风俗,请人备办了全猪、全羊及各种祭品,摆在蔡坑祖祠大厅上,他身穿长袍礼服,虔诚拜祭祖先。祭事完毕,与族亲们坐谈,他激动地说:“我终于找到祖家,见到了亲人,感谢政府和乡亲的关心、协助,使我了却寻根认祖的心愿,我太高兴了!”他又说:“蔡坑就是我的祖家,我会经常回来同乡亲们会面叙谈的。”说到这里,他拿出红包献给村负责人,说:“游子初次回故乡,为表达爱乡心意,今捐献二千美元给前园小学添置教具。”村负责人接受捐献,致以衷心的感谢。中午。蔡坑父老兄弟的代表和县、乡领导与蓝焕长、蓝仁义等先生共进午餐,热情洋溢。
  前园村在蓝焕长先生所献二千美元的基础上,村民自愿集资补充,政府拨款补助,为前园小学建一座教学楼,于1996年落成交付使用。
  旧镇玉厝玄天上帝分香台湾嘉义
  翁镇南·
  台湾嘉义市有一座崇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叫龙安宫,为附近一带民众所供奉。世代相传,龙安宫的玄天上帝是从漳浦一座名叫清德宫的玄天上帝庙传“香火”去崇奉的,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今一百多年。
  1998年2月23日,台湾嘉义市龙安宫主持人王正雄率领三十二位不同姓氏的玄天上帝信徒到漳浦县寻根谒祖,并朝拜玄天上帝祖庙,受到有关方面和群众的热情欢迎。台湾嘉义龙安宫的执事人员根据上辈传下的资料,只知道祖庙所在地在漳浦一个姓王的村庄,叫清德宫,“过台湾”的首传弟子名叫王大诚。漳浦负责接待他们的人员帮他们到各处玄天上帝庙查证,几经辗转,找到的几处玄天上帝庙,非但所在的村庄不姓王,而且不叫清德官,因此没有对上号。旧镇镇玉厝自然村,除附近一带以外,很少人知道那里是王姓聚居地,不知因何不叫王厝而加上一点叫玉厝,前来寻根认祖的王正雄等先生一行,在漳浦有关方面协助下,终于在玉厝村找到王姓族亲和祖庙清德宫。经过与村中父老座谈,查清了清德宫玄天上帝渡海赴台湾的经过。该村老人还记得前辈传下的话题:清朝末叶,常常发生瘟疫,村里有一个王大松(经查证,即是嘉义王姓族谱里的渡台始祖王大诚,生于清道光戊子,即公元1828年,由于漳浦沿海方言“松”与“诚”同音,故王大松也写作王大诚),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从他懂事的时候起,就很常看到各处村庄的人相继抬着玄天上帝神像去“镇煞”,即是镇压瘟神厉鬼,保庇人畜平安;并有人用木板制造小型庙宇,内祀小型玄天上帝神像,放着香炉,用肩挑着,走村窜户,供人朝拜,祈求平安。挑神像巡乡,也算是一种行业,叫做“挑翁”(方言称神像为翁),信徒在家门口便可以拜神,祈求保佑,感到利便,必然给予若干酬谢。王大松三十岁上干起这行业。他的玄天上帝像从清德宫“挂香”,长一尺三寸,端坐在“翁轿”里,作为一头,另一头箩筐上放香炉,下放生活用品,挑着到处流动。同治四年(1865年),王大松随几位“东都客”渡海到台湾。(清代,称往台湾谋生的人为“东都客”,因为郑成功曾以台湾为“明京东都”)。故乡的人知道王大松去了台湾,但不知道他居于何处,有无后裔。这次嘉义王正雄先生带领三十二位玄天上帝的信徒到漳浦寻根认祖,与故乡亲人互相核对,弄清了两地的人缘和神缘。原来,王大松“挑翁”到台湾后,到处巡游,由于嘉义番仔沟地方的人们对玄天上帝的崇拜特别热烈,所以他最后定居在那里。过了若干年,当地人集资在那里建起一座玄天上帝庙,命名为龙安宫,由王大松主持奉祀。王大松死后,由子孙继承。这次谒祖和拜神的领队人王正雄先生就是王大松的后裔。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