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移斗转忆广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94
颗粒名称: 星移斗转忆广播
分类号: G229.275.7
页数: 11
页码: 122-132
摘要: 作者通过回顾漳浦县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广播站的建立、技术设备的提升、专线和用户喇叭的布设,以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广播事业的遭遇和挑战,生动地展现了当地广播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全文以第一人称和客观陈述相结合的方式,概括涵盖漳浦县广播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动情地叩击历史的沉重的符号,生动地勾画出一幅不平凡的广播业发展历程。
关键词: 漳浦县 广播 漳浦人民广播电台

内容

今年4月28日,是漳浦人民广播电台,漳浦有线电视台正式开播三周年纪念日。两台的正式开播,标志着我县广电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年来,全县广电人员在广电局党支部的带领下,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再创辉煌,建成了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卫星地面接收与微波传送,光纤与电缆传输相结合的范围广、质量高、效能好的广播电视复盖网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广电局荣获“全国广电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我县也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称号,我们的代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达金和县广电局局长刘钦赐晋京领奖,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星移斗转,追昔抚今,作为一名在广电岗位耕耘35年的老广电人员,怎能不感慨万千!
  在我县广播事业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上,几代广电人员如何顽强拼搏,付出艰辛的劳动,许多人并不太了解,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整理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也作为对两台正式开播三周年的纪念。
  我县的广播事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它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它从无到有,经历了三起三落,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完善。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结束了“一座旧房、一个喇叭、一条线”那种单一广播的历史,呈现如今这种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应该说,我县广播事业的建立是从收音站开始的。据老同志吴锡鑫回忆,1951年,县委、县人委为了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重要新闻,决定建立收音站,并指派他去参加培训。同年8月,配备电子管收音机1台,在府前街与北街交界处的三层楼(现府前街66号)设立收音站,隶属县文化馆,由他兼任这项工作(当时吴锡鑫同志系文化馆工作工员)。收音站专门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纪录新闻,供县委领导传阅,并印发县直机关各单位开展宣传。后收音站搬到西街(现劳动保护用品商店),添置电子管立式100瓦扩音机1台,话筒1台,在城关主要街道安装4台25瓦高音喇叭,不定期进行广播宣传。
  1954年冬,收音站搬迁到县委门口左侧的旧戏台上,机房面积只有8平方米,又暗又湿(现已拆),是时,收音站改称广播站,逐步配备人员。1955年初起,利用邮电部门的电话线,对主要集镇广播,并架设县城至旧镇邮电所广播线,成为我县第一条广播专线(线径φ2.6,输出电压360伏)。1956年颁布的《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把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列为重要内容。2月,为了迅速发展农村有线广播,正式成立漳浦县广播站,隶属县委宣传部,由江其成任副站长,主持工作,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添置500瓦电子管立式扩音机、电唱机,后又购置钢丝录音机,并有计划地发展有线广播。按照当时的实际,县至各区利用邮电部门中继线,乡以下自架广播线,通至各农业合作社。至1957年底,全县利用电话线送广播278.5公里,自架广播支、干线202.5公里,全县有广播喇叭(舌簧式)527只,分布在全县53个乡;每周一、三、五晚上的7:00~9:00为广播时间,广播一响,电话不通,广播一停,就得搬开关通话。广播时间,除转播中央、省台重要节目外,配合县委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县委也利用广播开广播大会。广播大会是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为领导提供指导工作的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发展,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成立了,县广播站分别在旧镇,佛昙、杜浔、赤湖设立放大站,配备4名工作人员、4部扩音机,由一级馈送变为二级馈送,音质、音量大为提高,促进了有线广播的发展,到1959年底,全县广播喇叭1801只,做到社社有广播。1960~1963年的暂时困难时期,由于经费缺乏,加上有些人对广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当时的副站长(没配站长)郑如侣奔走呼号,但仍无济于事,正在兴起的我县有线广播事业,不得不掩旗息鼓。
  1964年,随着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有线广播建设又被摆上县委的议事日程,县广播站对全县广播建设重新规划,逐步发展广播专线和用户喇叭,又在石榴、长桥建立放大站。同年夏天,由省广播事业局补助铁丝和瓷瓶,架设县城至鹿溪、县城至霞潭各4公里杉木杆架空线路。这期间,县城及专线地区广播每周6个晚上(从7:00~9:30),对农村广播仍是每周3个晚上各2小时。利用邮电部门中继线送讯号,广播与电话的矛盾日益尖锐。广播时间一到电话中断,给领导和群众带来诸多不便,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特别是沿海地区矛盾尤为突出。这期间,省广播事业局有线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指派陈长波、庄德耀等技术人员来我县搞利用电话中继线送载波广播试点,暂时缓解了广播与电话的矛盾。后来,由于中继线以下的线路质量问题,以及广播线大部分为单线,广播对电话串音很大,矛盾仍然存在。1965年,省广播事业局提出,逐步发展专线广播,继续补助铁丝和瓷瓶。我县又分别架设县城至石榴专线9公里,重架县城经鹿溪、英山、甘林、林美至旧镇12公里的杉木杆架空专线。同年冬季,由旧镇向霞美、赤土、深土等公社延伸。夏天,省局在惠安县召开现场会,推广石条广播杆,我县派员参加。回来后,根据我县木材紧缺,石头资源较丰富的实际着手准备,利用石杆架设广播线。
  1965年12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二十周年题词,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在题词的鼓舞下,全县广播工作者快马加鞭,发展农村广播事业。特别是1966年4月,上级任命的县广播站长尤得意同志到任,统盘考虑全县的规划和建设,又建了南浦、深土两个放大站,架设了县城至长桥、南浦的专线,这条专线用石杆,成为我县第一条石杆专线。为了建好这条石杆专线,县站与放大站人员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每条5.5米长一千多斤重的石杆,全部靠肩扛,下店、割后、溪内、青果境内尽是陡峭山坡,无路可走,参加建设的群众,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八个人一组,把一支支的石杆扛上山,竖起来,18公里线路一个多月就架设完成。到年底,全县17个公社,已有旧镇、佛昙、杜浔、长桥、南浦、深土、赤湖、石榴建了放大站,架设广播专线81公里,公社至大队专线175公里,全县拥有广播喇叭5900多只。
  1967年至1968年秋,正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疯狂阶段,虽然机关单位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县广播站在军管小组的领导下,站长带领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严守纪律,坚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使广播阵地没有被派性利用。1968年元旦,一些派性组织冲击广播站,有些职工被迫离开单位,尤得意站长、我和陈永辉等同志仍坚守岗位,保护广播阵地,使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由于当时的动乱,加上长期以来广播经费缺乏,使建设规划被迫放弃,广播事业的发展又处于窒息状态。
  1968年冬,各级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农村有线广播发展才重新被摆上议事日程。省革命委员会明确了广播事业建设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县广播站经费才被列入县财政预算,县以下分别由公社、大队和个人负担。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广播建设,县革命委员会从事业发展规划、人员编制、经费预算、设施配备,发出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县广播站遂将建立放大站,实现专线化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农村广播建设步伐。1970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又将人民会场对面新建的二层楼(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原拟做工人俱乐部)调整给县广播站使用,县广播站又迁新址(现门牌青年路14号),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接着又配备了放大站工作人员,每站配2名,霞美、沙西、古雷、赤土、前亭、赤岭、湖西、六鳌八个放大站相继建立,全县除城关由县站直接管理外,实现社社有放大站,县至公社广播专线化,从此广播不再利用电话线,广播人员从1966年的17名增至46名。
  正当全县广播人员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1971年初,我县根据上级指示,成立“载波办公室”,推行广播、电讯两网合一的“载波化”。8月,首先在南浦、长桥两个公社搞试点,拆除了我们历尽艰辛建起来的广播专线,又走利用电话线送载波广播的老路,使这两个公社的广播陷入瘫痪状态,其他公社也有相当部分线路被强行拆除,造成全县广播事业一片混乱,全县广播工作者看着自己亲手建起来的事业毁于一旦,无不感到痛心。直至1971年“9·13”林彪反党集团复灭后,“载波办”撤消,广播事业再现生机,广播工作者以加倍的努力,恢复被破坏的线路,发展新线路。至1972年底,县至公社专线达214.5公里,喇叭总数达63000多只(因当时经济条件,有相当数量是压电喇叭)。为了提高广播讯号传输效果,1973和1975年,分别架设县城至佛昙、至杜浔两个方向共78公里的广播专用讯号线,后又分别延伸至赤岭、前亭、沙西等公社。
  1974年初,中央广播事业局颁发《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规定》,并在四川省自贡市召开线路防腐现场会,本省广播事业局指定我站站长尤得意同志参加。现场会后,省局派工程师黄标游(已故)在我县沿海地区的竹屿盐场等地进行线路涂沥青防腐蚀试验,获得成功之后,我县根据《规定》要求,在全县迅速开展整顿广播网活动,对全县广播主干线、支干线和部分用户线,进行涂油防腐,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我县属沿海县份,风涝灾害危害频繁,架空线路常受严重破坏,为保障广播常年畅通,1976年底至1978年10月,县广播站着手进行埋设地下线试验。并逐步推广,先后埋设了深土至六鳌,杜浔至古雷、县城至长桥、南浦、盘陀等公社的地下讯号线76公里。杜浔、霞美、赤湖、六鳌、古雷等公社的40多个生产队支干线和200多公里的用户线也埋入地下,取得良好的传输效果。省局多次组织县市广播人员前来参观。由于地埋线故障隐蔽,不易查找,必须借助仪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技术人员林志民认真查阅资料,反复试验,成功研制了脉冲地下线故障探测仪,准确率达98%。这种仪器于1979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荣获三等奖。
  至1979年底,在全县广播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建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连结千家万户的农村广播网,全县17个公社的264个生产大队中,除佛昙的岱嵩、整美,深土的东平,石榴的车本等四个边远大队外,各生产大队、生产队都通了广播,喇叭普及率达72%%由省拨款3万元新建的面积600多平方米广播站二层楼,也于1976年初竣工,县广播从此拥有比较标准的播音室、演播室、机房。
  1979年,县广播站在继续开展农村广播网整顿、巩固、提高工作的同时,开展一线多用,在广播讯号线上安装音频通话设备,利用广播间歇时间,县站与放大站、放大站与放大站之间直接进行业务通话与联络,便于及时掌握各地工作情况,及时排除故障。1981年9月,由省补助部分铁丝,动工兴建县城经万安、赤土至湖西乡的迂回线路,可连结我县中部及东部10个乡镇的广播网,保障广播畅通。
  1983年,春季连续的低温阴雨,4月9日的暴雨,7月25日第4号12级以上的强台风,使我县农村广播网蒙受巨大损失。特别是第4号强台风,使县站、放大站的输出线全部毁坏,造成自建站以来的第一次全县停止播音。据统计,县至公社讯号线断杆571支,支干线倒杆1623支,损失铁丝16吨。全县广播工作者在灾害面前不退怯,全力以赴,冒酷暑,战高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奋力抢修。台风过后第三天,县站就恢复正常广播,一个月内,全县讯号线80%的支干线和用户线基本恢复。这次抢修正遇夏季农忙季节,劳力紧张,请不到民工,靠的是全县40多名专职广播人员和200多名大队业余维护员的力量,创造了广播有史以来的奇迹。深土放大站职工林火明(已故)不顾家里受灾,组织自己的兄弟和亲戚,不计报酬,参加抢修。城关公社马坑大队的业余维护员陈振兴,毅然放弃帮人修房子高收入的机会,投入抢修。
  1983年秋,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广播网建设的通知,即中发[1983]3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广播的根本性质和任务,对农村广播网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县广播站认真学习贯彻中央37号文件精神,从1984年起,县广播站把“恢复、整顿、巩固、提高”做为广播事业建设的工作重点,抓讯号线的更新和县站、放大站设备的升级换代。至1989年底,县广播站机房设备有中心播出控制台,总电源控制柜,音频讯号输出柜,GY型250×2交流扩音机1部,本站设备厂研制生产的海峡牌500瓦半导体扩音器2部,收讯机2部,录音机4部,扩音机均达部颁乙级以上标准。全县有广播专线3210公里,其中县至乡镇讯号线291公里,80%的石杆换成钢筋水泥杆,广播喇叭达72163只,20个乡镇放大站有扩音机25部,总功率6750瓦,每个站都配备半导体录音机,陆续建设规格较好、质量较高的机房和播音室,绥安、马坪、赤湖、前亭等14个乡镇放大站都配备了机房中心控制台。
  1990年后,由于农村体制的改变,以及电视机的逐步普及,有线电视的兴起,农村有线广播出现滑坡。年初,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乡镇广播网建设,肯定了我县各地广播网建设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县实际,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其中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广播电视局,按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按比例增加对广播事业建设的投入。1991年3月,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后,从我县实际出发,提出广播电视并重,巩固有线广播,发展调频喇叭,推广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建设有线与无线(即调频广播)相结合的广播电视复盖网。随后,即在县城的西宸岭试验调频广播和小片有线电视网,广播电视共缆传输获得成功。六鳌、佛昙镇的部分地区可收到县站调频广播。1992年夏,广播电视大楼落成后,西宸岭发射点迁至大楼广播机房,做为发射中心台,频率96.7MHZ,又在海拔410米的大峰山电视转播台安装100瓦调频发射机,频率91.6MHZ,复盖石榴、长桥、南浦、官浔等乡镇。1993年夏,又在海拔580米的灶山建立调频转播台,用100瓦调频发射机,频率105.9MHZ,调频广播复盖了全县及东山、云霄、平和、龙海与我县毗邻的部分乡镇,初步建成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广播电视复盖网。
  1993年秋,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始酝酿建立“漳浦人民广播电台”,根据上级有关建台条件和报批程序要求,由广电局起草报告,以县人民政府名义报省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广社建字[1994]199号文,批准成立“漳浦人民广播电台”。全局上下开展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添置卡座录音机、调音台、话筒及大量播出制作设备和节目带。1994年12月28日试播,每天播出18小时。1995年2月底,调整为16小时。漳浦广播开始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经过四个月的试播,一切状态良好,正式播出的条件成熟。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漳浦人民广播电台”与“漳浦有线电视台”于1995年4月28日正式开播,4月28日晚,在县人民会场举行隆重的正式开播仪式暨《广电之歌》文艺晚会,“两台”同时转播实况,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陈贵钦,漳州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林碧华,市委常委、漳浦县委书记王良才,县长林奕斌等领导同志出席开播仪式。“漳浦人民广播电台”的正式开播,为漳浦的广播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广播事业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一直存在着经费的严重不足问题。从1951~1973年间的20多年里,它一直被列为县财预算外支出(当时,全县只有县广播站和环卫处两个预算外单位)。就是1973年后,虽然列为预算内单位,但除人头经费外,业务费少得可怜,到80年代初,仅有1.32万元/年。因此,它底子薄、条件差、机器设备简陋陈旧,扩音机是建站时期配备的1部500瓦、1部100瓦电子管扩音机、1个话筒、1部收音机、1部电唱机。60年代初购置的钢丝录音机,不久就不能用,后才添置了两部810型钟声牌录音机,机房是仅8m2的旧日厝,播音室也只有7m2多,四周墙壁及屋顶用舞台旧布幕拉起,犹如洗相片用的暗房,既不透光又不通风,也不能用风扇。从1950~1970年,县城只有夜间供电,白天无电。县广播站只配两部自行车。面对种种困难,全县广播工作者没有“等、靠、要”,而是面对现实,艰苦奋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下乡、查线自行车不够用,就靠一双铁脚板,站长尤得意下乡,为了节省几角钱常常与单车工人斤斤计较,有时宁愿步行也不坐自行车。在他的带领下,人人讲节约,省下钱来建事业。1966年春,为了实现一天三次广播,为了解决白天用电,人人动脑筋,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听说137野战医院有一部报废的发电机,经他们同意,我们卸下发电机,人民会场曾借用一部动机用于发电,后来闲置,我们再借过来,经维修,配在一起,解决了白天广播的用电间题。1969年以后,各公社放大站相继建立,用的都是电子管扩音机,耗电多,效率低,维修费用高。1971年起,当时南浦放大站的刘钦赐同志(现为县广播电视事业局长),根据这一实际,克服困难,刻苦钻研,研制大功率半导体扩音机获得成功。1974年,县广播站成立技术革新小组,由刘钦赐同志带头,对大功率半导体扩音机不断改进,投入生产,用于更新县站。1979年,利用县站小场地、旧设备,由刘钦赐同志领办广播设备厂(隶属县广播站),批量生产25瓦~500瓦半导体扩音机和调压器,产品品牌由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陈贵钦命名为海峡牌,至今已发展到一百多品种。产品除用于更新改造全县广播电视机房和村级广播室外,还销省内县、市和十四个省、区的县、市。其中275半导体扩音机于1983年10月通过省厅总工办鉴定,达部颁甲级标准,节能30%,该产品的研制、生产、推广使用,在全国属首创。因此,被载入《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册。
  我县的广播事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取得的成果。我相信,只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我县广播事业一定能够更加灿烂辉煌。
  (本文作者邱忠茂,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编辑)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邱忠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