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93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34
页码: 108-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解放后漳浦县的文化事业、星移斗转忆广播、漳浦古今私人藏书和公共图书馆等。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化 公共图书馆

内容

解放后漳浦县的文化事业
  ·黄以结·
  漳浦位于福建东南部,面海背山,历史悠久,是闽南可数的几个文明古县之一。早在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在这片土地上。佛昙大荟山岩画、石榴寸石的岩画以及眉力水库、祖妈林水库、旧镇后岱山、沙西吴宅山等处发现的新石器,无不透露出3000—8000年前漳浦文明的最初曙光。唐垂拱二年,即1300多年前,漳浦正式建县,经宋元,至明清,漳浦的经济、文化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军阀混战,加上国民党的反动腐败,漳浦的经济衰落,文化停滞,直至1949年9月25日漳浦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漳浦文化才又步入了第二个高峰期。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经过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漳浦县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艺队伍逐渐壮大,文化机构日趋完善。
  一、成立文化局,管理文化工作
  1949年9月25日,漳浦解放,9月29日,成立漳浦县人民政府,县府设立文教科,管理全县文化教育工作。1956年5月,撤销文教局,分设文化、教育二个科和体育运动委员会,分管全县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1958年6月份,根据省文教厅的要求,改科为局,把文化科、教育科合并为文教局。1960年3月,恢复文化局。1963年10月,文化局改为文化科,体育运动委员会与文化科合署办公。1968年9月,县革委会成立,撤销文化科,文化事业行政管理由宣传组负责。1970年9月,由军队支左干部、地方革命干部、各派头三方代表三结合,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负责管理全县文化宣传工作。1977年3月,恢复文教局建制。1978年3月,撤销文教局,分设文化局与教育局。从此,文化局成为管理全漳浦的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行政机构。它负有统一管理文化工作的政策方针,统筹规划文化事业发展战略,指导组织协调各乡镇、各部门文化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文化行业改革,统一管理文学艺术事业,图书文献事业、少数民族文化和少年儿童文化及群众文化等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归口文化市场及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等任务职责。
  文化局设局长一名,副局长若干名,干事若干名。它在上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县委、县府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作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为发展全县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而筹谋划策。为此,当时的文化局长黄以结于1995年3月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并在济南召开的表彰会上作典型发言。
  局下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芗剧团、人民剧场、文化市场稽查队及各乡镇场文化站等事业单位。
  1997年6月机构改革,体委与文化局合设,仍称文化局,文化局又增加了一个县少体校。
  二、成立县文化馆,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1949年9月25日,漳浦解放,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新区文教工作的指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着手接管“民众教育馆”。1950年10月,根据省文化教育厅下达的文件指示,更名为“人民文化馆”。1953年,更名为“漳浦县文化馆”。1968年10月,“漳浦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文化馆纳入“宣传站”管理。1972年,恢复原名“漳浦县文化馆”。
  文化馆是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近50年来,文化馆的干部、职工是在甚为困难的条件下工作生活的。他们为了我县文化事业的振兴与繁荣,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兢兢业业,忘我工作。首先在馆址和活动场所方面就有较大发展。初创时在文昌宫办公,后迁西街、府前街,1955年迁到府前街北侧的旧市场,建筑面积438.5平方米。1983年,在青年路北侧新建文化馆大楼1314.5平方米,1993年,又扩建了四楼的综合排练厅等设施453平方米。新旧馆址的建筑面积合计达2206平方米。
  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8月止,县文化馆共组织14届文艺会(调)演,78场文艺晚会和10场大型歌泳大会,组织了26次大型文艺踩街活动,举办了13届花卉盆景展览和11届迎春画展、其他展览84次,还成功地举办5届花灯展和3届焰火晚会。此外,还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86期,编印了《文物》小报2期,《梁峰》小报50多期,《漳漳浦文艺》近100期,还整理出版了《黄道周论丛》、《黄道周纪念册》、《赵家堡》、《漳浦民间剪纸集》(1959年版和1979年版两种)、《陈秋日剪纸集》、《漳浦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漳浦县分卷》、《中国民间谚语集成·福建卷·漳浦县分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福建卷·漳浦县分卷》等。
  县文化馆对漳浦剪纸艺术进行发掘、整理、继承和发展,从发掘人才,举办培训班,到建立100名剪纸艺人的档案,成立省芳草计划示范点之一的县民间美术研究会。请进来,送出去,直至遣派民间剪纸艺术家陈秋日三次出国传授剪纸技艺,举办剪纸展览,并于1995年国庆节参加上海桂花节活动,在县文化馆四楼举办民间美术陈列室,可谓用尽心血,也扩大了影响。因之,199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光荣称号。县文化馆于1982年、1986年、1991年连续3次被县评为文明单位,之后被市评为文明单位;1982年、1985年被省文化主管部门评为优胜馆;1991年被省文化厅定为一级馆。之后,被文化部定为标准馆。1990年,馆长柯云瀚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馆长。
  三、建立乡镇文化站,进行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我县第一个文化站成立于旧镇,系公办,时间是五十年代初期。之后,陆续发展,至1995年6月底统计:全县20个乡镇均成立了文化站,另有竹屿盐场和南山农场也成立了文化站,共有文化站工作人员30名,其中民办公助性质11名。
  近50年来,各乡镇场文化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勤勤恳恳地工作,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如绥安镇文化站站长卢溪河同志,不但自己创编、演出潮剧《争灯》(剧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方言故事《水鸡记》、《八老开山记》、《打虎记》、《盼回归》等,而且辅导、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花卉盆景展览已举办了13届,博得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又如佛昙文化站,每年春节、元宵期间,均举行十几项至二十几项的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目前,他们正在实施“娱乐中心”的整体规划,拟完成旱冰场、小公园、卡拉OK厅、娱乐场、儿童浴场、电动靶场、鸿江饮食园、儿童娱乐场、游船观鱼等九大项目,总投资106万元,建筑面积5822平方米的任务,现已完成前三项。这对于沿海文化走廊的建设,对于繁荣海峡西岸的文化事业,将起到很大作用。这两年,佛昙、旧镇还先后兴建公共图书馆,以满足农村读者的需要。
  由于文化站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60年代,卢溪河同志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之后,佛昙文化站站长杨万春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长,南浦文化站长徐玉良、沙西文化站长邱镇英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站长。1995年初,佛昙、竹屿、旧镇、沙西、绥安、赤湖、杜浔等七个文化站被县文化局评为一级站。
  为了提高文化站人员的素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经常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文化站人员。如湖西文化站黄志忠曾到省文化干校学习,深土文化站黄桂万曾到厦门大学中文系培训。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还千方百计,争取指标和经费,使坚持第一线的农村文化站人员能够转干和增加工资,使他们无后顾之忧。据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县分三批已有19位文化站工作人员或录用,或聘用为国家干部。工资方面也从六十、七十年代的每人每月20~25元增至现在近100元至350元。
  四、成立县图书馆,为读者服务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漳浦县政府开办“县民众通俗馆”于铺仔口“昭忠祠”(现府前街县供销社旧址)。后迁址于兴教寺,名“民众教育馆”。1935年,兼办“中山民众学校”。1940年,改为“县立图书馆”,配备职员2名。有图书1200余册,报纸10余份。
  1943年,福建省教育厅令将图书馆与体育场合并为“漳浦县民众教育馆”迁址于西街准提室巷“相府”,任张顺福为馆长,配备员工一名。此时,拥有社会科学类图书1031册,自然科学类图书6册,辞典1部,各种报纸2000余张,挂图10多张,期刊资料382件。
  1947年“民众教育馆”从相府迁到文昌宫(现公安局东侧)。1950年下半年,县人民政府接管“民众教育馆”,改为“漳浦县人民文化馆”。1951年春,邱铁汉任文教科长时烧毁了1000多册从原“民众教育馆”移交过来的图书报刊。文化馆设图书阅览,每年购买图书、报刊经费,列入文化馆业务经费预算。工作人员由文化馆统一调配。
  1982年,由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成立“漳浦县图书馆”人员编制,硬件设施仍合并在文化馆。1989年春季,图书馆与文化馆分开,迁入址在中心市场南侧图书馆新楼。同年5月4日开馆,独立开展图书报刊资料收藏阅览咨询等业务。图书馆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
  馆内设有外借、报刊、特藏三个书库和成人、少儿两个外借处及一采编室,一阅览厅。正常业务有采编,外借、宣传、咨询、辅导及财务等。
  五、成立县芗剧团,创作、演出双丰收
  漳浦县芗剧团早期人们称为“官浔戏仔”,因其前身系官浔业余芗剧团,演职员又多是从官浔来的。1956年7月1日,经县批准成为集体所有制的专业剧团,命名为漳浦县实验芗剧团。剧团坚持深入山区、海岛,为工农兵演出,1959年被龙溪专区评为红旗单位。1964年,《福建日报》报道了该团上山下乡的先进事迹。1966年6月中旬,“文化大革命”狂飙席卷芗剧团,先是更团名为红旗文工团,一些传统优秀剧目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受批判,遭禁演。1969年9月,剧团被迫解散。“文革”期间,组建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招回部分演职员,学京剧,唱样板戏。
  1979年3月中旬,恢复漳浦县芗剧团的建制,剧团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42年来,漳浦县芗剧团的演职员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辛勤创作,服务社会。他们创作、整理、改编了《绝岐山》、《小罗风》、《孟丽君》、《野火春风斗古城》、《七尺红绫》、《宝香炉》、《龙岭星火》、《慈母情》、《梅柳恨》等40余个古装、现代剧目,其中《深山红苗》、《铁岭钟声》曾参加福建省现代戏汇演,古装剧《煎石记》、《保婴记》曾参加省第十七届、第廿届戏剧展演,获多项奖,《煎》剧还获华东六省一市“田汉杯”戏剧创作二等奖,《保》剧于1997年底赴京展演,誉满京华,并于1998年获省文艺百花奖二等奖。芗剧团还与厦门电视台合作,录制播放了《金丝九龙帕》、《生死姻缘》、《皇亲国戚》、《春江明月》和《煎石记》等剧目。剧团还与漳州有线电视台联合拍摄《镇国九龙剑》、《雨夜闯西宫》两个剧目。
  六、建立剧场,利便观众
  解放前,漳浦经济落后,全县没有一间剧场,群众要看戏就得搭临时性“土戏台”。1943年,城关有些豪绅商人,请来潮州戏“老一枝春”,借孔庙里搭台作营业性演出。群众多年来希望有一座戏院。
  1954年,县委、县政府为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根据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盖一座简易的剧场。剧场地址选在北街司马巷,以竹为梁架,以“柏油毡”,“谷达”为屋顶,以木板凳为观众座,可容观众700人。这样简陋的剧场,群众看戏既免受风雨之苦,又有位可座,与过去比,多有心满意足之感。 1956年6月9日,暴雨猛泻,山洪灌入城中,剧场被冲毁。次年4月,县人民政府拨款7万元,在原址上重新建设剧场,水泥混凝土地板,有观众座1010位,舞台也比较完善。场外还配有演职员宿舍,伙房餐厅,仓库及票房等。
  1982年,为提高剧场的利用率,剧场增添了电影放映业务,1984年又增添了电视录相放映项目。形成剧、影、视三功能文化娱乐场所。
  七、文博事业及其管理机构
  1、漳浦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协调机构,一般由分管的副县长任主任,文化局长和有关的部、委、办、局正职或副职领导任副主任,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使用和宣传,特别是贯彻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协调解决各有关单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漳浦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在1988年、1991年和1997年曾三次进行调整,为我县文博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漳浦县博物馆
  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它通过展览和其他手段,向广大人民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人民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生活,并为促进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艺术创作提供资料和借鉴。
  我县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3月,编制4名,原黄道周纪念馆编制2名,其业务工作同时划归博物馆管理。在此之前,我县的文博具体业务工作由县文化馆承担。博物馆成立后,借县旧县衙“正堂”办公。
  近50年来,我县文物工作者在人手少、经费缺、条件差的情况下兢兢业业,勤恳工作,搜集、发掘、整理许多文物,为文博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自1979年起,我县公布六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其中,黄道周讲学处、赵家堡、黄道周墓、湖西城4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于1979年8月12日公布,共6处:
  ①黄道周讲学处(明);②孔庙(明);③赵家城(明);④海月庵(宋、明);⑤南门坑窑(宋、元);⑥罗隐井窑址(宋)。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4年4月公布,共14处:⑦虎空岩洞(1937~1942年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所在地);⑧漳浦红楼(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部驻地);⑨烈士墓(1954年建,1987年重建);⑩蔡厝巷红三军第九师政治部(1954~1987年)驻地;〓龙岭、山城30年代红军标语;〓印石亭(朱、民国);〓沙西院前山商周遗址;〓南山窑址(宋、元);〓澎水窑址(明);〓清泉岩石刻(明、清);〓黄道周墓(明末清初);〓林士章墓(明);〓湖西城(清);〓长桥路尾节孝坊(清);〓湖西顶云蓝廷珍府第(清)。
  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5年12月公布,共13处:〓漳浦县衙正堂(唐~清);〓威惠庙(唐~清);〓高东溪祠(明);〓高东溪墓(宋);〓佛昙杨氏祠堂(清);〓长桥庵内泗洲佛寺(明);〓陆鳌城(明);〓蔡新故居永清堡(清);〓佛昙秋卿坊(明);〓东罗岩白云庵(明);〓长桥林士章与夫人葬祭坊表和墓道碑(明);〓马口林士章夫人郑氏墓(明);〓湖西蓝鼎元墓(清)。
  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9年1月公布,共10处:〓霞美香山贝丘夏商遗址;〓佛昙轧内兵营(明);〓旧镇妈祖宫(清);〓石椅蓝氏大祖祠(清);〓湖西宋闽冲郡王赵若和墓(清迁建);〓盘陀戚继光剿倭表功碑(明);〓湖西魁星石刻(明);〓赤土乡邓原碑(明);〓旧镇海屋石刻(明、清、民国);〓浯江紫徽洞石刻(明、清)。
  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2年5月6日公布,共13处:〓赤土窑址(宋、元);〓湖西岭脚石梁桥(北宋);〓溪南中营太尉堂(南宋建,祀唐“开漳”张姓始祖张虎);〓赤水清水岩佛寺(元);〓甘霖玄天上帝庙(北宋);〓旧镇山仔庙后村北侧垢洗岩石刻(清);〓旧镇倒亭隙“云岳钟秀”坊(明);〓赤湖“涛膺褒纶”坊(明);〓浯江海云家庙(即乌石大厅,明);〓水磨岭碑亭(明);〓盘陀忠勇墓(明戚继光追歼倭寇于汤坑蔡陂岭,戚家军阵亡80 馀人之集体墓);〓湖西蓝理墓(清);〓赤湖谢氏祖妈墓,含一品山石刻(清)。
  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5年12月公布,共10处:〓佛昙大荟山远古岩画;〓赤土溪东“梅坞石刻(宋);〓梁山祈雨石刻(明、清、民国);〓赤岭乡竹树山窑址(宋、元);〓龙岭青龙寺(元、明);〓佛昙新庵“官岭保障碑”碑亭(明);〓前亭墟陈鼎弼功德碑亭(明);〓深土锦江楼(清);〓北门妈祖庙(始建于明,民国重修,1994年重建);〓灶山皮定钧将军殉难处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11月5—8日,由县博物馆和漳州市历史学会倡议,县筹委会举办的海峡两岸蓝鼎元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53篇,来自美国、上海、广东和我省以及台湾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和领导参加了会议,海峡两岸的蓝鼎元后裔也应邀参加会议。这是我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会后,精选论文37篇,26万字,结集为《蓝鼎元研究》,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之后不久,即1994年12月,由王文径编的《漳浦历代碑刻》也出版。该书收集漳浦地面上已知的碑刻200余处,300余条,共14万字,资料丰富,颇有价值。
  八、电影的放映与发行
  电影是十九世纪末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开始是由外国人在中国放映、摄制影片,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据城关老人们回忆,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在县第一自治区区公所(即现中医院处)放映过无声电影、多是武打片,如《火烧红莲寺》等。民国二十四年,基督教会洋牧师在“源梁医院”内也放映过无声电影。抗日战争时期,在县城西街三房巷陈氏祠宗也放映过无声神话片《西游记》的开头《唐太宗游地狱》等。1948年,在绥安中心小学(现县实验幼儿园)放映过无声电影《非州捕猎记》,科教片《科学种蔗》等。总之,建国前,漳浦的电影放映不但全是无声,放映场数寥寥无几。
  1950年漳州电影放映商来漳浦“南华”大院放映旧片《天作之合》、《马路天使》等有声片。1951年9月,省文教厅电影放映队第22小队来我县在体育场公映有声电影故事片《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城关广大的民众首次免费看到这种有影象、有声音的电影,真是赏心悦耳,妙不可言,观者人山人海。1954年,漳浦已有12个电影放映点。1956年,有省管的第61、第22两个放映队。全县有40个放映点。1958年,成立漳浦县电影站,并在绥南球埔搭盖简易电影院,配备手提式35毫米放映器材一套。1959年,搬入县委会堂。此时,漳浦已拥有4个放映队,126个放映点。1964年12月,成立漳浦县电影事业管理站。至1974年,全县拥有13个放映单位。1979年,成立漳浦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至此,全县拥有22个放映单位,327个放映点,85个工作人员。1983年,国家投资100万元,在绥城、杜浔、佛昙、赤湖、霞美、梅林等地建设盖顶或露天影剧院,只有梅林因故没有盖成,其余先后建成启用。
  1984年以后,县电影公司一方面抓体制改革,抓电影宣传,出版专栏,编印影讯,另一方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电影月、社会主义教育电影月、农村电影节、建党七十周年献礼影片、建国四十周年献礼影片等活动,组织中小学师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观看重点影片,并举行座谈会、影评比赛,扩大宣传,提高影片的两个效益。
  从此,所放映的影片就多到不能一一例举了。
  九、文化市场和文化市场管理
  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对繁荣文化事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积极的作用。凡是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活动,都属于文化市场管理的范围。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业务的延伸和非国家文化单位(全民所有制)作为副业而从事的文化娱乐业的经营活动及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兴办的文化娱乐业的经营活动,如舞会(厅)、音乐茶座,录像带发行放映、音像制品销售、桌(台)球室、报刊书摊(店)、字画裱贴销售、印刷、游艺活动、游乐场、舞(歌)厅乐队、业余和民间职业剧团演出、民间艺人演出、时装健美表演、业余文化艺术培训等。
  在漳浦县,一个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文化市场早在解放前后就已存在,但真正兴起则是八十年代的事。因此,1983年10月13日,漳浦县人民政府以(83)浦政综字第335号文件,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录像设备、制品管理的若干规定》;1984年11月10日,县委宣传部、公安局、工商局发出《关于当前播放录像管理的联合通知》之后,即1985年5月20日,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强营业性录像播放管理的规定》。
  1985年,为了加强管理,协调工作,县委以浦委(85)47号文件,通知成立漳浦县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1988年9月11日,县委根据漳州市委漳委(1988)综字14号文件精神,决定将原文化市场管委会改为社会文化管委会,以分管副县长杨玲为主任,以宣传部副部长商和坤、县政府办副主任李闽章、县文化局局长黄以结为副主任。1989年8月10日,成立漳浦县社会文化市场稽查队,由县文化局副局长谢清星兼任队长。1992年2月21日,对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主任由当时分管的副县长林拱海担任,副主任仍由商和坤、李闽章、黄以结担任。
  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全县有民间职业剧团21个·电子游戏机、台球、书摊和中西乐队79户。1993年,全县拥有23个书刊摊点,2个录像发行站,6个录像出租点,46个镭射录像播放点,14家歌厅、舞厅、卡拉OK厅,12家游艺机点,16个民间职业剧团,66个台球经营点。1994年,全县拥有21个书刊摊点,2家录像发行点,3家录象出租点,15家录像放映点,25家“三厅”,30家电子游艺点,10家民间职业剧团,18家台球娱乐点。
  这十余年来,县不但成立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还成立“扫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严格管理,以经常性的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至1995年6月底,全县突击性大规模的检查出动车辆96辆次,1400人次,没收非法出版物4118册(张),录音带1932盒,录像带564盒,处理违章经营户100余起。既促进繁荣,又净化文化市场。为加强宣传,便于执法,文化局还于1989年3月、1994年12月先后编印《文化市场管理部分文件汇编》和《文化市场管理文件选编》。
  星移斗转忆广播
  邱忠茂
  今年4月28日,是漳浦人民广播电台,漳浦有线电视台正式开播三周年纪念日。两台的正式开播,标志着我县广电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年来,全县广电人员在广电局党支部的带领下,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再创辉煌,建成了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卫星地面接收与微波传送,光纤与电缆传输相结合的范围广、质量高、效能好的广播电视复盖网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广电局荣获“全国广电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我县也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称号,我们的代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达金和县广电局局长刘钦赐晋京领奖,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星移斗转,追昔抚今,作为一名在广电岗位耕耘35年的老广电人员,怎能不感慨万千!
  在我县广播事业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上,几代广电人员如何顽强拼搏,付出艰辛的劳动,许多人并不太了解,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整理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也作为对两台正式开播三周年的纪念。
  我县的广播事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它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它从无到有,经历了三起三落,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完善。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结束了“一座旧房、一个喇叭、一条线”那种单一广播的历史,呈现如今这种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应该说,我县广播事业的建立是从收音站开始的。据老同志吴锡鑫回忆,1951年,县委、县人委为了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重要新闻,决定建立收音站,并指派他去参加培训。同年8月,配备电子管收音机1台,在府前街与北街交界处的三层楼(现府前街66号)设立收音站,隶属县文化馆,由他兼任这项工作(当时吴锡鑫同志系文化馆工作工员)。收音站专门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纪录新闻,供县委领导传阅,并印发县直机关各单位开展宣传。后收音站搬到西街(现劳动保护用品商店),添置电子管立式100瓦扩音机1台,话筒1台,在城关主要街道安装4台25瓦高音喇叭,不定期进行广播宣传。
  1954年冬,收音站搬迁到县委门口左侧的旧戏台上,机房面积只有8平方米,又暗又湿(现已拆),是时,收音站改称广播站,逐步配备人员。1955年初起,利用邮电部门的电话线,对主要集镇广播,并架设县城至旧镇邮电所广播线,成为我县第一条广播专线(线径φ2.6,输出电压360伏)。1956年颁布的《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把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列为重要内容。2月,为了迅速发展农村有线广播,正式成立漳浦县广播站,隶属县委宣传部,由江其成任副站长,主持工作,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添置500瓦电子管立式扩音机、电唱机,后又购置钢丝录音机,并有计划地发展有线广播。按照当时的实际,县至各区利用邮电部门中继线,乡以下自架广播线,通至各农业合作社。至1957年底,全县利用电话线送广播278.5公里,自架广播支、干线202.5公里,全县有广播喇叭(舌簧式)527只,分布在全县53个乡;每周一、三、五晚上的7:00~9:00为广播时间,广播一响,电话不通,广播一停,就得搬开关通话。广播时间,除转播中央、省台重要节目外,配合县委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县委也利用广播开广播大会。广播大会是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为领导提供指导工作的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发展,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成立了,县广播站分别在旧镇,佛昙、杜浔、赤湖设立放大站,配备4名工作人员、4部扩音机,由一级馈送变为二级馈送,音质、音量大为提高,促进了有线广播的发展,到1959年底,全县广播喇叭1801只,做到社社有广播。1960~1963年的暂时困难时期,由于经费缺乏,加上有些人对广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当时的副站长(没配站长)郑如侣奔走呼号,但仍无济于事,正在兴起的我县有线广播事业,不得不掩旗息鼓。
  1964年,随着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有线广播建设又被摆上县委的议事日程,县广播站对全县广播建设重新规划,逐步发展广播专线和用户喇叭,又在石榴、长桥建立放大站。同年夏天,由省广播事业局补助铁丝和瓷瓶,架设县城至鹿溪、县城至霞潭各4公里杉木杆架空线路。这期间,县城及专线地区广播每周6个晚上(从7:00~9:30),对农村广播仍是每周3个晚上各2小时。利用邮电部门中继线送讯号,广播与电话的矛盾日益尖锐。广播时间一到电话中断,给领导和群众带来诸多不便,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特别是沿海地区矛盾尤为突出。这期间,省广播事业局有线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指派陈长波、庄德耀等技术人员来我县搞利用电话中继线送载波广播试点,暂时缓解了广播与电话的矛盾。后来,由于中继线以下的线路质量问题,以及广播线大部分为单线,广播对电话串音很大,矛盾仍然存在。1965年,省广播事业局提出,逐步发展专线广播,继续补助铁丝和瓷瓶。我县又分别架设县城至石榴专线9公里,重架县城经鹿溪、英山、甘林、林美至旧镇12公里的杉木杆架空专线。同年冬季,由旧镇向霞美、赤土、深土等公社延伸。夏天,省局在惠安县召开现场会,推广石条广播杆,我县派员参加。回来后,根据我县木材紧缺,石头资源较丰富的实际着手准备,利用石杆架设广播线。
  1965年12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二十周年题词,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在题词的鼓舞下,全县广播工作者快马加鞭,发展农村广播事业。特别是1966年4月,上级任命的县广播站长尤得意同志到任,统盘考虑全县的规划和建设,又建了南浦、深土两个放大站,架设了县城至长桥、南浦的专线,这条专线用石杆,成为我县第一条石杆专线。为了建好这条石杆专线,县站与放大站人员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每条5.5米长一千多斤重的石杆,全部靠肩扛,下店、割后、溪内、青果境内尽是陡峭山坡,无路可走,参加建设的群众,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八个人一组,把一支支的石杆扛上山,竖起来,18公里线路一个多月就架设完成。到年底,全县17个公社,已有旧镇、佛昙、杜浔、长桥、南浦、深土、赤湖、石榴建了放大站,架设广播专线81公里,公社至大队专线175公里,全县拥有广播喇叭5900多只。
  1967年至1968年秋,正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疯狂阶段,虽然机关单位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县广播站在军管小组的领导下,站长带领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严守纪律,坚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使广播阵地没有被派性利用。1968年元旦,一些派性组织冲击广播站,有些职工被迫离开单位,尤得意站长、我和陈永辉等同志仍坚守岗位,保护广播阵地,使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由于当时的动乱,加上长期以来广播经费缺乏,使建设规划被迫放弃,广播事业的发展又处于窒息状态。
  1968年冬,各级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农村有线广播发展才重新被摆上议事日程。省革命委员会明确了广播事业建设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县广播站经费才被列入县财政预算,县以下分别由公社、大队和个人负担。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广播建设,县革命委员会从事业发展规划、人员编制、经费预算、设施配备,发出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县广播站遂将建立放大站,实现专线化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农村广播建设步伐。1970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又将人民会场对面新建的二层楼(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原拟做工人俱乐部)调整给县广播站使用,县广播站又迁新址(现门牌青年路14号),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接着又配备了放大站工作人员,每站配2名,霞美、沙西、古雷、赤土、前亭、赤岭、湖西、六鳌八个放大站相继建立,全县除城关由县站直接管理外,实现社社有放大站,县至公社广播专线化,从此广播不再利用电话线,广播人员从1966年的17名增至46名。
  正当全县广播人员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1971年初,我县根据上级指示,成立“载波办公室”,推行广播、电讯两网合一的“载波化”。8月,首先在南浦、长桥两个公社搞试点,拆除了我们历尽艰辛建起来的广播专线,又走利用电话线送载波广播的老路,使这两个公社的广播陷入瘫痪状态,其他公社也有相当部分线路被强行拆除,造成全县广播事业一片混乱,全县广播工作者看着自己亲手建起来的事业毁于一旦,无不感到痛心。直至1971年“9·13”林彪反党集团复灭后,“载波办”撤消,广播事业再现生机,广播工作者以加倍的努力,恢复被破坏的线路,发展新线路。至1972年底,县至公社专线达214.5公里,喇叭总数达63000多只(因当时经济条件,有相当数量是压电喇叭)。为了提高广播讯号传输效果,1973和1975年,分别架设县城至佛昙、至杜浔两个方向共78公里的广播专用讯号线,后又分别延伸至赤岭、前亭、沙西等公社。
  1974年初,中央广播事业局颁发《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规定》,并在四川省自贡市召开线路防腐现场会,本省广播事业局指定我站站长尤得意同志参加。现场会后,省局派工程师黄标游(已故)在我县沿海地区的竹屿盐场等地进行线路涂沥青防腐蚀试验,获得成功之后,我县根据《规定》要求,在全县迅速开展整顿广播网活动,对全县广播主干线、支干线和部分用户线,进行涂油防腐,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我县属沿海县份,风涝灾害危害频繁,架空线路常受严重破坏,为保障广播常年畅通,1976年底至1978年10月,县广播站着手进行埋设地下线试验。并逐步推广,先后埋设了深土至六鳌,杜浔至古雷、县城至长桥、南浦、盘陀等公社的地下讯号线76公里。杜浔、霞美、赤湖、六鳌、古雷等公社的40多个生产队支干线和200多公里的用户线也埋入地下,取得良好的传输效果。省局多次组织县市广播人员前来参观。由于地埋线故障隐蔽,不易查找,必须借助仪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技术人员林志民认真查阅资料,反复试验,成功研制了脉冲地下线故障探测仪,准确率达98%。这种仪器于1979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荣获三等奖。
  至1979年底,在全县广播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建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连结千家万户的农村广播网,全县17个公社的264个生产大队中,除佛昙的岱嵩、整美,深土的东平,石榴的车本等四个边远大队外,各生产大队、生产队都通了广播,喇叭普及率达72%%由省拨款3万元新建的面积600多平方米广播站二层楼,也于1976年初竣工,县广播从此拥有比较标准的播音室、演播室、机房。
  1979年,县广播站在继续开展农村广播网整顿、巩固、提高工作的同时,开展一线多用,在广播讯号线上安装音频通话设备,利用广播间歇时间,县站与放大站、放大站与放大站之间直接进行业务通话与联络,便于及时掌握各地工作情况,及时排除故障。1981年9月,由省补助部分铁丝,动工兴建县城经万安、赤土至湖西乡的迂回线路,可连结我县中部及东部10个乡镇的广播网,保障广播畅通。
  1983年,春季连续的低温阴雨,4月9日的暴雨,7月25日第4号12级以上的强台风,使我县农村广播网蒙受巨大损失。特别是第4号强台风,使县站、放大站的输出线全部毁坏,造成自建站以来的第一次全县停止播音。据统计,县至公社讯号线断杆571支,支干线倒杆1623支,损失铁丝16吨。全县广播工作者在灾害面前不退怯,全力以赴,冒酷暑,战高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奋力抢修。台风过后第三天,县站就恢复正常广播,一个月内,全县讯号线80%的支干线和用户线基本恢复。这次抢修正遇夏季农忙季节,劳力紧张,请不到民工,靠的是全县40多名专职广播人员和200多名大队业余维护员的力量,创造了广播有史以来的奇迹。深土放大站职工林火明(已故)不顾家里受灾,组织自己的兄弟和亲戚,不计报酬,参加抢修。城关公社马坑大队的业余维护员陈振兴,毅然放弃帮人修房子高收入的机会,投入抢修。
  1983年秋,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广播网建设的通知,即中发[1983]3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广播的根本性质和任务,对农村广播网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县广播站认真学习贯彻中央37号文件精神,从1984年起,县广播站把“恢复、整顿、巩固、提高”做为广播事业建设的工作重点,抓讯号线的更新和县站、放大站设备的升级换代。至1989年底,县广播站机房设备有中心播出控制台,总电源控制柜,音频讯号输出柜,GY型250×2交流扩音机1部,本站设备厂研制生产的海峡牌500瓦半导体扩音器2部,收讯机2部,录音机4部,扩音机均达部颁乙级以上标准。全县有广播专线3210公里,其中县至乡镇讯号线291公里,80%的石杆换成钢筋水泥杆,广播喇叭达72163只,20个乡镇放大站有扩音机25部,总功率6750瓦,每个站都配备半导体录音机,陆续建设规格较好、质量较高的机房和播音室,绥安、马坪、赤湖、前亭等14个乡镇放大站都配备了机房中心控制台。
  1990年后,由于农村体制的改变,以及电视机的逐步普及,有线电视的兴起,农村有线广播出现滑坡。年初,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乡镇广播网建设,肯定了我县各地广播网建设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县实际,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其中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广播电视局,按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按比例增加对广播事业建设的投入。1991年3月,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后,从我县实际出发,提出广播电视并重,巩固有线广播,发展调频喇叭,推广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建设有线与无线(即调频广播)相结合的广播电视复盖网。随后,即在县城的西宸岭试验调频广播和小片有线电视网,广播电视共缆传输获得成功。六鳌、佛昙镇的部分地区可收到县站调频广播。1992年夏,广播电视大楼落成后,西宸岭发射点迁至大楼广播机房,做为发射中心台,频率96.7MHZ,又在海拔410米的大峰山电视转播台安装100瓦调频发射机,频率91.6MHZ,复盖石榴、长桥、南浦、官浔等乡镇。1993年夏,又在海拔580米的灶山建立调频转播台,用100瓦调频发射机,频率105.9MHZ,调频广播复盖了全县及东山、云霄、平和、龙海与我县毗邻的部分乡镇,初步建成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广播电视复盖网。
  1993年秋,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始酝酿建立“漳浦人民广播电台”,根据上级有关建台条件和报批程序要求,由广电局起草报告,以县人民政府名义报省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广社建字[1994]199号文,批准成立“漳浦人民广播电台”。全局上下开展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添置卡座录音机、调音台、话筒及大量播出制作设备和节目带。1994年12月28日试播,每天播出18小时。1995年2月底,调整为16小时。漳浦广播开始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经过四个月的试播,一切状态良好,正式播出的条件成熟。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漳浦人民广播电台”与“漳浦有线电视台”于1995年4月28日正式开播,4月28日晚,在县人民会场举行隆重的正式开播仪式暨《广电之歌》文艺晚会,“两台”同时转播实况,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陈贵钦,漳州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林碧华,市委常委、漳浦县委书记王良才,县长林奕斌等领导同志出席开播仪式。“漳浦人民广播电台”的正式开播,为漳浦的广播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广播事业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一直存在着经费的严重不足问题。从1951~1973年间的20多年里,它一直被列为县财预算外支出(当时,全县只有县广播站和环卫处两个预算外单位)。就是1973年后,虽然列为预算内单位,但除人头经费外,业务费少得可怜,到80年代初,仅有1.32万元/年。因此,它底子薄、条件差、机器设备简陋陈旧,扩音机是建站时期配备的1部500瓦、1部100瓦电子管扩音机、1个话筒、1部收音机、1部电唱机。60年代初购置的钢丝录音机,不久就不能用,后才添置了两部810型钟声牌录音机,机房是仅8m2的旧日厝,播音室也只有7m2多,四周墙壁及屋顶用舞台旧布幕拉起,犹如洗相片用的暗房,既不透光又不通风,也不能用风扇。从1950~1970年,县城只有夜间供电,白天无电。县广播站只配两部自行车。面对种种困难,全县广播工作者没有“等、靠、要”,而是面对现实,艰苦奋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下乡、查线自行车不够用,就靠一双铁脚板,站长尤得意下乡,为了节省几角钱常常与单车工人斤斤计较,有时宁愿步行也不坐自行车。在他的带领下,人人讲节约,省下钱来建事业。1966年春,为了实现一天三次广播,为了解决白天用电,人人动脑筋,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听说137野战医院有一部报废的发电机,经他们同意,我们卸下发电机,人民会场曾借用一部动机用于发电,后来闲置,我们再借过来,经维修,配在一起,解决了白天广播的用电间题。1969年以后,各公社放大站相继建立,用的都是电子管扩音机,耗电多,效率低,维修费用高。1971年起,当时南浦放大站的刘钦赐同志(现为县广播电视事业局长),根据这一实际,克服困难,刻苦钻研,研制大功率半导体扩音机获得成功。1974年,县广播站成立技术革新小组,由刘钦赐同志带头,对大功率半导体扩音机不断改进,投入生产,用于更新县站。1979年,利用县站小场地、旧设备,由刘钦赐同志领办广播设备厂(隶属县广播站),批量生产25瓦~500瓦半导体扩音机和调压器,产品品牌由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陈贵钦命名为海峡牌,至今已发展到一百多品种。产品除用于更新改造全县广播电视机房和村级广播室外,还销省内县、市和十四个省、区的县、市。其中275半导体扩音机于1983年10月通过省厅总工办鉴定,达部颁甲级标准,节能30%,该产品的研制、生产、推广使用,在全国属首创。因此,被载入《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册。
  我县的广播事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取得的成果。我相信,只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我县广播事业一定能够更加灿烂辉煌。
  (本文作者邱忠茂,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编辑)
  漳浦古今私人藏书与公共图书馆
  ·高聿占·
  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立漳州及漳浦县后,中原文化已在古绥安大地传播。至宋代,漳浦成为人文荟萃之区,丰富的私人藏书见诸史志记载,只不过藏书之家为数甚少。明、清两代,漳浦人才辈出,读书蔚然成风,私人藏书逐渐普遍。民国时期,私人藏书有所发展,但仍然有限。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公立图书馆(室),藏书也不多,至90年代才较见规模,私人藏书也逐渐增多。
  历史上私人书藉的来源:
  一、由到漳浦任职的官员带来。一些官员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图书载体。他们在治政的同时,利用本身知识,大力发展漳浦的文化事业。如唐总章二年(669年)随父陈政入闽的陈元光博通经史,年十三领乡荐第一。元光子珦,万岁通天元年(697年)举明经及第,授翰林承旨直学士,后弃官返漳州主持松州书院。珦子酆,举秀才,明经。酆三子:谟、詠、訏,讦为“四门博士”。别驾许天正博学能文,军政之暇未尝释卷。怀恩县尉锺绍京,曾拜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嗜书画,家藏书画数百卷。宋、明以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职官更多,他们给漳浦留下的图书文献数不胜数。
  二、漳浦人到外地为官者把外地图书文献带回家乡。原漳浦县自唐到清,仅中进士者就达216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外出为官,后来他们或弃官或致仕,多多少少都会带些书籍返家,或传之子孙,或传之乡里,数字甚为可观,如宋吴与“历官七任,悉以俸余收书,所藏至二万余卷,被崇为海内四家藏书之冠。”明高大捷得其父藏书万卷,更旁采博求又近万卷。
  三、本县学者著撰的图书文献也成为民间藏书的一部分。历代漳浦学者有史可查的百余人,留下的著作达数百种几千卷,据《漳浦县志》载,其中5种以上者有蔡元鼎、周瑛、王会、林楚、王志远、王志道、黄道周、何楷、张士楷、蓝鼎元等。黄道周的易、经、赋、史、记及书画著作近百种。又刘庭蕙的次女婿高元浚著有《桂院诗删》16卷、《石庄集》28卷、《榛围集》6卷,《翠楼稿》20卷、《茶乘》4卷、《花蔬》4卷、《娥小录》2卷。这些学者所著撰的图书,虽未知其印本数量及传播情况,但它们在漳浦民间藏书中所占位置当亦不小。
  四、书院、社学置藏。书院是教书授徒的地方,有些书院藏书丰富,如唐潘存实的梁山书院,授徒千余人。宋吴与的梁山书堂则纯是一座藏书宝库。到了明代,书院已遍布全县,较著名的有旧镇地区的紫薇书院、垢洗书院,六鳌的崇正书院,佛昙的鸿江书院,县城的文明书院、北山别业等。还有官府办的学宫、义学、社学等。历代这些书院、书舍、官学、社学、私塾,造就许多人才,促进了民间藏书的普遍性。
  五、外出读书的学生带回。自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凡在本县就学的毕业生要升学必须到外地,近则漳州,远则福州,读大学则须到上海、北京。回家时就购回一些在家乡买不到的图书文献。
  六、书商供应。一个地区文化的发达程度与民间藏书的多寡关系密切,藏书丰富与否又与书店的发展、书商的经营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清时代,漳浦文教事业昌盛,随着读书人的增多、市上书店应运而生。书商从文化发达、印刷业先进的地区采购成批的图书投入市场销售到城乡学校。漳浦在清光绪以前没有书店、书商的记载资料。光绪后期,县城西街“日新”文具店老板高聚星就兼营图书,其子高炳奎有一定文化素质,有一手好书法,可说是儒商,他把其父经营以文具为主的文化商店,改为以经营图书为主,文具为副的书店。清末至民国初期,日新书店已能够供应全县私塾所需的《四书》、《五经》、《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尺牍》、《法贴》、《楹联》等,后来又售有各类歌册、通俗小说、演义之类图书。日新书店的图书除来自漳州、厦门外,还向上海、苏杭等地印刷商、书局邮购。该书店还到漳州印刷作坊如素位书房等重版一些民间收藏善本书籍。如《高东溪文集》等。民国初年,县城书商林垂在北街开设“同文美记书局”,用石版印书,曾翻印10卷版《漳浦县志》,拓印裱褙黄道周的石刻“惜阴”,天官坊上石匾“天官”等。20世纪30年代,县城又出现涂四海的“观涛书社”,吴川水的“曙光书店”。40年代,有张草牧的“铎声书店”,他们所经营的图书比较能赶上时代潮流,种类也较多样。
  清末至民国初年,县人藏书最丰富的要算佛昙光绪间举人、民初国会议员杨士鹏(退休中学教师杨乃京的曾祖父)及县城西街塾师李绍学(现漳浦四中校长李康宁的曾祖父),两人的藏书都是线装古籍。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漳浦人到北京、上海、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大中院校读书的人逐渐增多,受新文化影响,他们从外地买回来的有很多是当时进步的革命的书籍。那时的图书大部分已不再是木刻版本与石印版本,而是铅印版或铜版本。30年代县城私人藏书最丰富的是上海大厦大学毕业生、中学名师陈则蔡。
  30至40年代,县城的几家书店为私人藏书增添了便利,但由于购买力的限制,私人藏书还是有限,当时县内已有公共图书馆,为喜爱读书者所经常光顾。
  漳浦公共图书馆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漳浦成立,专员朱熙兼漳浦县长。朱重视文教事业,利用兴教寺仅存的一座三进佛殿(佛像为十九路军所毁)创办县立民众教育馆,以大学毕业生蓝彰芳为馆长。馆内设图书室,购置相当数量的图书供人借阅,并设阅览厅,摆期刊、报纸开放阅览。兴教广场有网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由陈铭川负责管理。蓝、陈两人均系侨眷,两年后出国。民众教育馆长由原培英小学校长张顺福接任,除图书室、阅览厅外,兼办“中山民校”、辅导扫盲工作。民国二十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二年),为避日机空袭,迁东山保田寮村,多年后始迁回县城。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根据“县各级组织纲要”,县应设中学、图书馆、体育场。民众教育馆便分设为图书馆与体育场,地址仍在原兴教寺。调有体育专长的武营中心小学校长蔡竣德为体育场场长。调原教育馆馆长张顺福为武营中心小学改名的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图书馆馆长一职由教育科长郑涣臻兼任,另配管理员2名。同年夏,省教育厅在永安举办各县图书馆长训练班,县调派原溪南国民学校校长柯庆德为图书馆馆长赴省参加培训,三个月结训后回县接办图书馆。柯老先生现年八十多岁,据他回忆,当时的图书馆是承袭原民众教育馆更名的,家底藏书只有《国学基础知识丛书》和一些文集、传记、小说、儿童读物等1000余册,供人借阅,摆在阅览厅供人阅读的只有大小报纸8份,期刊20多种。设备方面也甚简陋,没有目录卡片,只用竖式书目牌,几只书橱,杂志桌、长凳和二只报纸架而已。
  抗战后期财政困难,1943年裁并机构,图书馆又与体育场合并为漳浦民众教育馆,张顺福任馆长,馆舍迁西街准提室巷蔡相府,图书报刊没什么增添。两年后又迁往孔庙东侧文昌宫,主要业务仍是图书出借与报刊阅览。当时图书馆虽有少数儿童读物,但极少有儿童到图书馆借书,原因之一是小学里都有图书室,如武营中心小学置有《小学生万有文库》数千册,学生多在校里借阅少儿读物,不需上图书馆。社会失学儿童则根本不需借书。
  1950年秋,漳浦县人民政府接收了民众教育馆,改为漳浦人民文化馆,文教科长邱铁汉直接主持馆务管理工作。接收后的人民文化馆从文昌宫搬迁到西街工农兵商场隔壁陈则蔡校长故居。1951年2月份,邱科长在馆里焚烧掉一大批有关国民党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图书,如《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中国之命运》等数百册。后由县委宣传部转送省、地宣传部门发下的一批图书文献给文化馆收藏。
  1951年后,文化馆业务内容有:①农村宣传(包括土广播、黑板报、幻灯宣传,后又扩大至农村业余剧团、文艺宣传队、音乐、舞蹈等业务辅导);②业余文艺创作(后扩大至编印《漳浦文艺》、美术、工艺、摄影等专业);③文物考古;④图书阅览(含宣传栏及图片展览)。
  图书阅览业务在文化馆各项工作中重要性越来越大。从西街迁到府前街后沟巷头,其设备虽简陋,但使用面积已占全馆面积的一半,并有专人负责管理,藏书数也上5000册。后来,县政府把“县前”旧市场改为文化馆,图书阅览室三间面积120平方米,占全馆总面积三分之一多。每年购订各地报纸20余种,期刊30余种,藏书有8000余册,还设置流动图书箱20多只,装有通俗读物,连环图书等送往农村、工地轮流借阅。专职管理员经常是二人(全馆人员统一调配,因此图书管理员还得兼其他工作),图书报刊购置经费也是在文化馆总事业费中分支。
  “文化大革命”期间,私人藏书部分被焚毁,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散失殆尽,文化馆图书室的藏书也遭受重大损失。
  1983年,文化馆大楼在青年路绥城影院西侧建成后,图书阅览专业管理有了一个新的跃进,增添了采编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设备上增添了书橱、出纳台、活动报柜、杂志架、杂志阅览桌椅,拥有80多个阅览座席。藏书已上万册,其中有廿四史,有省、府、县志书,漳浦历史名人著作等。并先后誊印了300余部清《漳浦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解决了史学界研究地方史的需要。管理员由1专(职)1兼(职)增添至4名专职,其中陈梅桂获文化部颁发的图书管理专业30年证书。少儿阅览室获县、市、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1987年,县委为支持图书馆事业,在“绥北洋”开发区批拨2.5亩土地建图书馆大楼,由省、市、县第一批拨建资金11万元。一年后,第一期工程完成,即主楼2层(1998年秋增盖2层),书库3层(原设计4层),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第二批拨款16.2万元。按总造价40万元减免税收2.8万元,尚欠10万元。为解决这10万元欠款,以大楼5分之4面积典当给县二轻局所属的服装厂,典期5年。1989年12月县文化馆分设为文化、博物、图书三馆,以高聿占为图书馆副馆长,搬入环城东路新大楼,独立开展业务。
  1992年5月高聿占退休,县调芗剧团团长郑祯祥为图书馆馆长。1994年8月,徐红慧任副馆长。
  1994年,省、县再拨10万元,清还了欠款讨回了全部图书馆馆舍。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图书馆设有“6室2厅”:①采编室;②成人借书室(含综合书库);③少儿借书室;④期刊出借室;⑤报刊查阅室(含报刊贮存库);⑥地方文献资料室(含特藏书库)及阅报厅,少儿阅览厅。拥有阅览座席210位(其中少儿60位)。图书报刊橱架3000多米,电视机4部,影碟机2部、电脑1部、照相机1架、目录卡片柜7只。
  人员配备:全馆12人,其中在编6人,6人中馆员1人,助理馆员3人,管理员1人。每年财政拨款10万元,其中购书款2.5万元。
  现藏书总数6万册(含报刊数)。在报刊查阅室收藏各地报纸40余种,其中《福建日报》连续保存上架近50年,约600册(每月1册)。综合书库中有2万余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图书。期刊室有全国各地期刊百余种。在地方文献资料室有《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泉州府志》、《台湾府志》、《厦门志》、《漳浦县志》、《龙溪县志》、《海澄县志》、《南靖县志》及新编的《东山县志》、《平和县志》、《龙海县志》等,还有本县一部分部门志、乡镇场志。另有漳浦陈、林、李、蔡、黄、刘、赵、柯等30余姓族谱。还收藏有漳浦历史名人及当代作家的著作,如唐陈元光的《龙湖集》、宋高东溪的《高东溪文集》、明黄道周的《黄漳浦全集》、林偕春的《云山居士集》、清蔡世远的《二希堂又集》、蓝鼎元的《鹿州全集》、蔡新的《缉斋诗文集》等。在特藏书库中有《资治通鉴》、《历代通鉴辑览》、廿四史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多卷及单卷工具书500多种,近3000册。
  现在图书馆除给读者办理借还书刊、咨询查阅资料业务外,还组织一批流动图书箱,轮流借给部队、老区、小学读书组。还组织力量不定期为乡镇、青少年宫、中学的图书馆(室)辅导。不定期编《浦图讯息》把适应本地区的农牧渔副果生产的科技资料,发送各乡镇科技站或专业户。还利用节假日举办画报、图片及少儿美术作品展览。定期进行新书好书介绍宣传。
  再谈一谈50年来漳浦图书事业的发展与新华书店的关系。1950年以后,所有的图书馆藏书的90%可说是来自新华书店。当然,书店更多的是供应广大的人民群众。新华书店使全县的图书馆、机关单位及个人藏书达到史所未有的程度,这里用几个数字来说明之:1956~1958年发行1475326册,1960年发行841172册,1978年发行1005717册,1980年发行1398793册,1985年发行2028457册,1988~1989年发行5384377册。到了90年代,人民生活提高,普遍渴求精神食粮,文化科学知识,购书量成倍增长。
  县图书馆是县境内最大的图书馆。学校、机关团体的图书馆(室)藏书越来越丰富,如浦一中、浦三中、华侨中学图书馆、浦四中的“万卷楼”图书馆,藏书均在万册以上。个别人的私人藏书达2000册以上者亦为数不少。
  图书文献资料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工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与否,可以从其收藏、生产的图书文献与使用的程度来衡量。有些国家把图书文献的收藏、利用当为科技情报来对待。我国有些地方图书馆把历史珍贵图书文献及现代科学技术资料进行电脑微缩贮存,然后与市、省直至北京图书馆进行联网,馆际之间便可以互通有无了。图书文献资料微缩进入电脑联网业务很快就可以实现,到那时,北京图书馆1600多万册藏书文献就可以为全国读者服务了。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