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86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38
页码: 70-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教育情况,分别记述了全县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工作回顾、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校史简介、畲乡小学教育发展的缩影 我的第一母校——顶坛民族小学、百年老校 焕发青春——记漳浦县实验小学等。
关键词: 漳浦县 教育 顶坛民族小学

内容

全县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工作回顾
  杨玲 黄美成
  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向全世界宣告:“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于同年6月28日通过《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办法》,制定了实施时间和标准。同时,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我们二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参与县政府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至1989年底,在中共漳浦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并经验收基本实现小学“一无二有”,即“无危险校舍,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使漳浦县小学教育的校舍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漳浦县虽是闽南经济开发区内的人口大县,但教育基础十分薄弱,教育摊子大,欠帐多,普及水平和质量低。1949年,全县只有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93所,小学在校生8883人,文盲占人口80%,不少学校是利用祠堂和旧建筑物作教室。至“文革”前的1963年,小学有239所,在校生36279人。1986年,小学已发展到304所,在校生89611人,然而简易小学学生占在校生24.5%(当时,全省比例为6.3%),全县22个学区中比例超过30%的有9个学区,杜浔学区为40%。“六五”期间,由于县财政连年赤字,对教育投入少。按国家规定,财政投入教育要逐年增加,县不低于6%,而我县财政投入教育事业费却逐年递增达15%,但基本被“开口子”和人员经费吃掉,公用经费,特别修缮经费极少。为此,造成办学条件十分困难,校舍奇缺。全县小学校舍建筑可用面积为12万平方米,尚欠12.9万平方米,危房面积大,全县为1.176万平方米,占9.8%,全县22个学区中危险校舍占10%以上的有9个学区,盘陀学区竟占45%。全县小学校舍中,不少是58~76年采取应急措施而建的土木建筑,质量差,经多年风雨侵袭,危房日增;桌椅不合要求,有不少是学生自带,有的甚至是用石块当椅子使用。这在1986年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播放的录相中已暴露无遗。全县欠课桌椅3329套。漳浦小学的校舍是“一有二无”,当时,县委副书记黄色周在大会上说:“解放30多年了,孩子没学校读书,讲起来非常可怜。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把教育抓起来,否则就是不称职的领导。”
  1986年6月8日至2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实施义务教育法调查组在我县进行为期二周的调研。我们陪同行家们参加调研全过程,受益非浅,他们写了一份很有见地的符合我县情况的报告,对我们实施义务教育法,乃至实现“一无二有”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报告》指出:漳浦教育基础十分薄弱,近期发展快,但师资不足,投入少,办学条件差,与目前基础教育发展要求距离很大。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要求,《报告》预测,至1990年,小学在校生可达10.64万人,为实现“一无二有”,全县对教育的投入,至少需944万元。
  《报告》指出:
  一、漳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应分步骤分阶段、分类型实施。1990年以前,重点放在提高小学普及水准上,扎扎实实在二三年内解决小学“一无二有”问题。要改善小学办学条件,扩大小学办学规模,迎接入学高峰期的到来;1990年以后重点逐步转移到普及初中教育上来。
  二、要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条件。县政府一定要按法律规定和国家、省政府文件精神把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在自愿、量力的原则下,搞好捐资助学工作。
  三、培养数量足够、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关键。
  省人大调查组的报告是为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指导性文件,使我们清醒认识我县教育现状存在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为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实现“一无二有”目标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贯彻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决定于1986年6月26日召开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县党、政五套班子领导,县直各部委办局领导和各乡镇场长、书记,部分村长、书记,各中小学校长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改变观念,实行普通教育分级管理办法,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积极性,为实现“一无二有”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并于6月29日上午,县长与各乡镇场分别签订本单位实现“一无二有”的期限责任状,明确普通教育事业分级管理办法。
  会后,漳浦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即:县分管6所完中,2所职中及实小、实幼、干校、进修学校等;各乡镇场分管所在学区、初中校、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各村分管村小学、幼儿园;各乡镇成立教育委员会,乡镇长兼任主任。这次会议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加强了领导,使基础教育走向健康发展轨道。
  为实现小学“一无二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研究决定,采取有力措施,保证重点,列入议事议程。成立县实现小学“一无二有”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宣传部、计委、财政局、基建局、教育局等为成员单位。会议作出《关于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决定》,发出战斗的号令。这是漳浦县教育史上一次有重大深远意义的会议,是改变漳浦教育落后面貌的转折点,它将载入漳浦教育史册。
  此后,县人大、政协确定每年一次以上专题视察教育,检查督促教育事业发展。为使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宣传落实,团县委、县妇联、总工会和县儿少委联合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书,这对形成全县性教育集资热潮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要求各尽所能,对“一无二有”工作都要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县基建局先后设计三套中小学教学楼通用图纸供各地选择使用,并负责质量、价格检查,抽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一无二有”督导组,专职负责;县计委、土地、税务、交通等部门都为全县实现“一无二有”的工作而通力合作,在资金、物资、土地、车辆等等给予支持;宣传、广播、文化等部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工具,开设专栏,大力宣传、报导,县政府还一年组织两次对基建项目的督查和验收,保证质和量。并逐年增加投入,拨专款对群众集资办学的金额按10~15%给予补助,4年共拨264.5万元。这对全县人民集资建校热潮和实现“一无二有”起到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三
  为加快实现小学“一无二有”艰巨任务,县委、县政府又连续于1987年和1989年再召开两次全县性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进行再宣传动员,深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热情,掀起捐资助学高潮。县委、人大、政府等先后发出《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多渠道集资办校,加快普及初等教育步伐》等有关实现小学“一无二有”专题文件11份。足见历届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实现小学“一无二有”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县五套班子领导和实现小学“一无二有”领导小组成员身先士卒,规定下乡要先看学校,检查办校情况,深入一个一个乡镇、村发动,一个一个学校视察检查,从不漏掉一个集资动员会,所到之处,都带头参加捐款,以示支持和鼓励。从1986年至1989年,历任县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领导,都为漳浦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伟大造福工程捐了款,出了力,流了汗。
  实现小学“一无二有”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是不够的。几年来,全县通过各种渠道集资,1986年集资496.23万元,1987年、1988年、1989年集资1312.35万元,4年共集资2456.17万元,取得巨大的成绩。
  全县在轰轰烈烈的捐资助学活动中能取得如此巨大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集资渠道:①省、市、县财政拨款;②银行贷款;③群众干部自愿捐资;④海外华侨、港台同胞捐资;⑤发动先富起来的个体户、专业户捐资;⑥利用优势,发动各地的汽车运输、打石、建筑等专业户,有钱捐钱,有物捐物;⑦有的村按人口比例集资;⑧拍卖旧校舍、集体财产等;⑨集体滩涂、山林、果树给承包,一次性交款,全部用于教育等。各地还创造许多实用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使集资办学的热潮一年比一年高,收效一年比一年好。
  几年来,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下,与县委保持一致,为早日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艰巨任务,向上争取,向下宣传发动,日夜奔忙。而今,我们只能把一些记忆较深的事写出来,但还未能全面反映那如火如荼的场面,反映漳浦人民为了下一代的教育而奔走呼号、慷慨解囊的可歌可泣精神风貌。
  盘陀乡经校舍普查,危房竟达45%。大部份校舍是六十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盘陀乡又是我县经济较困难的乡。为实现“一无二有”,乡党委、政府于1987年底作出“抓教育,兴盘陀,禁演迷信戏,集资建校”的决议,通过乡人大主席团审议,在全乡实施,全乡人民坚决拥护。至1989年验收,新建校舍10所,教室83间5141平方米,共投资107.37万元,实现全乡小学“一无二有”,首批达到村村有教学楼。“禁演迷信戏,集资办教育”经验得到省教委肯定,初教处长郑崇义专程临乡总结经验。
  这里记述一个有趣的小插曲:盘陀中心校规划建设一幢十二间教室的大楼,我们及乡政府领导到现场。当天,太阳当空,风和日丽,是个建楼择址的好日子。在学校大操场上有2株大凤凰树,分叉多而且大,树荫宽阔,是学生乘凉、游戏的好地方。大楼应建在座北朝南位置,如果不砍掉其中一株大树,只能建在学区办公楼后面座南朝北。二种不同意见,议论一个上午还是定不下来。我(杨)说,饭后再议,多听听各方面意见。午饭时,突然一位老师跑来喊道,凤凰树倒了。谁都感到大吃一惊,无缘无故怎么树会倒呢。我们急问:“有没有压到学生。”那人回答:“没有。”次家马上赶到学校,这时,这株树从分叉处裂开,大家都亲眼看它慢慢继续开裂,以至倒了下来,只可惜当时没人带像机把它拍下照片。大家一个共同感觉,连凤凰大树也是支持大楼建在这座北朝南的好地方。
  在那繁忙、紧张的日日夜夜,大家就是那样不辞劳苦,早出晚归,从集资、择地到建校质量,逐项抓紧,一个乡一个校地跑,然而大家并不感到劳累,能为实现“一无二有”多做点工作,总感无比高兴。
  四
  漳浦县小学“一无二有”的实现验收工作于1990年3月9日至12日进行。省、市验收组同志听取县政府的汇报,观看了录相、图片等,分四组查遍全县各乡镇小学,我们都自始至终陪同他们。3月12日验收组同志作了评议,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同志以及各乡镇场和各有关部门领导都参加会议。验收组同志对我县人民几年来慷慨解囊、捐资办学,使漳浦学校校舍发生翻天复地变化,落实义务教育事业地方负责和实现小学“一无二有”取得可喜成绩,并对创造了许多有益新鲜经验作了高度评价。市教育局李受麟副局长概括为:“漳浦壮观、东山气派、芗城质量。”总结漳浦人民的奋斗精神是“漳浦人甘输赢”。漳浦县县长王良才表态说:我们在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战斗中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还要:1、进一步发动群众,提高认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积极性;2、办学条件向更高水平努力;3、提高教育质量,一手抓办学条件改善,一手抓教育质量的提高。
  的确,从1984年至1989年,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基本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要求。全县共集资2537.34万元。全县有232所学校进行新建、扩建、改造校舍,总面积为96425平方米,一座座标准的教学楼在漳浦大地上拔地而起,真正实现“村村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的愿望。验收组宣布,漳浦已实现小学“一无二有”。漳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实现小学“一无二有”的任务后,省教委、省计委、省财政厅又及时发出文件《关于下发1990~1995年福建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十配套’建设规划的通知》,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中小学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拟召开“全省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经验交流会”。1990年4月初,为迎接省会议召开,促进我县马不停蹄地向“十配套”高度奋进,市教育局和我县政府确定霞美镇的刘坂、旧镇镇的白沙、狮头3所小学作为“十配套”的试点。市教育局几位领导同志都和我们住了下来,奋战十几天。为完成“十配套”要求,那种热气腾腾的战斗场面实是难忘。4月12日,省会议的100多位代表莅临我县的刘坂、白沙、狮头3所小学参观,代表们都为这3所小学的优美校园和完善设备而备加称赞。
  霞美镇的刘坂、旧镇镇的白沙、狮头的人民为全市树立了“十配套”的榜样,为漳浦的教育作出了贡献。漳浦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号召,要求每一个乡镇都要有1所刘坂式的“十配套”小学,决心于1995年实现小学“十配套”的校舍建设。
  附:
  1、漳浦县各学区实现小学“一无二有”情况表(详见文后)
  2、小学校舍建设“十配套”内容:
  (1)有采光较好的教室;(2)学生人人有课桌椅;(3)有宿舍、食堂等生活用房;(4)有图书阅览室;(5)有常规教具和演示器材,相应柜橱设备和基本教学设备;(6)有60米跑道、体育设备和音乐设备;(7)有卫生医疗设备;(8)有勤工俭学基地;(9)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布置;(10)有一个绿化、美化、洁净清新的校园。
  (本文作者:杨玲,现任漳浦县政协主席,原漳浦县副县长,分管教育工作;黄美成,现任漳浦县党校副校长,原漳浦县教育局副局长)
  附:漳浦县各学区实现小学“一无二有”情况表
  华侨办学 功垂史册——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校史简介
  蓝哲亮 杨宝生
  漳浦华侨中学座落在葱郁如黛、风光旖旎的湖西乡楼下山南麓,校园四季如春、环境清幽,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学校占地面积104亩,基建面积8650平方米。1997年秋季,拥有26个教学班,学生数达1478人,教师90人,办学规模居全县初级中学之前茅。
  漳浦华侨中学创办于1957年9月。她的诞生,是党的英明正确的侨务政策的产物;是海外侨亲爱国匡民、蒙庥桑梓的崇高精神的体现;是湖西人民大力支持教育的结果。她的诞生,是一座县乡领导重视教育、海内外乡亲热情办学的丰碑。
  1955年,湖西乡旅居印尼的爱国侨胞蓝亚南先生(当时任漳浦公会主席)回国观光探亲,目睹家乡面貌的可喜变化,尤其是党的侨务政策使其深受启迪。在与家乡热心教育的蓝德光、蓝全钦等先生多次交谈中,了解到家乡青少年深造的不便和困难,共同萌发了在家乡创办中学的愿望。蓝亚南先生在返抵侨居地之后,即与蓝彰传(当时任漳浦公会文书)、蓝待辅、黄道、陈允金等先生商量,决定带头捐资并发动侨胞在家乡建一所中学。
  1956年10月,蓝彰传先生回国前往北京观光后,回乡正式向漳浦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转达爱国侨胞捐资建校的决心和要求,得到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立建校领导机构,初定校址在楼下山东侧。蓝彰传先生返抵侨居地后,海外也相应成立筹建组织,开展筹募工作。筹募初期得到蓝长义、蓝进水、黄水藻、蓝荣金、蓝利贞、蓝水乞、蓝通源、蓝缵绪、黄有财、杨朝茂、蓝茂盛、蓝玉枝、黄渊源、蓝施仁、杨来水、杨大目,黄清松、蓝精诚、黄春枝、蔡大舌、杨明玉、杨水万等先生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他们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作资助家乡兴办中学的具体行动,人人慷慨解囊,集腋成裘,玉成斯举。
  1957年春,蓝亚南先生再次回国时,确定校址在顶圩村外,并开始动工兴建校舍。建校期间,学校还得到归侨、侨眷蓝德光、吴吉籍、蓝来福、蓝全钦、蓝安荣、蓝振金等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协助。当年9月27日,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定校名为“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上级派林达义任学校负责人。不久,成立了学校董事会,推选蓝东田为董事会主任,蓝全钦为秘书。
  建校初期,兴建教室3间,购置民房3间,配备教师(含负责人)2人,职员1人,工友2人,教学经费由华侨供给,由董事会监督使用。第一届招收新生1班60人,生源来自湖西、赤岭、官浔、赤湖、六鳌、佛昙、和坑等地。学校成立一个团支部。首届毕业45人,升学率达到100%(考上各类中专22人,考上一中、二中23人),首创辉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1959年,旅外侨胞虽受“排华”影响,侨汇中断,但仍千方百计集资扩建校舍(教室3间,宿舍5间),并先后赠送许多教学用品。在困难时期,政府拨款解决学校经费困难,学校转为侨办公助,师生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聊补学校经费,以度难关。
  1960年5月,陈贯(县侨联秘书)兼任名誉校长。1960年9月,上级派陈玉尊任副校长。1961年,推选陈女英为第二届校董会主任。1962年9月,上级派杨启成任校长。
  1962年,为了解决长期的办学经费,侨胞蓝庆福、蓝待辅、蓝彰传、蓝长义、蓝荣金、蓝利贞、蓝缵绪、黄有财、蓝亚南、蓝水乞、黄水藻、蓝蜂寿、蓝来有、杨大目、蓝进水、蓝德茂、吴铁印、蓝金凤、陈连璧、蓝精诚、蓝茂盛、蓝达国、蓝水泉、蓝通源、蓝良发、蓝厚仙等先生集资购买了大型货车一辆,赠给学校,以汽车运输的收入作为学校的部分经费。
  1966年,学校规模已发展到拥有3个教学班,127个学生,13个教职工,还有教室6间,宿舍10间,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3间,厨房、膳厅、工具室等3间以及篮球场1个。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几易校名和并迁。1966年下半年,并入漳浦二中,校董会同时被撤消,财产档案大量丢失。1967年2月,师生“回校闹革命”,学校复办。1969年,改校名为“湖西五七中学”,学校收为公立,上级派林海端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黄福年、胡秀山任革委会委员。1970年11月,上级任命林海端为湖西公社党委副书记,兼任学校领导工作。
  1971年,增设高中部,招收新生35人,学校跨入完中行列。为了适应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领导提议,经公社党委研究并呈报县委批准,决定把校址迁至楼下山(现校址),并拟定由各大队发动群众,自筹资金,自投劳力,包干建校,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搬迁和建校劳动。
  1971年3月,改校名为“湖西中学”,上级派陆琳涛主持学校工作。9月,上级任命张益智为党支部书记。
  1972年,完成学校搬迁任务,新校舍建成投入使用。
  1975年9月,上级任命陆琳涛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75年,学校贯彻“五七”精神,在湖西后洞创办校办农场,耕地30亩,师生轮流参加劳动,农场收入作为学校经费和师生福利费。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校园回春,侨中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学校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狠抓“三风”建设,学校工作步入正轨。
  1978年9月,上级任命蓝敦茂为副校长。
  1980年9月,上级派杨启成任校长。
  1981年,上级派徐辉典任副校长。
  同年,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由于县、社、队大力支持,重新划定校界,校园面积扩大到104亩(其中果园占40亩),新建教室4间,学生宿舍5间。师生齐动手,开辟一个具有4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
  据统计,从1971年至1981年10年间,600多个普高毕业生从这里启程,奔赴各个不同岗位,施展聪明才干。
  1981年秋,学校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首届招收二个班104人。
  1983年8月,杨启成离休。9月,上级任命蓝敦茂为校长,蓝哲亮为副校长。
  1984年6月8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福建省漳浦华侨中学”的校名。10月,校董会正式恢复并推选蓝定觉为董事会主任,黄长兴为副主任,蓝全钦为秘书。新一届校董会积极开展工作,多次与海外侨亲联系,倡建图书馆,得到海外侨亲的热烈响应。同年4~6月,爱国侨亲黄有财、蓝天龙、蓝国梁、蓝精华、蓝龙华、蓝通源、蓝彰传、黄龙祥、吴招有、黄曲发、吴福良、蓝瑞和、蓝厚仙等先生集资港币13.5万元,并委托董事会为学校筹建图书馆。1984年8月,蓝彰传先生专程回国关心图书馆筹建工作。1985年10月,图书馆落成,爱国侨胞还为它添置一批设备和图书。
  1985年,侨中改完全中学为普通初级中学。上级任命蓝哲亮为校长,黄宽水为副校长,蓝敦茂为党支部书记(1989年,蓝哲亮兼任党支部书记)。12月,乡政府与学校联合公布《关于维护漳浦华侨中学正常教学秩序若干规定的通告》。
  1986年8月,旅外爱国侨胞蓝彰传先生在侨居地倡设“漳浦华侨中学奖教奖学基金”,得到蓝精华、蓝龙华、蓝天龙、蓝通源、蓝发国、黄有财、黄曲发、蓝瑞和、蓝来成、蓝春发等先生的响应与支持,共集资港币12.5万元。当年9月,学校成立评委会,蓝哲亮任评委会主任,蓝定觉为副主任,并制定评奖条例和实施办法。10年中,共有教师281人次和学生576人次获奖,对调动师生教与学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促进作用。9月,县委、县府在华侨中学召开“振兴湖西教育事业动员大会”,这次会议是振兴畲乡、侨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987年9月27日,举行建校三十周年庆祝盛典,市、县、乡领导,有关部门,兄弟校代表,历任校长,各村、乡直单位和校友代表与在校师生共一千多人参加庆祝活动。
  1988年,乡政府发动海内外乡亲集资22万元(其中海外侨胞蓝精华,蓝龙华、蓝天龙、蓝通源、黄有财、蓝彰传、黄春发、黄曲发、陈恩佑、蓝介民夫人、吴福良、蓝来成、黄良寿、蓝厚仙等集资港币13.5万元),兴建15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缓解校舍紧张,改善育人环境。
  1988年,学校代表漳浦县农村中学接受国家教委、体委的体育达标验收,达标率达100%。87、90年,获省教委、省体委授予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表彰单位。
  1989年,学校中考综合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二名,获市“办好初中先进校”荣誉称号。学校董事会获省府“乐育英才”银质奖。
  1990年,蓝哲亮调任湖西乡乡长,黄宽水退休。8月间,上级派杨亚国接任校长,蓝培在任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80年代,不少爱国侨胞还向学校赠送一批批教学用品,如1981年蓝天龙先生赠送彩电1台,蓝通源先生赠送收录机1台,1984年蓝彰传先生赠送风琴1架。1986年,蓝精华、蓝龙华、蓝彰传、蓝天龙、蓝通源、蓝发国、黄有财、黄曲发、蓝瑞和、蓝来成、黄春发等先生赠送钢琴1架及其他体育、音乐器材,为侨中改善办学条件做出了贡献。
  1991年,学校语文组代表漳浦县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农村语文研讨会,经验论文在会上交流汇编,并刊载省刊物《教学研究》。
  同年,学生蓝宏祥参加福建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省二等奖。
  5月,学校劳技教育工作在省德育工作会议上作专题经验交流。
  1992年,获市“办好初中先进校”荣誉称号。
  1993年,乡政府投资2.5万元兴建校门。
  1984~1993年,市、县、乡共投资近5万元,筑围墙达1100米。
  1994年,杨亚国调离,上级派蓝培在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陈仲团、赵文斌任副校长。
  1995年,学生吴荣章参加“华罗庚杯”数学竞赛,获市二等奖。
  1995~1996年,乡政府多渠道集资40万元,兴建600平方米的办公楼1幢。
  1997年元月,上级派陈少志任支教副校长。
  1997年2月,乡政府发动群众集资180万元兴建教学楼和宿舍楼各1幢,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初具规模。
  1997年3月,校武术队参加县武术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有3名选手选送市级参赛。
  1997年4月,蓝培在调离,上级派杨宝生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4~7月,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迎香港回归”的系列活动,以此为动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97届考上一中高中、师范及各类中专初选线达32名,比96年翻一番,为学校再次赢得了荣誉。
  9月27日,漳浦华侨中学迎来建校四十周年的华诞,海外侨胞、港台同胞,上级部门及各乡镇场、有关单位的代表,历届校友和本校师生共2500多人参加了盛大的庆典活动。蓝天龙、蓝丰玉、蓝荣华、蓝龙华、蔡福庆、蓝伟民、黄有财、吴福良、蓝通源、黄良寿、蓝彰传、蓝国梁、蓝旭政、蓝旭群、蓝宝华、陈壬水、吴永福、蓝发国、蓝发明、蓝原娘、蓝曲发夫人、蓝来成夫人、蓝玉枝等23位印尼侨胞和杨小龙等25位香港同胞以及王志强等10位台湾同胞捐资12.2万元表示祝贺。
  春风化雨四十载,桃李芳菲遍四方。四十年来,漳浦华侨中学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近五千名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不同岗位上鲲化鹏搏,事业有成,为母校争得了荣誉。
  迎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踩着改革开放的鼓点,乘着“两基”达标的东风,朝着“三个一流”的目标,漳浦华侨中学师生将以新的雄姿,团结拼搏,开创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畲乡小学教育发展的缩影
  我的第一母校——顶坛民族小学
  黄美成
  七岁那年,我跨入小学门槛,就读于顶坛民族小学的前身私立顶圩维新小学。该小学是当地开明士绅蓝亚斗先生于1921年8月创立的,校址在新城自然村南边。解放后,共产党接管学校。1951年8月,学校搬迁到现在的顶圩自然村,改名为顶圩小学。当时,这里有一座大教堂,建于1919年。星期天,经声朗朗,教徒来自湖西及附近乡村。为了学校搬迁,在教堂两边扩建四间“护厝”做教室,这是学校第一次建设。我们就在里面读书,前面有一块约200平方米的操场,全校学生在此做操和体育活动。北厢的院里有颗桑树,屋后有一株大的皂英树。夏天,蝉声绵绵。学校的东北边是一条大溪,溪水流过湖西,经赤湖流入大海。溪水潺潺,长年不息。夏天,同学们在溪里洗澡戏水、游泳、抓鱼……,大溪给了我许多知识,我懂得一点游水,也是在那里练出来的。蝉声、钟声、流水声、圣经声、读书声构成一幅自然的优美图画,这母校特有的天然景观,是在世上难以找到的。
  学校改为公立后的第一位校长是蓝德模,他一直担任到1954年8月。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老师还有蓝玉璋、蓝斯文。高兴的是他们都还健在,都是七十多岁人,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他们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过着较清贫的生活,敬业乐群,别无他求,别无他想,这些可能是他们长寿的秘诀吧!
  三位老师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朝夕相处,他们和霭可亲,爱生如子,对同学的缺点总是耐心开导,从不训斥。上课循循善诱,讲课慢条斯理,一派儒雅风度。为人善良,可亲可敬。以至于我一生从内心上把他们奉若神明、孔子形象、为人标准。受到他们影响,我总感到,教师的职业最神圣,受人尊敬,当我走上教师岗位时感到多么自豪。
  当时小学老师的教学任务是繁重的。顶圩小学是初级小学,学生不多,四个班,采取复式教学(一个教师在一间教室里对几种不同程度的学生授课)。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音乐、图画、体育,一个老师要教几门功课。
  当时,“含笔蘸砚”的老师待遇较低,生活是清贫的。据统计,解放初,全县小学教师170多人。政府采取大米工薪制,每月大米100市斤。第二年,政府根据上级指示,按学历、工龄、工作、思想评定小学教师工资。最高大米200市斤,最低165市斤。那时,每年寒暑假还要到县城参加学习,自带被子、日常用品,按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改造和业务学习。
  解放初期,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读书人不多。我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但父母亲重视子女教育,认定家里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全班12人,无一女生,初小毕业考入湖西中心小学才5人,蓝宝元、蓝宝龙、蓝旺枞、蓝天赐和我。同学们学习是认真的,记得从不迟到。作业不多,一般在学校完成。
  校园里生活也是有趣的。本校同学还来自山后、丰卿村的孩子,同学们和睦友好相处,从不打骂,至今还保持着深厚同学之情,常来常往。那时学校也开展体育活动。课外活动自由自在,跳绳、打球。夏天,在溪里戏水,中午到校后,坐在大皂荚树下乘凉、聊天。皂荚里的皮肉有洁物去污作用,学生们可随意在树下检几个,剥开去核后拿回家洗衣服。
  我于1953年7月初小毕业后便离开了母校。1972年调回湖西侨中任教,以及后来在县教育局工作,分管小学教育工作,才有更多机会回到母校身边,并关注母校的发展。
  1957年,这初级小学由于学生增加,升格为完全小学。学校进行第二次建设,把教堂两边的“护厝”再延伸扩建六间教室,基本解决了教师办公和住宿之用。学校进行第三次扩建是1973年,学生增加了,教师增加了,教学、办公、活动场地等严重不足,村党支部书记黄绍宗重视教育,决定把学校西边水田3.5亩填土作为操场,学校北边2.5亩园地也征用为校园,这是一次重大办学举措,是学校历史上的辉煌之举,先后共投入8万元,建设300平方米用房。这时学校已发展到12个班级,学生400多人,并附设一个初中班,学生50人,全校教师共20人。
  第四次较大规模建设是1989年6月,动工兴建一幢三层教学楼400多平方米,学校结束了没有楼房的历史。那时村支部书记蓝惠安,是一位有远见的领导者,为教育舍得投资。我们为母校高兴,我和当时任乡长的蓝宝元为新建大楼剪了彩。全村父老乡亲兴高采烈,在大会上,我心情激动地讲了话,表扬了蓝惠安,也赞扬了前任村支书黄绍宗为新楼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他们为顶坛小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母校第五次较大规模建设是在1995年6月,为迎接省市教育“两基”验收,蓝惠安同志在乡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带领动员全村群众,再次掀起办学热情,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共集资50万元,大刀阔斧改造校舍。除南边教室外,把校内所有旧建筑物全部拆除,在教学楼东边再建一幢三层十二开间教室980平方米教学办公大楼,翌年二月竣工。还搞了配套建设,建好学校围墙,平整了操场。
  母校已跟上时代步伐。学校的楼房是崭新的,是全村中最大幢的,最漂亮的,是全乡规模最大的一所民族小学。学校的校园是美丽的,师生们对她进行美化绿化。校门围墙完整,升旗台标准,体育设施完备,我们为母校而自豪。由衷感谢父老乡亲,在他们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时候,为了子孙后代的培养,多年慷慨解囊,几易校舍,毫无怨言;由衷感谢具有远见卓识的村领导黄绍宗、蓝惠安等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为校舍建设挖空心思,不遗余力,不怕得失,建设这样好的学校;由衷感谢办学效益显著的校长黄厚基、蓝其维、蓝子玉等和学校教师们,他们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含辛茹苦、诚实劳动,为培育人才做出贡献。
  母校已走过了七十七个春秋,可以说是桃李芬芳,为少数民族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顶坛民族小学毕业生有3000多人,他们当中具有中师、中专学历100多人,大学毕业40多人,都在各自不同岗位上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其中担任大、中、小学教师的80多人,单我的老家顶坛自然村就有32人。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前进。母校经历了“女大十八变”的年代,容姿焕发。漂亮的楼房,明亮的教室,美丽的校园……,想起我们刚进入小学的情景,现在的这代人太幸福了!然而,比起那城里的小学,这里没有标准图书馆,电化教学室,我们的教学质量还跟不上他们,这里没有……我心里总感到,我们乡村的领导,我们的父老乡亲,任务艰巨;我们学校的校长、老师责任重大;我也感到,那些母校教育出来、时刻关注母校发展的校友们,还应该为母校做些什么?!
  衷心祝愿母校在蓝子玉校长带领下,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写于1998年夏
  百年老校 焕发青春
  ——记漳浦县实验小学
  柯清元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维新”因慈禧皇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皇太后挟光绪帝逃到西安后,听从了随从大臣的献议,在西安行在颁布“变法上谕”,宣称“维新”,回到北京后开始施行新政,其中一项是废科举,兴学校,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实行。漳浦县即将原儒学改为中西学堂。以后演变为两等小学,后分为第一、第二小学,改为培文、培英小学,再并为第一中心小学、绥安中心小学。解放后,私立逢源小学并入绥安中心小学。
  现据漳浦教育界老前辈黄荣昌等先生遗下的回忆文字,并参阅如今年逾八旬、曾任绥安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代校长柯庆德先生撰写的回忆文章,对实验小学的历史沿革综合整理如下,望知情者加以补充匡正。
  承前启后话沿革
  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将很久以前就有的一所县办儒学梁峰书院改为中西学堂。知县柏麟书聘请贡生陈克仁等为董事,蔡新的六世孙蔡天章为堂长,杜浔名士邱道邹、林心照(经漳州简易师范培训)为教师。学制分为高、初两等,招收已有一些文化根底的童生为高级生,程度较低的为低级生。课程设置四书、五经、修身、国文、史地、算术等科目。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中西学堂改为县立两等小学,校长蓝翊虞(福州师范毕业)。废四书、五经,保留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高等班增设英文、理科、手工等。
  1913年(民国二年),改校名为县立两等国民学校,学制初、高等各4年。
  1916年(民国五年),两等国民学校改名为县立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另设第二小学,简称“县二”,校址先设于“三房巷”,后迁至麦仔市街,以原清代“武营”为校舍,(今县实验幼儿园园址),学制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1926年(民国十五年),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入闽后,将校址设在文庙的“县一”改名为培文小学,改“县二”为培英小学。是年,增设培德女子小学,校址在东埔“司马第祠堂”。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漳浦,专员朱熙兼漳浦县长,着手整顿学校,在各区(当时全县设五个区)设一所中心小学作为示范校。是年,首先在第一区试行,将培文、培英二校合并为“漳浦县立第一中心小学,以蔡竣德为校长,培德改为幼稚园,黄玉真为园长。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按福建省政府规定,学校要以所在地名为校名,第一中心小学改名为“武营中心小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福建省《县各级组织纲要》规定,取消“联保办事处”,将几个联保合并成一个乡(镇),全县分为30乡(镇),后并为15个乡(镇),每乡(镇)设一所中心国民学校(完全小学),武营中心小学改为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蔡竣德他调,由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张顺福接任校长。其后,校长依次为郑文炳、余炳文、王元佑、蒋天民、曹国强、黄希元等,任期都较短。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绥安镇中心国民学校由县教育科督学陈子中(马坪人)兼任校长,调金塘乡(今深土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柯庆德任绥安中心国民学校教导主任兼代校长。四十年代后期,蔡竣德继续担任校长,直至解放。
  1949年9月下旬,漳浦解放,所有中心国民学校一律改称中心小学。绥安中心小学继续由蔡竣德担任校长,后县人民政府委派郭泽漳为校长,校址仍在武营,全校教师15人,其中女教师5人,是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1950年起,县基督教会进行“三自”(自传、自养、自教)革新,与外国教会脱钩。1951年7月,县人民政府呈文报请专署准予接管解放前由英国教会创办的逢源小学。1952年7月,上级批复照准所请,14日,县人民政府以(52)县府教字第114号文件命令正式接管私立逢源小学一切财产校教具,一座土木结构的三层教学、办公两用楼房,约1200平方米,自此,绥安中心小学由武营搬进原逢源小学旧址,校长陈焕彬。1957年,上级要求各县要办一所教学实验性质的小学,9月,绥安中心小学正式批准改为“漳浦县实验小学”,升格为县直属单位。
  “文化大革命”后期,实验小学被改为“城关绥北小学”由县管校变成由生产大队管理。起初办学无章程,教学无规律,教室、操场成为绥北个别社员的牛栏,社员自由进出校园,校教具散失不计其数,图书、仪器几乎荡然无存,学校遭受空前劫难。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经过整顿,教学秩序有好转。
  1978年9月,漳浦县革命委员会下文通知,“绥北小学收归县教育局直辖,并恢复原校名漳浦县实验小学,一直沿用至今。人民政府接管后的校长(正职)依次是郭泽漳、陈焕彬、陈暨南、潘金海、陈合和、柯木林、何辉健、潘金海(再任)、吴两水、方子楣、邱子敏(女)。
  继往开来展鸿图
  实验小学建校近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面,又有曲折困难的一面。历来在该校曾经任教的大多数教师怀着一股“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挑起培育祖国幼苗的担子,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走完一生艰辛曲折的战斗历程。早在三十年代,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时在武营中心小学任教的青年教师蔡启昌、林清秀(女)、曾敏英(女)、张淡月(女)、蔡维汉等,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热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师生中、校内外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民众喜闻乐见的话剧,如《抓汉奸》、《松花江上》、《塞上风云》等,唤醒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及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在校内组织“歌咏队”、“晨呼队”、“大刀队”、“舞蹈队”,以抗日前线最新的消息编写剧目,不定期地深入附近村庄演出,造成浓浓的抗日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批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踏进实小校园,为学校注入新的血液,他们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把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知识素质和技能技术训练作为己任。早在五、六十年代,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郭瑞云、叶美云(女)一心搏在教学上,精心设计少先队活动项目,掌握儿少活动的心理特征,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之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群众的肯定,组织的认可,前后多次评为县、市、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光荣称号,出席省少先队“先代会”,受到省一级政府的表彰。
  善于抓好班级工作而著称的王碧珠,平时严以律己,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及时总结推广交流教学经验,深受历届毕业学子的敬重,同行的赞誉;1957年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出席福建省教育系统“先代会”,受到表彰。
  70年代,柯木林任校长期间,紧跟时代步伐,开展班级电化教学,各班配置教具——幻灯机、幻灯片,以课文为导线,逐课通过幻灯讲解。教师黄惠珍、王碧珠等专心钻研教材,通过直观教学,效果良好。当时地区教育局组织各兄弟县莅校参观交流,对此深为好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县委和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师生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争创一流学校,制订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跨世纪,上台阶,学校出现了新的转机,教学改革有了新套路。在吴两水任校长的1984年5月,教师陈国艳(女)代表福建省(全省只选派一位代表)出席全国在东北哈尔滨市召开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研讨会”,会期25天。回县后,领导重视,传达贯彻,组织学习培训,各学区骨干教师来县学习后分赴各校实验,效果颇好。在漳州市于龙海召开的一年级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陈国艳代表漳浦县实验小学介绍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体会,又于1987年在省教委召开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介绍,深得与会者的认可与赞赏。
  90年代,邱子敏以实验小学建校近百年来首任女校长的崭新姿态主持校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带领一班人,牢牢抓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围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功能的目标,以“务实、拼搏、奋进”的精神,学校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青年教师林天一渗加教学竞赛,获得省级表彰,在全国第二届美术、书法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园丁证书;教师蔡机智平时专心钻研教学,指导学生写作方面有新的突破,荣获全国第二届春芽杯活动组织指导优胜奖;1995年6月,教师张婧婧在全国春芽杯活动中,荣获全国书法作品指导优胜奖;青年教师何瑞卿、林凤红在中国首届青年诺贝尔写作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的光荣称号;教师黄向荣字画功底厚,立意有创新,受聘为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的名誉教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中,县实验小学受县、市二级政府表彰的团体(个人)达千人(次)以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有邱子敏等11人次;受省级表彰的有27次,其中个人得奖有陈梅英等21人次;受国家级(或相当级别)表彰的22次,其中个人胡秋蓉等32人次得奖。
  建校近百年来的漳浦县实验小学,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他们从母校毕业后或继续深造,或刻苦自学,或拜师学艺,陆续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有的出任各级行政领导;有的参军保卫祖国;有的成为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人民教师、律师,其足迹遍布祖国的每一角落,真是“百年树人,桃李芬芳”。
  如今(1997—1998学年度),实验小学拥有35个教学班,学生有2397人,施教区的学龄儿童2151人,入学数2151人,入学率100%,其中女学龄儿童909人。全校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中共党员27人,共青团员28人。教师中女性78人,占教师总数的75%,是全县各级中小学校教职工中女性比例之最。教师学历达标又是全县之最,专任教师中大专毕业6人,中专(普师)87人,高中毕业1人。教师资历水平又是全县之最。学校现有用地面积9707m2,新建教室两幢四至五层办公、教学两用的楼房,建筑面积8633m2。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教育工会活动室、师生员工卫生医疗保健室、电化教学室、体育研究室、音乐室、年段教师教研室、存书万册的图书室、师生荣誉馆、少先队部、团支部、党支部等,为实施第二课堂提供了良好条件。
  全校教职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以满腔的政治热情,用自己的爱心、智慧、汗水培育一代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兴旺献出自己的青春。
  漳浦基督教会办学梗概
  柯清元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英国政府迫使清王朝承认诸多不平等条款,其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漳浦与厦门隔海相望,自此,一批批洋人、传教士相继进入内地。在金浦大地建教堂、设医馆、办学堂。不上半个世纪,基督教会办学几乎遍布全县集镇或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庄。起初办学是以教堂为阵地,以“主日学”形式出现(由于教徒常带孩子去做礼拜,教会为防孩子吵闹,将他们集中起来,派一个教师带领,另辟一间教室,叫主日学),一半参照当时政府的法规、意图,一半按教会意旨行事。教会办学就其时间来说,“校龄”大都不长,唯有县城的“逢源小学”逾越半个世纪。现就全县基督教会办学的主要部分综述如下,望老前辈及知情者补充厘正之。
  漳浦私立逢源小学 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校址设在县城北隅新路尾(今实验小学校园内),由以英国基督教会为背景的“中华基督教浦邑堂会”创办。起初,校名称为“蒙学堂”,属于启蒙性质(方言为“新破笔仔),嗣后改为“书业院”,学堂第一任董事长为华人牧师吴封浚(又名吴坝,晋江人),副职是英人密牧师;第二任董事长为华人牧师杨约西(佛昙人),副职是英人越牧师;第三任董事长为华人牧师吴茂寿(鼓浪屿人),副职是英人莫亨利。直到1904年改校名为“逢源小学”后才设校长,现将历任校长姓名、籍贯、任职时间依次列表如下:
  逢源小学初办时,教室是在今实验小学教学大楼前面偏西的那一排平屋(已拆建),东与孤儿院相接近(在实小最早校门左右),西靠近源梁医院(今实小新校门前的旷地)。起初,学制七年,校训是“仁、义、礼、智、信”。课程设置国文、英文、算术、历史、地理、手工、唱歌、图画、体操等。使用的教科书多是灌输一些崇洋媚外的资料,有的还摘取儒家学说中一些封建、陈旧的言论,以印证基督教义,使中国人容易接受,当时洋牧师所说的“孔子加耶稣,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是洋人在华办学心理的真实写照。
  辛亥革命后,逢源小学按照民国政府学制,采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的课本,与其他小学不同的是高小每周加两节英文课。
  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1925~1927年)校长王达赐任内,建一幢土木结构的教学、办公两用兰层大楼,1925年开工,1927年落成,约1200平方米(已拆迁),成为当时全县一流校舍。
  黄德庇初任校长(学监)时,曾聘请鼓浪屿英华书院毕业生黄铁印(本县前亭人)任英文教员。以后又聘请林笃信、英国传教士嘉牧师、南医生任课,教学上颇为出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于教会办学经费紧张,养正女校并入逢源小学。太平洋战争发生后,经费更为困难,1944年,逢源小学申请将初小部分改为绥北国民学校,使用原养正女校校舍,获准后,按公立学校待遇,绥北国民学校由政府拨给经费和员工食米,(当时货币贬值,公教人员主要靠政府每月发食米90市斤生活)。后逢源小学高小部分也经费无着,全部由县政府发经费和员工食米,绥北国民学校并回逢源小学。
  洋教士在中国办学,有其文化渗透的目的,然而,也为中国培养许多有用人才,逢源小学也不例外。该校自18911952年办学61个春秋,许多毕业生升上高一级学校深造,成为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逢源小学启蒙,以后深造成才的较著名者有:
  林笃信,赤土万安村人,美国哈佛大学市政建设学硕士,历任上海大厦大学教授,江汉海关监督等职。
  黄则吾,长桥乡人,协和大学毕业,历任集美幼师教务主任,校长、漳浦中学校长。出洋后,历任南非、新加坡等国华侨中学校长。
  郑德超,长桥乡人,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为国培育英才,数十年如一日,颇有建树。
  林遵行,万安村人,协和大学毕业,鼓浪屿医院院长。
  林列,万安村人,燕京大学毕业,曾任龙岩县长等职。
  陈达元,赤湖人,金陵大学毕业,曾任漳浦园艺职业学校校长,民国“监委”。
  黄卫世,长桥人,协和大学毕业,曾任厦门幼师校长,省人大代表。
  黄则初,长桥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任北伐军军官。
  郭仲琦,石榴人,新中国的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中民,绥安人,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士,任该校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仅就笔者所知者而言,其他不能一一记录,请原谅。
  漳浦养正女子学校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由英国教士创办,属于小学体制,附设蒙学堂(即幼儿园);又附设妇学,招收教会文盲女会友,教汉字及“闽南白话”(用拉丁字母拼写方言)。办学初期由英国姑娘(不出嫁的女教士)安玉瑜、力希宁主持校务,后英国基督教会又派姑娘霞以利,斐美珠来校协办,并培养本校毕业生余秀德(已故百岁老人“达聪先生娘”)为教师。民国时期按中国小学学制,采用教育部审定的课本,高小班加设英语一课,课本采用教育部审定的“英语初阶”。除正常教学外,每周日师生要参加宗教活动,学生百余人,几乎都是教友子女。
  民国九年(1920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集资及校友赞助,在新路尾(浦邑堂会礼拜堂右后侧)建一幢二层土木结构的楼房,面积565平方米,俗称“红楼”,曾是1932年入漳的红军第三军指挥部,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因经费困难,养正女校并入逢源小学,太平洋战争发生后的1944年,逢源小学经费更困难,把初小部分改为绥北保国民学校,以养正女校校舍为绥北国民学校校舍,实际为逢源小学的初小部分,改名国民学校是按照当时公办校名,由县政府发给经费和员工食米。1947年绥北国民学校停办,并回逢源小学,县政府全部按公办学校发给经费和员工食米。
  长桥教会小学 长桥基督教会所办。据《基督教闽南长老会八十年简史》载:“长桥堂会乃属坑尾堂会,其设立学校、育才不亚于逢源小学”。首任牧师陈永乐,自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起任职十余年,其间增建学校。牧师陈永乐在任内病故,1911年(清宣统三年),再聘杨允信为长桥堂会牧师,继续办学,虽然该校只办初小,且地处农村,但办学历史悠久,许多学生升学逢源或养正小学,出了不少人才,除在逢源小学毕业生中介绍者外,还有林玉印(女,又名林洁英)学业有成,历任漳浦、云霄、金门、厦门等地教会女子小学校长,终任泉州神学院院长,享年96岁。又如黄卫民、黄既齐、黄秀锦等均在长桥启蒙,再在“逢源”或“养正”毕业,后再深造,出社会后活跃于教育、医务、科研、工程、企业各界。
  马坪育源小学 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由马坪基督教会牧师李神道倡办,校务由堂会长执主持,利用礼拜堂作教室,男女分班上课,每班少至十余人,多至二十余人不等,经费来源由教会津贴或会友捐款(请参阅本辑《育源小学》一文)。
  杜浔正本小学 校址在杜浔文卿村文场后自然村,清光绪中期创办。办学初期以“主日学”形式教些单字新词。后发展成除星期日外的整日学习,办一个综合班,利用礼拜堂后座作教室,经费由会友筹集,聘请原云霄俊源小学教师王正道、本县医生郭益昌担任教学。课程设国文、算术、书方(练习毛笔字)、唱歌、图画等。据福建师大教授郑德超博士于1987年回忆:当时的学生有郑文超、郑德超、卢正吉(范阳人),附近乡村来就读的有黄金元,林贵权、黄瑞仔、林有仔、林天赐、陈春简等,1932年停办。
  此外,基督教会创立较早的佛昙、旧镇、南浦(小龙溪)都曾办过小学。
  漳浦最早的教会学校——马坪育源小学
  ·陈芳浦·
  英美传教士于清末将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同时,即开始兴办学校,传入漳浦的基督教也是这样。位于漳浦县东北隅的马坪,地近白水营,交易往来频繁,而白水营与“五口通商”之一的厦门有水路交通的利便,基督教在厦门传播之后即传入白水营,并迅速传入马坪,成为漳浦县境最早传入基督教的地方,教会办的蒙养学堂(幼儿园)和蒙养院(小学)也是全县最早。
  基督教传入马坪始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马坪庙兜人陈太乙在白水营听传信教后,引英国传教士宾为霖到马坪传教。咸丰十年(1860年)基督教会在马坪后康新圩典店屋一间为讲道堂。1873年由后康新圩迁移仙都之西洋圩正式建礼拜堂。1888年选聘李神道为牧师(李毕业于鼓浪屿回澜神学院,曾在该校任教,乃原纯美中学校长李克柔之父)。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基督教会在马坪顶圩典破楼房一座,修理后,将教会从西洋圩迁移该处。李神道牧师利用这座楼房之讲道堂及其它房间办学。并于1890年开始招生上课。起初办蒙学堂(外地孩子可寄宿就读,类似托儿所兼幼儿园)为我县最早之蒙学堂。学生来源以教会会友之子女为主。开始只数十人,男女同班,同在女校校舍上课。起初数学教以1—100自然数,以手指、柴枝、竹签等为辅助教具。用卡片逐字进行识字教学。启发学生智力方面,由教师用白色玻璃瓶装水,分别渗透黑、红、青、蓝、黄等颜色让学生识别颜色,有时用不同颜色的布或纸让学生识别;又用动物剪纸(教师自制)如“羊纸图”,教师有意将“羊头”、“羊尾”另置,由学生拼凑为整体。日常生活方面,教学生自己穿衣,扣钮扣,穿鞋,结鞋带;写字用沙盘。手工有绘画、剪图案,做玩具;女孩子学拿针、穿线、缝布等,较大的女学生则学缝手巾,个别的还学绣枕头囊等。游戏方面有:“瞎子抓跛子”、“围圆圈放手巾”、“跳大翁”等等。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基督教会在顶圩购地皮新建礼拜堂,建二层楼房一座和平房一排七间。楼房的楼上房间为办公厅。大厅作教室;楼下大厅为礼拜堂。礼拜堂于星期日作礼拜讲道之用,平时也作教室上课。平房部分作教室,部分作教师宿舍及供学生上课与住宿之用。这时学校分为“蒙学堂”、“男校”、“女校”、“妇校”及“夜校”。而以“男校”为主,“男校”名为“育源”;“女校”、“妇校”起初同一教室上课,按识字程度分开教学(类似复式班教学)。后来“妇校”、“夜校”多收文盲妇女,教以汉文及拉丁字母以拼读闽南方言,俗称“白话”(类似速成扫盲班)。后“女校”及“妇校”合称“毓德女校”。教材是读《农民千字文》,而算术是教《珠算》等。总校名叫“育源”。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按清廷颁布学制,称育源小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学校教育大发展,除马坪各自然村都有学生到育源小学就学外,前来就读的外地学生还有佛昙、港头、井尾、赤水、龙文时、杨尾桥、石步溪、江口、镇海、厦门以及南靖和溪等地。这时,“男校”按一、二、三、四年级分班,楼上已不够用,又以楼下礼拜堂及平房之厅间为教室,学生多达百余人,其规模除城关之学校外,首屈一指。此时,按民国政府颁布之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施教。育源小学只办初小四个年级,毕业后升学高小需到外地就读。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马坪旅印尼侨胞陈照馨先生等集资倡办“育才小学”(完小),育源小学的毕业生才获就近升学于“育才小学”高小部。
  在育源小学及毓德女校和蒙学堂任教的男教师有:李神道、王荣基、林振南、蓝敬重、蓝明奉、杨允恭、陈明勋、陈达四、黄恩典、甘添寿、黄应求、黄士诚、陈茂协等;女教师有李淑德、庄清洁、杨爱惠、薛廉节、黄谦怀、李玉霞、吴清云、叶金钹、朱得意、杨婉、陈碧玉、陈淑敏等。溪东社秀才陈烈扬也受聘任教于该校。
  育源小学的负责人是由教会的牧师兼任,教务由牧师和传道负责安排。蒙学堂一班由一位女教师负责,寄宿生也有一位女教师负责管理。后蒙学堂改为幼儿园,园长是黄仁慈女士。
  育源小学自1890年创办至抗日战争爆发,因经费无着,日校停办,夜校仍继续上课,至1949年才全部停办,存在时间为一个甲子年(六十年)。校友遍布海内外,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教授、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作家、诗人、书法艺术家、高级工程师、农艺师、外交人员、外语翻译人员;有的成为党、政、军各级干部;有的成为企业家、个体专业户、牧师等等,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他们都感念在育源小学时受到的良好基础教育,才有后日的成就。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