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塔水库的兴建与“下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84
颗粒名称: 土塔水库的兴建与“下马”
分类号: TV632.57
页数: 10
页码: 60-69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塔水库在1971年动工兴建后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最终导致工程“下马”的原因。文章详细描述了兴建水库的前因,坝区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情况,灌区渠道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以及计划总工程量和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文中还说明了水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包括工程量出入较大、资金来源不足、民工退场、工价提高等问题,最终导致土塔水库工程“下马”的结局。文章最后指出了水利工程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重新规划和续建土塔水库的建议。
关键词: 漳浦县 土塔水库 工程

内容

土塔水库于1971年11月动工,位于今湖西畲族乡罗汉陂下游,属赤湖溪流域,源于玳瑁山的旁支三脚垫和虎空尾群山中,主峰海拔460米,上源分两叉,流经湖西、赤湖入海,汇流口以上干流长13.8公里(海拔40米)。
  一、兴建水库前因
  当时,中共漳浦县委员会、漳浦县革委会决定兴建土塔水库的前因是:
  1、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以粮为纲”、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实现福建省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在“四·五”期间实现一人一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的奋斗目标。
  2、根据当时湖西、赤湖两公社统计:有“望天田”面积6688亩(其中湖西1703亩、赤湖4985亩),1963年遇上历史罕见的百日大旱,两公社受旱农田面积27067亩(其中成灾面积21916亩),1971年又发生旱灾,受旱农田面积扩大到28802亩。当地干部、群众迫切要求兴建土塔水库。
  3、经勘测规划,土塔水库建成后,可以解决今湖西畲族乡和赤湖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万多亩,在做好蓄水保水、节约用水的前提下,还可扩灌计划开荒、围垦面积12800亩(其中湖西开荒面积5000亩、赤湖围垦面积7800亩)。
  1971年11月间,县委会、县革委会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于部,成立土塔水库工程修建指挥部,并组织受益区部分劳力上场,着手做好施工前准备和清基等工作。
  二、坝区枢纽工程
  动工三个月后,坝区枢纽工程,由当时龙溪地区水电工程队勘测设计组负责地质钻探和工程设计。
  坝址先选在罗汉陂下游约350米处(下坝址),即进行钻探清基。
  1、地质钻探:土塔水库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坝区地层为燕山期粗粒花岗岩,因受多次地震影响,构造发育变动,形成断裂层,且被岩脉多处侵入穿插,岩石普遍呈现深厚(球状)破碎的风化层,有一条顺河断层带。
  2、坝址选择:上坝址在罗汉陂下游约70米处、下坝址在上坝址下游约350米处。经地质钻探:
  上坝址可利用岩层埋藏比较浅,到弱风化岩层约8~10米,而下坝址则深达14米左右。当时,下坝址已提前清基挖深6米,工程量虽可比上坝址减少,但因水下作业,操作困难,且增加砌石量。清基(包括大坝、挡土墙、消力池等项目)工程量,上坝址比下坝址虽多1.1万立方米,但砌石量却可减少1.33万立方米,可节省水泥825吨。
  上坝址河谷较狭,左、右两侧堆石坝土石方,上坝址比下坝址减少2万立方米;所需劳力,上坝址比下坝址可节省19万工日。
  最后,经比较改定上坝址。
  3、坝型比较:根据地质勘探资料,作砌石重力坝和粘土斜墙堆石坝两种坝型比较:
  从工程造价上看:重力坝比堆石坝总投资少37万元,但材料费和技工费多29万元。
  从技术条件上看:重力坝基础处理要求较高,清基要求挖至弱风化岩基深8~10米,水下清基要采取阻水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措施,工作量大,而堆石坝对技术要求较低,当时可以采取大兵团作战,搞群众运动。
  从材料供应上看:当地石料储量多,两种坝型所需石料可以就地取料,堆石坝所需石方较多,而且土料运距远,但重力坝所需水泥数量多,当时供应较有困难。
  从劳力负担和施工条件上看:堆石坝所需劳力较多(比重力坝多59万工日),为渡汛,堆石坝必须集中大量劳力抢渡拦洪关,而重力坝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分期施工、分期受益,劳力负担较轻,有利于农业生产。
  4、坝型设计:经两种坝型比较,最后决定采用溢流与非溢流重力坝和粘土心墙堆石坝联合组成的坝型进行设计。
  溢洪段为浆砌石重力坝,布置在河床中央,当时设计坝顶高程48米,最大坝高37米(从基础算起)、坝顶长33米非溢流段重力坝设计高程54.5米,最大坝高43.5米、坝顶长8米。
  在重力坝左、右两侧堆石坝,设计坝顶高程54.5米(另加防浪墙高1米),最大坝高30米、坝顶长185米(左岸长70米、右岸长115米)。
  采用弧形闸门,设计安装10×5米闸门3套,配2×7.5吨启闭机3台,设计减洪量650立方米/秒,校核减洪量735立方米/秒;放水建筑物(钢筋混凝土衬砌)1孔,底高程33.8米,内径1.5米,长27米,最大流速12.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2.1立方米/秒。
  溢流坝下游接消力池长42米、宽33米(浆砌条石厚2米)、池底高程17.5米;溢流坝右侧接非溢流重力坝一段长8米,坝体内设置放水涵管1个,管底高程33.8米,管径1.5米,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供农田灌溉输水。
  左、右山坡以粘土心墙堆石坝与重力坝相接,两侧各设三道截水墙插进心墙(一道长6米、宽4米,另二道长各1米),以减少接头渗漏,确保工程质量。
  5、水库概况:土塔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00毫米,多年平均年迳流量448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42立方米/秒);设计洪峰流量760立方米/秒,校核洪峰流量1200立方米/秒;设计洪水位53.09米、正常高水位53米,总库容3055万立方米(不含调洪库容21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2905万立方米,死库容150万立方米(死水位33.8米)。
  水库建成后,库区淹没今赤岭畲族乡土塔村(棋盘、寨仔、铺仔脚、大厝、牛埕后、新村、溪尾内等自然村)和大墘乾村(大墘、石狮等自然村),当时落实迁移105户人口574人,拆迁房屋460间;淹没农田面积1209亩。
  三、灌区渠道工程
  灌区渠道工程由当时福建省水利建设大队负责规划设计。
  灌区划分是根据水库所能提供的水量与渠道工程分布情况而决定。经勘测规划:土塔水库实灌面积(不包括计划开荒、围垦面积)62125亩(水田面积33830亩、农地面积21440亩、“望天田”面积6855亩),其中湖西畲族乡农田面积20969亩(水田13811亩、农地5455亩、“望天田”1703亩)、赤湖镇农田面积35193亩(水田17489亩、农地12719亩、“望天田”4985亩),还扩灌深土镇农田面积5963亩(水田2530亩、农地3266亩、“望天田”167亩)。
  输水渠道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自放水涵管进入总干渠首,经过长350米渠段分左、右两条干渠,左干渠设计流量2.8立方米/秒,右干渠设计流量4.2立方米/秒。渠线总长56.35公里(其中总干渠长0.35公里、左于渠长22公里、右干渠长34公里)。渠线经过的地带大部分是砂壤土,透水性较强。
  灌区地形复杂,附设建筑物较多,设计总数为299座(其中左干渠94座、右干渠205座),大部分是渡槽和涵洞,并有深挖方5处(最深15~18米)。
  全线土渠长51.82公里、石渠长1.725公里、建筑物长2.805公里,占用耕地面积1200亩。
  右干渠受益18个村,渠线0~20公里,经过湖西畲族乡顶坛、城内、岭脚3个村,20~29公里(设计流量3.1立方米/秒)接赤湖镇的后湖、前张、西城、山油、保安、南峰、月屿、东城、北桥、赤水、亭里等11个村,29~34公里渠段(设计流量0.8立方米/秒)灌溉深土镇的墩柄、大肖、东吴、南境等4个村。
  左干渠受益6个村,渠线0~17公里,经过湖西畬族乡的丰卿、苏溪、后溪等3个村,1722公里渠段(设计流量1.8立方米/秒)接赤湖镇的西潘、前湖、半石等3个村。
  四、计划总工程量
  原初设经修改后计划总工程量:
  总土石方210.55万立方米(枢纽18.93万立方米、渠道191.62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81.08万立方米、石方29.47万立方米。
  总劳力322.8万工日(枢纽120.5万工日、渠道202.3万工日),其中民工239万工日(枢纽78.3万工日、渠道160.7万工日)。
  总经费748.9万元(枢纽315万元、渠道433.9万元)。
  需要水泥7950吨(枢纽4195吨、渠道3755吨),钢材83.84吨(枢纽55吨、渠道28.84吨),木材1057立方米(枢纽300立方米、渠道757立方米),炸药105吨(枢纽23吨、渠道82吨)。
  水库、渠道发挥效益后,当时估算年可增产粮食750万公斤,扣除占用耕地减收粮食产量后,每年可净增粮食产量625万公斤。
  五、施工完成进度
  自动工至1973年9月底止,共打备条块石24626立方米、打碎石730立方米、片石774立方米、运备砂4583立方米;挖土方127934立方米、填土方6310立方米;炸石方13682立方米、浆砌石9357立方米(基坑砌石高程平均达到黄零标高15.5米,比原河底低约3.5米)、干砌石705立方米;堆石3550立方米、填反滤料1976立方米、填混凝土710立方米;灌浆200立方米。使用劳力607210工日(其中民工452046工日、技工155164工日)。支出工程费73.56万元(实际投资49.26万元)。
  其中1973年度完成工程项目:建工棚170座、仓库7座,面积共11100平方米,备料、围堰导流和溢流坝、堆石坝、挡土墙清基及断层处理、基础固结灌浆回填,以及堆石坝一部分回填等等。同时,修建运石道路长20公里(汽车路已修至下坝址),在下坝址附近还建成板车路长2.7公里(其中左岸长1.5公里、右岸长1.2公里),并整修库外公路长3公里。
  六、工程“下马”原因
  1,土塔水库属“三边”(边钻探、边施工、边设计)工程,初设工程量出入较大,原估计石料储量在1公里内可开采7万立方米,动工后只能开采2万立方米,其余石料要到2公里外开采;溢流面和闸墩加工石料还要到9公里外采运。施工中多次遭到暴雨袭击,导流、清基排水困难,水中作业工效低,增加抽水设备和劳力。修改原初设,仅坝区增加概算指标:土石方22.3万立方米、水泥1641吨、钢材39.2吨、木材186立方米、炸药27.3吨,增加劳力123万工日,总造价增加187.51万元(其中直接增加159.5万元)。
  2、修建坝区枢纽工程资金没有来源。土塔水库工程初设于1972年9月上报,经当时福建省水电局批准同意兴建,坝区枢纽工程核定国家补助经费194万元,1973年度只下拨补助经费70万元。总经费748.9万元,要求国家补助经费378.56万元,其余370.34万元计划由群众自筹解决。但当时县财政和群众自筹资金又有困难。特别是继1970年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兴建朝阳渠引水工程(国庆节全线基本通水)后,1971年1月又动工兴建旧镇大(三)型桥闸(1972年2月竣工),接着,又于1971年12月动工兴建祖妈林中型水库(1976年6月坝区枢纽工程竣工),同年,土塔水库也提前一个月动工兴建,国家补助和自筹资金都有困难。
  1973年5月底,因汛期暴雨,坝区大部分民工退场,只留技工开采条石继续备料。
  3、上报1974年续建计划,只批准“维持小干”。1973年初步完成大坝清基任务和部分砌石回填后,我在1974年初冬春修水利期间,曾经到过土塔水库工地了解进度和续建计划情况。1974年计划在汛期过后,于6月下旬继续组织民工上场,连年施工,劳力由湖西、赤湖、深土3个受益区按受益面积比例分摊负担,平均每天安排上场劳力1500人,在施工紧张期间,最高上场人数达4000人。除安装溢流段弧形闸门和启闭设备外,在1974年度要全部完成坝区枢纽工程,并计划修建右干渠长5公里和完成附属建筑物30座。计划投劳187万工日、投资423.2万元(其中要求国家补助306.6万元),完成土石方27.5万立方米。
  1973年12月13日,《土塔水库工程1974年度施工概算》由中共漳浦县委文件浦革(1973)综164号上报,当时福建省水电局审批意见:“维持小于”,没有续拨补助经费,1974年度续建工程计划无法实施。
  此外,当时工价又不断提高,原来初设概算偏低,如预算工价:民工0.65元/工、技工1.3元/工;淹没迁移经费经修改后也仅17.22万元。
  在土塔、祖妈林两座中型水库同时兴建而资金有困难的情况下,为确保杜浔重旱区农田灌溉用水,当时县委、县革委会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先修建祖妈林水库,土塔水库下马。
  1976年冬春修水利期间,我曾经带新华社记者到祖妈林水库,以及在湖西水利工作站负责人陪同下到“下马”的土塔水库现场,了解两水库“一建一停”的情况。土塔水库原来在山坡上的条块石,除被利用修建赤丰水电站外,基本报废。土塔水库下马后,湖西畲族乡党委、政府和县人民代表,曾经多次提案要求续建,或利用原有的基础,降低工程规模,改建土塔小(一)型水库,但没有作出重新修改方案的决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续建土塔水库,重新修改工程方案,落实工程资金(县水利部门根据现有工价和三材市场价格,初步估算需要投资4200万元,才能续建完成土塔中型水库),亦可采取股份制投资形式,积极引进利用外资,以完成土塔中型水库续建任务,尽快发挥工程效益,为新一轮创业服务。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章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坝区枢纽工程
相关专题
灌区渠道工程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土塔水库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