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81
颗粒名称: 农业、水利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21
页码: 49-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农业、水利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漳浦县蔗糖业的发展、漳浦水果生产古今谈、漳浦最长的引水工程——朝阳渠等。
关键词: 漳浦县 农业 水利

内容

漳浦县蔗糖业的发展
  许木铃
  漳浦县种植甘蔗制糖,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已有种蔗熬糖的记录。但旧中国时代蔗糖业十分落后,蔗种都采用一种耐早但产量很低的“菅蔗”(又名竹蔗)。更兼载培技术落后,采用蔗梢苗做种,每穴用两条蔗梢“高射炮”斜插,行距宽达1.5米以上,管理上粗耕粗作。蔗园多分布在溪河两岸沙洲地或丘陵坡地上。制糖就在各村头的土糖寮进行。用两个大石磙组合成压榨器,由三头牛并驾拉动石磙转动榨取蔗汁。用四个大铁锅连合安装成煮糖灶,蔗汁上锅煮炼,撒上石灰粉中和酸性及澄清,用大量的柴草作燃料,每锅糖从蔗汁至炼成糖膏约需5~6个小时,煮成的糖膏倒进糖槽内翻动冷却,使之“翻沙”,再乘热搓成糖丸,每粒重约1.5市斤,叫“乌糖丸”,品质好的乌糖丸表面起花纹。“倒锅糖”即搓不成团,色黑味苦。故煮糖及烧火是技术工,要善于掌握火候才能制出好糖来。1929年,虽有万安侨办华祥农林公司引进瓜哇大茎蔗种,并用机器榨蔗,煮糖仍用土法,制成赤砂糖,但抗战时期机器内迁,仍用牛力带动石碾榨蔗。这种陈旧的土法制糖工艺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1949年秋,漳浦解放时,全县糖蔗9900亩,农业总产量10165吨,平均亩产仅1.03吨。1954年,开始用柴油机带动压榨机取代牛力榨蔗,生产赤砂糖。
  从解放后至1970年的20多年间,漳浦县蔗糖生产发展缓慢,每年种植的糖蔗面积在1~2万亩之间徘徊,平均每亩产蔗不上两吨。被邻近地区讥笑为“麻袋蔗”。
  食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轻工食品、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食糖不能自给,每年需花大量外汇进口食糖,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号召:“食糖立足国内,不吃进口糖”。中央于1975年对福建实行粮蔗挂勾政策,即上调中央每增加一吨糖顶抵一吨粮食的任务。这措施立即在全省蔗区推行,核定漳浦县甘蔗基数为4.32万吨。县政府按一吨原料蔗兑原粮250斤折成粮食纳入征购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生产单位。各生产队按送交糖厂原料蔗数量按每吨总原粮250市斤计算奖售,可顶抵征购任务,也可按平价购回做口粮。粮蔗挂勾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农民种蔗的积极性,蔗糖业得到迅速发展。1975年,全县的甘蔗面积是2.07万亩、农业总产2.7万吨,平均亩产1.3吨,年产糖2458吨。到1982年,全县种蔗面积上升3.45万亩、农业总产10万吨,平均亩产3.38吨,产糖10695吨,增长4倍多。为适应种蔗面积扩大,产量提高,制糖厂也开始向半机械化的中型糖厂过渡,此期间有日榨250吨的漳浦白糖厂,日榨100吨的梅林、万安、大南坂半机械化红糖厂,此外还有赤岭,佛昙日榨50吨的红糖厂,离这些糖厂较偏远的地方还有许多间土糖坊仍用土法榨蔗煮糖。
  蔗糖业的发展,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糖,县财政收入增加,农民也增收,特别是内地区的石榴、盘陀、绥安、赤土、万安、大南坂成为我县主要蔗区,农民种蔗,有粮有钱,积极性空前高涨。原料蔗总产不断增加。原有的中小型糖厂的落后设备和工艺已不适应。县委县政府积极向省轻工业厅争取在我县兴建大型机械化糖厂。于是,日榨2500吨的鹿溪糖厂于1981年在我县火烧埔破土动工,1983年底建成投产,当年压榨原料蔗10.03万吨,运转正常。按设备能力,一个榨季需原料蔗24~26万吨才能让糖厂“吃饱”。1984年春,县委常委郑党具体抓,号召甘蔗下水田种植,不少号称“米粮仓”的石榴庵前洋、梅西红梅洋、崎溪刈尾洋、东山村门口洋、绥安镇土桥头、溪南、后港“门口田”都成了连片的蔗田。当年甘蔗种植面积达7.88万亩,总产30.5万吨,平均亩产3.87吨,供榨26.43万吨,产糖3.17万吨。
  大型机械化糖厂设备先进、工艺新、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县委及时做出决定,关掉所有半机械化糖厂及土糖坊,把全县甘蔗统归鹿溪糖厂一家加工生产。1991年是我县创蔗糖业历史最高记录的年份,这一年全县种植甘蔗6.9万亩,农业总产36.5万吨,实际供榨33.18万吨,产糖3.77万吨。鹿溪糖厂自1983年投产至今(1998)已经历15个榨季,累计压榨原料蔗345.73万吨,产糖39.53万吨,平均每个榨季榨蔗23.05万吨,是我省同期间兴建的几家糖厂中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家。1992年,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家取消食糖购销政策,宣布糖料生产由指令性生产改为指导性生产,福建属于人多地少省份,改革开放起步较早,随着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莆田、仙游、晋江等地糖蔗生产出现大滑坡,我县邻近的龙海、平和、云霄、诏安的甘蔗生产也一落千丈。唯独我县蔗糖业仍然保持稳定的局面。1994年,全县种蔗面积5.1万亩,农业总产26.45万吨,平均亩产5.18吨,供榨22.06万吨,产糖2.5万吨。种蔗面积、总产及产糖量均列全省各县(市)首位,全国糖料百强县排居第51位。1985年,被国家列为“八五”期间第三批糖料生产基地县,国家拨款245万元,本县配套资金225万元,合计47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重点兴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甘蔗良种繁育、病虫测报、甘蔗高产高糖示范片的建设。1996年9月,“全国糖料生产座谈及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的100多位糖料战线上的领导、专家参观了我县石榴盘陀的万亩甘蔗丰产示范片和南浦乡种蔗专业户徐金带的新台糖10号高产示范片。与会代表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县的甘蔗生产水平和管理措施表示赞赏。基地建设经过二年多的紧张施工,已全面完成,1998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合格,这将大大地增强我县蔗糖业的发展后劲。
  本人自1973年调回本县农业局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甘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亲历我县蔗糖业在分散落后情况下发展成今天规模巨大的产业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是县委、县政府对蔗糖生产的重视,把“稳粮兴蔗”作为振兴漳浦经济的战略方针,长抓不懈,及时制定优惠政策,稳住农民种蔗的信心;增加农业投入,改善蔗区生产条件,积极推广良种和新的栽培技术,使甘蔗生产步步上升。1956年,推广台糖134品种取代陈旧的竹蔗。1977年,引入闽糖70/611,几年后发展成当家品种,淘汰了台糖134号。90年代又引进高产高糖的新台糖10号、闽糖86/05良种。在栽培技术上推广“早地甘蔗深耕浅植”、“水田蔗三级整畦种植法”、“改春植为秋冬植”、也膜多盖栽培”、“配方施肥”、“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促进了甘蔗大面积平衡高产。
  脱稿于1998年7月30日
  漳浦水果生产古今谈
  董须光
  漳浦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陈朝光禄卿顾野王《饯友之绥安》(为到绥安县做事的朋友设宴送行)诗已有“贡桔伟含滋”之句,可见漳浦县前身绥安县的柑桔已经是每年送到建康(南京)朝廷的贡品。宋代,漳浦的柑桔良种推广到浙江,淳熙五年(1178年),浙江人韩彦直所著《桔录》说:“柑别种有八,桔别种为十四,凡其类合二十有七,乳柑为第一,且极甘得名,又名漳柑,其种自漳浦来。”
  元、明时期,漳浦境内丘陵地带已发展成为福建著名的果区。据陈鼎《荔枝谱》记载,“漳州荔枝、漳浦为最”。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已能采用扦插,高压枝条繁殖,选择优良品种。到清代已能应用嫁接、修剪、客培土、熏烟等技术。民国时期,果品加工方法得到改进,使用蜜、糖、盐浸渍桃李、荔枝、杨桃、杨梅等果品,或用暴晒焙制成荔枝干、龙眼干、桔饼、柿饼等。干鲜果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内销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地。
  漳浦素以“水果之乡”著称。境内分布着27科、65属、200多个品种果树,其中五大主果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桔、凤梨;其他果树有桃、李、杨梅、柿子、杨桃、枇杷、橄榄、西番莲、梨树等;此外,尚有小量果树,如葡萄、番石榴、番木瓜、菠萝蜜、人心果、蛋黄果、萍婆、莲雾、蒲桃、无花果、番荔枝、板栗、枣子、草霉等等。
  果树栽培经过长期的发展,曾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战乱频仍,交通不便,运销困难,果树生产每况愈下,到1949年,全县水果面积1.07万亩,总产只有2120吨。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为了挽救衰落的果树生产,采取一系列恢复发展果树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组织果农走集体化道路,发放贷款,减免税金,组织果品远销,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果树栽培指导机构,县经济作物站,配备果树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科学种果的指导和推广,不断地总结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经过三年恢复,五年发展,到1958年,面积7.44万亩,总产4730吨。分别增长6.95倍和2.23倍。1958年后,对果树管理不善,并出现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措施,不讲实效。后来甚至出现砍果树种粮之风,果树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损失极为严重。1963年以后人民政府加强了对果树生产的领导,并采取调整奖售办法,提高收购价格,减免果园征购粮食任务等措施,许多乡村创办果林场、耕山队,果树生产又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果树生产在“以粮为纲,全面砍光”口号下,又一次受到较大的挫折。
  1980年后,农村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农业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各乡镇认真落实果树业政策,果农有了因地制宜种植果树的自主权。1983年出现种植百万株荔枝的可喜景象,果树面积和果品产量得到迅速增长。1984年,柑桔、荔枝、龙眼、香蕉改为三类农副产品,可以多渠道流通,开放水果市场,价格随行上市,给果品生产带来了生机勃勃和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一大批果树生产专业户。此时,县花果中心也应运而生,对山地大规模开发,对调配种苗发展、果树种植,起到推动作用。1989年,全县果树面积15.23万亩,产量25521吨,随着农村改革不断,“要想富、修道路、种果树”在实行“谁种谁有”政策鼓励下,再次点燃了农民发展水果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他们重新上山安营扎寨,办家庭果林场,开发山地,综合经营,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新路子。
  现在果园今非昔比,大都是标准化的果园,形成规模化生产,建成商品化生产基地。在品种安排上从当地生态和立地条件、市场需求出发,坚持适地、适栽的原则,加大品种结构和区域调整力度。既要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良种,又要因地制宜注意多品种配置,早中晚熟品种和加工、鲜食品种适当搭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和增强销售能力。水果生产系列化服务体制日臻完善,产加销、贸工农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20年,漳浦果树生产发展势头迅猛,面积50万亩,产量30万吨,居全省水果生产前列。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山地开发先进县;1994年,被列入全国水果百强县第25位;1995年,获得省水果生产先进县;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称号。
  漳浦今天的八卦芦柑、蕉柑、改良橙均为部优产品,漳浦荔枝面积产量居全省之冠。乌石荔枝“剥壳不流汁,掉地不沾沙”,具有肉厚、质脆、汁多、味甜特点,适宜鲜食、晒干、制罐。漳浦香蕉皮薄质软,香甜可口,尤以本地蕉品质最佳,倍受青睐。漳浦龙眼果肉凝脂,晶莹润泽,清甜爽口,百食不厌,晒干后,甘甜滋补,安神养血。还有果实硕大的棕包梨,东魁杨梅,更是名不虚传。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漳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果蔬保鲜库建立以及县罐头厂、大三保饮料公司等全面投入运转,将大大缩短水果产业化的进程。
  漳浦最长的引水工程——朝阳渠
  〇陈章兴
  漳浦县为解决沿海旧镇、深土、六鳌等镇早区农田灌溉和人饮用水,于1969年12月中旬动工兴建全县最长的引水工程——朝阳渠。施工中,采取大兵团作战方式,发动和组织全县受益与非受益区群众,以乡(镇)、场成立民工团,并在驻军、机关干部的大力支援下,高峰期上场军、民4万多人,打三个战役:第一战役集中4.3万人,大打开挖土石方歼灭战,在短短的20天中,提前完成了土石方开挖任务;第二战役突击完成渠道22公里前的建筑物工程;第三战役完成了全部建筑物的建设。建渠大军以坚强的毅力,开山劈岭,跨河填谷。旧镇民工团和支援部队通力协作,在层层岩石中凿开了咽喉地段的“铁骨岭”——阉鸡崎深挖方。各包干段民工团,因地制宜,大搞技术革新。佛昙等民工团,运用渔船桅杆吊帆的原理,采用简易的“井字架”、“独木架”和倒吊“勾缝架”垒砌石墩;有的民工团还创造使用“人字翻槽架”、“八字吊装架”和“绞车式”加“推磨式”的连环土吊车,成功地把每节长10米、重5吨的钢丝网水泥槽身,吊装在高22.8米的高墩上;建筑“愚公渡槽”时,又采用“空心墩”、“空心拱”等革新项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劳力和木材、水泥、石料,大大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奋战1年,投入劳力317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7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16万立方米),总投资4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5万元),于1970年国庆节剪彩,全线基本建成通水,把西北的南溪水调往东南。源源的南溪水顺着新开挖的渠道穿山越涧,流入眉力中型水库,经水库调蓄,通过水库左干渠绕灶山下,再流向海滨,沿途受益绥安、长桥、赤土、万安、旧镇、深土、六鳌等7个乡(镇)、场,有效灌溉农田面积2.09万亩(不含眉力水库下游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是一处解决漳浦沿海严重缺水早区灌溉的引蓄结合的中型引水工程,对发展农业生产和供给沿海人民的生活用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朝阳渠位于漳浦与平和两县交界的九龙江支流南溪上游,引水口设在南浦乡美林村九十九坎河道上,砌筑石坝高3米、顶长64.6米、顶宽2米,坝上设放水闸7孔(高1.7米、宽1.2米)和进水闸1孔(宽2.69米),安装10吨手摇启闭机1台,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主渠道总长37公里,主要建筑物37座长3.2公里(其中渡槽16座长3.5公里),设计渠首引水流量6立方米/秒(正常实际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流经南浦乡龙桥村,在3.37公里处跨越南溪,筑“U”字形薄壳钢丝网渡槽长60米、高24.5米,渠水流过渡槽后,盘过7座山丘、越过3条溪流,设计流入眉力中型水库流量3立方米/秒(正常实际流量1.8立方米/秒)。同时,配套支渠3条共长14公里,与桥内、苦竹、石墓等小(一)型水库连成“长藤结瓜”水利网。引水灌溉,利用落差结合发电,于1973年3月在1.4公里处建1级水电站,装机容量250千瓦/2台;1979年5月在6.5公里处建2级水电站,装机容量375干瓦/3台;后又在20公里处兴建3级(甘棠)水电站,装机容量75千瓦/1台,设计年总发电量226万千瓦时。为加强渠道、电站工程管理,于1978年6月1日由县革委会浦革(1978)综77号文,下达《关于整顿现有水利工程组织管理的通知》,撤消原朝阳灌区革委会,恢复和建立朝阳渠管理处,配备专管人员60多人,认真搞好渠道除险加固、防渗堵漏和电站设备维修。渠道管理干部、职工自行研制“塑料油膏”(加热后再搅拌滑石粉),处理好“U”字形薄壳钢丝网渡槽接头漏水160节,止水率达98%。同时,推行工程、灌溉管理责任制,并建立养渠专业队,搞好挖潜配套,定期清淤、岁修渠系,使80%以上渠段基本达到不塌、不淤、不决、不漏的标准要求,保证输水畅通。1972年,开始续建万安、城关2条支渠;1988年,为解决水源地区南浦乡后坑、兴巷、马苑等村农田灌溉用水,新建盘山后坑支渠长6.5公里。1989年10月,还建立朝阳渠自供(电)区,把南浦、大坪、兴巷等村级小水电站并入县电网,线损率降低到12%以下,提高供电效益,保证抽水用电。
  朝阳渠渠首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770毫米,多年平均年迳流量1.2亿立方米,丰水年来水量达5300万立方米。为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1981年3月15日,朝阳渠管理处与眉力水库管理处签订了《引水入库纪要》,规定了交接水验收登记、年终结算兑现和奖赔办法(由县水利电力局(81)浦水字第011号文备案),充分调动了渠道管理人员引水入库的积极性。1989年降雨量1432毫米,渠首引水量4140万立方米,其中引入眉力水库水量812万立方米,比1988年增加40%;丰水年的1990年,渠首年降雨量2517毫米,引水总量达5805万立方米,结合完成发电量206万千瓦时,余水引入眉力水库水量850万立方米,这一年实现扭亏增盈,水、电收入30多万元,当年盈余3.5万元。以后,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收入自给有余。
  俗语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朝阳渠水尾的赤土乡,引用朝阳渠水扩种水稻面积1000多亩,与建渠前对比,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50万公斤。赤土村山南自然村是全县闻名的旱灾区,有望天田面积600多亩(其中遇旱经常绝收的占1/3)。朝阳渠建成通水后,山南变“水乡”,村民爱水如爱粮,组织热心水利的老农专职管好埔阳支渠长2.5公里(打坑至愚公渡槽),每亩年计收农业水费35元,负责送水到田,一般每年引用朝阳渠水130万立方米,确保1000多亩农田旱年高产稳产,与建渠前对比,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5万多公斤;水源充足,每年还冬种烤烟,户均10多亩,户均收入1万多元。
  朝阳渠建成后,原计划再建水库。1969年~1970年,即由省水利规划队、水科所两次进行勘测。由于“文革”干扰和纠正“一平二调”,至1992年10月,县水利电力局以浦水字(92)第086号文件,再上报兴建朝阳中型水库。1993年10月16日下午,当时由代县长林奕斌主持召开了抓紧朝阳水库工程立项协调会议,并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993)21号文作出《会议纪要》。
  计划中的朝阳水库电站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02.2平方公里,设计填筑拦河坝最大坝高73.6米、坝顶长250米、坝顶宽8米,总库容2321.1万立方米,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和防洪综合利用。计划装机容量4000千瓦/2台,年均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有效灌溉农田面积4.15万亩;向县二水厂年供水量1500万立方米;减轻南浦乡、官浔镇洪涝灾害面积2.5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高,计划总投资1000万美元,10年可收回投资总额。但由于资金困难至今仍未正式动工。受益区广大干部、群众迫切要求兴建朝阳水库电站工程,以尽快解决20多年来朝阳渠一直“有渠无库”的问题。
  土塔水库的兴建与“下马”
  ⊙陈章兴
  土塔水库于1971年11月动工,位于今湖西畲族乡罗汉陂下游,属赤湖溪流域,源于玳瑁山的旁支三脚垫和虎空尾群山中,主峰海拔460米,上源分两叉,流经湖西、赤湖入海,汇流口以上干流长13.8公里(海拔40米)。
  一、兴建水库前因
  当时,中共漳浦县委员会、漳浦县革委会决定兴建土塔水库的前因是:
  1、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以粮为纲”、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实现福建省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在“四·五”期间实现一人一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的奋斗目标。
  2、根据当时湖西、赤湖两公社统计:有“望天田”面积6688亩(其中湖西1703亩、赤湖4985亩),1963年遇上历史罕见的百日大旱,两公社受旱农田面积27067亩(其中成灾面积21916亩),1971年又发生旱灾,受旱农田面积扩大到28802亩。当地干部、群众迫切要求兴建土塔水库。
  3、经勘测规划,土塔水库建成后,可以解决今湖西畲族乡和赤湖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万多亩,在做好蓄水保水、节约用水的前提下,还可扩灌计划开荒、围垦面积12800亩(其中湖西开荒面积5000亩、赤湖围垦面积7800亩)。
  1971年11月间,县委会、县革委会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于部,成立土塔水库工程修建指挥部,并组织受益区部分劳力上场,着手做好施工前准备和清基等工作。
  二、坝区枢纽工程
  动工三个月后,坝区枢纽工程,由当时龙溪地区水电工程队勘测设计组负责地质钻探和工程设计。
  坝址先选在罗汉陂下游约350米处(下坝址),即进行钻探清基。
  1、地质钻探:土塔水库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坝区地层为燕山期粗粒花岗岩,因受多次地震影响,构造发育变动,形成断裂层,且被岩脉多处侵入穿插,岩石普遍呈现深厚(球状)破碎的风化层,有一条顺河断层带。
  2、坝址选择:上坝址在罗汉陂下游约70米处、下坝址在上坝址下游约350米处。经地质钻探:
  上坝址可利用岩层埋藏比较浅,到弱风化岩层约8~10米,而下坝址则深达14米左右。当时,下坝址已提前清基挖深6米,工程量虽可比上坝址减少,但因水下作业,操作困难,且增加砌石量。清基(包括大坝、挡土墙、消力池等项目)工程量,上坝址比下坝址虽多1.1万立方米,但砌石量却可减少1.33万立方米,可节省水泥825吨。
  上坝址河谷较狭,左、右两侧堆石坝土石方,上坝址比下坝址减少2万立方米;所需劳力,上坝址比下坝址可节省19万工日。
  最后,经比较改定上坝址。
  3、坝型比较:根据地质勘探资料,作砌石重力坝和粘土斜墙堆石坝两种坝型比较:
  从工程造价上看:重力坝比堆石坝总投资少37万元,但材料费和技工费多29万元。
  从技术条件上看:重力坝基础处理要求较高,清基要求挖至弱风化岩基深8~10米,水下清基要采取阻水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措施,工作量大,而堆石坝对技术要求较低,当时可以采取大兵团作战,搞群众运动。
  从材料供应上看:当地石料储量多,两种坝型所需石料可以就地取料,堆石坝所需石方较多,而且土料运距远,但重力坝所需水泥数量多,当时供应较有困难。
  从劳力负担和施工条件上看:堆石坝所需劳力较多(比重力坝多59万工日),为渡汛,堆石坝必须集中大量劳力抢渡拦洪关,而重力坝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分期施工、分期受益,劳力负担较轻,有利于农业生产。
  4、坝型设计:经两种坝型比较,最后决定采用溢流与非溢流重力坝和粘土心墙堆石坝联合组成的坝型进行设计。
  溢洪段为浆砌石重力坝,布置在河床中央,当时设计坝顶高程48米,最大坝高37米(从基础算起)、坝顶长33米非溢流段重力坝设计高程54.5米,最大坝高43.5米、坝顶长8米。
  在重力坝左、右两侧堆石坝,设计坝顶高程54.5米(另加防浪墙高1米),最大坝高30米、坝顶长185米(左岸长70米、右岸长115米)。
  采用弧形闸门,设计安装10×5米闸门3套,配2×7.5吨启闭机3台,设计减洪量650立方米/秒,校核减洪量735立方米/秒;放水建筑物(钢筋混凝土衬砌)1孔,底高程33.8米,内径1.5米,长27米,最大流速12.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2.1立方米/秒。
  溢流坝下游接消力池长42米、宽33米(浆砌条石厚2米)、池底高程17.5米;溢流坝右侧接非溢流重力坝一段长8米,坝体内设置放水涵管1个,管底高程33.8米,管径1.5米,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供农田灌溉输水。
  左、右山坡以粘土心墙堆石坝与重力坝相接,两侧各设三道截水墙插进心墙(一道长6米、宽4米,另二道长各1米),以减少接头渗漏,确保工程质量。
  5、水库概况:土塔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00毫米,多年平均年迳流量448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42立方米/秒);设计洪峰流量760立方米/秒,校核洪峰流量1200立方米/秒;设计洪水位53.09米、正常高水位53米,总库容3055万立方米(不含调洪库容21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2905万立方米,死库容150万立方米(死水位33.8米)。
  水库建成后,库区淹没今赤岭畲族乡土塔村(棋盘、寨仔、铺仔脚、大厝、牛埕后、新村、溪尾内等自然村)和大墘乾村(大墘、石狮等自然村),当时落实迁移105户人口574人,拆迁房屋460间;淹没农田面积1209亩。
  三、灌区渠道工程
  灌区渠道工程由当时福建省水利建设大队负责规划设计。
  灌区划分是根据水库所能提供的水量与渠道工程分布情况而决定。经勘测规划:土塔水库实灌面积(不包括计划开荒、围垦面积)62125亩(水田面积33830亩、农地面积21440亩、“望天田”面积6855亩),其中湖西畲族乡农田面积20969亩(水田13811亩、农地5455亩、“望天田”1703亩)、赤湖镇农田面积35193亩(水田17489亩、农地12719亩、“望天田”4985亩),还扩灌深土镇农田面积5963亩(水田2530亩、农地3266亩、“望天田”167亩)。
  输水渠道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自放水涵管进入总干渠首,经过长350米渠段分左、右两条干渠,左干渠设计流量2.8立方米/秒,右干渠设计流量4.2立方米/秒。渠线总长56.35公里(其中总干渠长0.35公里、左于渠长22公里、右干渠长34公里)。渠线经过的地带大部分是砂壤土,透水性较强。
  灌区地形复杂,附设建筑物较多,设计总数为299座(其中左干渠94座、右干渠205座),大部分是渡槽和涵洞,并有深挖方5处(最深15~18米)。
  全线土渠长51.82公里、石渠长1.725公里、建筑物长2.805公里,占用耕地面积1200亩。
  右干渠受益18个村,渠线0~20公里,经过湖西畲族乡顶坛、城内、岭脚3个村,20~29公里(设计流量3.1立方米/秒)接赤湖镇的后湖、前张、西城、山油、保安、南峰、月屿、东城、北桥、赤水、亭里等11个村,29~34公里渠段(设计流量0.8立方米/秒)灌溉深土镇的墩柄、大肖、东吴、南境等4个村。
  左干渠受益6个村,渠线0~17公里,经过湖西畬族乡的丰卿、苏溪、后溪等3个村,1722公里渠段(设计流量1.8立方米/秒)接赤湖镇的西潘、前湖、半石等3个村。
  四、计划总工程量
  原初设经修改后计划总工程量:
  总土石方210.55万立方米(枢纽18.93万立方米、渠道191.62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81.08万立方米、石方29.47万立方米。
  总劳力322.8万工日(枢纽120.5万工日、渠道202.3万工日),其中民工239万工日(枢纽78.3万工日、渠道160.7万工日)。
  总经费748.9万元(枢纽315万元、渠道433.9万元)。
  需要水泥7950吨(枢纽4195吨、渠道3755吨),钢材83.84吨(枢纽55吨、渠道28.84吨),木材1057立方米(枢纽300立方米、渠道757立方米),炸药105吨(枢纽23吨、渠道82吨)。
  水库、渠道发挥效益后,当时估算年可增产粮食750万公斤,扣除占用耕地减收粮食产量后,每年可净增粮食产量625万公斤。
  五、施工完成进度
  自动工至1973年9月底止,共打备条块石24626立方米、打碎石730立方米、片石774立方米、运备砂4583立方米;挖土方127934立方米、填土方6310立方米;炸石方13682立方米、浆砌石9357立方米(基坑砌石高程平均达到黄零标高15.5米,比原河底低约3.5米)、干砌石705立方米;堆石3550立方米、填反滤料1976立方米、填混凝土710立方米;灌浆200立方米。使用劳力607210工日(其中民工452046工日、技工155164工日)。支出工程费73.56万元(实际投资49.26万元)。
  其中1973年度完成工程项目:建工棚170座、仓库7座,面积共11100平方米,备料、围堰导流和溢流坝、堆石坝、挡土墙清基及断层处理、基础固结灌浆回填,以及堆石坝一部分回填等等。同时,修建运石道路长20公里(汽车路已修至下坝址),在下坝址附近还建成板车路长2.7公里(其中左岸长1.5公里、右岸长1.2公里),并整修库外公路长3公里。
  六、工程“下马”原因
  1,土塔水库属“三边”(边钻探、边施工、边设计)工程,初设工程量出入较大,原估计石料储量在1公里内可开采7万立方米,动工后只能开采2万立方米,其余石料要到2公里外开采;溢流面和闸墩加工石料还要到9公里外采运。施工中多次遭到暴雨袭击,导流、清基排水困难,水中作业工效低,增加抽水设备和劳力。修改原初设,仅坝区增加概算指标:土石方22.3万立方米、水泥1641吨、钢材39.2吨、木材186立方米、炸药27.3吨,增加劳力123万工日,总造价增加187.51万元(其中直接增加159.5万元)。
  2、修建坝区枢纽工程资金没有来源。土塔水库工程初设于1972年9月上报,经当时福建省水电局批准同意兴建,坝区枢纽工程核定国家补助经费194万元,1973年度只下拨补助经费70万元。总经费748.9万元,要求国家补助经费378.56万元,其余370.34万元计划由群众自筹解决。但当时县财政和群众自筹资金又有困难。特别是继1970年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兴建朝阳渠引水工程(国庆节全线基本通水)后,1971年1月又动工兴建旧镇大(三)型桥闸(1972年2月竣工),接着,又于1971年12月动工兴建祖妈林中型水库(1976年6月坝区枢纽工程竣工),同年,土塔水库也提前一个月动工兴建,国家补助和自筹资金都有困难。
  1973年5月底,因汛期暴雨,坝区大部分民工退场,只留技工开采条石继续备料。
  3、上报1974年续建计划,只批准“维持小干”。1973年初步完成大坝清基任务和部分砌石回填后,我在1974年初冬春修水利期间,曾经到过土塔水库工地了解进度和续建计划情况。1974年计划在汛期过后,于6月下旬继续组织民工上场,连年施工,劳力由湖西、赤湖、深土3个受益区按受益面积比例分摊负担,平均每天安排上场劳力1500人,在施工紧张期间,最高上场人数达4000人。除安装溢流段弧形闸门和启闭设备外,在1974年度要全部完成坝区枢纽工程,并计划修建右干渠长5公里和完成附属建筑物30座。计划投劳187万工日、投资423.2万元(其中要求国家补助306.6万元),完成土石方27.5万立方米。
  1973年12月13日,《土塔水库工程1974年度施工概算》由中共漳浦县委文件浦革(1973)综164号上报,当时福建省水电局审批意见:“维持小于”,没有续拨补助经费,1974年度续建工程计划无法实施。
  此外,当时工价又不断提高,原来初设概算偏低,如预算工价:民工0.65元/工、技工1.3元/工;淹没迁移经费经修改后也仅17.22万元。
  在土塔、祖妈林两座中型水库同时兴建而资金有困难的情况下,为确保杜浔重旱区农田灌溉用水,当时县委、县革委会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先修建祖妈林水库,土塔水库下马。
  1976年冬春修水利期间,我曾经带新华社记者到祖妈林水库,以及在湖西水利工作站负责人陪同下到“下马”的土塔水库现场,了解两水库“一建一停”的情况。土塔水库原来在山坡上的条块石,除被利用修建赤丰水电站外,基本报废。土塔水库下马后,湖西畲族乡党委、政府和县人民代表,曾经多次提案要求续建,或利用原有的基础,降低工程规模,改建土塔小(一)型水库,但没有作出重新修改方案的决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续建土塔水库,重新修改工程方案,落实工程资金(县水利部门根据现有工价和三材市场价格,初步估算需要投资4200万元,才能续建完成土塔中型水库),亦可采取股份制投资形式,积极引进利用外资,以完成土塔中型水库续建任务,尽快发挥工程效益,为新一轮创业服务。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