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蔗糖业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80
颗粒名称: 漳浦县蔗糖业的发展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5
页码: 48-53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漳浦县蔗糖业发展的历史。文章详细描述了漳浦县种植甘蔗、制糖的传统方式以及旧中国时代蔗糖业落后的状况,以及漳浦县蔗糖业在解放后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解放初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到1970年代末期蔗糖业发展缓慢,再到实行粮蔗挂勾政策后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以及建设大型机械化糖厂等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漳浦县蔗糖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引进新的蔗种、推广新的栽培技术来促进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漳浦县 蔗糖业 轻工食品

内容

漳浦县种植甘蔗制糖,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已有种蔗熬糖的记录。但旧中国时代蔗糖业十分落后,蔗种都采用一种耐早但产量很低的“菅蔗”(又名竹蔗)。更兼载培技术落后,采用蔗梢苗做种,每穴用两条蔗梢“高射炮”斜插,行距宽达1.5米以上,管理上粗耕粗作。蔗园多分布在溪河两岸沙洲地或丘陵坡地上。制糖就在各村头的土糖寮进行。用两个大石磙组合成压榨器,由三头牛并驾拉动石磙转动榨取蔗汁。用四个大铁锅连合安装成煮糖灶,蔗汁上锅煮炼,撒上石灰粉中和酸性及澄清,用大量的柴草作燃料,每锅糖从蔗汁至炼成糖膏约需5~6个小时,煮成的糖膏倒进糖槽内翻动冷却,使之“翻沙”,再乘热搓成糖丸,每粒重约1.5市斤,叫“乌糖丸”,品质好的乌糖丸表面起花纹。“倒锅糖”即搓不成团,色黑味苦。故煮糖及烧火是技术工,要善于掌握火候才能制出好糖来。1929年,虽有万安侨办华祥农林公司引进瓜哇大茎蔗种,并用机器榨蔗,煮糖仍用土法,制成赤砂糖,但抗战时期机器内迁,仍用牛力带动石碾榨蔗。这种陈旧的土法制糖工艺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1949年秋,漳浦解放时,全县糖蔗9900亩,农业总产量10165吨,平均亩产仅1.03吨。1954年,开始用柴油机带动压榨机取代牛力榨蔗,生产赤砂糖。
  从解放后至1970年的20多年间,漳浦县蔗糖生产发展缓慢,每年种植的糖蔗面积在1~2万亩之间徘徊,平均每亩产蔗不上两吨。被邻近地区讥笑为“麻袋蔗”。
  食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轻工食品、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食糖不能自给,每年需花大量外汇进口食糖,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号召:“食糖立足国内,不吃进口糖”。中央于1975年对福建实行粮蔗挂勾政策,即上调中央每增加一吨糖顶抵一吨粮食的任务。这措施立即在全省蔗区推行,核定漳浦县甘蔗基数为4.32万吨。县政府按一吨原料蔗兑原粮250斤折成粮食纳入征购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生产单位。各生产队按送交糖厂原料蔗数量按每吨总原粮250市斤计算奖售,可顶抵征购任务,也可按平价购回做口粮。粮蔗挂勾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农民种蔗的积极性,蔗糖业得到迅速发展。1975年,全县的甘蔗面积是2.07万亩、农业总产2.7万吨,平均亩产1.3吨,年产糖2458吨。到1982年,全县种蔗面积上升3.45万亩、农业总产10万吨,平均亩产3.38吨,产糖10695吨,增长4倍多。为适应种蔗面积扩大,产量提高,制糖厂也开始向半机械化的中型糖厂过渡,此期间有日榨250吨的漳浦白糖厂,日榨100吨的梅林、万安、大南坂半机械化红糖厂,此外还有赤岭,佛昙日榨50吨的红糖厂,离这些糖厂较偏远的地方还有许多间土糖坊仍用土法榨蔗煮糖。
  蔗糖业的发展,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糖,县财政收入增加,农民也增收,特别是内地区的石榴、盘陀、绥安、赤土、万安、大南坂成为我县主要蔗区,农民种蔗,有粮有钱,积极性空前高涨。原料蔗总产不断增加。原有的中小型糖厂的落后设备和工艺已不适应。县委县政府积极向省轻工业厅争取在我县兴建大型机械化糖厂。于是,日榨2500吨的鹿溪糖厂于1981年在我县火烧埔破土动工,1983年底建成投产,当年压榨原料蔗10.03万吨,运转正常。按设备能力,一个榨季需原料蔗24~26万吨才能让糖厂“吃饱”。1984年春,县委常委郑党具体抓,号召甘蔗下水田种植,不少号称“米粮仓”的石榴庵前洋、梅西红梅洋、崎溪刈尾洋、东山村门口洋、绥安镇土桥头、溪南、后港“门口田”都成了连片的蔗田。当年甘蔗种植面积达7.88万亩,总产30.5万吨,平均亩产3.87吨,供榨26.43万吨,产糖3.17万吨。
  大型机械化糖厂设备先进、工艺新、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县委及时做出决定,关掉所有半机械化糖厂及土糖坊,把全县甘蔗统归鹿溪糖厂一家加工生产。1991年是我县创蔗糖业历史最高记录的年份,这一年全县种植甘蔗6.9万亩,农业总产36.5万吨,实际供榨33.18万吨,产糖3.77万吨。鹿溪糖厂自1983年投产至今(1998)已经历15个榨季,累计压榨原料蔗345.73万吨,产糖39.53万吨,平均每个榨季榨蔗23.05万吨,是我省同期间兴建的几家糖厂中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家。1992年,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家取消食糖购销政策,宣布糖料生产由指令性生产改为指导性生产,福建属于人多地少省份,改革开放起步较早,随着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莆田、仙游、晋江等地糖蔗生产出现大滑坡,我县邻近的龙海、平和、云霄、诏安的甘蔗生产也一落千丈。唯独我县蔗糖业仍然保持稳定的局面。1994年,全县种蔗面积5.1万亩,农业总产26.45万吨,平均亩产5.18吨,供榨22.06万吨,产糖2.5万吨。种蔗面积、总产及产糖量均列全省各县(市)首位,全国糖料百强县排居第51位。1985年,被国家列为“八五”期间第三批糖料生产基地县,国家拨款245万元,本县配套资金225万元,合计47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重点兴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甘蔗良种繁育、病虫测报、甘蔗高产高糖示范片的建设。1996年9月,“全国糖料生产座谈及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的100多位糖料战线上的领导、专家参观了我县石榴盘陀的万亩甘蔗丰产示范片和南浦乡种蔗专业户徐金带的新台糖10号高产示范片。与会代表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县的甘蔗生产水平和管理措施表示赞赏。基地建设经过二年多的紧张施工,已全面完成,1998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合格,这将大大地增强我县蔗糖业的发展后劲。
  本人自1973年调回本县农业局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甘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亲历我县蔗糖业在分散落后情况下发展成今天规模巨大的产业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是县委、县政府对蔗糖生产的重视,把“稳粮兴蔗”作为振兴漳浦经济的战略方针,长抓不懈,及时制定优惠政策,稳住农民种蔗的信心;增加农业投入,改善蔗区生产条件,积极推广良种和新的栽培技术,使甘蔗生产步步上升。1956年,推广台糖134品种取代陈旧的竹蔗。1977年,引入闽糖70/611,几年后发展成当家品种,淘汰了台糖134号。90年代又引进高产高糖的新台糖10号、闽糖86/05良种。在栽培技术上推广“早地甘蔗深耕浅植”、“水田蔗三级整畦种植法”、“改春植为秋冬植”、也膜多盖栽培”、“配方施肥”、“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促进了甘蔗大面积平衡高产。
  脱稿于1998年7月30日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建国初期稳定漳浦地方秩序的情形、飞向光明、漳浦县土地改革运动、漳浦人民对东山保卫战的支援、1936年官浔“五月十三日事件”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