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旧镇水陆交通条件的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54
颗粒名称:
旧镇水陆交通条件的变迁
分类号:
K928.4
页数:
8
页码:
126-1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旧镇港是漳浦县的重要港口,历史上曾是贸易和海防重地,现为鱼米水果之乡的主要集散地。
关键词:
漳浦县
旧镇港
贸易
内容
旧镇港
旧镇港在漳浦216公里海岸线的中部,鹿溪和浯江出海口凹岸。东有六鳌半岛、南有古雷半岛,二半岛之间的海域称浮头湾,旧镇港在浮头湾的顶部,东南两面有二半岛档风,西北两面有花岗岩构成的陆上山丘为屏障,航道两岸为海积一级阶地,主要由淤泥、细沙构成。航道底质多为泥。湾内水深5~13米,出海航道深2~10.5米。港区水域面积150万平方米,岸线3公里。最高潮位7.44米,平均低潮位4.34米。平均潮差3.1米。涨潮流向西北,最大流速0.73米/秒,最小流速0.27米/秒,平均流速0.57米/秒。落潮流向东南,最大流速0.73米/秒,最小流速0.27米/秒,平均流速0.63米/秒。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属不规则的半日潮流。
旧镇港在宋代已形成水运枢纽,小船由鹿溪、浯江通腹地,海船通闽、粤、江、浙各港,货物交易形成旧镇集市,称敦照镇,设“务”管理贸易,收取商税。(敦照镇名称由于附近有黄敦盐场,贩盐者需到这里纳税领执照)。在明代的地方志和文献上,称敦照镇为旧镇,商贸更加发达,尤其自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月港与南洋(当时称西洋)各埠通航贸易后,旧镇港成为对南洋贸易的辅助港,旧镇港的商船到月港纳税申领执照,可以往返南洋各港。因受嘉靖年间倭寇祸患的教训,禁与日本通航贸易。然而也有偷往日本贸易的,万历《漳浦县志》林偕春写的《兵防总论》说:“一自西洋禁开,番舶岁出,奸刁之民往往有籍饷船(已纳税的商船)而私至日本者,或始以日本,而终以西洋,莫可辨诘,迩有稍觉者,而复从姑息……”。由于漳浦盛产稻谷,有许多潮州、惠州的商船前来贩运,该《兵防总论》又说:“商船漕粟往来如织,近闻潮惠间每港口无虑数百艘,其入市吾邑也,必先铜山(今东山)、陆鳌(今六鳌)、镇海,而内则直至云霄、旧镇……”
明末天启年间,荷兰侵略者在侵占澎湖、台湾之前,常从他们所占据的噶喇吧(今印尼雅加达)派出舰艇侵犯闽南一带沿海,出没于浯屿、白坑、东碇、莆头(将军澳)、古雷、红屿、沙洲(菜屿列岛)之间,朝廷只得再施行海禁。一些海商团伙由武装走私,亦商亦盗,发展到登陆洗劫,以郑芝龙一伙的武装力量最雄厚,他于天启六年十二月(1627年元月)从白沙附近的龙井登陆,攻占旧镇。他志在当官而不在为盗,翌年就投降明朝,任游击之职,帮助明朝剿灭李魁奇、刘香等海上武装;于驻厦门时击败过入侵的荷兰舰艇,升官总兵,至任福建海防同知,驻福州。而荷兰舰艇仍常侵犯闽南沿海。因此,漳州知府施邦曜领导群众建设旧镇城,于升任福建右参政分守漳南道时的崇祯七年(1634年)又在旧镇港口小山上建一座铳城(炮台),从此,这座小山被叫做铳城山,西麓刻在天然大石上的“施爷惠建铳城功德碑”至今尚存。
明亡后,旧镇曾为郑成功重要抗清基地之一。后郑军退据海岛,清廷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实行“迁界”政策20年,旧镇划在“界外”,城堡及其他建筑物拆毁,居民内迁,界内界外不准逾越,旧镇一带一片荒凉,“复界”后才逐渐恢复繁荣。
清末五口通商后,旧镇港成为重要吐纳口岸。镇内专门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振成、美孚、捷发、兴泰、宝成“五行”曾执漳浦经济的牛耳。他们自备帆船,民国时期增置汽船,北航江浙,南航汕头、香港,东航台湾,输出稻米、花生油、红糖、荔枝干、水果、葱蒜头等土产,输入棉纱、布匹、煤油、化肥、砒肥(用于沾秧根)、日用百货等工业品。30年代,漳浦全县每年输出土产133万元(法币与银元同值),输入90馀万元,大部分从旧镇港进出(小部分从佛昙、杜浔二港进出)。抗战期间,海上贸易停止,旧镇市况萧条。
抗战的第二年,即民国27年(1938年),按保分配任务,雇船运石坠沉于旧镇港铳城山之外2公里处,构成宽60米、长35米,深3.5米的防锁线,以防日本军舰进入。漳浦海岸线绵长,其中有将军澳等深水港,虽不是避风港而舰艇可以登陆,在旧镇筑防锁线是不明智的,它不但阻碍通航,而且造成港区淤塞。抗战胜利后,海上贸易恢复,而封锁线还在阻碍交通。民国34年(1945年)漳浦县政府征召一些民船和渔民来拆除封锁线,旧镇商家集资,给每船一小时补赔一袋(装面粉的布袋)麦麸,将挖起来的石块运到名胜“海屋”加固边岸,只打开封锁线中部和西南部各一个缺口,使能于涨潮时勉强通航100吨左右的船舶。县政府感到本县无力清除旧镇港封锁线,寄望于省方,于该年年底所作《施政检讨报告》中说:“石沉海底,在技术上已非县力所能清除,希望省方有通盘计划”。全省各港口有几条封锁线,省方就是没有通盘的拆除计划,漳浦县对省方的希望也是“石沉海底”。1947年6月1日,旧镇“金源利”、“永利”二船从厦门回航,过封锁线时触石受伤。旧镇“五行”为本身利益,集资聘请厦门打捞公司“水鬼”(潜水员)来拆除封锁线,由于财力和技术所限,只能就原来缺口略为加深加宽而已。解放后,省航运局闽南分局在旧镇设航运站,于1958年3月请厦门港务局打捞队派潜水员3人来打捞封锁线石块,再次加深和加宽缺口,自20至26日工作7天,下水10次,每次3~4小时,共捞起石块5.6万多市斤。封锁线未根除,航船一不小心就有触礁危险。
1985年3月,漳浦县人民政府上报规划建设旧镇港方案,包括对港区和航道疏浚及清除封锁线的意见。1986年6月3~4日,省长胡平等一行到漳浦视察,现场办公,当场拍板,拨给专款30万元为疏浚经费。7月2日成立旧镇港建港指挥部,由副县长陈桂味任指挥,交通局副局长王福祥任副指挥,还有旧镇镇政府、航管站、边防派出所等单位领导,共5人组成指挥部领导班子。疏浚工程的测设和施工由漳州市港航管理处验收,工程由省水电厅围垦工程处承包,派出第一工程队,由1艘挖泥船配合2艘装卸船作业,于9月13日正式开工。疏浚工程分三期实施;第一期(9月13日~10月1日)清除封锁线,合同挖除宽度60米,长35米,深3.5米(黄零以下5.6米),总工程量5965.42立方米,其中沙土2852.15立方米,复盖层582.41立方米,乱石层大于1.5米厚的2114.99立方米,小于1.5米厚的415.92立方米,工程总造价90271多元。验收结果:实际挖宽80米,长35米,深3.5米,总工程量7500立方米,超挖1500多立方米土和石。这使原封锁线周围的满潮水深达8米以上,千吨级轮可乘潮通过。第二期(10月8日~11月4日),疏浚6号灯标东北侧突出部(狮头养殖场排泄口),扫除主航道的淤积,合同挖槽面长192米,上部宽50米,下部宽60米,挖深至黄零下3.1米,总挖量9549立方米,造价47745元。验收结果:实际挖量1.3万立方米,超挖4000多立方米。这使通航条件大大改善。第三期(1987年2月3日~6月30日),疏浚港池,自后港尾1号码头至铳城山下,挖槽面长850米,宽15~35米,深至黄零下1.7~3.6米,合同挖量33874.5立方米,造价84686.25元。验收结果:总挖量31524.16立方米,其中设计线内17530.28立方米,设计线外13993.88立方米,基本完成疏浚港池任务。以上三阶段共挖掉泥、沙、石50489.58立方米,超挖部分不计价。
旧镇港解放前没有建设码头。1958年在后港尾用条石建造码头,结束船舶停泊涂岸的历史;1963年修建一号码头,面积扩大到13×11.4米,装起重机1台,结束人工搬运装卸历史。这座码头不能满足需要,1979年在这码头附近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2号码头,面积仅7.5×8米,不能装起重机。进入80年代,旧镇港船舶往来增多,为适应需要,1984年建3号码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栈桥式200吨泊位码头,码头面积37×8米,栈桥10.6×8米,1985年1月5日交付使用,年吞吐量9万多吨。1984年11月,省政府已经公布旧镇为对外贸易起运点和台轮停靠点,这3座码头还是不能适应船舶来往日增的需要,1988年决定在更适当的地点建一座较具规模的码头,择址铳城山下。1989年8月成立建设指挥部,由副县长杨安乐任指挥,交通局局长邱秋月任常务副指挥,组织力量,1990年1月开工,经一年多努力,于1991年建成交付使用,可停泊500~1000吨的轮船,装卸机械化。旧镇港年吞吐量增加到10万多吨。
1995年8月再次疏浚旧镇港,于18日成立指挥部,由县长林奕斌任指挥,副县长陈黎明及交通局长邱秋月任副指挥,组织力量,疏浚自4号灯标(西欧附近)至7号灯标(猪母石下段)之间的进出航道浅滩,至1996年6月3日完成疏浚任务,共挖除淤积泥沙16.06万立方米,使7500吨海轮可于一个潮期间的高潮期(1.5小时)乘潮通过。
从前,旧镇港淤积的症结在封锁线,封锁线清除后,淤积的症结在旧镇桥闸。今后若再长年闭闸,旧镇港每隔数年便须再疏浚一次,才能保持航道畅通。
公路
旧镇通县城的公路是漳浦县最早通行汽车的公路,于民国15年(1926年)6月开建,县政府派民工构筑土方,桥涵由县拨款建造。路长仅15公里,宽30英尺,历3年始告竣工。民国18年(1929年),漳浦县商会长(旧镇石柄村人)陈雨苗组织旧镇“五行”入股,并纳入台商汽车6辆,成立“漳浦乡车合作社”,经营这条公路的运输。民国20年(1931年)纳入龙诏公路(自漳州经漳浦、旧镇、杜浔、云霄至诏安分水关),由龙诏汽车公司营运。
龙诏公路为国道干线,由省公路局主持建设,召民工筑路基,漳州龙诏汽车公司贷款给公路局建钢筋混凝土桥涵,取得租路权。
在省公路局兴建龙诏路的同时,以华侨杨纯美为董事长、林安国为经理的“漳浦官督民办汽车路公司”组成,计划建设自漳浦县城至平和小溪及自旧镇至屿仔尾两条支线,与龙诏路衔接。于民国18年(1929年)开建,县政府派民工筑土方,公司负责建木桥和石涵,取得租路权。民国20年下半年建成自旧镇至佛昙、县城至象牙庄二段,开始通车。由于县城至旧镇属龙诏路,租路权属龙诏公司,“官督民办”公司只能空车借路经过,来往县城至佛昙的旅客须在旧镇换乘。
抗日战争爆发的次年(1938年),闽南公路全部破坏,停止通车。抗战胜利后直至1949年9月漳浦解放,县境内公路一直未修复通车。
漳浦一解放,即由县支前办事处交通科征召民工修建公路,用松木建公路桥,至年底,漳州可通车经漳浦、旧镇至杜浔。1950年,华东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请广东省交通厅修建漳汕(漳州至汕头)公路,以泥结碎石铺设路面,桥梁仍用松木,旧镇渡口改用汽船拖渡船载车过渡(以前旅客需下车搭渡到对岸转车)。1953年7月16日发生东山保卫战,旧镇渡车船尾舵丢下海,延误战机,旧镇车站站长以失职受处理。过后,即在旧镇上游3公里处的玉厝村边建一座木结构公路桥,全长222.6米,有32个过水孔道。
1955年修复旧镇至佛昙公路,全长32.5公里。佛昙至屿仔尾公路则早一年已建成,自旧镇经佛昙至屿仔尾公路全线称旧屿线。
原龙诏路改称龙汾干线。1966年3月,龙汾干线改道盘陀岭。自漳浦县城经旧镇、杜浔至云霄的公路称龙汾副线,俗称海线。
1972年3月,在龙汾副线的鹿溪河口,旧镇港之上1公里处建成旧镇桥闸,作为公路桥和闸水两用。桥闸全长198.2米,排水孔34道。桥净宽7.9米,双车道。
1986年,旧屿线与龙汾副线合为漳云线(自漳州经石码、浮宫、前亭、佛昙、旧镇、杜浔至云霄)。
同时,从南靖牛崎头经平和小溪、漳浦象牙庄、县城至旧镇的公路改称牛旧线,在漳浦境内长34公里。
旧镇位居省道漳云线和牛旧线交汇处,是辐射闽西南腹地的海港。就本县而言,从县城往沿海,不论往东北部的佛昙、前亭,往中部的深土、六鳌、竹屿,往南部的霞美、杜浔、古雷、沙西,都要经过旧镇。在镇内各村之间,也有简易公路四通八达。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文集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城市变迁、海堤建设、教育、经济、政治、乡镇历史、人物、民俗和史海钩沉等各个方面的文章,反映了漳浦县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文国
责任者
林偕春
相关人物
郑芝龙
相关人物
李魁奇
相关人物
施邦曜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陈桂味
相关人物
杨安乐
相关人物
邱秋月
相关人物
林奕斌
相关人物
陈黎明
相关人物
陈雨苗
相关人物
杨纯美
相关人物
刘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