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番薯的引进和繁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43
颗粒名称:
番薯的引进和繁殖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3
页码:
80-82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番薯原产中南美洲,明代传入中国,漳浦人种植番薯较早,番薯成为沿海地区主粮,解放后发展经济作物,番薯种植面积减少,现在人们又喜欢吃番薯。
关键词:
漳浦县
经济作物
番薯
内容
番薯,以自“番邦”传入得名。在有番薯以前,漳浦有山薯,又名尾薯,即葛根,可入药,淀粉可食,茎的纤维可织布。又有甜薯、柱薯、竹根薯等类似山薯的野生薯类,产量甚低。番薯则产量很高,根块可全块食用,江浙一带叫山芋,四川叫红苕,山东叫地瓜(漳浦人叫地瓜的是另一种植物,根块作菜蔬)。
番薯原产地在中南美洲,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占领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等地,又跨越太平洋,于1570年(隆庆四年)占领吕宋一带岛屿,统称为菲律宾群岛。万历初年(1573~1580年),月港(今龙海市海澄镇)与吕宋通航贸易甚盛,番薯种从中南美洲传入吕宋,从吕宋传入月港,很快便传到漳浦,由于气候、土地适宜,不久便到处滋蔓。至明末清初,番薯已成为漳浦人主食之一,并可作多种用途,产量高,价便宜。康熙《漳浦县志》载:“番薯,一名甘薯,根叶皆可食,其种有朱者,有白者,有皮肉俱红者,明万历中得之吕宋国,凡沙砾之地皆可种,不甚费人功,四时皆熟,蔓虽萎,下地即荣,生食如葛,熟食汁如饴,可以酿酒,可以磨粉,可以代饭,可以止渴。浦人鬻之,斤仅可值一文”。
番薯于清代乾隆年间传遍全国,则是由福清人陈振龙于万历年间从吕宋携蔓经月港携回福清,其子陈经伦秀才报请福建巡抚金学曾传令推广,又经陈经伦的四世孙陈以桂于康熙初年推广到浙江、山东、河南。乾隆年间推广到北京附近。另外,广东的番薯由电白县人从越南引进。
漳浦沿海一带多属沙积平原,土质疏散,水源缺乏,少有水稻种植,而适合番薯生长,因而番薯成为沿海地区主粮。清同治八年(1869年)漳浦知县娬敏作《穷民叹》:“海壖有穷民,终身不食粟,番薯煮为粮,聊以果吾腹,沙多土性松,五谷都不熟,弥望皆斥卤,草木无寸绿,惟有番薯藤,滋蔓颇繁缛,灌溉引山泉,春种秋可?,形味如甘瓜,多食气壅促,藏之可经年,一任檐瓦曝,老幼甘如饴,不解幕梁肉,短衣才没骭,丝絮谁曾服,小儿不着裤,游戏竞追逐,北风海欲冰,僵冻同猬缩,亦有裙钗女,颜色如墨玉,惊闻官长来,环聚相属目,官意怜其贫,对之声颦蹙,穷民解官意,愿官多弗禄,不须重慰劳,得此志已足,去年遭早魃,儿女尽典鬻,鬻子非人情,彼此免沟读,书券能几何,可食地瓜粥。”从这诗中可了解沿海人民赖番薯维生的情况。
番薯不仅是沿海的主要农作物,在全县各地皆大量种植。在除沿海以外的地区,番薯也与稻米配搭食用,而主要是作为猪和鸡鸭的饲料。由于产量高,价钱一直便宜,康熙县志记载为一斤仅值一文钱,民国时期,一斤也仅值一分钱(三个铜元);解放后至80年代以前,番薯价值也甚低。
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经济作物,番薯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人们吃腻了精粮和肉类,倒喜欢起番薯来,不几年间,番薯身价百倍。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文集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城市变迁、海堤建设、教育、经济、政治、乡镇历史、人物、民俗和史海钩沉等各个方面的文章,反映了漳浦县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草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