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造福桑梓的侨生陈福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09
颗粒名称:
造福桑梓的侨生陈福荣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24-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福荣是海外华人,热爱祖国和家乡。他捐资助学、修路建亭,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陈先生注重亲情和乡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关爱。
关键词:
漳浦县
人物
陈福荣
内容
侨生陈福荣,祖籍福建省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下厝社。父亲陈捷报、母亲庄氏对娘,于20年代出国,操养猪业,并当过挑猪肉下乡零售的肩挑小贩,1930年生福荣于侨居地。
福荣和兄弟姐妹在父母教导下,说家乡方言,用筷子夹菜吃饭,不忘祖国家乡。父母每次回乡探亲,福荣争取跟随回祖居地马坪,寻根溯源,认识家乡,访亲会友。他与家乡孩童交游戏耍,领略家乡的风光美景,因而对家乡和亲友有深厚的情谊。
福荣的父母识字不多,但他们却懂得华文教育是华人文化的根,为了捍卫自己的根,应让子女学习华文。于是他们将福荣送入中华会馆办的中文学校学习“唐人书”(中文)。福荣已初步懂得华文是华人母语,小学毕业后,向父母要求回国继续念华文中学,获父母赞许,回国就读于纯美初级中学,毕业后考读于厦门中华中学念高中,中华中学校址在厦门虎头山上。他在美丽的厦门岛就读,面向海上花园鼓浪屿,加深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
1949年暑假,他回到侨居地父母身边。接着厦门解放,新中国成立,海上交通受阻,他留在父母身边帮助发展养猪等事业。由于他有知识,又勤劳肯钻研,有吃苦耐劳精神,因而掌握了养猪知识和兽医技术。他凡事必亲躬,因而养猪事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和效益。于是他再购地皮数处,进行合理又科学的猪舍建筑。从养种猪(公猪、母猪)小猪、中猪,到大肥猪,存栏数常2~3万头。又自办饲料厂、建仓库。他既是养猪老手,又是兽医师、饲养员和清洁工。每天清晨即驰车到养猪场与工人一道打扫、冲洗猪舍,观察大小猪的饲养、生活、生长情况和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对种猪、大小猪三餐饲料的搭配他都根据现实情况分别安排。他养猪精打细算,包了几家餐馆、饭店、饮食摊的卫生工作,以劳作换取残羹剩饭,每日早、中、晚,他都亲自驾车到餐馆门前,与工人一道,亲自穿背心短裤到餐桌上打扫残羹和剩余饭菜运回养猪。人们常误认他是养猪场的工人。
他事业有成,不忘祖国家乡亲人。他说:人不可忘本,虽然我们已是加入外国籍,但作为华裔,更应该对祖籍地,也就是我们的“根”,要有正确和足够的认识。因他身兼数职,事务繁忙,分不开身回乡与家乡亲人团聚,共叙乡谊。但过年过节,他都亲自安排一定数量的财物寄回家乡赠亲友故旧,以表达他根连故里,心怀家乡亲友故旧之挚爱深情。
“年华似水涓涓逝,故土情思日日浓”,当家乡60年代遇到三年暂时性困难,农业急需化肥时,他即购数吨尿素支援家乡发展农业生产。当80年代家乡教育发展须增建教室校舍添设备时,他认为“教育是立国元本”,华侨、华裔必须合力,联为一体,共同支持家乡办好教育,以培养出更多好人才。于是他多次捐资支持中、小学修校舍,建办公楼,添教室、围墙,增设备。并与侨胞陈壬水、陈宝鼎合资十万港元设“育才奖学基金”,受聘为马坪校董事会董事。又捐资支援建设马坪侨联大厦和县海外联谊大厦及后康村高压电网及“白马公路”、“骏马碑”;又与陈壬水等合购冰箱、彩电等赠有关单位。
1987年,为实现自己对故乡眷念之情,他争取时间回乡探亲,这是他解放后第一次回乡探亲,受到乡政府和亲人的热情欢迎与盛情接待。当他看到离开近40年的家乡,村道依旧狭窄,儿童仍然玩沙土;老年人照旧蹲壁边晒太阳取暖,于是他找来亲人,捐资17万多元建后康下厝新路,可通汽车、拖拉机以方便乡亲耕种和交通运输;又建“儿童乐园”,让儿童玩有滑梯、千秋、弄桥、摇篮、跷跷板、飞机等等玩具;又建“福寿亭”,让老年人休息座谈、下棋、“行直”、弹唱锦歌、南音等,成为老人理想的活动场所。当他知道亲人中有的居无屋,成家乏力时,就根据亲疏和实际情况与需要,支持其建楼房、大厦(俗称“三间两伸手”)和平房,并帮助堂亲10多户婚娶成家。
1992年,他再次回乡探亲,为繁荣家乡经济并使乡亲福利有个基本保障,他又毅然捐资30多万港元建商住合一的楼房两幢(上下24间)和一座农贸商场(42个摊位),赠给后康村,以收入作公益和老人福利费用;还鼓励其子振华捐资支建乡侨联和马坪中学“群贤楼”。他们虽是第一、二代华裔,仍不忘祖籍地是他们根的所在,而爱乡护根,先后已捐资60余万元建设“根”所在的家乡的教育等公益事业。
侨生陈福荣先生一生艰苦奋斗,爱乡护根,造福桑梓,关怀家乡老幼亲朋故旧之奉献精神,被乡亲称赞为马坪侨生热爱故乡的典范。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书记述了漳浦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经济建设、矿藏开发、教育、体育、老人之家、社会事业、人物、自然灾害、风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芳浦
责任者
陈福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