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806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15
页码:
116-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的地方人物,其中包括了一生育才的老寿星李克柔伉俪、海峡两岸的教育界老前辈陈则蔡、造福桑梓的侨生陈福荣、职业病防治专家陈彩秀等。
关键词:
漳浦县
人物
内容
一生育才的老寿星李克柔伉俪
·陈建仁·
李克柔老师,1901年出生于漳浦县马坪乡一个基督教家庭,至今年(1996年)已满95岁高龄。老伴叶臻聪老师与他同龄,俩人都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桃李遍天下。他俩今身体健康,在厦门安度晚年,人们都尊为老前辈,政府人员、老同事、学生们纷纷去拜寿,报社记者去采访,作出报导。我们在台湾的漳浦同乡出于对这一对老伉俪的敬仰,特由陈则蔡、黄秉心、陈建仁、陈茂春等二十多人致赠“辛耕勤耘,桃芬李芳,敬业乐群,福海寿山”大银牌,敬祝他俩福寿永康。
李克柔老师幼受庭训,勤奋好学。1916年负笈于泉州培元中学,1922年冬毕业,1922年春应聘在漳浦逢源小学任教(陈达元是当时学生),1922年秋得培元中学助学金,入北京燕京大学深造。他深信“教育为立国之本”,以教书育人为职志,乃选修教育学系,经4年艰苦学习,于1929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从此,他一直站在教育岗位上。他不但学识渊博,富有教学经验,谆谆善导,而且亲历亲见清朝的衰败,亲受民国时期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阅历非常丰富。他常向学生述说这些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他的中学生时代,国家内忧外患深重,内有军阀割据统治,外有帝国主义压迫,每与同学们谈论国事,痛心疾首。1919年5月爆发五四运动,反帝国主义侵略、反军阀封建统治的热潮席卷全国,他出于爱国热情,激于民族义愤,与同学们热烈响应。暑假期间,与回乡同学组织宣传队,到各处宣传反帝反封建及破除迷信、废除缠脚等陋习和卫生防病常识。
他在北京上大学时,发生过1925年的上海“五卅惨案”(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英国巡捕开枪屠杀声援的学生和工人群众)。1926年三月,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日本军舰掩护军阀张作霖的军舰开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冯玉祥的国民军,被击退,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向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执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通牒,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多人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游行,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令卫队开枪,打死47人,伤150多人)。这次集会游行以大中学生为骨干,李克柔参加在内,险些遇难。
他大学毕业后回家,国民革命军已经北伐入闽,厦门有一家由华侨集资创办,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日“双十”成立,因而以“双十”为校名的中学,他应聘任教务主任,后转训育主任(陈建仁是当时学生)。该校有尊师爱生风气,工作轻松愉快。在“双十”多年,以卓越的才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为福建省教育厅当事人所赏识,委任为漳浦县教育局长。任职四年多,增筹教育经费,进行了不少改革措施,诸如:1、改造私塾为初级小学十余所。2、开辟体育运动场,举行第一届全县小学生运动会。3、创设民众教育馆和规范幼稚园各一所。4、举办第一次学生成绩展览会和国语演说竞赛会。5、为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全县统一的教科书(当时教科书多家书局各有出版,虽是按部颁标准编写,经教育部审定,而内容各不相同,李局长经过详细对比,选择最优者为全县统一课本),考试由教育局统一命题,由全局人员分往各校举行测试,题目一律,同日进行。6、举行小学毕业会考等。以上各种措施大部分属于全省首创,教育厅以其成效卓著,特予传令嘉奖,并将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教育厅并于1931年1月派他前往教育较发达的江浙地区考察教育,惜因发生日军进攻淞沪的“一二八事变”而未成行。
1933年全省各县教育局均告撤销,业务并入县政府(设教育科),李老师转任省立厦门中学教导主任(该校合教务、训育为教导处)。李老师对教学管理素极严谨,一丝不苟,处处以身作则,协助校长治校三年,成绩卓著。该校成为全省名列前茅的高质量学校。
1934年,漳浦佛昙镇爱国华侨巨贾、国民政府侨委会顾问杨纯美携30万银元回国。在佛昙镇筹办纯美中学,特于1936年春到厦门礼聘李克柔回乡任首任校长。李欣然应聘,并受委托按照教育部规定标准,购置教学仪器、教具及大量图书。学校初办,校舍全部新建,自课桌以至各种器具,都按适宜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设计建置,大费精力,李校长有条不紊,都赶在当年夏季开学前赶办就绪,如期开课。杨校主见一切良好,才放心重返印尼。
翌年(1937年)7.7全面抗战开始,李校长在佛昙区被各界推选为抗敌后援会主任,乃组织全校师生成立抗战宣传队,每星期六晚上到附近各村宣传,教唱抗战歌曲和抗战歌谣,表演抗日短剧,激发同仇敌忾的爱国情绪。
抗战期间物资缺乏,师生生活都很刻苦,李校长仍然严谨办学,重视学生素质,一丝不苟。他总是设法遴聘品学兼优的教师来校任教。在学校基金(存于国家银行)因法币贬值而又侨汇断绝,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他开源节流,勉力维持。全校教师仅六七人,每个教师几乎每一节都有课,还要兼任总务、会计、文书等职务,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而教师们在李校长以身作则的刻苦精神感召下,都不畏艰巨,尽力而为。学校一度因避日本飞机轰炸而迁入湖西,因山区“瘴气”不服水土致病者甚多,学校又迁回佛昙,迁来迁去,十分艰辛,李校长都能任劳任怨,团结师生,维持正常教学活动。学生克服困难,勤读成风,在八年抗战期,历届毕业生参加全省中学生毕业会考及升学率都居全省前茅。
抗战胜利后,杨校主于1947年春回国,李校长以不负所托,任务告一段落,向校主恳辞校长职务,获得允准。时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从内地迁到厦门,聘任李老师为训导处主任。他以在教育界素孚众望,被推选为厦门市中学教职员联合会会长。以其言行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一度说服学生,缓解了学生与校长对抗的局面。1948年转任厦门大同中学教务主任。又曾专教数学、英语。至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停职,时57岁。21年后平反复职,已经78岁高龄了。
李老师自燕大毕业后连续从事教育工作33年,可谓毕生为教育而奋斗,令人钦敬。凡经他教过的学生,都怀念他那勤勤垦垦诲人不倦的长者风度及高度的责任心和务实作风。他道德高尚,不追求高官厚爵,不谋求生财致富,处事严谨,待人和善,以身作则,推已及人。
他今(1996)年已95高龄,精神矍铄,仍每天轻松地健步行走。87岁时曾独自一人往美国探视其女儿。1990年厦门市离退休职工联合会举办全市健康老人评选,他荣获健康老人荣誉证书。1993年敬老节,厦门市教委协同有关单位为70岁以上离退休教职员举办敬老祝寿大会,90岁以上者2人,他年最高。他的养生之道自小养成好习惯,与烟、酒、茶一概无缘,对玩麻将和打扑克,从不沾边,他作息有序,动静结合,工作之暇,以音乐和读书报陶冶性情,虽然他只会拉拉手风琴,为孩子们的游艺伴奏,并无很探的音乐造诣;他喜欢体育活动,学生时代是排球运动员,在1921年第一届全省运动会中显过身手,至老年还经常走动。更重要的是,他心地善良,不与人争权夺利,故能经常心情舒畅。他说:我以“忍”植德,以“乐”益寿,以“动”健身,以“静‘养性,故得高寿。更为人们所仰慕的是,他的夫人叶臻聪与他同龄,集美女师毕业,前半生也一贯教书育人,至今(1996年)已结婚满70年,称为白金婚了,她现在除因青光眼失明外,身体同样壮健。这是现在全厦门市一对最高龄的人瑞。
(本文部份资料由前纯美中学教师庄乃宜提供)
海峡两岸的教育界老前辈陈则蔡
·李林昌·
陈则蔡字半涯,漳浦县城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今(1996)年已届93岁高龄,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桃李遍天下。
他的婚姻出自父母之命,夫人陈香芸大他2岁,虽出自书香世家,秀才之女,毕竟是乡下姑娘。在父亲教导下读过四书,而后来学到能写能读,还是得力于夫君的教导。他对待婚姻的态度不是像当时一些“新学界”人士那样反对包办,看不起乡下姑娘,而是将妻子“改造”成“新女性”。夫妻以礼相待,从不曾拌嘴,早已是一对“金白婚”。他年轻时是公认的美男子,风度翩翩,教师范,许多年少貌美的女学生对他的好感超过师生感情,而他作为有妇之夫,从不把感情超越于师生关系之外。他道德高尚,性情温和,对人谆谆善导。从不发脾气,不特堪为人人师表,对子女的教导有方,更是子女学业有成,事业远大的基本因素。他待人宽恕,做事问心无愧,心广故能体健,且无不良嗜好,作息有序,动静结合,是健康长寿的一大主因。
陈则蔡的生父蔡钟秀,为望族世家,民国9年至10年(1920~1921年)任县商会长。母陈随娘,为前任(民国7年至9年)县商会会长陈瑞安之女,亦望族世家。则蔡为蔡家长子,以“外甥继母舅”,3岁即过继陈家长子泗河为子,为陈家长孙,初名蔡则陈,后改陈则蔡。则蔡5岁入塾读书,时为清光绪三十四年。至7岁,学校兴起,乃转入漳浦县立第一小学。当时学制,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于民国7年(1918年)15岁时小学毕业,往漳州升入福建省第八中学。当时中学不分高初中,为4年制,民国12年中学毕业,年20岁,即担任小学教师,那时漳浦县立第一、第二两小学改名培文、培英,他被延聘为培文小学教师,也曾在鼓浪屿教小学,后任白石小学校长。教书多年,任过县教育局视学,然后考入北京中国大学预科。按当时学制,他先修预科一年,考试及格,然后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系,4年毕业。
他大学毕业后,于民国19年至22年(1930~1933年)先后担任集美师范教员、漳浦县立初级中学、集美幼稚师范、集美乡村师范教务主任兼教员。民国23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漳浦成立,专员朱熙兼漳浦县长,厉意整顿教育事业,敦请则蔡回漳浦任县政府教育科长,漳浦教育事业大为刷新,在各区区署所在地的县城、杜浔、佛昙、官浔、石榴坂设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心小学,以为示范,推动各小学教学的刷新,并创设民众教育馆,推行社会教育,附设体育场,提倡体育运动。民国24年,县教育科业务并归专署教育科办理,则蔡应聘赴福州任三民中学训育主任兼教员。
民国26年“7.7”抗日战争爆发,陈则蔡以在家乡素孚众望,被推以县商会会长身份任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他毅然辞退教职,回漳浦领导抗战工作。抗敌后援会下设几个工作团,以商会为主负责募捐工作,以妇女会为主负责慰劳工作,又组织教员、机关工作人员、社会青年等组成宣传工作团,业余以演戏、演讲、歌咏、漫画、标语等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又集合失学、失业青年组成巡回宣传队,由他父亲蔡钟秀(同彰布店老板)献布制成帐幕式的活动戏台,下乡巡回演出抗战话剧,教唱抗战歌曲,到处宣传抗战。对文字宣传尤有独到之处,抗敌后援会一成立,便出版《抗敌周报》,后发展成为《漳浦日报》,成立报社,自任社长,是漳浦有报纸的开始。后报份发展到邻县,为扩大影响,改名《漳报》,为民众喉舌,对宣传抗战起到很大作用。
原漳浦县立初级中学因经费困难停办多年,莘莘学子有向隅之叹,陈则蔡积极筹备,于民国28年(1939年)报经省政府批准,复办漳浦初中,被委任为校长,筚路蓝缕,修复、扩建校舍,广招学生,筹款建设礼堂,为今日漳浦第一中学的规模立下基础。
抗战胜利后漳浦成立县参议会,陈则蔡被选为副议长,辞校长职务,推荐教育界耆宿黄沂浣继任,他进一步筹创道周高中,任董事长,利用文庙扩建为校舍,于民国35年开始招生上课,便利了学子升学。民国37年陈被选为县参议会议长。1949年9月迁居台湾。
他到台湾后,任台北阳明山管理局督学。他感到,台湾过去受日本殖民教育影响甚深,当时各级学校仍保留有日本教育风气,必须革除,便尽量介绍祖国教育制度、教导方法、训导规程,拟定改革方案,从建立阳明国民学校为模范小学着手,改革教学及训导方法,调整行政组织,取销包班制,实行分科教学,禁止体罚,倡导学校卫生,推行民族精神教育和劳动生产教育,种种新措施卓有成效,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区、省内起而仿效。省政府予以嘉奖。
1958年,陈调任北投中学校长,辟划经营,锐意革新,订有长程、短程计划,次第实施,扩建了教室,增建教职员宿舍,增加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训导方法,施行辅导制度,提倡科学教育,推行劳动生产教育,成绩斐然,闻名全省,各县市教育界相率组团到校参观,他也常应邀到各地演讲座谈。任职14年间,获台湾省及台北市记功3次,嘉奖5次,至1972年8月,以69岁退休。
他颐养天年于阳明山风景区,子孙立业海内外,而他对故乡十分关怀,闻漳浦筹建海外联谊大厦,不顾年迈,积极筹款赞助,自身率先献款20万元新台币以为倡导,发动在台湾的漳浦同乡热烈捐献,共底于成。他时时思念回乡,子女虑其年迈,愿代回乡尽访亲会友之责,并于1996年夏由其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任人类学系主任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的第三子陈中民博士、在台湾任“中央开发信托公司”副总裁的第四子陈佑民,在漳浦第一中学设置奖学金,每年奖额5万元人民币。陈校长关怀故乡之心稍安,但回乡之行仍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造福桑梓的侨生陈福荣
·陈芳浦·
侨生陈福荣,祖籍福建省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下厝社。父亲陈捷报、母亲庄氏对娘,于20年代出国,操养猪业,并当过挑猪肉下乡零售的肩挑小贩,1930年生福荣于侨居地。
福荣和兄弟姐妹在父母教导下,说家乡方言,用筷子夹菜吃饭,不忘祖国家乡。父母每次回乡探亲,福荣争取跟随回祖居地马坪,寻根溯源,认识家乡,访亲会友。他与家乡孩童交游戏耍,领略家乡的风光美景,因而对家乡和亲友有深厚的情谊。
福荣的父母识字不多,但他们却懂得华文教育是华人文化的根,为了捍卫自己的根,应让子女学习华文。于是他们将福荣送入中华会馆办的中文学校学习“唐人书”(中文)。福荣已初步懂得华文是华人母语,小学毕业后,向父母要求回国继续念华文中学,获父母赞许,回国就读于纯美初级中学,毕业后考读于厦门中华中学念高中,中华中学校址在厦门虎头山上。他在美丽的厦门岛就读,面向海上花园鼓浪屿,加深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
1949年暑假,他回到侨居地父母身边。接着厦门解放,新中国成立,海上交通受阻,他留在父母身边帮助发展养猪等事业。由于他有知识,又勤劳肯钻研,有吃苦耐劳精神,因而掌握了养猪知识和兽医技术。他凡事必亲躬,因而养猪事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和效益。于是他再购地皮数处,进行合理又科学的猪舍建筑。从养种猪(公猪、母猪)小猪、中猪,到大肥猪,存栏数常2~3万头。又自办饲料厂、建仓库。他既是养猪老手,又是兽医师、饲养员和清洁工。每天清晨即驰车到养猪场与工人一道打扫、冲洗猪舍,观察大小猪的饲养、生活、生长情况和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对种猪、大小猪三餐饲料的搭配他都根据现实情况分别安排。他养猪精打细算,包了几家餐馆、饭店、饮食摊的卫生工作,以劳作换取残羹剩饭,每日早、中、晚,他都亲自驾车到餐馆门前,与工人一道,亲自穿背心短裤到餐桌上打扫残羹和剩余饭菜运回养猪。人们常误认他是养猪场的工人。
他事业有成,不忘祖国家乡亲人。他说:人不可忘本,虽然我们已是加入外国籍,但作为华裔,更应该对祖籍地,也就是我们的“根”,要有正确和足够的认识。因他身兼数职,事务繁忙,分不开身回乡与家乡亲人团聚,共叙乡谊。但过年过节,他都亲自安排一定数量的财物寄回家乡赠亲友故旧,以表达他根连故里,心怀家乡亲友故旧之挚爱深情。
“年华似水涓涓逝,故土情思日日浓”,当家乡60年代遇到三年暂时性困难,农业急需化肥时,他即购数吨尿素支援家乡发展农业生产。当80年代家乡教育发展须增建教室校舍添设备时,他认为“教育是立国元本”,华侨、华裔必须合力,联为一体,共同支持家乡办好教育,以培养出更多好人才。于是他多次捐资支持中、小学修校舍,建办公楼,添教室、围墙,增设备。并与侨胞陈壬水、陈宝鼎合资十万港元设“育才奖学基金”,受聘为马坪校董事会董事。又捐资支援建设马坪侨联大厦和县海外联谊大厦及后康村高压电网及“白马公路”、“骏马碑”;又与陈壬水等合购冰箱、彩电等赠有关单位。
1987年,为实现自己对故乡眷念之情,他争取时间回乡探亲,这是他解放后第一次回乡探亲,受到乡政府和亲人的热情欢迎与盛情接待。当他看到离开近40年的家乡,村道依旧狭窄,儿童仍然玩沙土;老年人照旧蹲壁边晒太阳取暖,于是他找来亲人,捐资17万多元建后康下厝新路,可通汽车、拖拉机以方便乡亲耕种和交通运输;又建“儿童乐园”,让儿童玩有滑梯、千秋、弄桥、摇篮、跷跷板、飞机等等玩具;又建“福寿亭”,让老年人休息座谈、下棋、“行直”、弹唱锦歌、南音等,成为老人理想的活动场所。当他知道亲人中有的居无屋,成家乏力时,就根据亲疏和实际情况与需要,支持其建楼房、大厦(俗称“三间两伸手”)和平房,并帮助堂亲10多户婚娶成家。
1992年,他再次回乡探亲,为繁荣家乡经济并使乡亲福利有个基本保障,他又毅然捐资30多万港元建商住合一的楼房两幢(上下24间)和一座农贸商场(42个摊位),赠给后康村,以收入作公益和老人福利费用;还鼓励其子振华捐资支建乡侨联和马坪中学“群贤楼”。他们虽是第一、二代华裔,仍不忘祖籍地是他们根的所在,而爱乡护根,先后已捐资60余万元建设“根”所在的家乡的教育等公益事业。
侨生陈福荣先生一生艰苦奋斗,爱乡护根,造福桑梓,关怀家乡老幼亲朋故旧之奉献精神,被乡亲称赞为马坪侨生热爱故乡的典范。
职业病防治专家陈彩秀
·陈芳浦·
陈彩秀主任医师,女,漳浦马坪人,现任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院长,为同济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副主任。
陈彩秀主任医师,1930年12月出生于马坪霞梧社,7岁启蒙于马坪中心小学,后经漳州进德女中初中毕业,护士学校毕业,在医院当护士3年。工作中,她全心全意为病者服务,多次受病者及其家属和医院领导赞扬。而她认为要救死扶伤,把一生奉献给医疗事业,必须继续考读医科大学深造,才能有较大贡献。于业余争取时间继续学习,钻研医学知识,然后于195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苦读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在武汉市第二医院内科工作12年,重点在心血管科,并负责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市第二医学院的教学任务,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她个人也熟练掌握内科的理论及操作技术,为她后来的成就打下良好基础。
1971年,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到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从事职业病临床工作,先后负责综合门诊,尘肺科及中毒科主任。1974年提升为主任医师,兼任同济医大教授。1975年,又学中医一年。工作期间,被评为湖北省卫生系统标兵,武汉市“三八”红旗手。
1983年,武汉市洪水泛滥,危及武汉农药厂,厂中存有大量剧毒的农药原料,该厂领导及全体职工为武汉市及长江中下游千百万人民生命安全负责,及时将剧毒原料转移。因此于7月14日发生一场中毒事故,7位正副书记、厂长有6位中毒;厂机关和两个车间大部份党、团员,一百多位工人,陆续中毒,被送入医院抢救治疗。为了抢救中毒病人,彩秀医师不顾自己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经常咯血,身体瘦弱,为抢救这一百多位中毒病人而急匆匆地在各个病房进进出出,两天一夜没有休息,中午晕倒了,护士们冲了碗糖水给她喝,不一会儿,她又到病房去抢救中毒病人。在武汉市抗洪救灾中,她又荣立了二等功。以后,十多次被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多次登于《长江日报》等报刊。
1983年,上级任命她为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兼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提升正院长兼正所长,仍兼同济医大教授。她还身兼(1)中华医学会职业病学会委员;(2)全国职业病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3)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4)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
她在任职期间,努力钻研管理科学,使医院社会效益,业务指标及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医院连续4年被评为武汉市卫生局先进单位。她任职期间没有脱离临床及科研工作,“七五”期间,她对慢性苯中毒各种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并写成论文发表,其中有1980~1991年10年间职业病院收治或参与抢救的急性中毒669例分析,研究出中毒事故发生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工人不懂得生产技术,违章操作,设备老化,维修不善;无防护设备和措施。分析中毒的种类分别为刺激性气体中毒416例,死亡3例;窒息性气体中毒49例,死亡5例;有机溶剂中毒18例,死亡1例;金属类中毒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43例,后二类中毒无死亡。她在论文中并提出防护意见,认为须以预防为主:(1)从物的方面着手,应改善生产环境,维修或改进设备,配备必要的劳动用品;(2)从人的方面着手,应对工人和厂领导进行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物及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及防护意识,特别是对乡镇企业和民办工厂尤为重要,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杜绝急性中毒的发生。她并提出劳动卫生的管理模式,她的见解在医学界及各厂矿交流推广,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她在工作中,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承担职业病及职业中毒多发病的治疗,组织医生对疑难病人进行会诊,收治病种逐渐扩大,过去只能收治苯、汞中毒及矽肺病人,现已扩大到收治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鼻病、化学灼伤、一般烫伤,放射损伤以及与职业病有关的各种疾病。1971年~1994年24年间共收治住院病人8521人次。经常抢救急性中毒和矽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左右。
她代表性的著作有《中西药治疗122例慢性职业中毒疗效分析》获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65例急性硫酸二甲脂中毒对心脏的影响》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4年来卫生职业病防治的发展与管理模式的探讨》获全国厂企学会优秀论文奖;《医学模式转变与职业病康复治疗》获康复学会优秀论文奖。她从事临床工作与管理工作以来先后发表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等报刊杂志论文20多篇,主要有急性职业病中毒的抢救,慢性职业中毒的康复治疗及管理模式探讨等方面的文章。
陈彩秀主任医师把一生精力都奉献给职业病防治医疗事业。1995年9月,她作为医学界的专家及优秀人物入编于《中国高级医师咨询辞典》一书,该书由知识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书记述了漳浦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经济建设、矿藏开发、教育、体育、老人之家、社会事业、人物、自然灾害、风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