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吧能说话,眼盲会复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99
颗粒名称: 哑吧能说话,眼盲会复明
其他题名: 漳浦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
分类号: C916
页数: 4
页码: 90-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有3.42万名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5%。县政府十分关心残疾人的康复、就业、教育等问题,自九十年代起实施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包括成立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机构,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和活动。
关键词: 漳浦县 残疾人事业

内容

漳浦县有各类残疾人3.42万人,占总人口的4.5%。县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残疾人,尤其自九十年代初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八五”计划纲要》起,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工作更上新台阶,使残疾人在政治上能平等参与,在经济上给予优惠和扶持,在组织上建立为他们工作、服务的专门机构:1990年成立县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残联);1993年成立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1994年县政府成立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简称残工委),由一位副县长分管,县残联主办,负责协调各部门共同做好残疾人的康复,特殊教育、劳动就业、扶贫、救济、活动等工作
  康复医疗
  县人民政府为推行残疾人康复医疗工作,于1989年组织成立残疾人康复领导小组,由一位副县长分管,每年召开1~2次协调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解决具体间题。1991~1995年,县财政拨专款9.3万元为残疾人康复经费,主要用于白内障复明及小儿麻庳症矫治手术、聋儿语训等经费及困难补助。
  县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通力合作,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县卫生局为保质保量完成白内障复明和小儿麻庳症矫治手术任务,从县医院、县中医院选派专科医师4人到省、市培训,并拨专款2万元增置专用器材。二家医院都成立残疾人康复医疗技术领导小组。由卫生局一位副局长率领二家医院医师6人,配合县残联干部,分赴20个乡镇为康复对象体检,建立档案,作为治疗的根据。
  对康复对象从经济上给予优惠和补助救济,手术费减收50%;县残联对小儿麻庳症患者每人补助手术费200~500元;民政部门对有困难的康复对象给予救济。1991~1995年,全县共做白内障复明手术462例、小儿麻庳症矫治手术193例,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经1991年和1995年全国及省二次检查验收,白内障复明脱盲率达95%、脱残率达85%;小儿麻庳症矫治有效率达90%。
  从聋儿语训到培智学校
  漳浦县以前将聋哑儿童送往漳州聋哑学校学习,未免不周到,而且所学习的只是一种“手语”,虽然也能学文识字、学技能,毕竟与一般人不尽相同。把聋哑儿童教到能听会说,于1990年从深土幼儿班开始。1991年,县残联在深土试办聋儿语训班,有16名聋哑儿童变成能听会说的健全孩子。县残联发动各机关及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捐5千多元,购置用具,将聋哑语训工作推广到全县,共办5个班,不但做本县的聋儿语训工作,且为全漳州市各县培训聋儿语训教师。
  1994年6月,县开始筹办培智学校,配备教职员工10人,其中教师6人,都是从各小学抽调的优秀教师,经过泉州师范特教部和漳州市聋哑学校专业培训的,并学会漳浦所独创的教听教说方法。暂借用空出来的一座兵营为校址,10月8日正式开学,设聋哑、弱智各一班,招收聋哑儿14人,弱智儿12人入学。学校隶属县教育局管理,享受中心校待遇,县财政每年发给经费4万元。筹办阶段,县教育局会同县政府办公室、县残联、财政局、卫生局、劳动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11单位,向全县发出倡议书,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培智学校,培智学校教职员工分赴各企事业单位宣传发动,得到各界热心支持:鹿溪糖厂、绥南无线电厂、旧镇镇政府、杜浔学区等单位共献款1万多元;盘陀及沙西学区的中小学师生省吃俭用,将节支的3千多元献给培智学校;台胞王永丰先生献赠10套校服;南堂印刷厂送来200多本练习簿簿;县邮电局免费代安装电话;市、县财政拨款,为培智学校的开办奠定基础。学生学习、吃饭、住宿三集中,只收伙食费,其他学杂费、课本文具费全免。
  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规划。全县各中小学都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并对残疾儿童优待免收学杂费。残疾儿童入学率逐年增加,1994年普查,全县在学的残疾儿童425人,入学率44.8%。1995年秋季,在石榴、旧镇、杜浔、佛昙、霞美5个镇学区各办一班残疾儿童特教班,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60%以上。
  残疾人劳动就业与救济
  在“八五”期间,县残联共发动创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企业25家,安置282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有由伤残退伍军人办的三元民政食品冷冻厂,安排28名残疾人就业。各乡(镇)村有1020名残疾人从事个体服务行业,得到工商、税务部门在管理费和税收方面的优待照顾。自1994年至1995年,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中小学共接收安置残疾人149名。1995年,县成立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负责对全县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管理、指导、服务。4月,在湖西举办一期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有40名残疾人参加培训。随后,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又与劳动局、县教委合办二期残疾人就业培训班,学习家用电器维修、服装剪裁缝纫等技术。
  1992年漳浦县列为全国康复扶贫试点县,1993年,省农业银行拨给康复扶贫贷款25万元,县残联根据省残联规定的贷款对象与用途,与县农业银行审查核定,报县政府分管的领导批准,将这批款贷给3家社会福利工厂,2年间共安置125名残疾人就业,就业者每人年均收入2200元,基本脱贫。
  全县550名残疾孤老列为“五保”对象,统筹供应其衣、食、住、医疗费用。7个月乡镇敬老院收养63名残疾孤老。
  人民政府逐年发放社会救济款,将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列为重点救济对象。1994~1995年,共发给残疾人困难户2765户救济款13.30万元。
  对残疾人的慰问与文体活动
  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每逢“助残日”及春节期间,县五套班子参加访、慰问残疾人特困户活动,亲临残疾人家中慰问,5年间共有县领导60人次走访慰间1200户残疾人,送慰问款物共6万多元。各乡镇分别成立残联和残工委,经常动员全社会参加“助残”、“手拉手”、“红领巾助残”等活动。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书记述了漳浦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经济建设、矿藏开发、教育、体育、老人之家、社会事业、人物、自然灾害、风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甲寅
责任者
杨万福
责任者
陈俊生
责任者
王永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