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90
颗粒名称: 体育
分类号: G812.757
页数: 7
页码: 66-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地方体育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漳浦县体育运动概况。
关键词: 漳浦县 体育事业

内容

漳浦县体育运动概况
  林祥瑞
  漳浦县体育运动源远流长,历史上很活跃。
  明初,在学宫建射圃,把体育活动列入教学内容。明中期以后,尤其是嘉靖(1522~1567)年间,倭寇祸患惨重,民众为自卫而兴起练武之风;明末战乱,清初郑成功长期在漳浦一带与清廷对抗,民间练武习拳之风继续发展。所以,明、清两朝武科人才辈出,民间拳术活动也极为盛行。其他民间体育尚有棋类、龙舟、舞龙、舞狮、风筝等项目,据清《漳浦县志》风俗篇记载:“五月,舟人竞渡角胜,中流箫鼓,先抵岸者寺锦标为乐。”“九月,儿童于郊原以长绳系纸鸢为戏,风中纵之,高可入云。”足见这些民间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光绪末年,进行学制和教学内容改革,漳浦县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将原来官学办成“中西学堂”,增加许多从西方传入的教学内容,其中有西方近代体育,项目有足球、网球、柔软体操等。
  民国元年(1912年),在官办的小学中开设体操课(后改为体育课)。民国18年(1929年)5月,在兴教寺广场举行全县高等小学生运动会,这是漳浦县首次举行全县性体育比赛。三十年代中期,福建省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设在漳浦,促进漳浦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县城新路尾近“倒城隙”的西城边开辟一个具有6道400米环形跑道的体育运动场。民国25年(1936年)是“福建省体育年”,5月,在漳浦县举行第五行政区首届体育运动大会,把漳浦县的体育运动从学校推向社会。漳浦县积极组队,参加比赛,获团体总锦标第1名和学生组总分第1名的好成绩。至民国31年(1942年),漳浦县共举行四届全县运动会,并选拔运动员参加福建省第四、五两届运动会,有1人参加远东运动会。抗日战争期间,县专设“体育场”机构,但末举行运动会。抗日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党团斗争剧烈,影响体育活动的发展
  民国时期,较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有蔡峻德、刘芳海等,蔡峻德于1927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远东运动会,10000米成绩列第6名。刘芳海于1935年9月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第五届全省运动会,获得男子跳远第4名;著名球类运动员有陈明川、吴兰芳、蓝炳煌等。陈明川善踢脚球,吴兰芳善打蓝球,蓝炳煌(后改名明光)为排坛后起之秀。民国时期还涌现第一批女运动员如曾敏英、叶宝仁、王宝珠等,曾敏英善蓝球,叶宝仁善赛跑,王宝珠在福建省第五行政区运动会上夺垒球比赛冠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浦县体育活动逢勃发展。1951年11月,成立漳浦县体育支会筹委会。1956年5月,成立漳浦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并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在机关、学校推行工间操、课间操和“劳卫制”体育锻炼。1959年,中国人民银行漳浦支行被评为省群众体育先进基层。自1949年至1966年,共举行四届全县运动会,首届职工、青年运动会,四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多次体育比赛。并组织代表队参加龙溪地区第一、二届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至1966年,全部刷新民国时期全县田径记录。有26人次入选龙溪地区队参加福建省一至五届运动会,共荣获11枚金牌和1人破全国记录的优异成绩;有6人入选省体工队,并代表福建省分别参加第一、二届全国运动会,取得1个银牌、2个牌和1个第4名的好成绩;陈万枝获自行200米银牌、自行车300米铜牌,陈惠军获4×10米接力铜牌。1966年11月,陈万枝参加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州新兴力量运动会自行车比赛,获1公里个人第1名和4公里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国争光.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8月,县男子球队加在龙岩举行的福建省排球乙级联赛,勇夺冠军,晋升为省男排甲级队,使漳浦县男排步入省男排强队的行列。这一时期是漳浦县体育开拓时期,为以后的体育事业发展打下竖实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教学都停止活动;体育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1972年6月,恢复漳浦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并正赏开展工作。1973年9月,成立漳浦县少年儿L业余体育学校(简称“少体校”),抓紧群体工作和致力于人才的墙养。1974年8月,建成具有2500个座位看台的灯光场。1975年和198年,有6个单位被评为省体育先进集体,有2人被解为省体育先进工作者和积极分子。自1972年至1978年,举行多次群众体育比赛和三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队参加龙溪地区第三、四届运动会,田径成绩由金区中游跃居上游,共获得11枚金牌,13枚银牌和16枚铜牌的好成绩;有10名运动员入选龙溪地区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六七届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这一时期,漳浦县体育事业与全国各地一样,处于从挫折到复苏阶段。
  1979年,中共十臻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政策,使体育工作获得新生,进入了一一个前所未有的逢勃发展时期成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到漳浦县视察,给全县的体育工作以极大的鼓舞和促进。1983年6月,重新整修县体育运动场,建成具有8道400米环形跑道标准田径场。1984年5月,县体委贯彻国家体委《关于加强县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把创体育先进县活动切实开展起来“,制订“五七”规划,体育场地要达到“两场、一池、一房”标准的配套建设。1985年,体育工作按照“党委领导,体委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共办”的原则,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推进体育社会化。1986年6月,漳浦县创建体育先进县的条件业已成熟,县政府向国家申请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1987年,漳浦县被命名为“省体育先进县”。县体委在抓紧群体工作的同时,也认真做好体育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加紧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展。1988年3月,由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体育先进县”检查验收小组一行四人,来漳浦县进行检查验收。9月3日,漳浦县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光荣称号,县长王良才到北京中南海受到中央首长的接见,并领回金光闪闪的铜匾。至1991年,全县有5人7次受国家表彰和奖励。有16个单位、26人次受省表彰和奖励。学校体育方面:体育教学逐步走上正规化,师资质量提高,队伍扩大,进一步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增强学生体质。1985年至1989年连续四个年度被省体委评为省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县。
  竞技运动方面:漳浦籍高级教练蔡添响出任国家射击队主教练,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上,为祖国立下大功;漳浦籍运动员3人5次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任虎参加香港蓝球邀请赛,获埠际第1名、国际第3名。陈合成参加菲律宾排球公开赛,获男子排球冠军。张娅芬参加新加坡国际帆板公开赛,获M场地赛第1名、三角绕标第2名和参加香港国际帆板公开赛,获三角绕标第2名;有9人入选福建省代表队,参加第四、五、六届全国运动会,荣获金、银牌各1枚和3个第7名;陈合成获男子排球金牌、林武强获帆船飞行荷兰人型银牌:有17人入选漳州市代表队,参加第八、九届省运会,荣获4枚金牌、4枚银牌和3枚铜牌的好成绩;组织体育代表团,参加漳州市(地区)第五、六届运动会,各项团体成绩获得1个冠军、2个亚军的4个第3名;1989年9月,举行第五届全县运动会,有20个代表队1400名运动员参加11个项目的比赛,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竞赛项目和运动员最多的全县运动会。同月,县政府通报表彰县体育先进单位50个,体育先进个人100人,这在本县尚属首次。
  人才输送方面:各中学和业余少体校培养大批人才,至1991年,向省体工队、省体校和大中专院校输送体育人才共223人,其中省体工队32人,省体校20人,高等体育院校99人,体育中专72人。
  场地建设方面:1983年和1986年,进行两次全县体育场地普查,至1991年,县体委系统有标准体育场、室外游泳池、有固定2500座位看台灯光球场和室内篮球房各1个;全县各地有6道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1个,小运动场15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69个(其中灯光场4个)和排球场73个。
  此外,成立县体育辅导站、县体育教学中心教研组,办“漳浦休讯”和开设体育宣传栏,加强体育科研和宣传工作。这一时期,漳浦县体育事业正在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兴旺地发展。
  1992年至1995年,漳浦县体育事业巩固和发展“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争创成果,进一步增强体育事业的总体实力,使体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向着高标准的“全国体育先进县”健康地发展。1992年3月9日,原国家体委主任、现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李梦华到漳浦县指导工作并题辞。7月,漳浦县通过“全国体育先进县”检查合格。1993年8月,盘陀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使漳浦县体育事业向农村深化地发展。9月,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漳浦一中、县少体校受国家体委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4年12月,成立漳浦县体育总会,为深化体育事业的改革做了实质性的工作。1995年,县少体校被省体委评为91~94年度福建省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2个田径教练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1992年至1995年,体育战绩辉煌,并取得历史性的突破。1992年7月高级教练蔡添响出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射击队主教练,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1995年,蔡添响第四次出任国家队射击主教练,准备参加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为国争光。1994年8月,漳浦籍运动员朱阳河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帆船锦标赛,获莱塞级第4名。1995年1月,漳浦籍运动员朱河阳、林长福参加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届海湾国际帆船锦标赛,分别获得莱塞级第1名和第3名;有5人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取得1枚金牌、第4、5名各1个和2个第6名。朱阳河获帆船莱塞级金牌,是漳浦县第2个全运会冠军;参加全国比赛取得前3名的有:1992年4月,全国少年儿童田径选拔赛在福州举行,漳浦籍运动员林乔青获少年组女子800米第2名。1993年8月,李智萍获全国少年儿童田径分龄赛跳远组四项全能第3名。1994年7月,林智生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重点中学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赛,获100米第2名,成绩10″9,破市记录使漳州市男子100米成绩首次突破11”大关。1995年5月,在全国少年儿童田径分龄赛中,蔡小宝获13岁四项全能第1名,洪荣飞获14岁组四项全能第2名和跳远第2名,胡育才获14岁组短跳组四项全能第3名和跳远第3名。7月,全国帆船锦标赛在浙江舟山举行,漳浦籍运动员黄培练获芬兰人级第1名,林武智获飞行荷兰人级第2名,孙惠君获女子激光级第3名。又少数民族运动员篮必涛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两个第2名和1个第3名。1992年10月,漳浦县14名运动员入选漳州市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十届运动会,取得3项第2名和1个第3名,有1人破市女子成人组记录。1992年10月和11月,漳浦县举行第六届运动会,分县直系统和乡镇场进行比赛,有8个系统、23个乡镇场参加11个大项的比赛,是漳浦县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县运动会。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书记述了漳浦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经济建设、矿藏开发、教育、体育、老人之家、社会事业、人物、自然灾害、风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