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潭桥与浮南桥的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30
颗粒名称: 佛潭桥与浮南桥的变迁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190-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潭桥,古称佛潭桥,位于漳浦县,因桥东潭边有一佛头石而得名。桥历史可追溯至唐朝,陈元光曾在此写下壮丽诗篇。历经多次重建与修建,桥梁曾多次被炸断,群众集资重建。1955年修建木质公路桥,后于1962年重建为十三孔双车道公路桥,使原石桥板消失。佛潭地名也有多种叫法和写法,应以县人民政府所定的标准地名为准,写作“佛昙”。浮南桥曾是此地的另一座桥梁,现已成为地名。
关键词: 佛潭桥 浮南桥 漳浦县

内容

佛昙古称佛潭桥,以桥东(今先锋村)第一山顶峰有一块石头似佛头,倒映在鸿儒江(古称黄如江)边一口潭上而得名。今“佛头”尚存,在蓉江南路能清晰看到额、鼻,逼真壮观。潭虽已填平,上面盖了住宅,而“佛头倒影”之称永传,为佛昙八景之一。
  佛潭桥的历史,有文字可据的,可追溯到唐朝。陈元光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奏准在原绥安县地设立漳州和漳浦县,立行台于四境,派兵驻守、巡逻,其中东行台设在佛潭桥,陈元光曾东巡到此,与行台官兵一同出发巡逻,写下壮丽诗篇《晓发佛潭桥》:“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沉。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车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马鬣嘶风耸,龙旋闪电临。峰撵仙掌巧,露重将袍阴。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见《漳浦县志》卷八《艺文》)。
  显然陈元光时已把“佛潭桥”作为地名,但本来“佛潭”才是地名,“佛潭桥”是佛潭的桥名。这座桥从下坑芙蓉山麓跨过鸿儒江连接岸头的莲花山,最早的桥是什么形状虽不可考,但基本上应是这样。历代重建、修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次重建是元朝,《漳浦县志》卷二《方域》记载:“佛潭桥在十七都,元至正六年乡人陈重显建。”不说“修建”而只说“建”,可见是重建,所建是一座石桥。在此之前是石拱桥还是木板桥,无可稽考。桥中二条石桥板上分别刻字“乡人陈重显建”和“赵夫人修建”,以前过桥人有目共睹,可见在陈重显之后又有赵夫人修建过。赵姓宋皇族之裔,元初逃来积美隐姓开基,赵夫人何时人未详,但可知当在明朝洪武御史朱鉴奏准为赵氏复姓以后,因为在复姓以前赵氏假冒黄姓。据老人回忆,桥的西端从前立有宋、元、明、清历代修桥和捐资者姓名、金额,于1955年元月造木质公路桥时被埋掉。据《杨氏世隆衍系考》记载:明万历庚子(1600年),族人杨守仁(嘉靖乙丑即1565年进士,曾任广东按察副使)倡建佛潭桥。又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一座功德碑至今立在岸仔头村,记载佛潭石桥于清初“迁界”时被毁,港头村人兴化总兵林承以母亲名义重建。
  据现在老人回忆,他们早年所见的佛潭桥是用五条大石板并铺,宽一丈,全长200多米,分为十八间(孔)。桥的西头建石塔,叫做“桥屹”。桥板的垫石因时间久破损,失去平衡,致桥板部份掉落,有几间(孔)只剩四条石板或三条石板,其中有一间(孔)只剩一条石板,两边用旧桅杆加宽。石桥板每条宽2尺,厚2尺,长度不一,桥头(下坑)跨度较长,桥尾跨度较短,每条石桥板约20~30吨。桥墩船形,迎流的一头尖,背流的一头平。桥墩在支架石板处加四层条石,向前后均挑出一尺,用以承托石板,使石板跨径缩短,提高石板桥强度。老人相传,原桥墩距桥面很高,林埭村曾厝社“牵槽”渔船经过桥下不必降落桅杆,后因上游山地水土流失,日积月累,致使鸿儒江渐渐淤积泥沙,江由深变浅,桥面与水面的距离渐短。
  有人以在没有起重机时代如何将每条20~30吨重的石桥板架在高高的桥墩上为不可思议,甚至传说为“神仙点化”,从海底浮起来的,所以叫“浮南桥”。另一种传说比较接近科学:石桥板取自苏山尖石,原来海水可涨到石窟之下,天然大石加工成大石板后,移在用圆木横铺而成的轨道上,利用圆木滚动,自上而下将石板移在岸边木排上,载到桥墩下,在桥墩两头架起六根大木梁,装上绞辘,大索套在石板上,吊在绞辘上,利用涨潮,两头数人用绞辘慢慢把石板吊到桥墩上。现在有几位80多岁老人说他们从前亲眼看过晋江人耐师用绞辘吊起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阴历戊午年正月初三日)地震掉落的二条桥板。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厦门被日军占领,国民党政府恐怕日军机械化部队入侵,采用断桥计,下令把佛潭桥石板梁炸断2间(孔),桥的南北群众来往,低潮时涉水过江,涨潮时乘木船过渡,极不利便,后来群众集资架桥,按原桥墩每孔用五根大杉为梁,木板铺面,以利往来。1945年,侵占厦门的日军被美军海空封锁,给养困难,且海陆两军不睦,陆军德本光信联队残部于6月30日从海澄县辖白坑登陆,流窜潮讪日占区,7月8日(阴历五月二十九日)经过佛昙时,害怕后有追兵,又把佛潭桥石板炸断三孔和木板桥二孔。先锋村老妇商婆在海边拾起被炸毁的桥板片时,被日军开枪打中腿部致残。后群众又集资在原桥墩再架起木板桥。
  1954年10月1日省公路修建指挥部转发军区命令,修建旧屿线(旧镇经佛昙至屿仔尾)公路,1955年1月16日动工修建旧镇至佛昙线,至6月23日完成,并在佛潭桥古桥上游一侧架设一座单车道木台架桑梁公路桥通汽车。1962年9月,利用古桥墩为基础,重建一座十三孔双车道公路桥,12月完工,长148.09米,宽6.6米,高5.9米。桥的结构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墩(如旧),原石桥板打断用以增高桥墩,从此见不到原古桥石板。
  佛潭桥原以“佛潭”地名为桥名,后来以桥名“佛潭桥”为地名,自历代至清朝的地方志,都称此地为“佛潭桥”,但当地群众总是简称为“佛潭”至民国初年被写作“佛〓”,解放后沿用,以至定为标准地名,推行简化字后写作“佛昙”。厦门、龙海、漳浦县城一带在解放前则都称此地为″浮南桥”。有人认为“浮南桥”是“佛潭桥”的转音。另据老人传说,此地原有另一座“浮南桥”,位置在佛潭桥南200多米处,横跨于康厝(公社旧址)至岸头(俗称中埭岸)之间。康厝在莲花山(今佛昙中心小学所在地),原是小岛,北接佛潭桥,南接浮南桥,海水涨潮由佛潭桥入,从浮南桥出,退潮反之,潮水涨落,围绕莲花山旋转。古人曾在此多次架设简易木桥,都被洪水冲毁,后改造浮水木桥,长2丈多,宽6尺,用铁索固定在两岸木柱上,因为用杉木建成,浮在水面,所以叫“浮杉桥”,又因在佛潭桥南,改称“浮南桥”。浮南桥距墟场较近,赶墟群众称此墟为浮南桥墟,又因墟在浮南桥头,称“桥头墟”,也有很多人称佛昙为“桥头”。以后,莲花山小岛周围淤积沙土,成为洲地,已无需浮桥存在,但“浮南桥”已成为地名。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佛昙地名有几种不同的叫法和写法,往往引起误解,如在县城停车场,有几部开往佛昙的客车争着拉客,车牌有的写佛是、佛昙、有的写佛潭、佛沄,陌生的旅客莫衷一是。佛昙地名有加以统一的必要,当然应以县人民政府所定的标准地名为准,写作“佛昙”。尤其不可写“沄”代“潭”,因为“沄云”是 的简写,“潭”并无简化字,写作“佛沄”会为本来已有不同写法的佛昙地名增加混乱。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妇女社会地位转变、投身革命的漳浦妇女、下垵女民兵、在外地工作的漳浦女英、台北的两位文学科学姊妹卢慧贞和卢慧兰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金浦晚霞、教育、乡(镇)村春秋、政协委员风采、民间艺术、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瑞玉
责任者
陈元光
相关人物
陈重显
相关人物
杨守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先锋村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