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城排水系统的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28
颗粒名称: 漳浦县城排水系统的变迁
分类号: K928.7
页数: 6
页码: 167-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城排水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变迁,历史逐步完善了排水系统,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环境卫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建设工作,城市新建设已有总体规划蓝图,包括东、西、南、北四线的建设规划。新建的排水系统使得城市扩大数倍,对旧城进行了改造。
关键词: 漳浦县城 排水系统 城市规划

内容

漳浦县城在宋朝已建立街坊,至明朝已形成有规则的街道结构,以西、北两条直街为经,有几条横街横贯其间为纬。这几条横街自北至南为“新路街,隔兴教寺(在今县委会及县政府地方)为麦仔市街;隔县署(在今漳浦宾馆地方)为县前街;隔县学和孔子庙(在今公安局地方)为官学口街。还有自西街和北街两端向东、西、南、北四城门延伸的街道东街、南街、西门街(今青年路),北门街等,都笔直整齐。还有许多小巷,或两头通街,或一头通街,一头通至城边,很少“此巷不通”。巷有小阴沟,街有大阴沟。东北部的污水从官沟出东北水门(在东埔巷通献台村处)排入东溪。西部的污水经西沟出西水门(今称南水门,在准堤巷通王顶村处)排入南溪。东南部的污水出后沟会于傅公河(在今县公安局前面),由南水门(今称“仙脚穿”)入于南溪。东部的污水会于射圃河(在今县第一中学),出东南水洞,入于南溪。
  在明、清时代,潮水还能涨到县城以上的鹿溪河道,随着潮汐涨落,把县城污水带入大海,河道澄清。泮池(在今公安局)有“梁山倒影”景观;西湖“鑑监澄浩碧,含远山,映近堞,近邑一胜观也。”(引康熙《漳浦县志》句)。这是因为,自宋朝漳浦县令傅希龙发动民工开凿了一条小小人工河,被称为傅公河,俗称港仔,它从县学(今公安局)泮池通南溪,与鹿溪相通,城中污水大部份排入傅公河,受潮水顶托,向港仔口一带“田洋”泛滥。但不是泛滥成灾,而是一日一涨落,那些水田并不受涝害,而且把水中的有机质沉淀下来,留在田地作肥料。人们把县城当成一块“仙地”,说那些阴沟是“仙肠”,称县城南水门为“仙脚穿”(仙的肛门),成为地名,至今沿用。“仙”的排泄物肥了港仔口一带田地。尼罗河每年一次泛滥,造成古埃及的富庶,漳浦港仔口田水一日一涨落,难怪那里农作物特别丰产。
  漳浦县城三面临溪,一面靠山。临溪的三面是:自西门下的西湖经南门至东城角,以源自鸟嘴山(缭翠山)经葛后、查岭、棕口至县城西南方的南溪为护城河;自东门兜以上至北门兜,以源自罗山(北面诸山罗列,故名罗山)的北溪为护城河。西北一面靠山,溪水不能环绕,特地挖了一条堑沟,一头通北溪,一头通南溪,北起北门兜,西至西门下(今金融巷便是西堑濠,自林业局以下转向东经农械厂至千秋巷为北堑滚)。城墙与城墙外的护城河(濠)构成“城池”,主要为保卫县城而设,而其副作用更加显著,无论洪水多大都不能涌进城中。城中污水又能顺畅排出,所以那时城中家家户户有水井,并水都可供食用。北堑河边的“龙井”尤其著名,康熙《漳浦县志》记载:“龙湫井(即龙并),在城北堑河之侧,味甘厚,渫清可茗。每暴雨,河水奔流,井一澄如镜,清浊不乱,或谓其中有龙焉,为八景之一。”
  自清末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用土炮将县城西北部鸡笼山下的城墙轰开一个缺口后,由于攻坚武器进步,城墙已经不再是不可攻破的防御工事,因而一直没有修复它。那地方便得了“倒城隙”的地名。此处城下(城内)原是一片居民区,在城未倒隙以前,无路可通城外,太平军之役那些民居被烧毁,那废墟上便被人走出一条从“倒城隙”出入的捷径,霞潭一带村民进城才免绕经“后径”从西门出入。民国二十年(1931年)龙诏路(自漳州经漳浦、云霄至诏安分水关与广东公路衔接的公路)通过“倒城隙”,沿以旧城墙改建的“环城马路”(今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出东门;同时,由于“浦和路”(实际只从漳浦县城通车至象牙庄)的修建,西北堑濠的过车处就被填平了。每逢暴雨,山洪不再从西北护城濠流进溪道,而是从西街奔泻直下。好在那时阴沟还很畅通,街道利用从城培折下来的石板铺成“红龟面”(中线稍高,渐向两侧倾斜)。“五脚具”(人行道)比街道高出一阶,街道边“五脚具”下隔不远处便有一个纳水入于阴沟的孔道,所以还是能很快将街上流水排掉。可是城内井水渐受污染,只有地势较高的西北部一带名井,如兴教古井、驿前井(即石狮头古井),北街古井等并水比较好,城南一带并水已泛黄,较少人食用,人们开始喜欢用溪水煮饭。龙并则早在明朝末年已经因被种园人倾倒秽土而贩坏,甚至填为平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第五行政区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叫人修复,但井水再也好不起来。只有朱专员叫人新开辟的“澧泉”(在今农械厂)和明末崇祯年间慧旨和尚开辟的“虎泉”(西湖井仔)才是品茗的好泉水。据说最讲究品茗的“茶客”要取用土桥(即得仙桥,今鹿溪桥闸)中流的水泡茶。
  总之,城内受城外山洪冲刷入侵,加上城内居民的生活污水,浸透于地下水的酸碱度越来越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漳浦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努力督导。由医务工作者组成的爱国卫生委员会义务做了很多工作。居民组织认真负责,经常清理阴沟。在抗旱斗争中,人民政府领导农民修筑双溪坝,引鹿溪水入于南溪和西湖,除满足绥西、绥南、南门等生产队的水田灌溉外,绥北方面还用三架人力水车从西湖车水,利用街道阴沟为渠道,灌溉绥北水田,可见那时街道阴沟还是很畅通的;民居的阴沟也与街道阴沟保持畅通,在那“西水北调”的过程中,西街许多人家的天并里也被流经街道阴沟的水溢进不少,这便是明证。
  自“文化大革命”以后,街道阴沟逐渐淤塞。由于居民建筑无规划,“仙脚穿”被封闭了、“仙屎”排不出,公安局门前的印池,变成臭水池。现在,城关市区扩大一倍以上。在那些新居民区,有的排水系统没有配套,也有巷道变成水沟的。这是由于当初缺乏统一规划之故。
  可喜的是,现在市区新建设已经有一个总体规划蓝图,东、西、南、北四线建设都有规划。东线已先建设,街道与排水系统井然有序。一条西起大亭新村,东至石斋村,入于北溪(后溪仔)东流汇入鹿溪,全长一公里,宽7米的排水渠,笔直整齐,已呈现在城关东线新市区。它比宋朝的傅公河还要长,还要宽,还要深,而且用条石和水泥砌岸,不易损坏。渠上有几座桥梁,坚固美观。很多人选择在这里建屋,既有街市的利便,又有小桥流水之美。
  西线、北线、南线的建设也将次第实施,完成后,城关市区将扩大数倍。在那些新区,街道与排水系统都经过周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时代是前进的,漳浦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有能力建设一座工商业林立,比旧社会扩大数倍的漳浦新城市。
  同时,旧城改造也在继续。
  旧城是一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街道只有4~5米宽,从前人少,且车辆极少,并不感觉狭窄,现在人口比旧社会增长三倍,而且各种车辆往来频繁,拥挤不堪,非改造不可。但旧城改造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如拆迁安置、补偿等事都是比较棘手的,不可能一下子把整个旧城改造好。如果能像麦仔市街及其双头的火烧巷,许官巷那样一下子全部拆迁重建为相连的大街,可以统一规划,那便好办。麦仔市街已于80年代从原来的宽5米拓宽到19米,原来麦仔市街东头的许官巷和西头的火烧巷,本来只2米宽,也扩宽到与麦仔市街成为笔直的整体。这条新街东接环城东路,西接湖滨北路,成为通县城东西的最宽街道,两旁高楼整齐,路下阴沟笔直畅通。问题是与麦仔市街交叉的西街和北街,北街不拆迁改建,西街只拆迁改建与麦仔市街交叉处一段,从原来的5.5米扩宽到19米。由于不可能同时全部改造完成,旧的阴沟仍是老样子,据观察,其被污泥淤塞的程度已达60%以上,一遇大雨,有溢入住宅之虑。如果等街道改造到那里再考虑那里的排污排洪间题,为时过晚。
  各种车辆流量特别大的环城东路、北路水泥路面已在施工,排水沟之宽阔使人一看便知道今后的排污排洪是不成间题的。这一段路工程巨大,目前还不能全部铺设水泥路面,而群众又迫切希望筑路大军在完成环城东路、北路后即移师西上,再为完成龙泉路、环城西路而继续奋斗。自环城北路至龙泉路,有长途汽车站和短途汽车站,是漳浦市区的大门,过去(至今)由于排水系统不配套,在旱天尚且有部份路段湿漉漉,且路破损处有积水,加上饮食店和水果摊多,残菜剩羹果皮蔗渣乱倒在路上,车辇人踏成浆,一遇下雨,化成秽水流向西街直下县前,对市区的污染极严重,这是本文写作时(1994年11月)尚存在的情况,此时欣闻县人民政府已作出整治县城脏乱差,短期内要做出成效的决定,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再持续多久了。
  笔者为写此文,特地到旧市区、新市区游览一遍,深为市区数倍扩大而欣奋。虽然也看到一些如环城北路、西路、龙泉路那样至今还存在的问题,但相信那不久便能得到解决。笔者所看到的是美好的前景,不久,一座崭新的城市将以整齐清洁的面貌屹立在鹿溪之滨平原上——过去不敢说这里是平原,因为其间错杂丘陵,现在丘陵大都被平整,还有少数丘陵正可以点缀其间,是人造假山所不能及的。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妇女社会地位转变、投身革命的漳浦妇女、下垵女民兵、在外地工作的漳浦女英、台北的两位文学科学姊妹卢慧贞和卢慧兰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金浦晚霞、教育、乡(镇)村春秋、政协委员风采、民间艺术、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澳川
责任者
傅希龙
相关人物
朱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王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