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25
颗粒名称: 文物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61
页码: 150-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围绕漳浦地区的文物古迹、古建筑、排水系统变迁、文化古乡乌石、桥梁变迁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同时介绍了漳浦县修志第一人林梅以及黄峭、黄道周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了丰富和传承漳浦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漳浦县 文物古迹 古建筑

内容

漳浦历代碑刻评述
  ·王文径·
  碑刻,是古人常常采用的,以最直接形象的手段,在特定的载体上,记述事物、事件和情感的形式,它常常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地区最重大最灿烂的一页,反映了最高层次的文化现象,它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历史留给今天的重要遗产。
  漳浦是一个古老的县份,碑刻的遗存堪称丰富,笔者从事文物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笔记、拓片和照片资料,近来,又与县博物馆诸同行进行专题复查,抄录、整理了县境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碑刻,共存200余处,400余条,14万字编定成《漳浦历代碑刻》一书,编定之余,碑石无言,千百年来,默默地展示着其沉重而古老的形象,并以真实、生动的艺术魅力,令每一个愿意正视昨天的人都会因之驻足,并再有所获,每一页史册都要留下大片空白,等待着新的补充、新的订正。然而岁月悠悠,世事沧然,这些碑刻的命运又是如何呢?它又湮没于何处?它还将毁灭于何时呢?是否还能为我们的今天和明天留下些什么呢?有感于此,且将对全县现存的碑刻略作评述。
  由于摩崖石刻所处的地理位置,要么人踪罕至,要么较少出现新的建设性破坏,一般较能长久保存,在全县现存的石刻,从内容上划分包括了题咏石刻、官府告示、功德碑记、寺庙碑记、墓道石刻几大类,而按时间顺序上说,一九九三年才发现的佛潭大荟山岩画,应为最早,大荟山岩画主要采用圆窝点和圆弧来表现,通常被称为蹄形岩画,被岩画学专家解释为动物蹄印或女阴形象,但根据大荟山所处的位置,笔者倾向于后者,认为是生活在三千年前后的原始人的作品,是对当时氏族构成、星象和原始崇拜意识的透露。而八三年发现的石榴镇寸石岩画年代应稍晚,因为这组岩画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字构成的基本特征,与华安仙字潭岩画相近。在属于岩画范围内的石刻主要还有散存于印石亭、青峰岩、海月岩、屈原公、赵家城等地的“仙脚印”,见于石妈辅、岭脚、芙蓉山等地的女阴石刻、“仙脚印”令人联想起周姜原践巨人迹而身动、生后稷的著名上古传说,女阴石刻则是人类童年时期共同经历过的生殖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尚有村民为祈求生育和子女平安在这此石刻前膜拜,显然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的孓遗。
  潭浦县境内有纪年的摩崖石刻。为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湖西岭脚造路石刻,印石亭大观二年(1108年)傅希龙印石铭,以及海云岩、杨美水库、庵后溪、九都桥等处的南宋石刻,内容多与修桥造路有关,与庆元四年黄櫄的“三十五桥记”联系起来,反映了宋代高超的造桥技术和当时的人交通、经济状况。中原文化的播迁,兴起于北朝的北方宗教石窟文化也不断南传,使多山多石的闽南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南方类型的、以天然花岗岩石棚石洞为特征的宗教石窟文化。海海月岩便是这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岩寺区内拥有六十余处石刻,在数量上居于全县文物名胜区之冠,但这批石刻除刘庭蕙的洗心诗外,余多为万历间仰楼和尚所作,书法价值较为一般,同处于金刚山麓的清泉岩,石刻虽仅有十余处,但多出自名人之手,特别是一幅印度僧人的狂草心经石刻,便倾倒了多少游人。宗教石窟文化的出现,也出现了文人士子避居岩寺石窟读书的风气,漳浦的历史名人,绝大多数都曾有过这风气,黄道周读于塔屿、大峰山,林士章读于栖云岩、紫薇岩,林功懋读于青峰岩、紫薇岩,卢维祯读于丹井桃溪精舍,吴与、高登、蔡世远、蔡新读于梁山,蔡元鼎读于大帽山、蓝鼎元读于高叟洞,张若仲隐于灶山等,这些读书处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点痕迹,著名的有紫薇洞十二进士题名录,湖西后溪山边一个一米见方的,以一个鬼形和北斗星组成似字似画的“魁”字,又从上头的赞中得知,万历间的林春斋等曾隐读于此。
  梁山水库大坝下的“龙喉”,是明万历至民国初年漳浦父母官祈求甘霖的去处,留下的四处石刻记载了这段历史。读过狮屿村于清道光间立的“护林公约”的,就会理解村子后的林木山石何以会保存得这样好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国的山水,大致都因为有一座寺庙或一方碑刻成为名山胜迹,这似乎微不足道的历史脚印,实际上为一个地方,一个村庄,一座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现代意义的老字号名牌,是驰名商标。
  所谓皎皎者易污,绕绕者易折,必须竖立于街前、村、路边的官府告示碑,极容易遭到人为的破坏,漳浦自唐垂拱建县,历一千三百余年,历代历届的官府必然都要立下几通告示碑记,但遗留到今,不过仅存三十通而已,其中元一通、明十通、清十九通,元大德间派太监采水晶于梁山,碑今浸在水晶场水库之中,近年来采水晶的群众还时而有幸目睹七百年前的圣旨。在皇帝的敕谕碑中,最值一提的是邓原碑,邓原是明弘治间御马监太监奉旨镇守福建,便将皇帝的敕谕刻碑立于归藏义父遗骨的赤土福寿院,以示荣耀,敕谕中对镇守太监的职能权力范围,均有详细说明,在全国绝无仅有,弥足珍贵,被《明代宦官》一书选作扉页,且碑石的圆形,浮雕边饰也堪称一绝。告示碑中最多的是官府处理海界滩涂水利的纠纷案,这些碑石对于今天的行政区划纠纷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沙西庄前村沙底庙“何公断定官陂水例便民碑记”,双面刻着明万历到清乾隆间十几任知县审理官陂(今祖妈林水库下)水利纠纷案的五个文件。二百多年中十几个村庄卷入这场无休止的争讼中,令人体验到那些生活的艰辛和历史的沉重。
  修桥造路,今天谓之先行工程,在古代,也被视为功德无量之事,必然要镌于碑石,以誌不朽,这种碑刻,宋元多见于摩崖;刻于碑上,多为明清,内容也见于修堤、建城、兵防等于国于民有益的盛事,既是功德碑记,官吏文人乡贤等也都争相趋之,撰文、书丹、篆额、留名。因此这类碑石几乎展示了漳浦历史名人的姓氏;也展示了这些堪称历史名人者的文章和书法艺术,如《奠龙脉碑记》,由朱天球、卢维祯、薛士彦三位当时的达官分别撰、书、篆,可以说代表了漳浦当时的最高文学书法成就。《大都督南塘戚公功德碑》记载了戚继光于嘉靖四十三年在汤坑歼灭倭寇的功绩,原立于忠勇祠中,祠废,但石碑多少年来一直受到村民的香火奉祀,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在六鳌镇大澳村公路东侧的《明石乡官惠德碑记》,埋于沙中,露出地面仅20厘米,碑宽96厘米,总高应达250厘米左右,仅此也能想象,自明至今四百余年,大澳地区沙丘堆积和地面沉降情况。可见碑石的存在价值,是多方面的,多学科的文化遗产。
  漳浦县城原有二座闽南著名的古庙,一为威惠庙,二为兴教寺,均建于唐代,年代悠久,规模也极其宏大,一般地说,这类寺庙历代都会树立一些修建碑记,可悲的是,这二座寺庙的碑石,近几十年来已被全部毁弃,八十年代专为宣传威惠庙祖庙问题进行论争时,居然找不到一段碑文可资佐证,兴教寺也仅存二片残碑石,不足二百字碑文,分别弃于县委大院和新兴教寺前。寺庙碑记保存得较多有的雨霁庙,旧镇天后宫、龙兴寺等。而最早的为赤水清水岩的“昭应菩萨记”,南宋绍熙二年(1175年)立,史料价值较高的有青阳威惠庙记,是全县一百多座奉祀陈元光的庙宇中,对开漳圣王历代封赠记载详尽的碑记,且年代为明弘治,早于目前所见的方志。一九九二年发现的“重新无象院碑记”,则对多见于方志的,宋代梁山地区大象出没的传说作了订正、补充。
  不少碑记仅客观地记录了修建庙宇祠堂和城堡时捐资者姓名、金额、工时、或捐献庙产庙田数量,如″重兴圆通岩碑”、“雨霁庙碑”、“重兴锦屿城记”等,这类碑记则对我们研究当时的经济状况,宗族源流等有重要的价值。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某些寺庙重修、磨掉了旧碑文,重新刊刻新内容,如赤湖威奕庙,庙前王公庙等,令人感到可悲可叹,更有甚者,磨掉具有历史特征的石雕,乃至于把古寺庙完全拆除重建为新建筑,并极力掩盖古构件的痕迹,这是一种对历史善意的破坏。
  唐总章二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入闽,平定啸乱,建州置县,五十八姓军校自此定居闽南,之后又自闽南播迁闽粤台以及东南亚各地,作为一个移民的中继地,漳浦的宗族文化比较丰富,大小家庙遍及各地,其中祠堂碑记保存较好的有诒安城大小宗祠堂、东安祠堂、佛潭杨氏大宗祠堂等,诒安城黄氏祠堂共存五通碑石立于清康熙间,其中三通由黄性震以及清初著名书法家查升等书丹,碑以青石精雕细刻,质量堪居全县之冠。高东溪祠为漳浦最著名的名人祠,原有数通石碑,且出自朱熹、徐溥等名人之手,惜原碑已无存,我们期待着某一天会意外出土,重见天日。赤湖后江祠堂二座乾隆间的石碑,记载了吴氏族人迁徙台湾,往返于两岸的过程,这对于研究漳人渡台的历史,当有参考价值。这种对宗族迁徙有所记载的石碑,还见于《东安祠堂碑记》、屿头《端肃公配享碑记》,以及赵家堡中的《筑堡碑记》,佛潭杨氏祠堂的《累叶追远建庙碑》等。沙西阿边祠堂的《守节持家记》,后坑的《兴祖碑记》、白石叶氏祠堂碑等,均记载了先祖茹苦含辛创业兴家的经历,也是祠堂碑记的一种类型。
  漳浦在明清二代至少出现过五百多个五品以上的武官和七品以上的文官,名人多,墓葬的规格高,多立有墓道碑石,现在所见较早的有佛潭石门的陈困翁墓道碑、为明正德间立,规格较高的有长桥林士章柳氏郑氏夫人墓道碑,青石龟跌负碑,建有墓道碑亭。有的墓道碑直接刻于崖面上,所见有天启进士,诏安著名书画家沈起津刻的篆书墓道石刻,施磎谷基道石刻,方仲墓道石刻等。现存的林士章、王应显、蔡世远等的祭葬碑,反映了死者显赫的地位。在数以万计的历代墓碑中,所见大帽山陈用宾题绝命诗于墓碑上,表明墓主为怀才不遇,忧愤而死。沙西汤头庙“奖孝香栖”墓碑,可能后面埋葬的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赵范落款于其师杨碧沙墓碑下,墓碑兼备了墓志的功能。蔡而烷夫妇墓道碑两侧刻下了死者的生平事迹,是墓道碑兼备了墓志的功能。纯粹的墓志铭,漳浦现存最早的有明天顺间蔡母俞儒人墓志,其次为陈奂墓志。明万历间漳浦同时有三名尚书存世,即南礼部尚书林士章、南工部尚书朱天球、户部尚书(追封)卢维祯,三墓均已先后被掘,所幸三人的墓志都被县博物馆收藏,是研究这三位漳浦重要的历史人物必不可少的实物资料。
  漳浦境内的碑刻已被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得太多太多了,其中有相当一部份砌为桥梁、路基、屋墙,一部份埋入地下,所见还有铺作猪舍地板的,更可悲的是,南浦竟有人将碑石劈为三截,精心雕作三个猪糟;沙西庄前一宪禁碑,数月前还立于路边,待笔者等欲再次前往抄录核对时,已不翼而飞了。我们祈求这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恶作剧不再发生,我们期望,那些淹没的碑石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漳浦县城古建筑
  ·高聿占·
  几年来,有不少海内外先生、读者到县图书馆咨询绥安古城的历史面貌。他们中有的是为追根寻祖,有的是想从遗址、遗迹或史志的资料中以研究闽南及金浦的文化发展过程,有的是想从古城的变迁以研究历史人物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概况及闽台、海外关系史。
  社会是跟着历史巨轮的前进而发展的,一座城镇,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较为集中的城镇的变迁,更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漳浦县古城,乘着党的改革开放劲风,旧貌换新颜。在改造旧城中,街道增加了,拓宽了。高楼林立,沿街商场店铺栉比鳞次。整齐美观的住宅新村,一处处相继出现。近郊四周,丘陵铲成平地,三资企业厂房如雨后春笋。还有学校、医院、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几位阔别漳浦已多年的老友返乡,都这样说:看不出这就是过去满目疮夷的漳浦古城。
  为了给读者介绍漳浦古县城的一鳞半爪,我就史志记载及老前辈所传整理成下列资料,以供参考。
  县署。在邑治正中,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始建。景龙年间县令李圭建围墙,官厩才免与民居混杂。宋朝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知县陈贯通重建。淳祐八年(1248年)知县杨浩然扩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张理改建,规制宏伟。大门上有谯楼。北上为仪门,仪门之内为戒石亭。进为甬道(走廊),甬道之顶为露台(阳台),甬道两房是吏员宿舍。过甬道为大堂。大堂左有寅宾馆,再左有龙亭,亭边有仓库。大堂之后有穿堂,过穿堂为后堂。后堂之后是知县厩(厩即办公厅),县丞厩在其东,典史厩在其西。以后历代修建,大概如此。今存大堂一座,辟为历史博物馆。
  城垣。宋朝未建,南宋乾道知县薛世清始立三门,淳祐年间补为四门。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达鲁花赤”(正县长)买撒都刺砌石为城,末端砌砖,环城浚濠深三尺,宽一丈。明嘉靖六年(1527年)知县周仲建城墙马道。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县刘钦命堕旧城,筑新城,四城门增筑盎城,加设东西二水门以泄城内沟渠之水。城周1198丈。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敌台16座,南门建镇南楼,北门建仰北楼。民间传说“陈我峰移城给西湖蔡家造福”,据说陈我峰(即陈梧,嘉靖二十年进士)退休后为把静凉阁围在城内而移建西南隅城墙,使城内范围略有扩大。陈我峰虽贵为进士,在家乡只是一个缙绅,不可能自己私移城墙,大概是利用帮助知县刘钦命改建县城的机会把培垣移建到静凉阁以外。清初顺治十二年郑成功抗清队伍作战略转移,堕毁漳浦县城,翌年清总兵杨捷克复漳浦,与知县李之琦及地方绅士蔡而烷、李瑞和等召匠更筑,城高二丈,周围1798丈。这城垣一直保持到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的部队在城的西北角鸡笼山下用土炮轰开一个缺口(该处因此地名倒城隙,在今短途车站前面),后来由于攻坚武器进步,城垣已不再是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因而没有修复,逐步拆除。
  学宫。漳浦县学建筑壮丽,雅称学宫。唐朝建在县治西北偶,宋天圣三年(1025年)迁建于印石山虎坑岭,因为虎患,庆历三年(1043年)迁建于县北,熙宁三年(1070年)迁于南官塘,又经一度迁移,至乾道五年(1165年)才固定在南官塘,该地遂名为“官学口”(今公安局处)。明初洪武年间知县张理扩建,增建大成殿,塑孔子像于正殿(因此名孔子庙),殿下有东西两厩,西厩为祭器库,两厩前为戟门、戟们外有阑栅门。殿左建明伦堂,东为日新斋,西为时习斋,两斋之下各建号舍十区。号舍之左为膳厅。殿后为教谕厩,教谕厩之东为训导厩。学宫前有道义门。又建射圃(学射箭场所)于学宫前(成化十九年即公元1483年移建射圃于东南隅,即今县第一中学地方)。正统年间凿泮池数庙。正统四年(1439年)在道义门右建学仓。嘉靖四年(1525年)砌孔庙前石路。嘉靖六年筑印池;在道义门左建文昌宫。又在射圃西建文公祠、名宦祠、乡贤祠(都在今漳浦第一中学)。还有演武厅,在北门外。
  社学。嘉靖六年在县署左建仁字社学,在城西建义字社学,在城南建礼字社学,在城北建智字社学。
  明诚书院,在东门外,原为黄道周讲学处“东皋书舍”,崇祯十七年(1644年)黄道周罢官回漳浦讲学,其学生集资扩建为明诚书院(今黄道周纪念馆)。
  石牌坊:明代,邑内街上耸立数十座具有精湛石雕与古建筑艺术的石牌坊:外台肃宪坊(为嘉靖十一年进士、按察使林功懋立)。廷尉坊(为嘉靖十七年进士、御史詹惠立)。昼锦坊(为正统元年进士、布政使陈〓立)。秋官大夫坊(为嘉靖十一年进士、刑部郎中徐表立)。进士坊(为嘉靖二十年进士、户部侍郎陈梧立)。三世总宪坊(为万历五年进士、按察使陈一洙赠祖陈恕、父陈铨立)。进士坊(为成化十四年进士、广西参议吴超立)。以上诸坊立于西街。司空三锡坊(为隆庆二年进士、工、户部侍郎卢维祯立)。进士坊(在麦市街,为成化十一年进士、贵州参议陈奂立)。怀德坊(为贾、刘二令立。刘令疑为嘉靖三十五年上任的刘钦命)。邦伯坊(为成化五年进士、镇远知府林表立)。联芳坊(为正统元年举人杨盛,十二年举人杨武立)。步蟾坊(为景泰元年举人詹肃立)。以上诸坊在北街。天官坊(为吏部文选司郎中卢维祯立)。节钺开先坊(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陕西巡抚胡廷宴立)。孝友坊(清洪〓光立)。节孝坊。以上诸坊均在北门外。崇恩坊(为赠林士章祖父林竦、父林烽为侍郎立)。少司徒坊(为天顺八年进士侍郎吴原立)。龙章宠锡坊(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太常寺卿王应显立)。荣宠天申坊(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副使胡廷宴立)。纶章洊锡坊(为封御史刘大成立)。奕世恩纶坊(为隆庆五年进士,按察副使赵范立)、世进士坊(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长沙知府林敬,四十四年进士、按察副使林绍立)。以上均在南街。藩伯坊(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参政王春泽立)。宫保尚书坊(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南京工部尚书朱天球立)。华衮褒贞坊(为奉旨特封安人陈氏立)。节孝坊(为万历八年进士刘庭蕙之母陈氏立)。双节坊(为商声妻林氏并媳蔡氏立)。节孝坊(为刘学周妻张氏立)。以上在南门外。玉堂褒宠坊(为封翰林院检讨林文贡立)。聚英坊(在孔庙前)。育秀坊(在孔庙前)。双节坊(为成化二十二年举人徐辅妻林氏、媳周氏立)。双凤坊(为成化五年进士吴、林表立)。以上在学前街。羽霄坊(为景泰元年举人谢祐立)。文英坊(为万历元年举人陈煜立)。节孝坊(为陈富妻林氏立)。以上均在东门外。“文革”时各坊俱毁。
  塔:
  漳浦县城有八座古塔:
  兴教寺四塔,已废,始建年代失考,大约唐朝建寺时已有之。
  西塔,在西水门(民间则称为南水门,在准提巷末端),中有佛像,从像上刻字知道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物。
  东塔,在擢仙坊内,即铺仔口街东端,今酱厂后。
  北塔,在忠节坊中孚巷(今讹音为东埔巷)巷口南侧。
  新塔,在县西仙云坊内,即临漳驿前(麦市街向西街南段拐弯处,今建泰怡园)。
  东塔、北塔、西塔、新塔始建年代失考,但据康熙《漳浦县志》卷四《灾祥》记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雷击东塔,坏其顶”;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时“地大震,……忠节坊,仙云坊二塔顶俱坠”,可知道其始建年代不迟于明朝,在万历年间已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残部至近年才被折除。
  祠堂、古宅:
  明以前无考,以下为明、清时代遗构,今或存或已改建:
  林氏祠堂,在新路街(今体育场处)。其族人林梓,嘉靖已丑科进士,任通政使,子林宰,万历辛丑科进士,历任太仆寺卿等职。据传,其家十八人为官,故有“十八顶纱帽”之称。
  陈氏宗祠,在西门内(今青年路税务局处),为万历丁丑科进士,四川按察使陈一株所建。一株之祖父陈恕、父陈铨俱诰赠按察使衔,按察使尊称“总宪”,故有“三世总宪”之称。
  蔡氏宗祠,在西湖。据传“陈我峰移城”于西湖蔡家大为有利,自明朝后期蔡大壮中嘉靖已酉科举人任宁乡知县,蔡宗禹中万历辛丑科进士任刑部主事始,科第荣显,清朝前期大盛,顺治年间中进士者有蔡而烷(任东昌府推官)蔡而烜(任桐柏知县)。蔡宗禹的后代尤其人才辈出,元孙蔡世远(居下布),康熙己丑进士,曾任太子太师,官至礼部侍郎(赠尚书、太傅);蔡衍诰(居西湖),康熙五十四年进士,为翰林庶吉士;六世孙蔡新(居下布),乾隆丙辰进士,曾任太子太师,宫至兵、吏两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相位);宗禹另一六世孙蔡云从(居下布),与蔡新同科进士;蔡新之兄蔡溎桂,因在家乡教书养母,迟十年中乾隆乙丑进士,为翰林庶吉士。蔡新之子本俊,乾隆戊子进士,任南宁知府。蔡新之孙善述,乾隆辛丑进士,任湖广道监察御史;行达,辛丑恩科进士,翰林庶吉士。举人、贡生、秀才无数。
  黄氏祠堂,为康熙年间太常寺卿黄性震,于任湖广布政使时所建,故称“布政祠”,在今西街中医院地方。
  李氏大宗祠,亦在今中医院地方。始建于明朝中叶,人才辈出,著名的有崇祯甲戌进士李瑞和,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视鹾两浙。瑞和五世孙李实〓中雍正丁未科进士,任翰林检讨,于乾隆年间修建大宗祠。
  刘氏宗祠,在布政祠南,万历八年进士刘庭蕙曾任云南提学,故称“学宪家庙”。
  姚氏祠堂,与刘氏祠为邻。
  李氏祠堂,在西街,北邻龙亭巷,南为打锡巷,原为明御史李瑞和旧第“保滋堂”,后改为其子延享祠堂,俗称李家祠。
  三房巷有陈、张二姓祠堂。
  颇仔埕有潘、吴、涂三姓古宅。
  准提巷有李、曾二姓祠堂及陈我峰(陈梧,嘉靖辛丑进士)祠堂,蔡新“相府”。
  南水门(水阁仔)有林氏祠堂。
  西街金芳巷有蔡氏祠堂,始祖蔡祚周(西湖进士蔡而烜之子)康熙年间任福州府学教授,故称福州府学祖。
  阮氏祠堂,在西街李家祠斜对面(旧邮电局处)。
  詹氏祠堂,在南街(现绥南老人协会)。祖詹惠,明正德戊辰进士,南京御史。
  柯氏宗祠,在詹氏祠堂西面,后边为陈氏古楼。
  “尚书府”,是否明万历南京尚书林士章归休后所建,待考。
  高子祠,在“尚书府”前,今绥南小学内。明成化六年(1470年)府、县官感于原宋朝漳州高东溪祠倾颓而重建于此,历代维修。
  江氏宗祠,在盐仓埕南。
  程氏祠堂,在北门内。
  “港头林”祠堂,在北街,为佛昙港头林姓分派,堂号“黛峰”。佛昙港头林表于成化五年(1469年)中进士,任镇远知府,其孙林敬,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任长沙知府,曾孙林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任山东按察副使;清康熙年间又有林登虎以举人任临汾知县,林廷俊以军功任兴化总兵等,明末清初其族人部份迁居县城北街,建“世大夫第”及祖祠,传衍子孙,其地遂名为“港头林”,有港头林巷。
  刘氏祠堂,在港头林祠堂附近。刘姓聚居处有″刘厝巷”。
  高氏古宅,在高厝巷南侧。
  烈女祠,在麦市街,今城关医院处。
  李氏长房祠堂,在北街司马第。
  李氏长房之三房祠堂,在东埔绣衣第。
  柯氏祠堂,在“绣衣第”南。
  李氏三房祠堂,在东市场后大埕内。
  卢氏祠堂,在东市场边。
  昭忠祠,在铺仔口街(现供销社),该处明清时代设“县前铺”为传递文书之站。
  陈氏古屋,在北街东埔巷口。乾隆元年与蔡新同科进士蓬山人陈杓旧府第,其后裔民初绅士陈古顺建新楼。
  施氏大宅院,在东埔巷口,民初绅士施子伯旧第。
  陈氏祠堂,在东街北端南侧。
  蔡氏“西山遗著”大厝,民初绅士蔡次恭府第。
  柯氏“箴园”大宅院,民初绅士柯安邦府第,在东街,与蔡氏大厝隔街两对。
  陈氏宗祠“崇德堂”在浦一中大门前端。
  徐氏宗祠,在浦一中边。
  蔡氏宅院,在火烧巷眼镜潭边(今东环城路南边),民初绅士蔡扬清府第。
  蔡氏祠堂,在东埔,现酱厂处,俗称“浸水祠堂”。
  李氏祠堂,在“浸水祠堂”南,因旗杆石夹立在祠堂后,俗称“倒插金钗”。原“西街李”第五世长房“西星公”旧宅“芝醴轩”故址,后改建为第六世李瑞和(明崇祯御史)祠堂。
  还有为离任知县所立的祠宇:
  郑公祠,祀嘉靖十年漳浦知县郑禧。
  王公祠,祀万历二十七年知县王猷。
  余公祠,祀崇祯七年知县余日新。
  寺庙:
  兴教寺,在旧县署后(今县委会及县政府地方),始建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宗嘉定年间扩建,历代重修,规模宏大,正中为“大雄宝殿”,下有两厩。殿后为法堂,堂东为方丈,堂西为西竺。两厩之外东有钟楼,西有鼓楼。前为山门,有“谈空亭”。山门东有“古泉精舍”。鼓楼西为“清轩”,轩前有屋名“不二”。山门之内有东西两石塔,山门外又有小石塔二座。历代多次毁于兵灾又重建,至民国初年还有三进石佛殿一座及大佛殿一座,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九路军驻浦旅部破除迷信,尽毁佛像,从此兴教寺不存在,而地名“兴教”沿用。(近年又有僧在大亭重建兴教寺)。
  应城寺,在县东,始建于宋熙宁年间,元、明几度修建,清同治四年为太平军所毁。今建绥东小学校舍。
  准提室,在西街,清康熙十三年僧建,遗址今存。
  天后宫,即妈祖庙,一在北门外,一在南门外,今人修建。
  城隍庙,宋朝建于邑东,元朝迁于邑西,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迁建于邑南,历代修建。(今为啤酒厂宿舍)。
  东岳庙,在东门外印石山麓,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明嘉靖五年漳州府推官黄直毁淫祠,拆该庙瓦木去修建明伦堂,后居民重建。清康熙三十七年知县陈汝咸恶其惑众,命毁鬼卒像,后居民重塑。
  值得称道的是宋朝县官对水利和美化环境的建设:
  傅公河。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任漳浦知县的傅希龙,接纳地方人士建议,召民工从县学内的泮池开凿一条小河从东南方通南溪,与鹿溪相通。鹿溪水随潮汐涨落,每天从这小河进入泮池,保持澄清,出现“梁山倒影”景观。居民区的污水也通过阴沟从这小河排出。今无存在。
  西湖。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知县赵师缙就西门外一处已废古陂召工开凿为湖,筑堤515丈,全湖周围550丈,水面80亩,内纳诸涧水,外通南溪,堤上设斗门为排水和纳入溪水之口,灌溉良田千余亩。陂边有堂,湖心建亭,湖水澄清,映远山,照近堞,成为游览胜地,明清以“湖泽储英”之名列入八景。今规划建公园。
  静凉阁,原名水阁,嘉定年间知县欧赓改名静凉阁,赵师缙改为风露香,但民间仍称水阁,在县治西南偶。
  亭。北门有北亭,西宸岭有仙人亭,县衙门左右两边有宣诏亭、颁春亭,印石山有遗爱亭,东门外放生池有美报亭,都是北宋所建。今均无存。印石亭为后人所建。
  弦歌堂。在县治东,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始建,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知县叶才老修建。无存。
  漳浦古文物极丰富,可惜大都无存,令人慨叹。
  漳浦县城排水系统的变迁
  ·李澳川·
  漳浦县城在宋朝已建立街坊,至明朝已形成有规则的街道结构,以西、北两条直街为经,有几条横街横贯其间为纬。这几条横街自北至南为“新路街,隔兴教寺(在今县委会及县政府地方)为麦仔市街;隔县署(在今漳浦宾馆地方)为县前街;隔县学和孔子庙(在今公安局地方)为官学口街。还有自西街和北街两端向东、西、南、北四城门延伸的街道东街、南街、西门街(今青年路),北门街等,都笔直整齐。还有许多小巷,或两头通街,或一头通街,一头通至城边,很少“此巷不通”。巷有小阴沟,街有大阴沟。东北部的污水从官沟出东北水门(在东埔巷通献台村处)排入东溪。西部的污水经西沟出西水门(今称南水门,在准堤巷通王顶村处)排入南溪。东南部的污水出后沟会于傅公河(在今县公安局前面),由南水门(今称“仙脚穿”)入于南溪。东部的污水会于射圃河(在今县第一中学),出东南水洞,入于南溪。
  在明、清时代,潮水还能涨到县城以上的鹿溪河道,随着潮汐涨落,把县城污水带入大海,河道澄清。泮池(在今公安局)有“梁山倒影”景观;西湖“鑑监澄浩碧,含远山,映近堞,近邑一胜观也。”(引康熙《漳浦县志》句)。这是因为,自宋朝漳浦县令傅希龙发动民工开凿了一条小小人工河,被称为傅公河,俗称港仔,它从县学(今公安局)泮池通南溪,与鹿溪相通,城中污水大部份排入傅公河,受潮水顶托,向港仔口一带“田洋”泛滥。但不是泛滥成灾,而是一日一涨落,那些水田并不受涝害,而且把水中的有机质沉淀下来,留在田地作肥料。人们把县城当成一块“仙地”,说那些阴沟是“仙肠”,称县城南水门为“仙脚穿”(仙的肛门),成为地名,至今沿用。“仙”的排泄物肥了港仔口一带田地。尼罗河每年一次泛滥,造成古埃及的富庶,漳浦港仔口田水一日一涨落,难怪那里农作物特别丰产。
  漳浦县城三面临溪,一面靠山。临溪的三面是:自西门下的西湖经南门至东城角,以源自鸟嘴山(缭翠山)经葛后、查岭、棕口至县城西南方的南溪为护城河;自东门兜以上至北门兜,以源自罗山(北面诸山罗列,故名罗山)的北溪为护城河。西北一面靠山,溪水不能环绕,特地挖了一条堑沟,一头通北溪,一头通南溪,北起北门兜,西至西门下(今金融巷便是西堑濠,自林业局以下转向东经农械厂至千秋巷为北堑滚)。城墙与城墙外的护城河(濠)构成“城池”,主要为保卫县城而设,而其副作用更加显著,无论洪水多大都不能涌进城中。城中污水又能顺畅排出,所以那时城中家家户户有水井,并水都可供食用。北堑河边的“龙井”尤其著名,康熙《漳浦县志》记载:“龙湫井(即龙并),在城北堑河之侧,味甘厚,渫清可茗。每暴雨,河水奔流,井一澄如镜,清浊不乱,或谓其中有龙焉,为八景之一。”
  自清末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用土炮将县城西北部鸡笼山下的城墙轰开一个缺口后,由于攻坚武器进步,城墙已经不再是不可攻破的防御工事,因而一直没有修复它。那地方便得了“倒城隙”的地名。此处城下(城内)原是一片居民区,在城未倒隙以前,无路可通城外,太平军之役那些民居被烧毁,那废墟上便被人走出一条从“倒城隙”出入的捷径,霞潭一带村民进城才免绕经“后径”从西门出入。民国二十年(1931年)龙诏路(自漳州经漳浦、云霄至诏安分水关与广东公路衔接的公路)通过“倒城隙”,沿以旧城墙改建的“环城马路”(今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出东门;同时,由于“浦和路”(实际只从漳浦县城通车至象牙庄)的修建,西北堑濠的过车处就被填平了。每逢暴雨,山洪不再从西北护城濠流进溪道,而是从西街奔泻直下。好在那时阴沟还很畅通,街道利用从城培折下来的石板铺成“红龟面”(中线稍高,渐向两侧倾斜)。“五脚具”(人行道)比街道高出一阶,街道边“五脚具”下隔不远处便有一个纳水入于阴沟的孔道,所以还是能很快将街上流水排掉。可是城内井水渐受污染,只有地势较高的西北部一带名井,如兴教古井、驿前井(即石狮头古井),北街古井等并水比较好,城南一带并水已泛黄,较少人食用,人们开始喜欢用溪水煮饭。龙并则早在明朝末年已经因被种园人倾倒秽土而贩坏,甚至填为平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第五行政区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叫人修复,但井水再也好不起来。只有朱专员叫人新开辟的“澧泉”(在今农械厂)和明末崇祯年间慧旨和尚开辟的“虎泉”(西湖井仔)才是品茗的好泉水。据说最讲究品茗的“茶客”要取用土桥(即得仙桥,今鹿溪桥闸)中流的水泡茶。
  总之,城内受城外山洪冲刷入侵,加上城内居民的生活污水,浸透于地下水的酸碱度越来越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漳浦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努力督导。由医务工作者组成的爱国卫生委员会义务做了很多工作。居民组织认真负责,经常清理阴沟。在抗旱斗争中,人民政府领导农民修筑双溪坝,引鹿溪水入于南溪和西湖,除满足绥西、绥南、南门等生产队的水田灌溉外,绥北方面还用三架人力水车从西湖车水,利用街道阴沟为渠道,灌溉绥北水田,可见那时街道阴沟还是很畅通的;民居的阴沟也与街道阴沟保持畅通,在那“西水北调”的过程中,西街许多人家的天并里也被流经街道阴沟的水溢进不少,这便是明证。
  自“文化大革命”以后,街道阴沟逐渐淤塞。由于居民建筑无规划,“仙脚穿”被封闭了、“仙屎”排不出,公安局门前的印池,变成臭水池。现在,城关市区扩大一倍以上。在那些新居民区,有的排水系统没有配套,也有巷道变成水沟的。这是由于当初缺乏统一规划之故。
  可喜的是,现在市区新建设已经有一个总体规划蓝图,东、西、南、北四线建设都有规划。东线已先建设,街道与排水系统井然有序。一条西起大亭新村,东至石斋村,入于北溪(后溪仔)东流汇入鹿溪,全长一公里,宽7米的排水渠,笔直整齐,已呈现在城关东线新市区。它比宋朝的傅公河还要长,还要宽,还要深,而且用条石和水泥砌岸,不易损坏。渠上有几座桥梁,坚固美观。很多人选择在这里建屋,既有街市的利便,又有小桥流水之美。
  西线、北线、南线的建设也将次第实施,完成后,城关市区将扩大数倍。在那些新区,街道与排水系统都经过周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时代是前进的,漳浦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有能力建设一座工商业林立,比旧社会扩大数倍的漳浦新城市。
  同时,旧城改造也在继续。
  旧城是一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街道只有4~5米宽,从前人少,且车辆极少,并不感觉狭窄,现在人口比旧社会增长三倍,而且各种车辆往来频繁,拥挤不堪,非改造不可。但旧城改造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如拆迁安置、补偿等事都是比较棘手的,不可能一下子把整个旧城改造好。如果能像麦仔市街及其双头的火烧巷,许官巷那样一下子全部拆迁重建为相连的大街,可以统一规划,那便好办。麦仔市街已于80年代从原来的宽5米拓宽到19米,原来麦仔市街东头的许官巷和西头的火烧巷,本来只2米宽,也扩宽到与麦仔市街成为笔直的整体。这条新街东接环城东路,西接湖滨北路,成为通县城东西的最宽街道,两旁高楼整齐,路下阴沟笔直畅通。问题是与麦仔市街交叉的西街和北街,北街不拆迁改建,西街只拆迁改建与麦仔市街交叉处一段,从原来的5.5米扩宽到19米。由于不可能同时全部改造完成,旧的阴沟仍是老样子,据观察,其被污泥淤塞的程度已达60%以上,一遇大雨,有溢入住宅之虑。如果等街道改造到那里再考虑那里的排污排洪间题,为时过晚。
  各种车辆流量特别大的环城东路、北路水泥路面已在施工,排水沟之宽阔使人一看便知道今后的排污排洪是不成间题的。这一段路工程巨大,目前还不能全部铺设水泥路面,而群众又迫切希望筑路大军在完成环城东路、北路后即移师西上,再为完成龙泉路、环城西路而继续奋斗。自环城北路至龙泉路,有长途汽车站和短途汽车站,是漳浦市区的大门,过去(至今)由于排水系统不配套,在旱天尚且有部份路段湿漉漉,且路破损处有积水,加上饮食店和水果摊多,残菜剩羹果皮蔗渣乱倒在路上,车辇人踏成浆,一遇下雨,化成秽水流向西街直下县前,对市区的污染极严重,这是本文写作时(1994年11月)尚存在的情况,此时欣闻县人民政府已作出整治县城脏乱差,短期内要做出成效的决定,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再持续多久了。
  笔者为写此文,特地到旧市区、新市区游览一遍,深为市区数倍扩大而欣奋。虽然也看到一些如环城北路、西路、龙泉路那样至今还存在的问题,但相信那不久便能得到解决。笔者所看到的是美好的前景,不久,一座崭新的城市将以整齐清洁的面貌屹立在鹿溪之滨平原上——过去不敢说这里是平原,因为其间错杂丘陵,现在丘陵大都被平整,还有少数丘陵正可以点缀其间,是人造假山所不能及的。
  文化古乡乌石
  ·林祥瑞·
  乌石在漳浦县城东15公里,旧镇北5公里处。宋代属安仁乡永清里,明朝属第七都,清朝设海云保,以地在浯江之滨,别称浯江。民国初期属内东区乌石乡,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设乌石联保,民国二十八年废联保设乡镇,以海云、乌石各取一字,成立海乌乡,民国二十三年与四股乡(即顶乌石,今赤土乡及万安农场)合并为浯江乡;今属旧镇镇。
  乌石为林姓聚居地,始祖林安于南宋末年自福州长乐迁居漳浦浯江边,再徒居海云山下,因三山(福州)之乌石山,名曰乌石,地之得名自此始(引自乌石族谱序原文)。
  乌石全境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面积约42平方公里。海云山(俗称岩山)屹立在西北方,为巨大屏障。南边罗列着飞凤山、马头山、芹山、烟墩山、苑上山、大林山伏说山、塔山。北面蜿蜒着石牛山、马刈山、大油甘山、龟林山、紫薇山(龙山)。中有芙蓉山、御屏紫帽石和梅山。浯江从西北来,经北边绕过薇紫山折向东面,直奔东南方的塔山下流入东海。丹山在浯江之外,层峦耸翠,由西北绵亘至正东方。林氏的祖祠“乌石大厅”在乌石的正中间坐西向东,背靠御屏紫帽石,遥倚平和县矾山,面对丹山印石峰。沟通南北“海线”(漳云公路)的浯江桥正好在这中轴线上。所以乌石大厅正中大门楹联写着:“印石滚全球,居然骊珠在握;浯江环玉带,不啻组绶荣身。”乌石林氏世代务农勤耕,兴学重教,所以物产丰富,人才辈出,“乌石荔枝”远近驰名,“乌石文化”古今流芳。
  这里概述乌石文物。
  一、人才荟萃,甲第蝉联
  漳浦县自古有“海滨邹鲁”之称。在明、清两代最盛,共有进士190人(除后来划属他县的,现漳浦县范围内有进士119人),居漳州府首位。乌石林氏人才之多,又居漳浦县首位。其中探花林士章为漳州府五个“鼎甲三及第”之一(其余四人是长泰状元林震、南靖榜眼李贞、龙溪探花谢琏、林〓)。林士章且官至尚书,达到科举时代荣誉的顶峰。
  乌石共有进士11人:
  林功懋,字以谦,号竹溪。嘉靖壬辰(1532年)进士,历任广州东莞知县、户部主事、赣州知府、四川按察副使司松藩兵备道、河南参政、广西按察使等职。引进“乌叶”荔枝良种推广繁殖于故乡。曾作《重修平和儒学记》。
  林策,字直夫,号丹峰。嘉靖戊戌(1538年)进士,历任绍兴府萧山知县、南京大理寺右评事、右寺正、江西按察司佥事等职。曾作《浯江族谱叙》、《贞义祖妣陈氏传》。父泉,库生,诰封大理寺右评事。
  林一新,字跻夫,号南江,一初三弟。嘉靖丁未(1547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云南按察司佥事等职父黼曾作《“题孔子登东山图″示儿诗》,诰赠承德郎、刑部广西司主事。
  林士章,字德斐,号璧东。嘉靖己未(1559年)进士第三名,称“探花及第”,历任翰林编修、两京国子监祭酒、《会典》副总裁、会试分考官、礼部右侍郎、左侍郎,最后以南京礼部尚书致仕。曾为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仙峰岩竹溪公读书处,大参藩邹公遗爱祠等作碑记及南田赵公坟志铭。父烽、祖竦,皆诰赠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
  林士宏,字仁甫,号中峰,功懋子。万历庚辰(1580年)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司正、刑部郎中、湖广承天知府等职。
  林汝诏,字君纶,号光璧,章次子。万历丙戌(1586年)进士,历任湖广永州府推官、南京吏部郎中、浙江右参议、广东按察副使、徽宁兵备道等职。
  以上明朝,以下清朝。
  林颙,字希廉,号后子,别号戊戌居士,策曾侄孙。顺治戊戍(1658年)进士,会魁,历任九江府德化知县等职。父国栋,诰封文林郎。
  林琛,字解人,一字元伯,号紫峰,颙族侄。康熙己未(1679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丁卯科顺天同考官等职。曾作《游燕柿录》、《先严封君传》。父履,诰赠微事郎、内阁中书舍人。
  林绍祖,字衣德,号丹麓,士章玄孙,友筠孙。康熙庚辰(1700年)进士,历任长沙府醴陵知县、宝广府新宁知县、吏部主事、吏部员外郎等职。曾主修康熙《漳浦县志》。
  林开镐,字成伯,号涘矣江,琛侄孙。乾隆乙丑(1745年)进士。父光尚,诰赠文林郎。
  林明哲,字企山,号双溪,琛族孙。乾隆丁丑(1757年)武进士,授职福建省提务厅。
  乌石共有举人(包括武举)26人:
  林纯一,字元真,号诚斋,又号无伪翁。明洪武壬子(1372年)应天(即南京,洪武年间定都于此)举人,历任漳州府长泰教谕、开封府洧川县教谕、国子监助教等职。是乌石科举出身第一人。作《林氏谱则》、《浯江家谱序》。
  林一阳,字复夫,号复庵,一初二弟。嘉靖甲午(1534年)举人,历任济南府通判、南直隶凤阳府霍丘知县、唐府审理等职。著有《论学古义》、《诗文集》,作《重修威惠庙记》、《家规》、《太安人程氏传》。
  林一初,字遂夫,号玉山,嘉靖庚子(1540年)顺天(京城府名)举人。著有《论语说》、《易说》、《“魏微献陵之对”论》、《庙制议》、《律吕辨》、《音韵说》等。
  嘉靖年间,林一初与二弟一阳皆中举人,三弟一新中进士,号称“三凤齐鸣”,其家乡府第称“三凤厅”,以至成为自然村村名。
  林成纲,字勉夫,号定庵,一初从弟。嘉靖癸卯(1543年)举人,历任广州府香山知县等职。曾作《长乐谱系》、《题“康衢谣”卷首词》。父玑,封文林郎,香山知县。
  林楚,字德春,号春斋,别号玄谷老人,士章从兄。嘉靖戊午(1558年)顺天举人,历任南京应天府溧阳县教谕、湖广武昌府咸宁知县、南京广德州通判、广东雷州府通判等职。著有《衍书旨》、《四书伸语》、《玄谷子解老》、《原儒释》、《家规内外集》、《离性对》、《辑思经》、《道德阴符解》、《康衢谣》等,并重修《乌石宗谱》,作《乌石宗谱传记十三篇》、《海云家庙平基告后土文》、《建晏海楼告后土文》、《海云家庙圣谕》、《论均和安》、《论节俭》、《性善录》、《四贤归潮序》、《和陶渊明“归去来辞”》、《寒山拾得歌》、《梦海云山崩醒而纪之》等诗文。父洊诰赠承德郎、雷州通判。
  林士旂,字德×号对江,一新三子。万历己卯(1579年)举人,任河南南阳府舞阳知县等职。
  林士角,士章七弟,万历辛卯(1591年)武举人,历任六鳌、澎湖二所把总、海澄县守备。
  林萃祉祉,字锡之,一初曾侄孙,万历壬子(1612年)举人,历任都察院司务、经历、刑部主事等职。写《重修族谱弁言》。父君尚,诰赠都察院司务。
  林孚尹,字希请,万历壬子(1612年)武举人。
  林朝禄,字受百,一初侄孙,天启丁卯(1627年)举人。
  林友筠,原名孚震,士章孙,汝子。南明隆武乙酉(1645年)举人。
  以上明朝,以下清朝。
  林凝崇,字智候,绍祖次子,雍正癸卯(1723年)恩科举人,任广东肇庆府高明知县。
  林济鹤,字啸云,号松崖,萃祉侄孙,雍正丙午(1726年)举人,亚魁,著有《诗文集》。
  林生枝,字桂一,琛族侄乾隆戊午(1738年)五经举人,任江西南安府崇义知县。
  林阳珠,字闪文。乾隆甲子(1744年)举人,历任福州府闽清县训导、屏南县教谕。
  林献之,字于廷,琛曾孙,乾隆丁卯(1747年)举人,经魁。父为艮,诰赠文林郎。
  林维乔,字松甫,号鹤栖,功懋族孙,乾隆庚辰(1760年)恩科举人,乾隆丙申(1776年),参与编修《漳州府志》。祖守让,诰赠文林郎。父桂芳,诰封文林郎。
  林大力,字资翼。乾隆庚辰(1760年)恩科武举人。
  林登南,字对南,乾隆庚辰(1760年)恩科武举人,历任永定、诏安把总、台湾千总。
  林冠英,字胜千,乾隆辛卯(1771年)武举人。
  林际盛,字希两,乾隆辛卯(1771年)武举人。
  林继魁,字敬承,乾隆甲子(1774年)武举人。
  林森,字象罗,乾隆丁酉(1777年)举人。
  林春魁,字捷三,道光壬午(1822年)举人。
  林锡三,道光举人。
  林师洙,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
  乌石贡生甚多,这里仅录其有任职者。至于秀才,是府、县学生员(庠生)的别称,乌石多到无可计数,有“秀才掉下厕,没人顾得捞”的俗谚。
  林永春、纯一堂侄。永乐甲甲(1406年)岁贡,授云南楚雄府定远知县。父志仁,诰赠定远知县。
  林廷臣,字敬侯,号云峰,嘉靖甲午(1534年)岁贡,授广东惠州府长乐县训导,以子功懋诰封中宪大夫,赣州知府。
  林孙绳,天启甲子(1624年)恩贡,授詹事府纂修。
  林之圻,楚孙,崇祯丙子(1636年)岁贡,授建宁府教谕。
  以上明朝,以下清朝。
  林光鼎,字枚臣,号晦岩,琛长子。康熙丁丑(1697年)岁贡,授福州府罗源县训导。归休后于丹山麓浯江滨重修乃父所创设的“垢洗书院”,刻记及《长歌二十二韵》于岩石上。
  林江誉,一新七世孙,康熙丁酉(1717年)岁贡,授永定县训导、台湾诸罗县训导兼署彰化。以孙虎榜诰赠朝议大夫。
  林在田,字叶文,号文台,江誉次子。雍正乙卯(1735年)岁贡,聘任本县县学教师。著有《诗文稿》,以子虎榜诰赠朝议大夫。
  林,字上玉,乾隆戊午(1738年)岁贡,授光泽县训导、邵武县教谕。
  林虎榜,字孙韩,号思亭,江誉孙,在田次子。乾隆癸酉(1753年)拔贡、拔元。授台湾彰化县教谕、大田县教谕,擢广东高州府石城知县、惠州府归善知县,迁长沙府同知,升广西庆远府知府,署两江兵备道,改任广西太平府知府。因祖孙三代俱贡生,世称“三世明经”。
  林扬清,字彦澄,乾隆乙巳(1785年)岁贡,咨部就职训导。
  其他任职:林圭字廷琮,号远心,成纲叔父,邑库生,援例王府典仪。林士嵩,字卿甫,号瑞堂,海澄县庠生,入太学,授南京凤阳府主簿,升浙江宁波府经历。林汝谐,字君浃,号肖璧,士章长子,以任子恩荫奉训大夫,授南京右军都督府经历。林汝枢,字君所,号君美,策孙,邑库生,入太学,授南京寿州卫经历。林兆崇,太学生,授四川盐亭知县。林兆〓太学生,授四川成都府经历。林孚桂,邑庠生,授兵部主事。林〓馥,府庠生,授户部主事。
  (以上明朝,以下清朝)
  林宗浩,邑痒生,授兵部主事,监军道。林永泰,字大束,授陕西提标左营游击。
  乌石林氏济济多士,在任职期间都勤于政事,史志都以精辟语言给予极高评价:林士章“温恭下士,居显持恬,甲第抡魁,词坛振藻”。林功懋“宽猛并济,张弛得宜,才识明敏,瑰岸廓达”。林楚“廉洁奉公,教化为民,学问渊深,士林领袖”。林一阳“严正果决,诚心爱民,学问纯正,士林向风”。林策“沉密纯笃,为官清谨,治水利农,有功于民”。林一新“励志正学,执法严明”。林士宏“清慎平恕,践履敬诚”。林汝诏“清慎明恕,威惠并著”。林琛“遵礼重教,为乡邦法”。林绍祖“清正廉明,恩威并济”。林生枝“宽严得宜,民咸德之”。
  乌石士子不任官而专门教书育人成绩卓著的也不少,如林莹光,“其学行皆可师表,平生友教四方,所成就不可胜数。”蔡世远很器重他,写信给西湖族人,请他去设塾任教,后又请他到下布教家塾,蔡新及诸堂兄弟都因他的辛勤教导而成为国家栋梁。上面这些话是蔡新为他立传写的。林莹光在学术上也有成就,著有《经学通考》《四书提要》等。
  乌石人的著作甚丰,除上述外还有:林朔《瞑聋叹》、林昭《冬游紫薇洞记》、林子肖《重修檺林族谱小引》、林天欣《重修檺豪林祖庙记》、林凤栖《锦江楼祖林升泽传》等。
  二、文物古迹,蔚为景观
  (一)书院,学塾
  乌石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是与乡人重教兴学之风分不开,下面几处书院,学塾最著名:
  1、紫薇洞读书处。紫薇山原名〓岩,又名龙山,因它在乌石北侧,恰似天上星座紫薇垣紧辅北极星,所以雅称紫薇山。山上有始建于宋朝的谢东山(广惠尊王)庙和明初由岩埭的篱山庵迁来的紫薇寺,还有文昌宫、紫薇洞、石甘泉、观仙桥等胜迹。林木掩映,泉石清奇,曲径通幽,并可遥望浯江两岸景色。因明朝有名师在这里执教,许多学生选择在这里攻读潜研而被后人称为紫薇书院。嘉靖三十年(1551年)县丞林文相题刻“紫薇洞”三大字于洞内石壁上,洞因而得名,载入《漳州府志》古迹篇。在这里攻读的学子有很多成为名士,天启五年(1625年)嘉平县人刘衡在此题勒“乌石山中读书,科甲题名有铭”,列名14人,其中有乌石人进士林功懋、林一新、林士章、林汝诏,举人林一阳、林成纲、林楚、林士,浦人进士蔡时鼎,六鳌人林茂桂,刘坂人进士刘霖(林楚的四女婿),还有三个广东人:潮州举人黄文炳,揭阳举人张凤翼,饶平进士黄琮。张凤翼之弟,秀才张鸣梧也来此就学,四人学成归去时,林楚作《四贤归潮序》送之。后黄琮任福建左布政使,特重游紫薇山,题刻《题紫薇山拙诗一首》于石碑上:“昔我东游紫薇山,紫薇花开红日斓。主人延我紫薇馆,迥然空荡尘寰。宫仙子每来过,手挽青蛇碎踏歌。新诗错落成云弥,古篆螭回鱼蝌蚪。见说读来此方,毓秀钟祥殊未央。冠裳不到乌衣巷,礼让道为君子乡。我来恰有诸君子,如玉如金如兰芷。……”此碑除部份字迹漫漶外,基本保存完好。清朝又有在此读书成名者,如乌石进士林颙,林琛等。今紫薇山辟为旅游区。
  2、大学(较大规模的学塾谓之大学),在乌石大厅南一里处(原张厝村),为乌石造就不少人才,进士林策、举人林一初、贡生林峭岳等都曾在此受业。由于这大学出了名,该自然村遂名“大学社”至今沿用。
  3、桥头墟大学,在浯江桥西端的桥头墟自然村,进士林一新创建,培养不少人才,如举人林生枝、贡生林江誉、林在田、林虎榜等都曾在此受业。遗址至今保存完整。
  4、仙峰岩读书处,在赤土乡荷芽村。进士林功懋、林士宏父子曾在此修业。万历二十五年林士章撰《竹溪公读书处碑记》勒石壁上。明朝举人林萃祉,清朝举人林侪鹤及清朝一些名士如林绳其也曾在此读书。
  5、云间读书处,在东行顶厝自然村。清顺治年间,本县廪生,诗人赵潜曾在此读书。据《福建通志》:赵潜字双白,又字莼客,漳浦人(《漳州府志》作赵炎字莼客又字双白),是清初著名诗人,初寓福州,后寓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华亭古别称云间,时人称赵潜为赵云间,著有《冷鸥堂集》,著名诗句有“万里秋心全在菊,一江雁影半随潮。”“绕郭千山红叶雨,缘溪一道白苹风”“红桥绿舫空江路,柳寒村野犊车。”“小巷风高渔市散,荒汀烟破估船开。”“鹰影度残孤嶂雨,鸡声啼满一江潮。”等,脍炙人口。华亭名诗人董苍水赠以长歌,有“古剑半蚀土花紫,铁笛横吹秋云穿。孟郊贾岛今不死,风流吐纳千余年”之句。乌石许多贡生,监生曾在此读书,深受其影响,好学之风长盛不衰。清初,书法家叶瑞钟为它题刻门上石额,至今保存完好。
  6、垢洗书院,在浯江东岸丹山之麓。康熙年间进士林琛创建,子光鼎重修,作《重新垢洗书院记》及《垢洗岩长歌二十二韵》镌刻岩石上。《长歌》有句:“少慕名山游,因卜兹山麓,登陟不辞劳,傍石结山屋,岩隙常积雨,飞流仰悬瀑。岭路通潮泛,帆樯时相续。编篱为短垣,艺兰兼莳菊。薰风一披拂,香气百芬馥。蔬往园中采,酒从葛巾漉。外物何能撄,用以慰幽独。行藏亦可期,××羞踯躅。”此书院曾培养不少人才,如进士林开镐、举人林献之及贡生,监生十多人曾在此修业。书院遗迹今尚历历可辨。
  7、武学,在乌石大厅东南隅的牛运堀自然村。开创于清初,至今地名“学顶”。清朝乌石武童生都在这里练武,习骑射,出了武进士林明哲,武举人林登南、林大力、林冠英、林际盛、林继魁等武科人才。
  8、海云别业(读书处),在海云岩(俗称半山岩)佛寺之旁。乾隆年间林桂芳建,举人林维乔、贡生林经邦等曾在此修业。今遗迹无存。
  9、梅山讲学处,在潭仔头村过田仔社。乾隆年间举人林生枝末仕前曾在此教学,“负笈者踵相接”。
  10、兰亭书院,在后埔边自然村。创建于乾隆年间,清末民初犹未衰。举人林锡三、贡生林呈彩等在此修业。民国初期乌石西河小学创办者首任校长林肯堂幼时也在此受业。
  (二)坊表
  封建时代以坊表显示最高统治者对人才的宠锡和对高尚道德的褒彰,同时也显示了文化的繁荣。明、清两朝,乌石林氏人才荟萃,甲第蝉联,朝廷敕令在漳州府城,漳浦县城及乌石本乡为乌石人建立许多石坊,现存及虽无存而有资料可查的17座;
  1、“世联甲科,天笃贞义”坊,在漳州城西仓口巷,明嘉靖年间为林聪及妻陈氏立。据康熙《漳浦县志》(引自万历旧志)载:“林聪妻陈氏,少寡守二子,有暴邻凌轹之,乃悉田宅归依母兄家,母兄劝之嫁,不从,徙匿荆棘中,拾断穗采草根为食。长子忽病目盲,陈呼天叩祷,目复如初。后子成立,子孙多以文学甲科显”。她的两个玄孙林策、一新中进士、三个玄孙一初、一阳、成纲中举人,上疏请褒彰,朝延颁赐匾额,并立坊于府城。后裔繁盛,皆尊称陈氏为贞义妈。乾隆十四年,坊表移建郡郊二十六都(今龙海县)。
  2、“云岳钟秀,科第世家”坊,在海云山下,现旧镇镇深水坑自然村附近的倒亭隙。嘉靖四十三年为进士林功懋、林策、林一新、林士章,举人林纯一、林一初、林一阳、林成纲、林楚、林士宏(当时尚是举人)及仕宦林永春、林圭、林廷臣等13人立。(清同治十二年六月,被飓风摧折顶部)。
  3、“外台肃宪”坊,在县城西街。嘉靖年间为四川按察司副使林功懋立(无存)。
  4、“廷尉”坊,嘉靖年间为大理寺右寺正林策立(无存)。
  5、“进士坊,在漳州,为嘉靖丁未进士林一新等立(无存)。
  6、“印石松楸”坊,在县城东门外印石山下南边。嘉靖年间为封大理寺评事林泉墓立(无存)。
  7、“六榜文魁”坊,在漳州,为嘉靖乙卯、戊午等六榜举人林士宏、林士章、林楚等立(无存)。
  8、“七科进士”坊,在漳州,为嘉靖己未等七科进士林士章等立(无存)。
  9、“尚书.探花”坊,在漳州,为探花及第.礼部尚书林士章立(尚存)。
  10、“五星聚奎”坊,为尚书林士章、朱天球、戴耀、侍郎卢维祯、石应岳立(无存)。
  11、“崇恩”坊,在县城城隍庙口,为林士章祖林竦,父林烽赠礼部右侍郎立(“文革”中折毁,部份组件尚存)。
  12、“元魁”坊,在漳州,为万历丙子解元刘庭兰及同榜举人林汝诏等立(无存)。
  13、“进士”坊,在漳州,为万历庚辰进士林士宏等立(无存)。
  14、“进士”坊,在漳州,为万历丙戍进士林汝诏等立(无存)。
  15、“皇明钦赐葬祭”坊,在本县长桥墟,原长桥桥头南端官道上。万历年间为资政大夫、经筵讲官、尚书、探书、祭酒、学士林士章及原配累赠夫人柳氏、继室累封夫人郑氏赐葬祭立(尚存)。
  16、“贞义”坊,在龙溪县赤岭关帝庙右边。、清乾隆十四年漳州知府金溶为林聪及妻陈氏再立。
  17、“节孝”坊,在乌石深水坑桥头。清乾隆年间为林某妻许氏立。大学士蔡新、进士蔡善述各题联一副,镌刻石柱上。据传,许氏是林守让的儿媳,龙溪(今南浦)许澹官的孙女(部分组件尚存)。
  (三)题联、题字、石刻等
  题联、题字、石刻等是乌石文化古迹的构成部份,大部份在乌石,小部份在县境或漳州,以下按时序记述:
  宋朝
  僧希可绍兴十九年题刻海云岩石洞“记事石碣”。
  佚名题紫薇山谢东山庙联“广惠威严,建漳功勋垂青史;尊王显赫,治国德才贯千秋。”
  明朝
  佚名嘉靖年间题“世联甲科,天笃贞义”坊表石匾。
  县丞林文相嘉靖三十年题刻“紫薇洞”石匾。
  佚名嘉靖年间题刻“林丹峰墓道”石碑。嘉靖三十八年皇帝朱厚〓御赐林士章“探花及第”匾额。
  佚名嘉靖四十三年题刻“云岳钟秀,科第世家″坊表石匾。
  林功懋题刻漳浦“万安楼”及浮宫溪头“万安楼”石额。
  万历皇帝朱翊钧御书赐林士章“忠爱”匾额。
  佚名万历年间题刻“崇恩坊”坊表石匾。
  佚名题刻“紫薇寺”石匾额。
  僧(佚名)题栖云岩“林先生忠爱公(林士章)读书处”嵌壁石刻。
  佚名题刻“皇明钦赐葬祭”、“尚书探花″、“祭酒学士”坊表石匾。
  佚名题刻“林士章及夫人柳氏、郑氏基道”碑。
  黄道周题刻紫薇寺“白云深处”窗上石匾。又题“借阴”刻石。
  林永春题运头祖祠后刻石“云若之台”。
  林隆(柏庵)自题堂联“一生创业维艰,常咬菜根和粝饭;半亩耕锄方罢,喜看黎火照书窗。”
  林一阳自题三凤厅门联:“三凤家声传旧德;九龙世业整新规。”题刻运头楼石额“庆云楼”。
  林一新题书院假山石刻“绛云”。
  林楚自题“晏海楼”石额及门联石刻“浯江活水来潮,壮千年宝界;海云名山作主,保万代安居。”题湖西后溪魁星石“魁”字及赞词石刻。
  林士章题北江“瀛山庙”匾额。题运头祖祠联“我不拜祖宗,何有祖宗拜我;家无世礼义,奚称科第世家。”
  林萃祉题荷牙祖祠联“懋德懋功,思孝何如达孝;美伦美奂,后贤克肖先贤。”
  佚名题塔仔山石塔“第一峰”刻石。
  乌石父老于崇祯年间立“邑候余父母(知县余日新)建深水坑、惠民二桥”石碑。
  清朝
  叶瑞钟题刻“云间读书处”石匾额。
  佚名题刻“矩园”石匾额。
  大学士蔡新于乾隆二十九年为林在田墓前石望柱题刻楹联“脉递海云,带水萦结×××;峰回天马,朝山攒簇护佳城。”
  蔡新于乾隆年间为林妻许氏“节孝”坊题刻柱联“玉洁冰清,四代老姑仍处女;天长地久,九泉白发未亡人。”
  林颙自题楼匾“震宁居”。
  林琛题乡贤碑联“道学共推经史,希踪先哲;夷伦实践孝友,无愧家修。”自题居室匾额“云和”。题红屿石碣“海天胜隐”。
  林绍祖题绕江(鸟空)岩刻石“江山一览”。
  林光鼎题垢洗岩石刻十多处,其中,题联“静入湛中,金烟霞而定性;动寻乐处,吟风月以陶情。”题词“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大丈夫不可无此襟怀;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大丈夫不可无此蕴藉;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题字“应泉”、“揽云”、“龙游”、“凤翥”。
  林在田自题府第联“三世明经天下有,六月怀胎世间无。”
  林桂芳题海云岩半岭亭联“松间拄杖朝红日,岭半披襟拂白云。”自题居室匾额″海云别业″、“西山掩扃”。题字“逸致”。
  林虎榜题江头楼匾额“锦江楼”、“安澜著庆”。
  民国初年,僧有恩题刻紫薇寺禅房“暮鼓晨钟”石匾额。
  三、文化古乡 展现新姿
  自清未“维新”废科举办学校至民国初年,漳浦人逐渐接受新文化,乌石人又居于全县前列。
  林庆馀于民国八年(191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是漳浦第一个大学毕业生,因全国大学毕业会考第三名而被称为“番仔探花”。毕业回乡时,县知事王雨若偕各界人士到北郊迎接。之后,林遵行北京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学位,林笃信美国大学工程学硕士,林列燕京大学毕业,三兄弟均为当时少见的人才。后裔均有成就,其中林列的儿子少达,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民国十三年(1924年)林肯堂毕业于福建省第二师范学校,人称“番仔秀才”,受县教育局委任,创办乌石“西河小学”,首任校长。从此乌石开始了学校教育,以后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改为海乌中心小学、浯江中心小学,造就不少人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浯江小学培养出更多人才,而且增办四所小学。至1971年,顶、下乌石共有小学9所,其中中心小学两所。1969年浯江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1972年,在乌石大厅创办浯江中学。据不完全统计,至1993年底,乌石共有初中毕业生950人,高中毕业生525人,中专生120人,师范生170人,大学生28人,研究生1人,留学生1人。
  1989年,祖籍乌石的台胞林瑶棋先生在乌石设奖学金基金,以利息奖助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为祖地教育做出贡献。
  1990年,浯江中学新建教学楼一座。至1993年底,各行政村都建小学新校舍。文化古乡展现新姿,乌石的教育事业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前迈进。
  1994年12月,祖籍乌石的台胞林瑞国先生为主要献款者,献款新建“长春中学”(即浯江中学)校舍,规模宏大,大有发展前途。
  佛潭桥与浮南桥的变迁
  ·杨瑞玉·
  佛昙古称佛潭桥,以桥东(今先锋村)第一山顶峰有一块石头似佛头,倒映在鸿儒江(古称黄如江)边一口潭上而得名。今“佛头”尚存,在蓉江南路能清晰看到额、鼻,逼真壮观。潭虽已填平,上面盖了住宅,而“佛头倒影”之称永传,为佛昙八景之一。
  佛潭桥的历史,有文字可据的,可追溯到唐朝。陈元光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奏准在原绥安县地设立漳州和漳浦县,立行台于四境,派兵驻守、巡逻,其中东行台设在佛潭桥,陈元光曾东巡到此,与行台官兵一同出发巡逻,写下壮丽诗篇《晓发佛潭桥》:“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沉。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车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马鬣嘶风耸,龙旋闪电临。峰撵仙掌巧,露重将袍阴。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见《漳浦县志》卷八《艺文》)。
  显然陈元光时已把“佛潭桥”作为地名,但本来“佛潭”才是地名,“佛潭桥”是佛潭的桥名。这座桥从下坑芙蓉山麓跨过鸿儒江连接岸头的莲花山,最早的桥是什么形状虽不可考,但基本上应是这样。历代重建、修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次重建是元朝,《漳浦县志》卷二《方域》记载:“佛潭桥在十七都,元至正六年乡人陈重显建。”不说“修建”而只说“建”,可见是重建,所建是一座石桥。在此之前是石拱桥还是木板桥,无可稽考。桥中二条石桥板上分别刻字“乡人陈重显建”和“赵夫人修建”,以前过桥人有目共睹,可见在陈重显之后又有赵夫人修建过。赵姓宋皇族之裔,元初逃来积美隐姓开基,赵夫人何时人未详,但可知当在明朝洪武御史朱鉴奏准为赵氏复姓以后,因为在复姓以前赵氏假冒黄姓。据老人回忆,桥的西端从前立有宋、元、明、清历代修桥和捐资者姓名、金额,于1955年元月造木质公路桥时被埋掉。据《杨氏世隆衍系考》记载:明万历庚子(1600年),族人杨守仁(嘉靖乙丑即1565年进士,曾任广东按察副使)倡建佛潭桥。又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一座功德碑至今立在岸仔头村,记载佛潭石桥于清初“迁界”时被毁,港头村人兴化总兵林承以母亲名义重建。
  据现在老人回忆,他们早年所见的佛潭桥是用五条大石板并铺,宽一丈,全长200多米,分为十八间(孔)。桥的西头建石塔,叫做“桥屹”。桥板的垫石因时间久破损,失去平衡,致桥板部份掉落,有几间(孔)只剩四条石板或三条石板,其中有一间(孔)只剩一条石板,两边用旧桅杆加宽。石桥板每条宽2尺,厚2尺,长度不一,桥头(下坑)跨度较长,桥尾跨度较短,每条石桥板约20~30吨。桥墩船形,迎流的一头尖,背流的一头平。桥墩在支架石板处加四层条石,向前后均挑出一尺,用以承托石板,使石板跨径缩短,提高石板桥强度。老人相传,原桥墩距桥面很高,林埭村曾厝社“牵槽”渔船经过桥下不必降落桅杆,后因上游山地水土流失,日积月累,致使鸿儒江渐渐淤积泥沙,江由深变浅,桥面与水面的距离渐短。
  有人以在没有起重机时代如何将每条20~30吨重的石桥板架在高高的桥墩上为不可思议,甚至传说为“神仙点化”,从海底浮起来的,所以叫“浮南桥”。另一种传说比较接近科学:石桥板取自苏山尖石,原来海水可涨到石窟之下,天然大石加工成大石板后,移在用圆木横铺而成的轨道上,利用圆木滚动,自上而下将石板移在岸边木排上,载到桥墩下,在桥墩两头架起六根大木梁,装上绞辘,大索套在石板上,吊在绞辘上,利用涨潮,两头数人用绞辘慢慢把石板吊到桥墩上。现在有几位80多岁老人说他们从前亲眼看过晋江人耐师用绞辘吊起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阴历戊午年正月初三日)地震掉落的二条桥板。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厦门被日军占领,国民党政府恐怕日军机械化部队入侵,采用断桥计,下令把佛潭桥石板梁炸断2间(孔),桥的南北群众来往,低潮时涉水过江,涨潮时乘木船过渡,极不利便,后来群众集资架桥,按原桥墩每孔用五根大杉为梁,木板铺面,以利往来。1945年,侵占厦门的日军被美军海空封锁,给养困难,且海陆两军不睦,陆军德本光信联队残部于6月30日从海澄县辖白坑登陆,流窜潮讪日占区,7月8日(阴历五月二十九日)经过佛昙时,害怕后有追兵,又把佛潭桥石板炸断三孔和木板桥二孔。先锋村老妇商婆在海边拾起被炸毁的桥板片时,被日军开枪打中腿部致残。后群众又集资在原桥墩再架起木板桥。
  1954年10月1日省公路修建指挥部转发军区命令,修建旧屿线(旧镇经佛昙至屿仔尾)公路,1955年1月16日动工修建旧镇至佛昙线,至6月23日完成,并在佛潭桥古桥上游一侧架设一座单车道木台架桑梁公路桥通汽车。1962年9月,利用古桥墩为基础,重建一座十三孔双车道公路桥,12月完工,长148.09米,宽6.6米,高5.9米。桥的结构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墩(如旧),原石桥板打断用以增高桥墩,从此见不到原古桥石板。
  佛潭桥原以“佛潭”地名为桥名,后来以桥名“佛潭桥”为地名,自历代至清朝的地方志,都称此地为“佛潭桥”,但当地群众总是简称为“佛潭”至民国初年被写作“佛〓”,解放后沿用,以至定为标准地名,推行简化字后写作“佛昙”。厦门、龙海、漳浦县城一带在解放前则都称此地为″浮南桥”。有人认为“浮南桥”是“佛潭桥”的转音。另据老人传说,此地原有另一座“浮南桥”,位置在佛潭桥南200多米处,横跨于康厝(公社旧址)至岸头(俗称中埭岸)之间。康厝在莲花山(今佛昙中心小学所在地),原是小岛,北接佛潭桥,南接浮南桥,海水涨潮由佛潭桥入,从浮南桥出,退潮反之,潮水涨落,围绕莲花山旋转。古人曾在此多次架设简易木桥,都被洪水冲毁,后改造浮水木桥,长2丈多,宽6尺,用铁索固定在两岸木柱上,因为用杉木建成,浮在水面,所以叫“浮杉桥”,又因在佛潭桥南,改称“浮南桥”。浮南桥距墟场较近,赶墟群众称此墟为浮南桥墟,又因墟在浮南桥头,称“桥头墟”,也有很多人称佛昙为“桥头”。以后,莲花山小岛周围淤积沙土,成为洲地,已无需浮桥存在,但“浮南桥”已成为地名。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佛昙地名有几种不同的叫法和写法,往往引起误解,如在县城停车场,有几部开往佛昙的客车争着拉客,车牌有的写佛是、佛昙、有的写佛潭、佛沄,陌生的旅客莫衷一是。佛昙地名有加以统一的必要,当然应以县人民政府所定的标准地名为准,写作“佛昙”。尤其不可写“沄”代“潭”,因为“沄云”是〓的简写,“潭”并无简化字,写作“佛沄”会为本来已有不同写法的佛昙地名增加混乱。
  漳浦县修志第一人
  林梅廉明的一生
  ·林祥瑞·
  漳浦虽早在唐垂拱二年已经建县,但历八百多年,至明嘉靖初年还没有编纂县志,要了解漳浦历史还得靠《八闽通志》和《漳州府志》对有关漳浦的记载,但毕竟欠详。
  嘉靖五年(1526年),江西吉水人周仲任漳浦知县,在治理政事的同时抓紧教化工作,经过三年努力,出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景象,欣庆之余,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尚缺一部记载本县山川、田土、风俗、文物、政事等各方面情况的志书,这与号称“海滨邹鲁”的大县极不相称,决心在任内主持编纂一部县志,便挑选本年中式进士而在家守丧的本县人林梅负责主纂。
  林梅字魁春,一字以和,号朴山,先世为唐朝莆田“九牧传芳”第六房林蕴的后裔林栋(闽林第三十一世,与父林应成同科进士),南宋时移居南靖靖城,传至第四世林训,于宋末元初移居云霄高地,第六世林龙于元末明初移居杜浔徐坎。林梅为林栋的第十世裔孙,生于徐坎,自幼勤学,考取为县学生员(秀才)移居县城。才学出众,深受监司赏识。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式举人,显露才华,文名大噪。他以漳浦未有志书为憾事,常以修志为己任。然而连续四科会试名落孙山,困踬科场。周仲上任后,慕其文名,常屈驾拜访,意气相投,谈起修志的事,不谋而合。但林梅决意再赴科考,修志的事暂被搁置。
  嘉靖八年(1529年)林梅登已丑科进士,逢父亲逝世,回家守制。这一年夏天周仲已任漳浦知县三年,进京考绩回县后便与林梅再提起修志的事。翌年春,林梅丧制期年,便应聘主修县志,由曾经同学的庠生(秀才)商松、叶期远参与编写。开笔之日,周仲为之举行隆重的仪式:“筮日,合官迎迓,就馆礼恭。父兄创见盛举,欣欣快睹而求厥成通观焉。”在编写中,以《八闽通志》及《漳州府志》为主要依据,参考《禹贡》、《周礼》、《周官》等先秦古籍和自汉至元历朝史书,参照合称“三通”的唐朝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等重要史学著作,并广泛搜集历代有关漳浦的诗文,本县官府所存资料和个人笔记、传记、见闻等,“稽同合异,质诸见闻、参诸舆论,订讹补缺,增加修辑,分门别类,综核诠次”。经过七阅月努力,完成一部“收历代之散亡,举旷世之遗典”的第一部《漳浦县志》。全书共十二卷,分为:分野、沿革、封域、风俗、山川、物产、公署、秩官、职贡、学校、修祀、饬武、宦迹、人物、样异、古迹、词翰、寺观等十八个门类。时限自明朝上溯至周朝,史前则采自传说,上推至“闽中未有生人时,自太武(姥)夫人拓土以居”的洪荒时期。地域东至海,西至新罗(今龙岩一带),南至潮阳,北至龙溪,包括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等县及南靖、平和、龙海等县部份地方,方圆数百里(其时未分设诏安和海澄县,云霄是清嘉庆才设厅,东山是民国五年才设县)。全书行文简洁流畅,结构章法有序,条理分明。它是漳州府第一部县志,五年后作为漳州府附廓县的龙溪才完成县志。以后万历年间漳浦两次续修县志,都是以这嘉靖的县志为基础进行续修,清朝康熙重纂漳浦县志,对明朝及明朝以前的记载也多采纳明朝县志资料,所以漳浦嘉靖八年修志(九年出版)具有“空前”而“启后”的重大意义。
  县志修成后,周仲呈献给漳州知府陆金审阅。陆金十分赞赏,推荐文名盛噪的龙溪白石人林魁为之写序(林魁,弘治十五年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山西督学副使、广东参政)。林魁给漳浦县志以极高评价,说它“使后之君子无文献不足于征之叹,而将来之吏于斯者据之可以体国惠民,宪时嘉后,作则无穷。”林梅亲自写了一篇跋,陈述编纂始末和意旨,也表达了写作的艰辛,并对后人寄以厚望。其中写道:“经亡而史作,班、马、范蔚宗诸家互有详略。史家溯职而志始闻,纪其所自出,录其实以示有征者,史之流裔,志之大凡也,后之君子考宦游之治迹而求与之相颉顽,慕前哲之典型,以增故乡山川之重,当必有惕然以兴,奋然以迈者。”
  傅公河的疏浚与县志的编纂同时完成,学宫前河中增辟印池,河上澄心亭也重新修建,并加建“梁山钟秀”坊表,立“科贡题名”碑,学宫环境为之一新,学风大振。嘉靖十年(1531年)初,周仲要离任,县学教谕蔡德进、训导彭潜、邓崇文请林梅记述周仲嘉惠后学的功绩。林梅欣然命笔,写下《重辟傅公河记》,对周仲兴学重教,培养人才,给予高度的赞扬。他坚信,优美的学校环境,对改变师生的精神面貌,改良学风,定能起重大的作用。他在文中说:“文运之通塞,人才之显晦,气脉攸关,则当有翘材颖质出而应山泽通气之兆者。”果然,嘉靖十一年(1522年)林功懋、徐表双双“联捷”(中式举人后翌年中式进士),嘉靖十七年(1538年)、二十年(1541年)两科,林策和陈梧都中进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林士章探花及第、漳浦学界在漳州尽占风流。
  嘉靖十年(1531年)秋,林梅守制三年满,奉召进京,授户部贵州司主事,分管黄土等处仓场。他办事勤谨,严于守法,户部仓场尚书李廷相对他十分赏识。林梅奉召到九江督办关税,对来往装载的船只收税,谓之“船料”。早期的“船料”是按所载的“料”(货物)多少,路程远近来计算税额,但往往货多报少,甚至倚仗势力隐匿不报,漏洞很多,后来改为按船的大小和负载量收税,也有很大弊端,常有倚势或行贿减漏,并有中官(皇帝派出办事的太监)横加索取情事。林梅到任后,对纳税的船只作实际勘察,严究行贻、受贿者,对中官的勒索坚决抵制,革除了宿弊,所收关税全部归公。有人暗示他,中官不可惹,偷税漏税者都有权势,也不可得罪。林梅说:“吾所知者,国法耳!”义正辞严。不久,擢升户部郎中官阶奉议大夫,品位正五品。
  后来他受派分管漕运,就是以船运载官粮。以往常有运粮官只顾向船户勒索财物,没有及时验收、放行,造成船只压帮停泊,错过河流丰水期,以致粮运“后期”(超过期限),这样,负责漕运的官员都要受到严厉处分。林梅严厉履行职责,督促属员及时对粮船进行验收、放行,杜绝需刘船护求索,做到船无压帮或漂冻,粮运从无后期,深受漕司赞许。
  明朝的庄田是一大弊害。自洪武初年赐给亲王、勋臣、外戚、中官庄田,历代仿傚,甚至变本加厉,占据官田、民田为庄田。并有趋炎附势者,为讨好权贵,自动献地给勋戚、中官为庄田。正德年间“诸王、外戚求请及夺民田者无算。”嘉靖初,户部尚书朱交进行清核,并“禁勋戚奏讨、奸民投献者,又革王府所请山场湖限”。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通过“奏讨”侵夺官、民田为庄田之风又抬头,外戚夏勋(武宗孝静皇后的亲属)依仗权势,奏复庄田,皇帝把这件事下达给户部审议,户部官员有的附和,有的态度模棱,林梅则坚决反对,这就得罪了权贵,被贬到山东任泰安知州,品位降为从五品。朋友为之忧惧,他坦然说:“京城内外庄田咸为戚畹所据,命官清刷而归之官,此嘉靖兴革之新政,臣子所当守也,夏勋首欲复之,国家良法从此而坏,吾之罪岂止于迁谪哉!”
  泰安州北近泰山,东南有徂徕山,南面有梁父山,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逋逃薮”(逃亡者躲藏的地方)。并且州民好讼,讼师从中玩弄机诈,操纵牟利,是一个难以治理的州。林梅到任后,“诛锄强梗,铲除奸弊”,严厉打击地方豪强。他整顿徭役,革除沙河、荆门等驿站“正户作奸,亏损贴户,久为民患”的积弊。果取州民出钱自赎徭役的办法,按贫富分为九等负担,彼此以代价融通调节,革除了过去的不合理负担。任职一年半,政行令施,百姓安居乐业。翌年,调任广西庆远府同知,离任之日,泰安州民扶老携幼,遮道挽留。他以上命不能违,缱绻辞别,应父老要求,脱下一双靴留念,表示遗爱。
  不久,他母亲逝世,又回家守制三年。制满,补江西南安府同知。南安也是豪强恣横的地方,但那些豪强得知林梅在泰安州锄强除奸刚强不阿的作风,相互告诫,行为收敛,气势抑制,地方因而安宁。数月后,擢为南京户部员外郎,升阶奉直大夫。随即升为南京礼部郎中,恢复品位为正五品,升阶奉政大夫。这时,他正想有所作为,但不久便因心力交瘁,卒于任上。遗物只有万卷图书和几件旧衣服,没有钱财,同僚们赞叹他的清廉。泰安州百姓闻知他逝世,群集到泰安城外遥祭哭拜,可见恩德感载之深。
  林梅终生好学不倦,每每披阅图书至深夜,所以学问非常渊博。他处事慎重,文风严谨。为文尚质,不求浮华。对史学造诣极深,对史志之写作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志书“要在于彰善瘅恶,重劝惩而植风教焉,若曰标题点抹,寄兴声色之表与夫山川物产之饶胜,兵赋职贡之数,与名而已焉。”
  林梅一生的功绩卓著,《漳浦县志》、《漳州府志》、《福建通志》都为他立传,《福建通志·艺文志》记载他的著作《愚谷稿》。
  林梅有子四人:林燧,敕赐监军道“举漳浦乡饮大宾。林焯,任云南布政司经历。林燝未详。林煜,嘉靖三十一年举人。林梅的后裔有的回居云霄田坪村,建一座圆土楼,聚族而居,分衍内埔、半径及云霄镇城等处;居漳浦县城的后裔却已式微,连他府第的遗址也难查寻。
  (本文由陈国坚、林书桂、林耀明协助提供资料)
  黄峭《遣子诗》校正
  黄玉盘
  编者按:
  漳浦黄姓甚众,尽管支派有异,但大部份知道、懂得祖上先贤黄峭山公的遣子诗(认宗诗),然此诗流传至今,各地传诵诗句各有差异。浦四中退休教师黄玉盘先生,近年对黄姓源流宗支颇有研究,本辑特刊其《黄峭“遣子诗”校正》一篇,供文史爱好者参阅。
  黄峭,字峭山,号青岗(873—953),福建邵武人,唐昭宗工部侍郎,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子孙众多。当时正处于唐末五代更变之际,目睹兵连祸结,社会动乱,考虑到“多男多惧”,聚不如散,于是遣散诸子到闽粤赣各地,以避不测之祸。他的遣子故事,世代传为美谈。诸子临别,峭山吟诗一首,为各地子孙认亲证据,世称“遣子诗”,俗称“认宗诗”。
  此诗流传已逾千年,而今峭山子孙遍布大江南北、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影响海内外。此诗口传居多,各地传诵词句各有差异。近年海内外峭公子孙多次来函来访查询,今据所搜集的闽粤台和东南亚各地部分族谱所载及口传资料(附于后),从诗中词句的差别分析,大多数出于音、形、义相同或相近之误。要探究此诗遣词造句正确与否,必须探索峭公作此诗的历史背景,遣子意图如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据峭公第十六子黄潭《峭公行录》记载,唐末五代动乱,峭公为避乱而遣散诸子,送别时而作此诗。据诗中思想内容分析。可归纳为三层意思:首先肯定儿孙年富力强,有所作为,教育诸子居安要思危,立志四方;继而教育儿孙要树立纲常道德,弘扬家传孝道;最后训戒儿孙不要迷信天命,要自强不息,人定胜天。今据诗中内容及律诗格律分析校正于下:
  首联上联“骏马登程往异方”,以“骏马”比喻年富力强,有所作为的诸子,犹为千里马各奔前程,立志四方。有些地区不了解峭公三位郡君是“上官、吴、郑氏”,误以“骏马”、“迅马”、“策马”称为三妈。或以“勿勿”、“腾腾”、“挥腾”形容骏马登程的神态和速度,都不合诗中本意和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
  下联:“任从胜地立纲常”。“任从胜地”,诗本意要让诸子任意选择社会环境安定,地理条件好,足以避乱和开拓的地方。今有口传为“任居随地”或“任从何处”等,这样就无所谓择地而居,怎能避乱和开拓?唐末五代,“臣杀其君、子杀其父”(《新五代史》卷34《一行传序》),互相残杀,纲常道德已废弃殆尽。如史称“不倒翁”的冯道,历任五朝十一君(包括契丹入主中原),历时二十多年。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晚年竟作《长乐老自叙》。宋欧阳修说:“予读冯道《长乐老序》,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新五代史》卷54《杂传序》)。可见唐末五代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封建道德观念已沉没丧失无遗。峭公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根本问题就在于道德败坏,因此,号召诸子建立纲常道德,这对于安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教育意义。
  颔联:“吾思异境犹吾境,汝在他乡则故乡”。峭公于动乱时代居安思危,遣子之时,只求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侍奉,其余一十八支分散避乱。当时诸子舍不得远离年迈双亲,一时思想不通,说:“吾父日暮桑榆,儿等方惴焉滋生惧虑,不能及时爱日,而反抛垂白之高堂,远处他乡,多男何益?”峭公意味深长地劝道:“谁云散不如聚,而共恋此一方为?尔不闻,燕雀怡堂而殆,鹤鹩巢林而安,尔等诚有孝心,虽分居别处,何异以在乎?”(《峭公行录》)。他教导诸子要认清形势,为家族安全考虑,不要留恋邦土。鼓励诸子要志在四方,到新的环境中开拓发展。有些地区、将此联对仗的第一音节“吾思”对“汝在”,传为“年深”对“日久”,虽然内容出入不大,但未能表达峭公面刘诸子劝导的情景。还有传“身居”对“久住”等等,都不合对偶的格律要求。
  颈联上联:“朝夕莫忘亲命语””,有的将“命语”传写为“嘱咐”,意义虽然相同,但“嘱咐”不能表达此次遣子带有强制遣散的命令语气。下联:“春秋须荐祖宗香”。“春秋”二祭,符合古代祭祀的社俗习惯。若用“晨昏”,即有天天之意,岂有苛求子孙天天祭祀祖宗之理。而“荐”的对象是“祖宗香”(指子孙祭祀祖先之事),有的用“祖蒸尝”。“蒸尝”,语出《诗经、小雅、天保》“〓祠蒸尝”之句,指四季祭祀。“蒸”,冬祭;“尝”,秋祭。这显然与“春秋”二祭的时令不合,且语意表达也不清楚。此联反映峭公在强制遣散诸子的同时、也考虑到东汉江夏孝子黄香,被尊为中国传统孝道的典范和代表,历代黄氏以孝传家,而今诸子远去他乡,因而教育诸子要缅怀祖宗功德,日后于春秋令序节日要祭祀祖宗,弘扬黄氏家传孝道的传统美德。
  尾联:据各地宗谱和口传资料,大体可分两类:
  其一:“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此联出自峭公故乡邵武和平镇,反映峭公遣子时,面临五代更替,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深觉天命无常,考虑诸子分处各地,将会遇到预想不到的重重困难。因此,教育诸子不管社会如何动乱,生活上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更不能迷信天命,而应当抱定人定胜天的思想,自强不息,谋求生存和发展。此联内容符合当时战乱的历史背景和峭公遣子的思想感情。字内行间充满着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鼓舞着后代子孙从邵武走向闽粤东南沿海,走向海外东南亚以至全世界,影响深远。本文认为此联是原诗最精华的点睛之笔。
  其一:“根深叶茂同麻庆,三七男儿总炽昌”。此联内容属于临别祝词,对子孙良好祝愿。尾联迥异并非口传或抄录之误,而是后世文人有意更改,其原因何在?或许认为峭公虽处五季更移之际,而家族尚未遭受战祸,儿孙兴旺发展。入宋以来,邵武黄氏人才辈出,不少著名理学家为黄氏先贤赋诗题赞,或许认为峭公“遣子诗”虽无意否定“天命”,却又不信“天命”,这与理学家所推崇的“天理”、“天道”说不相融洽;或许有人误认为峭公是,宋代人,是“江夏太守”、″尚书仆射”、“奎章阁大学士”钟鸣鼎食,人文昌盛,故作如此修改。还有尾联结语改为:“俾我儿郎尽炽昌”,“二八男儿总吉昌”。“二八男儿”,据《漳浦湖西、长桥黄氏族谱总志序言》夹注中说,此指开基祖天从公传六世孙,“从堂兄弟十六均”,特定为“六世祖(均辈)”内八句。关于尾联的迥别,仍有待考查探讨。经校正后的“遣子诗”抄录如下: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吾思异境犹吾境,汝在他乡则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春秋须荐祖宗香。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依据七言律诗的格律分析,此诗属于仄起式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据古代韵书,属于“七阳”韵。按现代汉语音韵说,属于押“ang”韵。古代语音声调、有些已发生变化。古代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语音中已不存在,分别派入四声中去,但闽南语系还保留着入声字。诗中“三七”的“七”,“朝夕”的“夕”,现在属于平声字,而古代属于“四质十一陌”的入声字,则是仄声。“莫忘”的“忘”,现在属于仄声字,而据《正韵》音“亡”,属于平声字。以古代韵书对照,此诗平仄声调符合七言律诗格律。至于诗中对偶句,颔联:“吾思异境犹吾境”对“汝在他乡则故乡”。颈联:“朝夕莫忘亲命语”,对“春秋须荐祖宗香”。两联对偶的内容相关,平仄交替对仗,词性相当,结构相似,符合律诗对偶的格律要求,所以从律诗的音韵、平仄、对偶各方面分析,此诗符合仄起式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格律。本人才疏学浅,如有不妥之处,务请不吝指正。
  (附各地流传“遣子诗”于后)
  闽、台、菲流传“遣子诗”
  第一类:福建邵武、龙海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振纲常。
  我思异境犹吾境,尔在他乡则故乡。
  朝夕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录自福建《邵武文史资料》第十辑和平专辑)
  第二类:〈一〉广东潮州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旧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录自清乾隆四十八年(1781)《潮州黄氏宗谱》)
  〈二〉福建漳浦、诏安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吾思异境犹吾境,汝在他乡则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春秋须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录自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漳浦高山黄氏族谱》)
  第三类:〈一〉菲律滨、台湾、广东梅州、饶平
  骏马匆匆出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永庇诚吾愿,三七男儿总炽昌。
  (录菲律滨江夏黄氏宗亲总会《祖训》)
  〈二〉福建:云霄下洞、平和国强
  骏马登程往异疆,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健他乡即故乡。
  旦夕莫忘亲命语,春秋须荐俎豆香。
  愿言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录云霄下洞、平和国强《黄氏江夏谱传》)
  第四类:〈一〉福建漳浦湖西、长桥
  骏马登程出外乡,任从随地立纲常。
  我思异境犹吾境,你在他乡则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时荐祖茶香。
  根深叶茂同休庆,二八男儿总吉昌。
  (录漳浦湖西《诒安安堡文史资料汇编》)
  〈二〉台湾高雄、福建南安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宜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多庇佑,俾我儿郎尽炽昌。
  (录台湾高雄市黄永顺《江夏黄族世系之探究一南安芦田黄氏族谱》)
  各地流传“遣子诗”的不同用词还有:“往异疆”、“出外乡”,“我思”、“你在”,“年深”、“身健”,“早暮”、“早晚”,“时荐”、“宜荐”,“祖茶香”、“祖豆香”“总炽昌”、“总吉昌”等等,未能一一尽述,都属于音、形、义相同或相近之误,无需赘述。
  飞鸿舞鹤“漳浦体”
  ——黄道周的书法艺术
  林仲文
  明代书法,盛行贴学。初期多是继承赵孟頫的妩媚圆润之风,缺乏豪纵气概。中期有所突破,自祝枝山、文徵明开始倡导追摹晋唐法贴,书坛一时出现了中兴气象。黄道周是明末的著名书家,他能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别开生面而自成一家,越出了宋元人的藩篱,取法魏晋,打破时俗的牢笼,创出了独具个性的“漳浦体”。
  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黄道周博学从才,精通理学、历数、天文、易经,著述宏富,有《黄漳浦集》共四部一百九十六卷问世,尤长于古文、书画。
  黄道周的书法,早年师法钟繇、索靖、王羲之诸人,对晋唐书法无不悉心研究,深受《荐季直表》、《墓田丙舍贴》、《乐毅论》、《月仪贴》、《急就章》的影响,书艺进步很快。至今,在黄道周读书处,还保存着他少年时代书写的“云山石室”四个大字,可以看出他当时就具有扎实的书学功力。以后他广学各家,遍游名山大川,博览著名碑刻,在吸取前人精华的同时,食古而化,注入了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终于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黄道周认为:“作书是学问中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王逸少品格在茂弘、安石之间,为雅好临池,声实俱掩。余素不喜此业,只谓钓戈余能。”(《书品论》)重在以艺术体现人格。其书法通真、行、草、隶各体,尤以行、楷名重于世。他的兴趣也是多方面的,不但经史、诗赋,而且天文、地理都有研读,且能过目不忘,黄氏才思敏捷,多才多艺,学问宏博,各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正是深深地植根于这个基础上的。其书法作品峻劲方拓、刚中带柔、拙朴沉毅、以险峭见胜,具阳刚之美。
  黄道周人品高,学养深,书法意境随之而上。他为人耿介,伏义执言,他一生忧国优民,以天下为任。在任上先后上疏三十七次,不畏强权,直言敢谏,言辞严厉。《明史》称他“所指陈,深中时弊。”他的仕宦生涯大都处在不得意的环境里,一生抑郁悲愤,壮志难酬,晚年复国的意志和愿望非常强烈。他虽屡遭艰难坎坷,几至于死,但其冷严方刚,嫉恶如仇的性格都略无更易。这种气质就宣泄在他那一幅幅行草上,字里行间洋溢着忠义之气。黄道周的书法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的行草代表作品有《行草书五言律诗》、《洗心诗》、《榕坛问业》、《誓墓文卷》、《行书自诗卷》等。黄氏行草流丽潇洒,酣畅遒密而又苍劲挺拔,每一点、每一横、每一掠、俯仰立卧,欹正敛张各有姿态。起伏迭宕、凝重而飞动,有如和风偃草,披美缤纷。用笔刚劲,方圆并运,掺合了草隶、篆籀的笔意,有的象刀削斧斫,风骨峭然,劲挺爽利。有的如万年枯藤,沉郁苍劲,稳健凝练,充溢着古拙之趣。结体奇崛茂密,穿插争让,错落参差,极为得体。在章法局布避上行距疏朗、左右参差欹侧,字间紧凑,疏密相生、法度森严。正如清代秦祖永所说,黄道周“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桐阴论画》)整幅行气,连绵流畅,神采飞动,有豪迈不羁之风,如大江奔流入海,一泻千里之势。
  黄道周不但精于行草,楷书更为出色,代表作品有《榕颂》《周顺昌神道碑》、《黄石斋先生孝经》、《张溥基志铭卷》等。《榕颂》是黄氏的楷书精品,用笔方折深沉,点画波磔停顿明显,画短意长,表现了一种苍古挺拔的笔势。笔法轻重提按,变化较大,倏而清墨轻提,倏而浓墨重按,忽而徐缓,忽而疾捷,显示出一种富有韵律的美感。在结体上平中寓奇,字势稍带欹侧,点画纵横间稍微敛收,显得峭拔险峻,拙朴遒健。在通篇章法处理上,字距紧密,行距疏旷,字字得所,行行分明,疏密对比强烈,有刚中带柔的韵味,通幅质朴精丽,削厉归于静雅,不期高远而自高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宋荦赞美的那样“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
  黄道周书旨,以遒劲流美为宗。他常与当时著名书法家倪元璐,王铎读论书道,石斋认为:“书字自以遒媚为宗,加之浑深,不坠佻靡,便足上流矣。”黄氏对倪鸿宝的人品、书品极为推重,他与倪元璐、王觉斯同中进士,结为挚友,相约攻书,并都取得可喜的成就,在当时就有“北倪南黄”之称。
  黄道周在家乡还留下许多碑刻、墓志,其中在石斋讲学处有他的自作联句:“人从剥腹后始见天地之心,我在畎亩中犹乐尧舜之道”。还有“白云深处”。在邺山讲学堂(紫阳书院)有黄道周手书的刻石遗迹“蓬莱峡”,“墨池”、“鸟道不绝风云通”等五处。
  在明代众多的书法家中,黄道周确实是独树一帜,成就卓著的。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妇女社会地位转变、投身革命的漳浦妇女、下垵女民兵、在外地工作的漳浦女英、台北的两位文学科学姊妹卢慧贞和卢慧兰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金浦晚霞、教育、乡(镇)村春秋、政协委员风采、民间艺术、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