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姿说佛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17
颗粒名称: 古镇新姿说佛昙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7
页码: 97-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昙,古称佛潭桥,位于漳浦县东北部,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大荟山岩画以及新石器时代遗物见证了其悠久历史。唐朝时期,陈元光曾赞美关注佛昙,现代成为著名侨区,建设公路、纯美中学等促进了经济和文化发展。在交通运输、水产养殖、农业和水利建设方面取得显著发展成就。
关键词: 台胞祖籍地 文化中心 纯美中学

内容

佛昙旧称佛潭桥,以“佛头倒影”(山峰巨石似佛头,倒映潭中)得名,又叫浮南桥。自古至今是漳浦县东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是既古老而又新颖的集镇。
  佛昙之古:按大荟山岩画内容大都是一个圆窝穴外刻一重或二重圆弧分析,考古学家认为或是先民以刻画动物蹄印记录狩猎成绩,或用以祈祷畜产丰收,或是母系氏族时代女生殖器崇拜的遗迹。这一带又发现许多石箭簇,石奔等新石器时代遗物,可推断,在商周以前这里已经有人类。
  有文献可据的: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建立漳州和漳浦县,立行台于四境,东行台在佛潭桥,巡逻范围及于太武山,陈元光曾东巡至此,与行台官兵同出发巡逻,写下壮丽诗篇《晓发佛潭桥》。
  佛昙之新:这里是漳浦著名的侨区,由华侨杨纯美等先生投资,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成通旧镇与“龙诏路”(漳州通诏安)衔接的公路,成立汽车公司。早先已有佛昙“五行”合资建置的“潭江号”汽轮往返厦门,这就形成了水陆联运,使佛昙地区的货物吞吐更加频繁,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杨纯美先生创办的纯美中学开学,是当时的漳浦县最高学府,闽南各县学子来此求学,佛昙成为培育人才的摇篮。解放后,尤其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佛县更以崭新的姿态全面飞跃发展,这得分成几个方面来记述。
  交通运输
  杨纯美先生原先设想的,也是佛昙一带的人们梦寐以求的,从佛县南通旧镇,北通厦门对岸的屿仔尾公路—镇港路,只实现南通旧镇段,而且在抗战爆发的次年(1937年)厦门沦陷后就由国民党政府征召民工把此路破坏了,抗战胜利后一直未能修复。解放后于1955年2月完成了“镇港路”(又称“旧屿线”)全长62.3公里的公路,而且从港尾另辟一条公路经浮宫、石码达于漳州,横跨鸿儒江的公路桥起初是木桥,1962年利用古桥墩重建双车道石拱桥,长148米多。这一来,漳浦、云霄一带旅客、货物不但可以自杜浔经旧镇、佛昙至屿仔尾,过渡便达厦门,而且上通州,称“漳云线”,是与324线国道分担流量的“海线”,也是佛县镇上通漳、厦,下通广东的大动脉。1984年佛昙镇投资20多万元铺设镇区路段柏油路面,1992年又铺设柏油路面从松仔岭至前亭车站。松仔岭是出名的纵坡路段,1986年降坡改线长370米,总投资35万元。
  华侨陈照馨先生主持,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建成佛昙通马坪公路,当时因为没有经费建公路桥,只能在下坑上下车,公路也于抗战时破坏,至1958年才重建通车。
  华侨蓝秋金先生主持,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成的佛昙通湖西公路,同样也于抗战时被破坏。1975年不但修复佛昙至湖西公路,而且越过湖西岭经赤土开至火烧埔,称“火佛线”全长28.2公里,与“牛旧线”(从南靖牛崎头经平和、漳浦县城到旧镇的公路)衔接。
  1969年建成自佛昙经赤岭、官到三古与324线衔接的公路,称“三佛线”,全长35公里。
  这样一来,佛昙的公路就四通八达了。镇内又建了除大嵩海岛以外的村村相连公路,机动车往返频繁。
  佛昙的交通运输,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自清朝至民国,有三桅大帆船往返于宁波、温州、汕头、厦门、香港、台湾、澎湖,输出花生油、葱头、蒜头。荔枝干等土产,输入工业品及浙江草席、木屐、台湾米和糖,后发展为机帆船运输。佛昙与厦门之间的航运,由木帆船发展为汽船(俗称电船)运输。但抗战期间海运中断,载重一百担的“潭江号”汽船本来每日往返厦门一趟,抗战爆发的次年(1938年)厦门沦陷,海口封锁,“潭江号”被国民党军政当局征用凿沉于三江口。抗战胜利后佛昙商家再购置六鳌号、和美号、侨通号汽船恢复海上运输,而临解放时又被国民党军队所强征。1950年佛昙码头工会组成运输服务公司从事海运,至1975年已发展到木船5艘(载重150吨)、机动水泥船1艘(载重55吨),但木帆船于1983年部份为台风所毁,机动船于1986年6月沉于南澳海域,从此该公司转为陆地客车运输。由于公路四通八达及佛昙港淤塞的地理变更,八十年代起鱼虾池遍布港区,现在佛昙的交通运输主要靠陆运。而海岛与陆上的交通则得到改善,1992年投资70万元(省投资42万元、县、镇投资29万元)建成白石、岱嵩、整美三码头,结束了连小船也不能靠岸而必须涉水上陆的历史。
  水产养殖
  佛昙渔业本来以海上捕捞为主,只有少数淡水鱼池和港湾围埭养鱼,及利用天然滩涂抛放石块让牡蛎自行附苗,粗放粗养,产量甚低。然而佛潭湾滩涂面积4万多亩,可利用养殖的面积3万亩,是潜力极大的宝库。
  滩涂围垦八十年代开始大发展。1981年,省水产养殖公司投资2.5万元,在佛昙石埕村建立虾池180亩,试养长毛对虾成功,引起佛昙人对养虾的兴趣。1982年,东坂村建鱼池1030亩,养鱼效益甚好,引发全镇农民围垦海滩的积极性。当时在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下,联产承包到户的水产养殖业迅速增加。1985年,镇政府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发动村民合股投入资金,大规模围垦海滩建设鱼虾池,至1991年,共有鱼虾池二万多亩,总产量30450担,值3654万元,占全镇农牧渔副业总产值的50%。1992年虽遭受灾害挫折,以后吸取经验教训,实行鱼虾混养,加强科学管理,使养殖业持续发展。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全镇先后办起5家冷冻厂,三家在镇内,一家在东坂,一家在整美。
  捕捞渔业:
  纯从事渔业捕捞的渔村只有岱嵩岛,其他滨海的轧内、后许、白石、后社、下坑、先锋、下苏、东坂、整美、岸头、石埕等村都是渔农兼业。历史上由于资金短缺,渔船小,设备简陋,只能作近海捕捞和定置作业。解放前仅有放绫小船10只、定置网50口,年捕鱼量不上二千担。解放后人民政府从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改革开放后加上海外亲属资助,购置了机动船,至1993年,全镇已有机动渔船320艘,年捕鱼量达4.4万担。
  近海渔业资源逐渐减少,岱嵩、整美、后许等村自1989年秋季起,开始开拓外海渔场,至1992年,全镇共新造载重70吨以上外海渔船16艘,组织成立“佛昙渔业开发公司”,合股集资扩充外海捕鱼能力,至1994年初,共有渔船300余艘,其中装机12匹马力左右的有50艘,24匹马力至150匹马力的250艘,150匹马力以上的大绫网渔船65艘,各船都齐备网具、通讯设备、探测仪器、航行器具,具备外海捕捞能力。现佛昙渔业开发公司已加入福建省远洋渔业公司,准备进一步开拓远洋渔业。
  农业
  佛昙镇解放前只有耕地189亩(当时东坂、洞野、花林、苏厝、港头属前坪乡,不计在内)。解放后经过开荒扩种,扣除基建用地,现有(包括东坂、洞野、花林、苏厝、港头等村)耕地28170亩(其中水田1042亩,农地17758亩),人口(1993年统计)49305人,人多地少,而且多是农地,少水田,米谷不够自给,一向农产品的输出以花生和花生油为大宗,而输入粮米,一般村民以番薯和大米搭配为主粮。
  各种种植业
  水稻。靠山的一方多是山垅田,靠海的一方多是埭田,解放前产量很低,平均每亩年产量不上200公斤。解放后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指导科学种田,产量逐步提高,现每亩平均年产量800公斤左右。
  番薯,适应性强,产量高,四季都可种植,海滨沙园大量种植。解放后引进良种,改进种植技术,肥足水足,亩产万斤薯已不罕见。
  花生,是本镇主要的经济作物,经过引进良种,产量逐步提高,每亩平均年产量从原来100多市斤提高到400市斤左右,年种植面积扩大到近万亩。
  蔗糖,由于沿海风大不宜植蔗及不让甘蔗与水稻争地,大都种植在土质甚差的山坡旱地上,产量不高。解放后改善种植条件,引进良种、改牛力拉动“石盾”榨蔗为机器榨蔗,仍产红糖,每年亩产蔗量从2000多市斤提高到上万斤,种蔗面积从198亩增加到1992年的6000亩。
  其他农作物还有小麦、大豆、豌豆、高梁、木薯、蔬菜、水果等。果树主要有龙眼、荔枝、桃李、柑桔及少量柿、梨。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政府大力推动造林,至最近,山林及海滩防护林共29517亩,占沙滩山地面积的80%,山青林茂,海滩防护林带档住了风沙侵袭。
  水利建设
  农业的增产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物力,领导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受益本镇的有下列水利工程:
  1、石过陂水库,位于马坪镇仙都村,建成于1959年3月,以土坝拦截马坪溪上游水源,主坝长228米,高22.7米,顶宽6.7米,库容1100万立方米。六十年代完成渠道长38公里,本镇洞野、下坑、东坂、林埭及前亭镇的桥仔头,过港、墟仔、大社等村为主灌区。
  2、赤兰溪水库,位于龙海县白水镇郊边村后,建成于1966年11月,以土坝拦截佛昙溪上游水源,坝高25.93米,顶宽5米,长181米,库容1000万立米,与石过陂水库联成同一灌区。
  3、杨美水库,位于赤岭乡杨美村,以土坝拦截佛昙溪上游水源,坝高29.5米,顶宽5.1米,长190米,库容3800万立方米,建成于1972年底。1975完成左右干渠,右干渠于1989年从后堀延伸至后许坪东雄村。本镇及前亭镇七个行政村为主灌区。
  4、水吼山水库,位于东坂村水吼山,库容24万立方米,建成于1957年2月,主要灌区东坂村。镇政府于1988年建成日供3000吨的自来水厂,以水吼水库为蓄水池。
  此外,有小(二)型水库14处,位于下坑、人坪、石门等行政村;及人坪抽水机站、港头溪拦水陂等,有效灌溉面积3185亩。
  提水工程有整美机灌站,建成于1973年9月,蓄水量2万立方米,装机2台共124匹马力,二级提水,后因失修,现基本报废。
  全镇有排灌机械447台共2564匹马力,包括机灌、电灌、喷灌、机井等设备。
  乡镇企业
  解放前,佛昙除“友泰”米厂以机械碾米外,只有手工业作坊,主要有榨花生油的“油车”多家,造船厂一家(后兄弟分家成两家)。
  1952年工商业普查,全镇共有工业企业(米厂)一家,手工业作坊89家,商业企业102家。1954年在“友泰”米厂的基础上扩建为地方国营漳浦县第二碾米厂。后改名“漳浦县粮食局佛昙米厂”,有固定资产2.02万元。至1989年,该厂配备有砂棍喷风米机2台,自动紧辊橡胶砻谷机、重力谷糙分篱筛、选筛去石组合机各1台。
  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起,佛昙开始有集体工商业,现属镇办企业:
  造船业。1956年由“协顺南记”和“协顺通记”两家私营造船厂合并为“工商联造船合作社”,1975年改为“佛昙造船厂”,隶属于手工业联社,1978年划属佛昙公社社办企业。1979年实行“三定一奖赔”,1980年年总产值117.56万元,利润37776元。1986年实行厂长承包责任制,年产值54.9万元。
  改革开放后佛昙又有合股的蓬山造船厂及个体造船户10多家,分布于先锋、岸头、整美等处。
  农机具厂。1956年初,由木匠、铁匠、单车修理户等30名手工业劳动者组成“佛昙铁木合作社”,1964年改为“佛昙农机具厂”,主要从事水车、拉达、风柜、犁等农具的生产和修理。1979年实行“五定三挂钩一奖赔”生产责任制。1988年实行承包责任制。
  综合社。1956年初由理发、弹棉、照像、刻印、缝纫、白铁修配、针织、家用电器等行业手工业者组成″佛昙综合社”。1986年实行承包责任制,上缴利润中一部份作为退休工人福利费。
  农械厂。1979年12月,佛昙公社投资10万元创办“佛昙农械厂”,厂区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主要从事拖拉机、抽水机、双轮双铧犁等农机具的维修。1984年以后转为修理各种摩托车、汽车,年产值7.5万元。
  冷冻厂。1987年,佛昙镇与县水产供销公司合资近300万元联办“佛昙水产冷冻厂”,配备丹麦产平板速冻机二部、西德产100吨冷库一座,主要从事水产品的加工冷冻和销售,兼营农副产品冷冻贮藏。
  土产供销公司。1985年投资70万元成立″佛昙供销公司”,主要经营花生仁、玫瑰茄、高粱、旱麻皮等购销和对虾、盘仔鱼、河豚、海带等水产品的加工运输,设有木器厂、饲料厂、农副产品加工厂、食杂门市部,年产值200万元。
  水产供销公司。佛昙镇政府于1986年投资120万元,派出企业干部杨丰盛驻厦门,设立“厦门佛昙水产品供销公司”,主要从事经济鱼类、对虾等水产品的冷冻销售,年产值一千多万元。
  水产饲料公司。1992年投资30万元成立“佛昙水产饲料公司”,从事对虾饲料产销,年产值150万元。
  渔业开发公司。1992年3月投资127万元成立“佛昙渔业开发公司”,从事海洋捕捞及渔需供应等业务。其规模已在《渔业》一节记述。
  糖厂。1980年投资24万元建立“佛昙糖厂”,址在东坂村公路边,占地24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配备压榨机2台、炼糖锅27个、卷锅3个,日榨蔗量10万市斤,日产红糖量1.1万市斤。鹿溪糖厂建成后,全县甘蔗集中于鹿溪糖厂生产白糖,佛昙糖厂厂房于1987年租给港商何方楚先生办针织制衣厂。
  盐业。有佛昙盐场,东坂盐场、庄厝盐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佛昙出现私营联合企业,至九十年代初,全镇共有股份制企业475家,主要有:
  整美冷冻厂。本地个体户联合办厂,与香港连达水产总行合作,引进港资18万元,改造旧设备,扩建冷冻车间,冷冻水产品销往香港。
  东坂冷冻厂。引进外资100万元,加强流汰式条冻车间设备,冷冻水产品打进国际市场。
  吟兜机砖厂。石埕、园东两村人合股,并从福州和长乐引进资金和技术所联办,总投资40万元,日产机砖2~4万块,年产值150万元。
  三资企业
  自1988年至1994年上半年,佛昙镇共引进外资创办25家三资企业,著名的有:
  佛昙针织制衣厂。佛昙镇与香港美事发有限公司、闽虬行合作开办,1988年1月投产。投资总额30万美元,厂区面积28亩,建筑面积3339平方米,配备手机230台、花机480台、集装箱车2部,有职工510人,年来料加工产值2591万元,工资120万元。
  福茂水产开发有限公司。1990年佛昙镇与台商张先生合作开办。佛昙镇有偿提供位于白石外滩的水产育苗场16.8亩,张投入资金80万美元,有工人五.六十人,专门培育台湾草虾及日本斑节虾苗,为漳浦养虾业引进良种起到很大作用。
  吉祥泡沫塑料厂。侨胞蔡福庆于1991年与佛昙镇合资开办,总投资50万美元,有职工40多人,生产销售塑料农具和其他制品,年总产值近千万元。
  同泰金属家具有限公司。佛昙镇于1991年与台商李鸿麟合作开办。佛昙镇有偿提供厂房320平方米及场地200平方米,李投入25万美元,从事金属床产销,职工32人,年产值近千万元。
  盛丰蔬菜制品有限公司。台商林春凉于1991年10月在洞野村投资10万美元开办,主要从事小黄瓜、笋菜等蔬菜的半成品加工,外销于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永煌书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台商陈铭波于1992年5月投资10万美元在园东村开办,从事书画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有职工20人,年产值55万元。
  虹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台商许德发于1992年12月投资116万美元在后许村开办,育苗池30亩,培育台湾对虾、日本斑节虾及鱼、贝等种苗。
  鸿群开发有限公司。台湾豪德实业有限公司于1992年12月投资1000万美元在佛昙工业开发区计划开发土地建厂房200亩。
  宏兴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台商郭春福于1993年4月投资273万元与佛昙镇合资联办,址在石埕村,主要经营水果及蔬菜的加工冷冻,产品外销。
  鸿群电器有限公司。台湾豪德实业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投资142万美元在园东村开办,生产果汁机、马达、转子、定子等电器。
  腾达绳网开发有限公司。港商杨腾其于1993年5月投资30万美元在下坑村开办,当年投产。
  佳禾纸品工业有限公司。寓台佛昙人杨西明于1994年4月投资42万美元,在佛昙工业开发区购地10亩建厂房600平方米开办,以女儿杨梅兰为代理人。
  万国石材开发有限公司。台商张丰盛于1994年初投资50万美元在新安村开办,从事石板材生产外销。
  新都酒店。港商杨小龙于1993年6月投资43万美元所建,址在岸头村鸿儒江南岸,用地二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开办旅馆、餐厅、卡拉OK舞厅等服务。
  鸿山石板材厂。址在人家崎,1993年开建,主要生产出口石板材。
  公共设施
  为适应经济发展商贸繁荣的需要,佛昙镇自八十年代以来扩展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有:
  电讯。1989年元月开通500门自动电话。1992年5月开通100瓦自动寻呼发射台;6月,国家投资1000万元,安装1000门程控电话机台。1993年底,又兴建装容量一万门以上的邮电大楼,实现电缆管道化,传输光纤数字化,可与国内外各地直拨通话。
  自来水工程。东板村首先完成,镇内于1988年完成,岱嵩村于1989年完成,白石、后社于1990年完成,花林村于1991年元旦完成,后许村于1991年12月完成,洞野村于1992年完成。至1994年,全镇饮用自来水的人数已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六、七十。
  街道。1981年11月建成自供销招待所至粮站的水泥路面,长300米,宽8米。1982年修建崎街石板路,长110米,宽5.5米,排水阴沟长110米,宽0.6米,深0.4米。1984年修建岸头街石板路,长400米,宽4米。1984年兴建鸿江大街,从风动石至芙蓉山南麓长2300米,平均宽16米。1985年兴建墟埔至白石村的海滨路。1989年10月建设自岸头村大祖潭边至石埕村农机具厂街道水泥路面,长300米,宽6米。1992年拓建从鸿儒小学至东门兜外河的水泥路面,命名“育才路”,长1000米,宽6米,两边以条石筑排水阴沟,宽深各1米,长2000米。同时铺设中街水泥路面。蓉山水泥路面,长400多米,宽5米,东接鸿江大街,西接港头柏油路,1992年建成。石埕村的学府路于1993年下半年动工,1994年上半年建成,长700多米,宽8米,从中街起直达二中校门口。
  市场。1983年拆除瓦木结构的旧市场,就原地重建条石与水泥混合结构的新市场,总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1992年择址再建“佛昙农贸市场”,用地面积28.64亩,第一期已完成商住综合大楼八幢各四层,建筑面积11640平方米,及中心市场AB二座,面积2200平方米,街道面积5000平方米,形成一座商业小城。
  华侨与教育事业
  佛昙的文化教育自古至今居于全县前茅。尤其自近代佛昙成为著名侨乡以来,华侨热心故乡公益,对兴办教育事业尤其不吝平生积累慷慨投入。杨纯美先生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季开办的纯美中学一度成为漳浦县最高学府(其时漳浦县立中学因经费问题停办八年)。解放后纯美中学改为漳浦县第二中学,其规模和成绩仅次于设在县城的漳浦县第一中学。现在佛昙镇有:完全中学一所,即漳浦县第二中学(简称二中),自1980年以来扩建教学楼二幢24间,宿舍楼3幢,校友楼一幢840平方米。1992年共设38班,学生1868人(其中初中20班965人,高中18班820人,职业高中83人)有教职员工133人。学校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单位,造就人才众多。自1989年以来,侨胞柯汉扬先生在二中设“纯美奖学金”,每年颁奖二万多元。柯先生并倡立“纯美纪念馆”以弘扬杨纯美先生办学精神。初级中学三所:东坂中学,创办于1985年,校园面积68亩,基建面积1500平方米。1992年有六个教学班,学生289人,教师23人。施教区为东坂、下苏、洞野和花林。办学八年间已有毕业生445人升入高中及中专。鉴湖中学,创办于1992年。鉴湖(大坑、后许,轧内)为著名台胞祖地,漳浦同乡会理事长陈建仁捐资并倡导鉴湖陈氏台湾族裔捐资为该校设置奖学金。鸿江中学,新创办于1994年,址在园东埭头,为减轻二中压力,把吟兜、石门、新安、人圩、及园东一部份划为该校施教区。此外还有岱嵩等小学附设初中班,均有成绩。小学方面,佛昙学区辖本镇及白竹湖农场的和坑小学共20所,1992年有18个教学班,学生6456人,有教师235人。其中:佛昙中心小学,前身为民国初年国会议员杨士鹏于1922年倡办的莲山小学,1935年改为中心小学。解放后校舍几经改建扩大,1984年新建教学楼一幢,1992年再由岸头、先锋两村集资及侨胞捐助,再建教学楼一幢。1992年有12个教学班,学生585人,教师28人。鸿儒小学,址在园东,侨胞杨江泽先生捐资兴建校舍,用地4200平方米,基建面积1060平方米,于1967年开办。1992年有14个教学班,学生637人,教师28人。石埕小学,1974年由石埕村集资及侨胞捐资建校,1993年侨胞杨嘉文先生又捐资10万元增建教学楼一座。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525人,教师24人。蓉山小学,址在下坑,1959年建校,1989年新建教学楼一幢。1992年有16个教学班,学生515人,教师21人。港头小学,1925年建校,1992年有9个教学班,学生283人,教师13人。下苏小学,1958年开办,1992年新建教学楼一幢。有8个教学班,学生284人,教师11人。东坂小学,1930年开办,1971年1989年两次新建校舍,小学教室及办公楼宿舍690平方米,初中班教室3间,1992年有13个教学班,学生612人,教师22人。洞野小学,1958年开办,1987年侨胞蔡福庆先生捐建教学楼一幢,1992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170人,教师8人。花林小学,1944年开办,1986年侨胞黄良寿先生捐建校舍,1992年共有6个教学班,学生187人,教师8人。岱嵩小学,1935年开办,1991年归侨杨维廉先生捐资并倡导侨胞捐资20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幢,1992年有12个教学班,学生383人,教师29人。自1976年以来附设初中班,1992年有2班,学生72人,教师6人,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办好初中先进校”奖状。整美小学,1932年开办,1978年后利用原部队营房为校舍,1992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207人,教师9人。白石小学,1935年开办,1974年新建校舍,1989年再由白石、后许二村集资新建教学楼一座,1992年有14个教学班,学生533人,教师20人。鉴湖小学,址在后许,1930年开办,1985年建新校舍,1992年易址,重建新校舍与中学在一起。1992年有11个教学班,学生345人,教师18人。代卿小学,址在径口,1930年开办,1970年侨胞陈荣金,荣泰兄弟捐资建新校舍,1992年有7个教学班,学生257人,教师10人。人坪小学,1948人开办,1957年侨胞杨牛高先生捐建校舍一座4间,1990年先生再捐建教室,1992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170人,教师8人。新安小学,1942年开办,1966年建新校舍,1993年易址,重建教学楼一座。1992年有10个教学班,学生283人,教师14人。吟兜小学,1956年开办,1984年华侨献款建新校舍,用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1992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195人,教师6人。石门小学,1956年开办,1985年建新校舍,华侨杨合成先生献款,于1990年和1993年二次扩建改建新校舍。1992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131人,教师7人。欧厝小学,1973年开办,1992年有一个教学班,学生15人,教师1人。
  华侨与医疗卫生事业
  佛昙华侨对故乡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1960年华侨杨江泽、杨彩兰、杨振泳等12位先生捐建华侨医院(即漳浦县第二医院),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1966年,印尼杨氏联谊会购赠一部救护车及其他设备。1980年,华侨杨朝茂、杨江泽、陈辉大、杨锡恩等先生又为华侨医院赠送器材设备。1988年归侨杨维廉及其弟侄捐献人民币为华侨医院增建妇产科楼房一座10间,并与华侨杨嘉文、蓝赞绪、杨朝茂等20位先生共献款扩建门诊楼和添置大批医疗设备。统计自1960年至1993年,华侨共为佛昙华侨医院捐资30多万元,所建所置占全院固定资产一半以上。现华侨医院基建面积2000平方米,有门诊、化验、住院、妇产科四座大楼及三座宿舍楼。设备有手术床、万能产床、电冰箱、干燥箱、救护车等。整美村岱嵩村和洞野村也由华侨献款各建保健室,购置医疗设备。华侨又集资建漳浦县侨联大厦于佛昙。
  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迈进
  佛昙自古为漳浦东北重镇,清朝有大量人口分衍于台湾及东南亚各地,成为重要侨乡和台胞祖地。现佛昙为拥有5万多人口的大镇,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加速发展,农业产量提高,水产养殖业迅速增长。工商业空前繁盛,现有工商业一千多家,其中“三资”企业25家。住宅大量扩建,楼房林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般人家都有电视机及家用电器。教育事业大发展,人才辈出,为社会做出贡献。总之,佛昙古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迈进。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妇女社会地位转变、投身革命的漳浦妇女、下垵女民兵、在外地工作的漳浦女英、台北的两位文学科学姊妹卢慧贞和卢慧兰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金浦晚霞、教育、乡(镇)村春秋、政协委员风采、民间艺术、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旺寿
责任者
陈元光
相关人物
杨纯美
相关人物
陈照馨
相关人物
蓝秋金
相关人物
柯汉扬
相关人物
杨士鹏
相关人物
杨江泽
相关人物
杨嘉文
相关人物
蔡福庆
相关人物
黄良寿
相关人物
杨维廉
相关人物
杨合成
相关人物
杨彩兰
相关人物
杨振泳
相关人物
杨朝茂
相关人物
陈辉大
相关人物
杨锡恩
相关人物
蓝赞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潭桥
相关地名
通旧镇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
温州
相关地名
汕头
相关地名
厦门
相关地名
香港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
澎湖
相关地名
石埕村
相关地名
佛昙
相关地名
东坂村
相关地名
杨美村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白水镇
相关地名
郊边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