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712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D634
页数: 19
页码: 80-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教育行政机构在历代朝代间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宋至明清时期设立了学正、学谕等职位,清朝时废科举,县设视学、监学。民国初期建立了劝学所,后改为教育局。1953年实行政社分离,小学管理实行“块块”与“条条”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公社教改组管理学校。1985年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分级管理,县管完全中学、县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机关干校。1987年成立保卫科,配备84名兼职保卫干部。1989年恢复学区建制,建立了22个学区。
关键词: 漳浦县 历史沿革 学校管理体制

内容

漳浦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柯清元
  据县志载,宋熙宁年间(1068-1077)浦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设学正一员、学禄一员、直学一员、学谕四员、为县学学官,共掌教化,学正为主管。元朝设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明朝设儒学教谕一员(未入流,服视七品)、训导二员(未入流,服视八品)。清朝设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三年(1664年)训导一员裁减,二十二年(1683年)复设,专管文庙祭祀和协助科举事务。全县教育行政由知县统辖。(自宋至明清县令改为知县)。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办学堂,县设视学、监学。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时期)县设劝学所,所长由县知事(民初改知县为县知事)任命,掌管全县教育事务。民国十一年(1922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设局长、视学等。民国十六年起,福建属南京国民政府管辖,改县知事为县长。翌年(1928年)漳浦县教育局改为县政府教育科,1929年恢复为教育局,设督学、科员、课长、课员、民教指导员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漳浦县政府教育科改为文化科,三个月后“闽变”失败,复称教育科。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漳浦成立,专员朱熙兼漳浦县长,漳浦县政府各科与专署各科合署办公,专署及县政府第四科(后改为第三科)皆主管教育,合署办公,起初设有县第三科科长、科员,后只设县督学,归专署第三科科长直接领导。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专署迁设龙溪县,专员不再兼县长,漳浦县政府第三科改为教育科。七·七抗战爆发后,本省推行战时民教,县政府增设民教指导员办公室,后合并于教育科,民教指导员改任督学。教育科设科长一人、科员、督学各二人(后科员裁减一人),皆由省政府委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县政府增设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由教育科主办,设专职干事一人,由县政府委派。
  1949年9月漳浦解放,县人民政府设立教育科,配副科长一人、科员、督学各一人(职务沿用旧的名称)。1950年11月改为文教科,1954年分设为文化科、教育科。教育科设科长、干事(含主办、人事、会计)、视导员(废除旧称督学一职)、教研员等。1958年7月,文化科、教育科合并为文教局,配副局长、人事、千事等。1961年调整机构,充实力量,设普通教育股、工农业余教育股(今称成人教育股),配股长、干事等人员。年底,因国家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成立“中共漳浦县委宣教办公室”,设主任一人(由县委宣传部长蔡新生兼)副主任郑光星、蓝南能、何孝宜等,负责处理全县文教卫生日常工作。原各科局的人员大部分陆续下乡按原本部门的特点搞调查研究,就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劳动。1962年,宣教办公室宣布撤消。各科局按原建制分署办公。
  1966年“5.1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派群众组织进行武斗,文教局领导机构瘫痪,群众组织各立山头,一派以“正统”自居,保住原来公章,纠集拉拢干部,垒筑山头,坐镇指挥,另一派组合革命群众,另成体系,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刊刻公章,上下连系,斗争激烈。1968年10月,各群众组织进行革命大联合,成立“大联委”,由各派选出头头参加建立有权威性的“漳浦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分设政治组、宣传组,分管文教卫生工作。由军代表和地方革命领导干部代表各一人负责主持日常工作事务。
  1970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设立宣传组、教育组,配组长、干事。1972年11月,改为漳浦县革命委员会教育组。1974年10月,改为漳浦县教育局。1978年3月,教育局并存两套领导班子,局长、副局长6人,干事3人(当时原班子领导3人宣布他调,重新任命副局长3人,后原班子3人他调未成,继续回局视事,以致出现上述情况)。
  1980年教育局经过调整,配局长、副局长、人事、普教、成教、计财等股,配股长、干事。1983年10月,教育局领导班子再次调整,充实,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各股设置不变。
  1988年10月,人秘股析为人事、秘书两股,普教股也分为初教股、中教股。1989年6月,教育局经有关部门同意建立保卫科,由一位副局长分管,秘书股长兼任科长。
  漳浦县历来的学校管理体制
  柯清元
  漳浦县自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官办的县学,受县令(知县)的制约,由教谕直接管理。元朝在乡社设社学,由社自筹经费,由官督办。明朝漳浦城乡有社学17所,清初只存县城社学4所。历代的书院、义学、私塾等多由私人创办,也有书院和义学是官办的,但不属于正规学校。私塾遍及乡间,学生除少数应科举考试外,大部份以识字实用为主。各村私塾各立门户,自订校规,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清未民初,小学堂处于萌发状态,学堂主持人称堂长或监督。嗣后学堂改称学校,堂长(监督)亦改称校长。自此,小学的管理体制随着基层政权体制的变更而不断改换管理形式。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全县划为七个行政区域,即中区县城、南区杜浔、内东区旧镇、中东区赤湖、外东区佛昙、北区官浔、西区象牙,各区所在地设立一所比较“像样”的完全小学。县城小学较多,除县立第一、第二小学外有基督教会办的逢源(男校)、养正(女校)小学。第一区的旧镇还有镇江小学。校与校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直接受县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私立学校也要受政府管理。民国十五年(1926年)创办的漳浦中学由省府委派校长,由县政府领导,经费由县发给。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创办的漳浦私立纯美中学经省教育厅立案,受省府领导,受县政府指导,校董会受校主委托,对学校进行监督。
  民国十七年(1928年)把原来按方位为区称的行政区域改为按编次为自治区,全县分为七个自治区,各区小学的行政事务仍属教育局管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推行保甲制度,自治区区公所改为区署,计划每区设立一所中心小学,第一区先将县城培文、培英(原县立第一、第二小学)合并成立第一中心小学,其他各区于次年才就原有区署所在地的小学改为第二(杜浔)、第三(佛昙)、第四(官浔)中心小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原来七个区合并为五个区,区署所在地都设中心小学,其布局是第一中心小学(一区县城),第二中心小学(二区杜浔),第三中心小学(三区佛昙),第四中心小学(四区官浔),第五中心小学《五区石榴坂)。中心小学校长受权辅导区内各小学。除中心小学外,全县只有旧镇、赤湖、湖西、马坪、和坑有完全小学,其他乡村只有初级小学或始设于1934年的短期小学。1938年下学期起改短期小学为简易小学,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短期小学、简易小学属义务教育,设于没有完小和初小的较大乡村(小村不设),学龄儿童强制入学,课本免费供给。当时推行保甲制度,以5~7保为一联保,设联保主任,简易小学校长兼保甲辅导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中心小学为中心国民学校,初级小学、简易小学都改为国民学校,统称国民教育,除小学学制(中心国民学校完小,国民学校初小)外,夜间兼办属于扫盲性质的成人班。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全县50联保编并为30乡(镇),各乡(镇)都改乡(镇)公所所在地的小学为中心国民学校,大部份的保都设国民学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有辅导乡(镇)内各国民学校的任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裁撤区署,全县编并为22个乡(镇),辖235保,翌年再度编并为15乡(镇),辖199保。由于乡(镇)合并,有的乡(镇)有二所中心国民学校,其中一所的校长有辅导各保国民学校的任务,并兼任副乡(镇)长。中心国民学校在校长之下设教导、民教、总务、研究四部,以教员一人兼部主任。各保国民学校一般只有一个校长,一至二、三个教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心国民学校校长不再兼任副乡(镇)长职务。民教部亦撤消。中心国民学校辅导制沿袭至三十八年(1949年)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由省统一领导任命校长。五十年代后期,省授权专署对中学实行领导。学校实行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设教务、总务两处和生活指导委员会。1953年教务处和生活指导委员会合并称为教导处。
  小学实行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块块”与“条条”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小学、幼儿园的行政、业务和教员调配、教育经费安排等。
  1949年10月,全县划分七个行政区域,区政府所在地设立一所中心小学。原乡镇中心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各保国民学校改为初级小学。区政府配文教助理员1名,会同中心小学对区辖内实施政治、业务领导。学校建立民王管理的集体领导体制,中心小学建立校务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为校内决策机构,一切重大的事务须经校委会讨论通过,校长下设教导、总务、研究等处。私立学校重新进行登记立案。公立学校取消国立、省立、县立等头衔。
  1950年全县废除保甲制度,把原来的199保合并为99个乡(镇),划分为7个行政区,区政府所在地中心小学性质任务不变。是年增设第八区。区政府所在地浯江小学升格为中心小学。
  1951年增设第九区(深土),深土小学改为中心小学。全县乡镇重新划分为117个,主要的乡镇办完全小学。1952年增设第十区(湖西)、第十一区(长桥)、第十二区(塗楼),湖西、长桥、塗楼小学升格为中心小学。
  1955年9月,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撤消第十一区、第十二区,全县重新划分为十个行政区,保留十所中心小学。是年12月,东山县古霄区划归漳浦管辖,原属东山县的岱仔、杏仔、龙口、油澳、下东、港口等6所小学归漳浦杜浔中心小学管理。
  1957年随着县域的调整,原南靖县的南浦、中西、马苑等小学划归漳浦官浔中心小学管理;划原漳浦县官浔辖的刘仓、三美、山边、董浦等小学归属海澄县(今龙海市)。
  1958年3月,撤消行政区建制,以“片”为单位进行领导。下半年实现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全县建立十个公社,教育行政部门以公社为单位,首次正式建立城关、石榴、长桥、赤岭、佛昙、赤湖、深土、杜浔、旧镇、浯江等10个学区,受权辅导公社辖内的各级小学。
  1964年随着基层政权的调整,全县再划分为城关、石榴、长桥、旧镇、佛昙、深土、杜浔、赤岭等8个学区。1965年恢复赤湖学区,县属农、林、盐、茶场所办的小学教学业务由附近学区负责指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幼儿园被“砸烂”,县属的实验小学改为队管的“绥北小学”,地、县管的漳浦第一中学改为公社管的“城关五·七中学”,由工厂、公社、生产大队组成派出的“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毛泽东思想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宣布废除校长负责制,成立以革命群众组织(派性)代表、学校领导干部、学生干部代表三结合的“大联委”,主持学校行政事务。
  1970年完全中学、中心小学(学区)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初中、完小成立“革命领导小组”,负责管理日常事务。
  1973年,公社成立“教育革命改革领导小组”(简称“教改组”),取代学区建制。公办小学下放给生产大队管理,一般中学下放给公社掌管,公社宣委负责兼抓教育,学校接受公社党委会和县革委会宣传组的领导。
  1977年11月,“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和“贫下中农宣传队”已完成历史赋予的特定使命。正式退出学校。1979年2月,撤消学校“革命委员会”和“革命领导小组”,恢复“文革”前的校名,配齐校长、支部书记、各处(室)主任,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中学由县教育局管理,漳浦一中由市、县双重领导。撤消“公社教改组”,恢复学区建制学配校长、教导、会计各一人;学校由县教育局管理,民办小学在教育局指导下,由主办单位(社队)共同管理。1981年至1982年增设盘陀、大南坂、万安等学区。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小学随着基层政权体制的改革而设立绥安、城关、石榴、盘陀、南浦、长桥、官浔、赤土、湖西、赤岭、旧镇、霞美、杜浔、沙西、古雷、深土、六鳌、赤湖、佛昙、前亭、大南坂、万安等22个学区和县直属单位实验小学及实验幼儿园。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决定将普及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县管完全中学、县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机关干校。乡镇政府分管初级中学、学区、中心小学、幼儿教育、成人教育,村委会分管村小学。全县教育系统的人事调配,财务安排、教育兴革事宜由教育局统一管理。
  1987年8月,从佛昙镇析出马圩、后康、仙都、文安、京里、林埭等六个行政村成立马坪乡,县教育局相应地在马坪建立学区。1989年经县有关部门批准,在县教育局及完全中学成立保卫科,在初级中学与学区建立学区(校)保卫组,配备84名兼职保卫干部,(其中62名可着装和配备武器),管理整顿校园秩序,优化育人环境,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脱稿于1994年11月4日
  大南坂中等技术学校始未
  王文铮
  大南坂中等技术学校,全称“福建省大南坂农场半耕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筹办于1964年,当时“教育要改革”的呼声正高,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的办学形式在全国广为推广,在这种大气候下,省农垦厅研究决定在全省105个国营农场中选择漳浦大南坂农场、仙阳茶场分别试办半耕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和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具体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服务农场农业生产。经省高教委批准,为正规的中等学校。
  学校于1964年初开始筹办,由副省长、农垦厅厅长刘永生任名誉校长,大南坂农场党委副书记李宋保兼任校长,抽调张功树(原农场党委宣委)任常务副校长,王文铮任教务负责人,卢荣忠为生产负责人,那家祥、谢成周为军事、生活负责人,以及陈渊栋、许乃武、吴家栋等10名教师;1966年又调进郭志朗、郭民政、黄斯文等3人。
  七十年代以前,万安、石古都属于大南坂农场的分场,学校校址就选在万安分场华侨新村。此新村是六十年代初为接待印尼排华归来的华侨所设,建有三幢同式的二层楼。学校选择在这里设立时,拨出第三幢为师生宿舍,第一、二、幢仍为归侨住房。1966年下半年又在食堂前建一座一百多平方米的简易餐厅,以竹筒为支架,稻草盖顶;并建三座标准教室(位于现赤土乡政府大楼后)。
  学校于1965年元月五日正式开学。自开学前至9月份陆续招收高农一班学生25人,初农二班学生94人,按照当时的“军事化”习惯,分别编为一排、二排、三排。学制均定为三年。生员主要来自大南坂、大帽山、白竹湖干部职工的子女、亲属。由于大南坂干部职工的籍贯构成复杂,学生分别来自福建、广东、四川、江苏、安徽、海南等省的36个县,有十几名是归国不久的印尼华侨。1966年9月又招收第二批学员100余人组成三个排。学生享受农场正式职工的待遇,每月40斤口粮,伙食费9.50元,公费医疗。
  学校的办学形式为半耕半读,但一开始主要是劳动建校,除修建操场(在现赤土乡政府与华侨新村之间)等基本设施外,主要是搞生产基地建设,在赤土的万安村、瓦仔溪村和新村之间,夯筑等高环山梯田,开辟了数百亩的剑麻基地、水果基地和粮油基地,又于学校南侧开辟十几亩蔬菜基地(学校倒闭后移交给农场成为万安农场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1965年秋天以后,才开始趋于正规化,半天读书,半天生产劳动,农闲多读,农忙少读,雨天多读,晴天少读,随着农事季节变化调节劳动和学习的时间,但原则上遵照办学前制定的教学生产大纲安排年度教学、生产任务。教师多是农学院的毕业生,也有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高中毕业知识青年。学生的编排:一、根据文化程度。二、根据年龄,不少在入学前已辍学参加农场劳动多年,已可独立安排和执行生产劳动。学习主要课程除基础课必修课外,专业课选择农业、果树、畜牧、兽医等有关课程。学习、劳动和生活都极其紧张、活跃,充满了军事化,并有一个13人的武装基本民兵尖子班,上澡、劳动都全副武装,走在前头。一支文娱宣传队,经常自编自演各种服务于政治的小节目,到处宣传演出。一时,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各级领导对这学校的前景充满信心。刘永生名誉校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到过学校二次。常务副校长张功树于1965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半耕半读教育工作会议,订做一批用毛主席字体拼凑的“福建省大南坂半耕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校徽,带回给师生佩戴,一时全校欢欣鼓舞,激动若狂。但不久“文化大革命”席卷这所旭日初升的学校。
  1966年5.6月份,校园内张贴满大字报,攻击对象从“三家村”直到校领导。6月20日半夜,形势逆转,一个学生在大会上被点名,责成检讨。但8.9月份又开始出现攻击“当权派”的大字报。选派2名红卫兵到北京参加国庆节检阅,回来作报告,当时大串连之风已遍及全国。11月初组织全校100人,分乘三部客车,南下串连到汕头,住了一星期,回来时,324线国道上已挤满串连的队伍。1967年元月,大串连队伍陆续回来。但少了杜浔人刘宗德一人,他已因患脑膜炎死于三明。接着宣布1966年9月份入学的新生或返回原校闹革命,或遣散回家,仅留下一百余名旧生留校闹革命。以后便是“大辩论”了,分为两派,先是仅有30余人的少数派在学校内住不下去,避居于万安农场场部,11月27日半夜,场部被多数派(二八派)攻占,少数派与万安工农总部(二七派)逃往赤土公社的万安村和旧镇公社的浯江,12月4日下午二七派反攻,攻占万安场部,农场的二八派和同派的耕读学校学生逃往大南坂场部,直到大联合才回来。
  少数派和当权派们回到学校后,搬出校舍大楼,住进建好不久的教室,其间,义务参加过附近生产队的农忙劳动。无事可干,便请来农场机务队的老拖拉机手教农业机械专业课程,半个月后,搬到机务队学习开拖拉机、修理汽车和拖拉机等机械。到1968年10月大联合时,十几个学生都已经能独立驾驶拖拉机及进行一些维修工作了。
  逃到大南坂农场的二八派学生回来仅一个多月,刚刚把被破坏的环境和宿舍整理好,师生们便以紧张的神情注视着手执红白棍的纠察队进出校门。11月16日,农场就派员前往在第二次正式启用的教室里宣布学校下马了。遣散的方式是,绝大多数学生回到原来的地方,部份根据志愿安排到农场各队,余下十几名外地来的,无其他选择的余地,留在新村剑麻队劳动,成为正式的农场职工。
  多年以后,根据闽高教(84)人字010号通知,由福建省农业厅于1984年5月对该校高农毕业的25人补发了综合农业专业的毕业证书,享受中专毕业待遇,已参加行政工作的,均转为国家干部。而初农二班,仅发给肄业证书。至此,这所漳浦县历史上唯一的中等专业学校,有始有终地宣告终结。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妇女社会地位转变、投身革命的漳浦妇女、下垵女民兵、在外地工作的漳浦女英、台北的两位文学科学姊妹卢慧贞和卢慧兰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金浦晚霞、教育、乡(镇)村春秋、政协委员风采、民间艺术、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