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漳浦名桥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675
颗粒名称:
漳浦名桥志
分类号:
U491.2
页数:
6
页码:
33-38
摘要:
本文讲述了漳浦地区几座大型桥梁的历史渊源和修建过程。其中包括土大桥、马口桥、旧镇桥闸、浯江桥、佛昙桥和溪南桥等桥梁的修建历史、桥梁的结构特点、桥梁的重建过程等内容。
关键词:
漳浦
桥梁
修建
内容
漳浦自宋朝掀起“建桥热”,经元、清各代续建,以石拱桥为主的桥梁为数至多。至今有的已经圮废,有的经历代修建利用。这里仅就现有比较大的桥梁,记述其现状及历史渊源。
土大桥(鹿溪桥闸)
位于漳浦县绥安镇南一公里的京里村边,龙汾线(漳州——汾水关)公路55K十092m,跨鹿溪,历史上称得仙桥。俗称土桥。始建于何代,无从稽考。据1982年12月出土的石碑记载,明、清两朝已重建数次。
现有碑记可据的较早重建是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由赐进士出身漳浦知县黄应举负责。有碑记可稽的再次修建是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由地方官民捐助一百两银重修。碑刻漳浦知县陈元钦题,有“创自先朝”“尝一再修筑”之句,可知此桥创建于元朝,这次修建已不知是第几次。
有文献可稽的又一次修建是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知县陈汝咸于修建桥的同时,在桥南建“得仙桥亭”,供行人歇息。后河流改道,桥变成两端不靠岸的断桥。亭坍碑陷,未曾出土,但康熙三十九年《漳浦县志》有载。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又一次集资五百余两银重修。为石板桥结构。桥长49米,桥面由五片石板密铺,宽约为2.5米,有九墩台八孔道,船形桥墩,桥墩在石板支座处顶上三层条石,均向左右挑出二十厘米,用以承托石板,使石板跨经缩短,提高石板强度,每块石板重一、二十吨。当时架设桥板方法有二,一是堆砂土移动石板就位后,挖掉沙土;二是利用潮汐涨落,以船只或木筏,载使石板就位,和现代的浮运架桥方法基本相同。此桥采用那一种架设方法,传说不一,当时没有吊装设备,能架设如此笨重石桥板,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此桥民国时期未坏,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省农林实验总场在大南坂建漳浦农场,自漳浦县城至盘陀筑轻便公路,于此石板桥上架木板作为公路桥。翌年抗日战争爆发,公路破坏,木板也朽坏了。行人过桥十分危险,后木板拆掉,改从原石桥通行。由于路高桥低,下桥异常困难和危险。
1949年漳浦解放,此桥梁略有整修,但斜坡仍很陡,行人甚感不便。1955年大南坂农场利用石板桥加高改为钢筋混凝土单车道桥面。
1975年2月由漳浦县革命委员会主持,将该桥全部拆除,上移三十米重建现有土大桥(鹿溪大桥)。整个工程由漳浦县水电局测设、施工,漳浦县养路工区派员测设桥梁和指导施工。1975年2月正式动工,1976年3月初建成。该桥为龙汾线之主要桥梁。桥长156.50米,宽12.2米,桥面净宽7.5米,高8米,26孔双车道石拱桥闸,其中旱孔2孔,过水孔24孔,每孔净宽5米。桥的结构为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载重为汽——13,拖——60。整个桥闸总造价91.9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94.9万元,交通部门拨20万元,不足部份采用民工建勤,民办公助办法解决。
土大桥的建成,贯通了闽粤两省的公路干线,改变了原在旧桥墩改建单车道的落后局面,适应了闽粤干线日车流量3——5千辆次的需要,同时也改变了鹿溪中游“一雨就成灾”的旧貌。为漳浦县历代治水建桥史写上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马口桥
位于漳县长桥乡顶埔村边,龙汾线(漳州——汾水关)公路23K+006m处。跨南溪。历史上对马口传说很多。溪名也有几种,据《漳浦县志》记载,后来成为三坪祖师的唐朝高僧义中,当初由潮州来漳州,经过此溪,饮水止渴,感到甘甜爽口,故称“甘棠溪”。县志又云:“相传宋室南奔策士于此”。指的是南宋末代小皇帝被元兵赶到这里设行宫,仍开科取士,试卷未评,追兵已到,仓惶撤离。投考士子拦御銮,求发榜。侍臣只好把榜文写在溪沙上,“尽赐进士”,故又名“策士溪”。漳浦县志记载的这些传说,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虽同史实有异,但宋朝甘棠铺、明朝甘棠驿、清朝马口城的史实记载,说明马口自古是水陆交叉的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据《漳州府志》(康熙版卷31艺文),黄熏著《三十五桥记》”……唯马口旧有大桥,缺圮而重修之。……”说明宋朝庆元之前早有马口桥。始建何代,无从稽考。此文记载大府寺丞知漳州府傅伯成于宋庆元四年(公元1193年)夏六月动工,至翌年春正月建成自漳州至漳浦三十五座石桥的丰功伟绩,其中包括修建马口桥。
民国期间于北伐后建龙诏公路,土方由沿路县份民工无偿修筑,桥梁涵洞由省公路局负责,1929年3月开工,1931年底全长345华里完成通车。马口桥与龙诏路各桥均为钢筋水泥结构。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当局下令炸毁桥梁。抗战胜利后,修架木板桥面,勉强通人行,未修复通车。
解放后即修筑公路,暂以松木建桥,1950年,漳州至旧镇尚能临时通车。后由广东工程队向华东区承建漳汕路,铺设泥结碎石路面,而桥梁仍是木结构,马口桥也是利用旧桥墩修建木板桥面。1958年改建为铪丁梁桥。
1966年12月8日马口桥动工重建,在原桥位上移十多米,重建一座5孔双车道石拱桥,1967年6月30日完工。桥长151.08米,桥面净宽7.1米,桥的结构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负荷为汽——13,拖——60。工程总投资23.98万元。龙溪公路分局设计,公路分局工程队施工,此桥位同两端公路衔接成90度,弯道半径不符二级公路标准,由于车辆来往频繁,交通事故屡有发生。
1985年11月22日龙溪公路分局根据(85)闽路计字第170号文,正式下达重建马口桥。桥位选择在1958年旧马口铪丁梁桥下游10米许。桥长144米,宽9米,七孔铪丁梁桥。工程总投资151万元。预计1986年10月1日竣工。龙溪公路分局测设,公路分局工程队施工。桥梁设计和弯道半径都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
马口桥是闽粤干线之主要桥梁之一,为贯通闽粤干线和经济交往,促进我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旧镇桥闸
位于漳浦县旧镇港上游一公里梅竹村边,龙汾海线(漳浦一云霄线)14K十600m。跨鹿溪。1971年元月动工,1972年3月完工。桥闸长198.2米,桥净宽7.9米,高8.6米,34孔双车道石拱闸,孔净宽4米和一孔净跨船闸8米(失效封堵)。桥的结构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载重为汽——13,拖——60。整个桥闸总造价130万元,其中交通部门资助30万元,其余主要由水利部门投资。各受益乡(镇)旧镇、霞美乡投工,深土,城关、石榴乡均有派民兵连支援投工;桥闸的测设、施工主要是漳浦县水电局,龙溪地区水电局派两艘挖泥船协作作业,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旧镇桥闸建成,彻底改变了旧镇自古以来依靠摆渡的落后面貌,方便了交通和水利,从当时历史背景来说也大大促进了战备。特别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东山战斗。1953年7月16日,台湾国民党军队空降和上登陆东山岛,战斗已打响了,可是增援部队在旧镇港受阻,车船摆渡缓慢,军车从旧镇到城关排成一条巨龙,严重贻误战机。虽然临时在旧镇渡船头搭设一座浮桥,用小船并联,上铺木板。轻装部队可通行,辎重部队却只能靠车船摆渡。
1954年初福建省公路工程队在距旧镇港上游3公里许玉厝村边,架设一座32孔木台木架叠粱桥,桥长222.6米,桥宽4米,负荷为汽一8,拖——30。沿用到1972年3月,由于缺乏维修管理,1982年木桥已销声匿迹。1972年3月旧镇桥闸建成,天堑变通途,为贯通闽粤海线和经济交往,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创漳浦历代治水建桥史上规模最大,工效最快,施工最安全的奇迹。
浯江桥
在漳浦县深土乡,离寨内墟0.5公里许。距寨内桥425米,位于旧镇——屿仔尾公路线上7K+462m处。据《漳浦县志》记载: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乡人郭宽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知县镇蒙修,长九丈。
民国时期仍沿用古代桥粱,1928年由林安国为经理的漳浦“华侨商办汽车公司”在原来石拱桥上架设松木板公路桥,1931年通车。抗战时于1938年破坏,行人靠简易木板桥通行或涉水过溪。
1955年1月16日旧屿线全线动工修建,利用旧桥墩搭木板桥面,1955年2月28日完工通车。
浯江桥1962年3月7日再次重建,利用老桥墩加固加宽灌注混凝土。同年6月30日建成单车道石拱桥,桥长113.8米,宽4.5米,高6米,桥的上部结构石拱,下部V形石墩。负荷为汽——13,拖——60。
浯江桥原先经省公路局审批架设木桥,原因是资金有限。漳浦公路工区改原设计为单车道石拱桥,结束了半永久性桥梁的历史。但单车道石拱桥面太窄,行人与机动车在桥上交会很不方便。有待今后改造拓宽为双车道,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佛昙桥
位于漳浦县佛昙下坑,旧屿线(旧镇——屿仔尾)公路32K+300m处,
跨鸿儒江,大桥原以地名为桥名,后来口语转音为“浮南桥”。
根据《漳浦县志》记载,唐朝开漳圣王陈元光曾写下“晓发佛潭桥”的诗篇,说明唐朝陈元光“开漳”的时候已经有佛潭桥,《漳浦县志》记载佛昙桥是元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乡人陈重显建,其实应是重建,据佛昙一些老人回顾,从前佛昙桥头并列宋、元、明、清,历代修建佛潭桥石碑,铭记献款者的姓名、银两,杨氏族谱也记载:明万历庚子年(公元1600年),佛昙人杨守仁(广东按察使)倡修佛昙桥。可惜解放后建桥时石碑已毁。至今仍立在岸仔头村的,还有清朝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功德碑,记载莆阳总兵,港头人林承母亲捐助修建石桥事。根据陈元光诗、地方志、碑记综合考据,佛昙桥始自唐朝,历代都有修建。
古“佛潭桥”是石梁桥,桥长二百余米,五块石梁并排密铺,共宽三米有余,俗称“五板桥”。双头尖船形石墩,桥墩在支梁处顶上四层条石,向左右均挑出三十厘米,用以承托石梁,使石梁跨径缩短,提高石梁强度。每块石梁二、三十吨。其架设办法可能是利用潮汐的涨落,控制载运石梁船只的高低位置,使石梁就位。和现代的浮运架桥方法基本相同。
北伐后,“镇港”公路按计划南在旧镇与龙诏路衔接,北径佛昙至港尾屿仔尾,过渡即达厦门。民国二十年(1931年)通至佛昙,佛潭桥未架设公路桥,佛昙至港尾段也未通车。1938年“焦土抗战”时国民党政府下令炸毁佛昙桥石梁。后群众搭木板供行人来往。
1954年10月1日省公路修建指挥部转发军区命令,修建旧屿线(自旧镇经佛昙至屿仔尾)公路,11月11日奉命暂停,12月27日军区司令部又下令动工修建。1955年1月16日正式动工修建旧镇至佛昙线,1955年2月28日完工。并在佛昙古桥墩上游一侧架设一座木桥,结构为单车道木台架叠梁桥,负荷为汽——8,拖——30。从此汽车可直通屿仔尾。
1962年9月利用古桥位置重建佛昙桥,1962年12月完工。13孔双车道石拱桥,全长148.09m,桥宽6.6米,桥高5.9米。桥的结构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负荷为汽——13,拖——60。桥梁由漳浦公路段测设、施工。
佛昙桥是旧屿线之主要桥梁,肩负漳浦至厦门“海线”的通车任务。对漳浦与厦门特区之间的交通,对佛昙侨乡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溪南桥
位于漳浦城关溪南村边,跨鹿溪。在土大桥下游六百米处。桥长158.4米,桥宽7米,桥高6米,15孔双车道石拱桥。其中旱孔6孔,(左2右4)。桥的结构为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负荷为汽——18,拖——60。整个工程造价24万元,其中交通部门拨20.9万元,其余采取民工建勤,民办公助解决。1982年12日动工,1986年夏建成。整个工程由漳浦县交通局测量、设计,溪南村承包施工。
在此之前,一九七七年十一月溪南自筹资金,自建一座石木桥,桥长100米,宽0.84米,上部结构石板,下部结构松木桩。由于桥面窄小,人、牛擦肩过桥,老弱病残者过桥溺水事故频繁发生。行人甚感不便,但总比以前靠渡船来往好。
历史上溪南村为漳浦县城通杜浔大路,宋朝在距此不远处鱼腹渡地方建有鹿溪桥(在今鹿溪桥村),而自清朝圮废,行人极感不便。旧时县城通杜浔的大路又是梁山下革命老区的交通要道,溪南桥建成,对改变老区基点村交通的落后面貌,为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为老区基点村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绥安县的兴废”、“旧社会漳浦金融杂谈”、“陈克仁传略”、“高登的崇高气节”、“天地会源自漳浦”、“墓坑图象文字石刻”、“浯江的文物古迹”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文国
责任者
陈元钦
相关人物
陈汝咸
相关人物
傅伯成
相关人物
宋庆元
相关人物
龙汾海
相关人物
孔净宽
相关人物
宋元祐
相关人物
郭宽
相关人物
林安国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陈重
相关人物
杨守仁
相关人物
林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大南坂镇
相关地名
下桥镇
相关地名
漳县
相关地名
长桥乡
相关地名
顶埔村
相关地名
南溪区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庆元县
相关地名
石桥乡
相关地名
旧镇镇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城关区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深土乡
相关地名
知县镇
相关地名
佛昙镇
相关地名
岸仔头村
相关地名
港头镇
相关地名
石梁镇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厦门特区
相关地名
溪南村
相关地名
溪南镇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土大桥(鹿溪桥闸)
相关作品
马口桥
相关作品
旧镇桥闸
相关作品
浯江桥
相关作品
佛昙桥
相关作品
溪南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