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人与方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646
颗粒名称: 漳浦人与方志
分类号: K249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文化馆近期复印了旧版的《漳浦县志》,方志是比较系统地记载某一地方范围内的历史情况的专书。明清时期有许多漳浦人编纂了方志,其中刘庭蕙、蔡世远、陈梦林等人是知名的方志编纂者。他们的方志对于研究历史和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漳浦人与方志

内容

最近,漳浦县文化馆复印了旧版的《漳浦县志》,以供爱好者之需。编纂、出版地方志书,造福子孙后代,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好事,应多多提倡。纵观志书,分为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省、府、县志两大类,方志是比较系统地记载某一地方范围内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新社会的历史情况的专书。我国的方志不但起源甚早,代代相传,而且种类繁多,取材丰富,为我们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一种种方志简直就是一部部宏博广阔的百科全书,它既为我们积累和保存了不少地方文献,可以提供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借鉴,加快四化建设步伐;又为我们提供乡土教材,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漳浦县自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后,经济逐渐发达,人才相继辈出,特别是明清两代漳浦人修志者更是比比皆是。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刘庭蕙曾编纂过三十八卷本的《漳州府志》。刘庭蕙字云嵩,我县九都人,明万历庚辰年(公元1580年)中进士,授新昌令,任职期间、关心民瘼,开渠灌田,旋升广西参议,后返归乡里。他事母至孝,曾奏道:“人间哺儿以乳,臣母哺儿以血。臣登科第,母不及见;臣操升,母不及养。”他诗、人俱佳,至今在海月岩功得泉的石壁上,还留下他书写的碑刻七律诗一首:
  何来园觉隐西天,布地先开玉井泉。
  错落瑶华诸念净,空明石乳一方祥。
  雨花飘向经堂寂,清水纹披讲钵传。
  认取元劳因彼岸,恒河沙数只涓涓。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蔡世远又编纂三十四卷本的《漳州府志》。蔡世远字闻之,又字梁村,我县下布人。他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逝世。世远诞生于书香门第,始祖元鼎以理学著称于世,祖父而熤、父亲蔡璧均博学多艺,家教甚严,世远从小受到家庭的熏染,严格的教育,他博览群书,钻研经史,留心有用之学。
  清代著名的李光地是他的老师,对他的长进给予直接的影响,他曾说:“知弟莫若师”。他从小立下大志向:“当为千百代所不可少之人”,因之,他“惟直捷要学圣人”,身体力行,刻苦攻读,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即他二十七岁时中进士,改庶吉士,不久,其生母吴氏病重,他回归奉侍。福建巡抚陈瑸聘请他主持省城的鳌峰书院,继承其父蔡璧的教席,这在鳌峰书院是前所没有的。
  雍正六年(公元1723年)特诏世远至京城,授编修,迁礼部右侍郎。他一生南来北往,奔波不息,比较接近下层,故对民间疾苦、官吏疵政,往往敢于诤言,直抒胸臆。有一次他从京城乞假省亲返闽,路经浙江,听说家乡发生饥荒,乃告在浙同乡,劝捐输买米数千石,並请浙江巡抚准于放行,把这些粮食由海线运抵漳泉一带,平粜给百姓。又台湾朱一贵农民起义被镇压后,一些官兵居功自傲,无恶不作,百姓怨声载道。他获悉此情,又寄书满保总督,主张“戒将士毋妄杀人”,又主张设观风整俗使,“选廉能以清风化”。这些,虽然是从巩固清王朝封建统治出发的,但给老百姓以休养生息,不无好处。
  蔡世远是名重一时的教育家,又是学问渊博的学者,他除编纂《漳州府志》外,还著有《二希堂文集》、编有《朱子家礼辑要》、《性理精要》、《鳌峰讲义》、《历代名臣言行录》、《评选古文雅正》、《六代四唐诗》等书。
  清雍正年间,蓝鼎元先后编修了《大清一统志》和《潮州府志》。他所编的《大清一统志》列有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寺观、名宦、人物、土产等二十五目,内容丰富,考订精详,是一本比较完整的全国性地方志,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清康熙年间,我县还出了一个编篡方志的专家,他就是名闻遐迩的陈梦林。陈字少林,性好学,少年时代即发奋读书,潜心钻研经济之学和兵法,周游楚、越、滇、黔的名山大川,並曾参加过福州鳌峰书院编纂儒家著作的工作,为他以后的修志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他接连编修过《漳浦县志》和《漳州府志》,名噪一时。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他受到台湾诸罗知县周仲瑄的礼聘,到台湾任主笔,编修了《诸罗县志》。翌年志成,备受赞赏,人们认为它是清代合湾诸方志中第一流的志书,在全国的方志书林中,它也赫然屹立,不失为上乘之作。
  《诸罗县志》全书约十六万字,分封域志、规制志、秩官志、礼典志、学校志、赋役志、兵防志、风俗志、人物志、物产志、艺文志、杂志等十二卷,它以体例严整、剪裁得当、考订周详、见解独特而著称于世。曾经编纂过《台湾县志》的薛志亮评价《诸罗县志》“朴实老当”,又说“本郡志书,必以此为第一也”。陈梦林在《诸罗县志》中,还提出“天下之事,其始为之甚易而不为,其后乃以为不可为而为之,劳费十百千万。”他向清朝统治者提出加快开发台湾北部的建议,可谓中肯又及时,被清当局所采纳,对促进祖国宝岛台湾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至今还为人们所称道。
  解放后,人民政府曾经组织一部分人员,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搜集材料,编撰漳浦新县志,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但是,由于时间勿促,加上“左”的干扰,不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有待于我们新一代的县志修纂工作者们进一步努力,拿出不愧于新时代的新县志,为漳浦六十余万人民争光,使新县志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四辑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四辑》

本书介绍了漳浦县的革命史资料,农民起义与民间结社,旧社会动态,教育史资料,华侨办学史,戏剧史资料,海峡两岸,自然灾害,地方志与修志人以及历史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以结
责任者
刘庭蕙
相关人物
蔡世远
相关人物
陈梦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