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血缘探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593
颗粒名称: 海峡两岸血缘探索
分类号: D618
页数: 8
页码: 25-3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人吴沙开发台湾的功绩,并探索了漳浦后江与台湾的血缘关系。
关键词: 漳浦县 海峡两岸 血缘探索

内容

吴沙祖籍初探
  漳浦后江与台湾的血缘关系
  陈万年
  据台湾方志记载及由一些历史文物考据,台湾三公(颜思齐、吴凤、吴沙)之一的吴沙是漳浦人。他的事迹在台湾广泛传颂,而我们漳浦有些人对这些却茫然不知。这原不足怪,被闽南人尊为“开漳圣王”的陈元光世代显宦,尚且“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宋朝漳浦知县吕璹诗句),他在老家河南固始县就不如我们这里这样知名,何况吴沙是一个平民,是迫于生计到台湾去垦荒拓土的,虽然功勋载于史册,却不能象达官显贵一样见于故乡祠堂的匾额和族谱家乘。所以在人口众多的漳浦许多吴姓乡村中,现在我们还无从查明吴沙到底出于何乡何村。漳浦县政协接上级指示,派员走访本县所有吴姓乡村,从山区的龙岭、山城、崎溪到县城附近的马坑、京里直至沿海各地,都没能找到与吴沙直接有关的资料。一九八二年秋,我们在沿海的赤湖公社半石大队后江村吴姓祠堂找到足资证实这里的吴姓与台湾吴姓同胞血缘关系的文物,乃会同对台部、文化馆几位同志前往实地考察及深入调查研究。虽然没能得出吴沙具体出生祖地的恰切结论,但可以知道这里的吴姓与台湾吴姓血缘的一些来龙去脉。现就所得资料公诸于众,希望能进一步查明吴沙的具体祖籍。
  后江吴姓祠堂庭院左边竖立两块石碑,一块是乾隆十五年所立,另一块是十八年后的乾隆三十三年所立,都是用当地全体族人的名义记载台湾族人回乡购置山地田产收息作祭祀费用及修建祖祠的事。两块碑文照录如下:
  其一:
  祠宇之设,上以奉列祖之灵,下以尽孙子之心,自衣冠功德而外,孰得进而右享于旁哉。我族五房仕光,英年有志自后江而远寓诸罗,历数十年,而丘首之仁,未尝一日置诸其怀也。爰于乾隆庚午年置小屿苗田,以广祀事,设几案神龛,用光俎豆。虽其家道殷饶,可以不吝所有,亦由立志远大,故能创此特举也。《礼》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其仕光之谓与。是宜显考妣而入庙,合春秋以配享,俾后之孝思不匮者,睹资碑而勿替,引之以为记。
  乾隆庚午年菊月榖旦阖族立
  其二:
  凡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亘古其昌也。我后江吴姓,自均代公开基衍派,五房并处,瓜瓞绵绵矣,于疆于里,生而耕锄,不越井乡,某水某山,死而营葬,无藉他族。夫我祖缔造维艰,广置海屿山陵,为养生送死地,俾五房共守勿替,恩孔渥焉。今者目睹祠宇之圮坏,讵忍不深水木之恩,动霜露之感,急起而更新之哉。戊子秋,阖族父兄弟侄咸聚于堂,谋为修饰。适五房孙曰时举、时兴者,仕光出也,寓居东宁,乡试旋梓,相与定议而缮修之。功起焉,悉心经划,数月告成。筑盖土,蔽风寒也;增粉墙,固唇岫也;辟耳门,开聪听也。所愿庙貌常新,瞻依于百世,宗灵有赫,享俎豆于千秋。用掇数言,以垂不朽。
  乾隆三十三年鸿月榖旦阖族立
  吴仕光、吴仕远两兄弟还在石井山上为他们祖母蔡氏立碑。还有一处吴纯侃的坟墓,也是去台的儿孙回来为他立碑的,石刻年久风化,子孙名字已辨认不清。这两处坟墓当地乡人都叫做“台湾墓”
  后江在东海之滨,距漳浦县城39公里,是吴姓聚族而居的方。据吴姓老前辈说:他们的祖先是元末明初由海澄白水营迁来这里开基的,所传衍的子孙建立三个自然村,兴盛时共有二千人口,到现在已经二十多世(本来有族谱,文化大革命时散失)。附近赤头埔,以前有内寮、墩上李等村,分别住着王、郑、石、李等胜,也有上千人口。经过历史变迁,现在内寮、墩上李等村已无人迹,只剩下颓壁残墙。后江村吴姓到解放时也只剩下两百多人(现增至六百多人)。人口大量减小的原因有:一、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清朝政府为杜绝群众与郑军的联系,于顺治八年(公元1661年)下令“迁界”,勒令福建及浙江、广东等三省沿海地区住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漳浦的梁山以南,旧镇以东被划为“弃土”,用杀头来胁迫住民内迁,沿海人民失去藉以谋生的田地、盐丘、涂滩、海域,造成大批人口逃亡。(据康熙年间编修的《漳浦县志·赋役志》记载,全县共逃亡男丁一万三千五百六十五丁,女口一万一千零七十二口,老幼不包括在内)。逃亡的最大出路在台湾,赤湖的陈姓,后江的吴姓以及附近村庄的李、王、郑、石、谢等姓人民很多逃到台湾。二、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封建族长把持乡里,原是农民抗租的斗争被封建族长转化为联宗联族、结盟会旗的“红白旗”大规模械斗。“大宗欺衰宗,大户吞小户”(光绪八年漳浦知县斌敏诗句),后江及附近小村居于大坑、赤湖两处陈姓大族包围中,特别是与大坑邻近,从清朝至民初世代寻怨结仇,械斗不息,生产受破坏,生命、财产无保障,农民迫于生计,很多人逃往台湾。三、这里现有三个水库解决水利问题,生产、生活起了变化,而过去这里草木难生,水土冲刷,海沙飞扬,土地瘦瘠。由于水源缺乏,几天不下雨就干旱成灾,农民只好在田头挖井用梏槔“秤水”灌田,生活困苦,所以邻乡妇女有“不知空,嫁后江”的俗谚(“不知空”是不知底细的意思)。农民生活困难,更严重的是飞沙湮没田园,人们就向外找出路,在台湾正待开发的时代,尤其康熙至乾隆年间,人们相率去台湾垦荒。
  我们在村中进行多方访问,据现在的老人回忆从前老前辈对他们传留的话说:后江吴姓开基祖有五个儿子,分居五房,第五房子孙于清代迁到东宁(从前这里的人受郑成功影响,称台湾为东宁),在诸罗(嘉义)、噶玛兰(宜兰)、鸡笼(基隆)等地聚族而居,子孙众多,从前每年春秋祭祀都有很多人扬帆渡海从灯火按登陆到后江祠堂拜祖认宗。乾隆十五年回到祖家购置田产、山地,俾收租息作祖宗祭祀费用和为他祖母蔡氏修墓立碑的仕光、仕远两兄弟就是这里五房的子孙,当时並且修缮了吴氏祖祠。到乾隆三十三年,吴仕光的两个儿子吴时举、吴时兴到福州参加乡试以后回后江拜祖,大规模修建祠堂,增筑粉墙,开设耳门。仕光兄弟在台湾经营数十年,回祖家多次。子孙常常回乡拜祖认宗。到清朝在甲午战败刈让台湾于日本后,台民被禁止,才停止经常性的大规模回乡拜祖活动,但有时还有少数人避过日本统治者的约束回乡拜祖认宗。后江一带有著名的番薯品种“台湾白”就是从台湾传来的,到近年才被新的优良品种所取代。当时两岸往来还有一个媒介,那就是漳浦菜籽。从前台湾以漳浦萝卜籽和包心白菜籽为唯一良种,县城附近的辕门、舟市以白菜籽著名,赤湖、西潘、后江一带以萝卜籽著名,每年都有人到台湾去贩卖菜籽,到台湾大都要去找祖籍漳浦和有亲缘关系的同宗人为依靠,彼此很是亲热。抗日战争期间中断,胜利后有恢复,解放后才又隔绝。而彼岸亲族的聚居地及一些亲族人的姓名无论是前来拜祖认识的还是前去经商认识的,在现在的老前辈印象中没有磨灭。
  笔者解放前曾去台湾,在台湾会到很多祖籍漳浦的台胞,其中还有以前曾到赤湖拜祖的老相识。现在台湾的宜兰、罗东一带有很多陈、吴二姓聚族而居的村庄,他们的祖先都是赤湖一带的移民,到现在还保留着赤湖一带的乡音方言。有的以祖家的村名为村名,如“观音亭”“南境”等,他们都能说出他们祖先是在清朝的时候先后到那里去垦荒的。
  明清时代漳浦山区人少地多,人民很少出海谋生,出洋和到台湾的多属沿海地区人民,后江吴姓与台湾吴姓,赤湖陈姓与台湾陈姓等的血缘关系就是明证。吴沙的具体祖籍不大可能是山区,而属于后江等沿海地方的可能性较大。
  据台湾史籍记载,吴沙生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2年)四十二岁的时候由漳浦原籍渡海到台湾垦荒,与高山族同胞和隆相处,为山胞治病灭除时疫,从而得到山胞的拥护,在山胞的帮助下战胜种种困难,开拓大量土地,招纳来自漳、泉及广东的劳力,披荆斩棘,建立家园。
  而吴仕光在台湾奋斗几十年后回后江吴姓祠堂拜祖时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吴沙去台湾时还早二十二年,就年龄说,属于前辈。而且吴沙所开拓的家园在台湾东北部的噶玛兰(宜兰),而吴仕光建家立业的地方是在台湾中部的诸罗(嘉义),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没什么牵连,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排除他们没有关系的因素。当然,其中有无较近的血缘关系,在还没有取得足资证明的资料以前,我们不能断言,但最少他们是同宗族,同是漳浦移民,时间又相差不远,他们的关系还是值得探讨研究的。
  我个人的看法:
  《台湾通史·吴沙传》说吴沙初到北边荒凉之地三貂岭时“任侠,通番市,番受其义,远近归之。民穷蹙来投者,则与米一斗,斧一柄,使入山伐林抽藤以自给,于是客至愈多”。这已经不是容易的事,要不是在经济上已经打下基础和有一套“通番”的本事是办不到的。
  在吴沙看中蛤仔难那一大片肥沃的荒原要去开垦以前,别人有先去开垦的,由于高山族的疑惧,都被杀,吴沙要不是条件具备,是没有能力和胆略去冒这个风险的。《台湾通志》说;“乾隆三十三年,林汉生始召众入垦(蛤仔难),为番所杀,后或再住,皆无功。沙既议垦,谋于其友许天送、朱合、洪掌,之三人者亦番害也。”“分募三籍流氓,率乡勇二百余人前进,佃农随后,嘉庆元年至写石芭。”可见吴沙的开拓土地是恩威並进的,那就更须具备雄厚的资本和实力了。
  吴沙于乾隆五十八年(1787年)招募来自漳、泉两府及广东各地的两千多劳力在平原万顷的蛤仔难大规模开垦荒地,进行种植。嘉庆元年(1796年)“番患痘,枕藉死,合社迁徙,沙以药施之,不敢饮,强而服之,病立瘥,凡所治百数十人,群番以为神,纳土谢,未一年,得地数十里”。“沙既纳斯土,至者数千人,力田自给,顾自耻化外,百货鲜通。”(台湾通志·吴沙传)这就几乎成为一个“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独立王国了。
  所说吴沙一到台湾就能招纳劳力开发土地未免说得太简单,因为:一从、前人们“过番”或去台湾都是迫于生计或受迫害。(也有捐“管府”“换班过台湾”的),而不会有人带资本到台湾去“投资”。二、有些人在清朝时一到台湾就能开发很多土地,那是运用他的官职,将部下兵丁作为劳动力,如漳浦赤湖的陈进财、陈光昭、陈望曾、陈辉煌、陈辉豹,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在台湾宜兰、罗东、苏沃等地深入“番社”垦荒,成为巨富,建立村庄,繁衍子孙的。而吴沙既无一官半职,初去台湾时也不会有资本。史书简单地说平民吴沙四十二岁才由漳浦原籍渡海去台湾,一去台湾就到极北的荒原去,招纳了很多劳力和乡勇,这种说法不符合客观事实。台湾的开发是自南而北的,也许吴沙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到台湾,在南部或中部经营多年,积有资本,有了经验,才有可能为大展宏图而到别人所不能立足的东北部开发,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头家”。但按照客观情况,他初到台湾时是要投靠别人为“头家”的。在那宗族观念浓厚的封建时代,他可能要去投靠既是同乡又是同宗的人,如吴仕光或者别的已经建立基业的人。或者吴沙与吴仕光有亲缘关系,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
  对后江文物的研究虽然未能得出吴沙具体祖籍的结论,但也查明有关大陆与台湾血缘的一些资料。现特将资料公诸于众,並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俾与有志研究两岸亲缘的同好们共同研究。台湾的史料肯定吴沙是漳浦人,我们做为漳浦人应责无旁贷地找出吴沙的出生地,今后有待继续深入探索进而查明吴沙准确的具体祖籍。
  漳浦山水命名考
  灯火垵
  灯火按也写作灯火湾,是赤湖的一个海湾,以附近有灯火山得名。灯火山则是以夜航的船只可望见此山有光焰得名(据县志)。但现在並不能见到这种奇景,民间传说是“安海(法师名)取宝”给偷走了。其实灯火山之得名为灯火山,不过是山头有石相叠,形状似一盏油盏灯而已。不过,此山虽不能夜发光焰,却可夜眺海上渔火点点,也不失为赤湖八景之一“灯火夜明”。以“灯火按夜夜元宵”对“圆仔岭日日冬节”为著名妙联,圆仔岭在盘陀岭南边,以旧时有人在那里卖汤圆得名。
  漳浦人吴沙开发台湾的功绩
  孙东群
  漳浦人吴沙在开发建设台湾宝岛中,有着极大的功绩。
  根据台湾报纸报导,台湾省宜兰县前不久曾举办地方文物展览,从血缘、地缘、厉史文化等方面说明台湾的根源在于祖国大陆。在展览会场的大门口,有一幅吴沙公的画像。
  在宜兰县头城的一个花园里,有一块“吴沙昭绩碑”。此碑文上写着:“布衣而建开辟之功,细民而创不朽之业,先无一命之加,殁享千秋不朽之祀,史绩如吴公者,绝无而仅见也。
  这个碑是清朝咸丰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台湾竹堑巡检王兆鸿所建。从碑文中可以看出王兆鸿对吴沙开发宜兰的业绩颂扬备至。
  吴沙是福建省漳浦县人,生于一七三一年(清朝雍正九年),是一个胸怀豁达的有志之士,热爱台湾宝岛,于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他四十二岁的时候,由原藉渡海到台湾,起先居住在当时属于淡水厅的三貂岭社。
  那时三貂岭社与噶玛兰附近一带高山居住着高山族同胞,吴沙为人忠厚老实,慷溉乐施,得到高山族同胞的好感。据连横《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他早先“居住北鄙之三貂岭、任,通番市,番受其义,远近归之,民穷蹙来投者,则与米一斗,斧一柄,使入山伐林抽藤以自给,于是客至愈多。”这些记载说明他和高山族同胞的亲密和睦关系,正由于他和高山族关系密切,他和他周围的汉族同胞遇到困难时,高山族同胞便给于物质上的帮助。
  居住在三貂岭期间,吴沙亲眼看到噶玛兰一带肥沃的土地都是一片荒凉。当时高山族同胞多以渔猎为生,不大种庄稼,大片土地没有开发,吴沙便决心在这里垦荒。《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沙既通番市,当深入蛤仔难,观其地平厂而腴,可垦田。蛤仔难者番地也,三面负山,东临海,平原万顷,溪港分注,天然沃壤也。”一七九三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吴沙招募来自福建漳州府泉州府和广东各地的同胞二百多人,把他们组织起来,由他统一指挥,在这一带进行垦荒种植。
  开荒的过程中,吴沙十分注意同高山族同胞搞好团结,规定不得占用高山族同胞的土地,不得乱拿高山族同胞的东西。
  更感动人的是吴沙关心高山族同胞,有许多染疫得病的高山族同胞,吴沙都以人道主义精神,主动为他们看病施药治疗。据黄淑敬《台海使槎录·番俗广考》记载:嘉庆元年(公元一七九六年)漳浦人吴沙入垦蛤仔难时适高山族间流行天花传染病,吴沙施药救治百数十人,“诸番以为神”。《台湾通史·吴沙传》也记载:“番患痘,枕藉死,阖社迁徙,沙以药施之,不敢食,强而服之,病立瘥,凡所治百数十人,群番以为神,纳土谢,未一年得地数十里。
  吴沙在开垦过程中,困难很大,得到大陆移居台湾的乡亲大力支持帮助。《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初沙将入垦,苦无资,淡水柯有成、何贵、赵盛闻其事,皆助之。
  开发过程中,漳州府龙溪人肖竹前来寻求吴沙,吴沙接纳他,肖竹热情地帮助吴沙筹划开垦事宜。“当是时垦地未广,平原万顷,流溪分注,竹(肖竹)于图中可以建城筑堡者皆递指之,后如其言。”(《台湾通史·吴沙传》)肖竹大力地帮助了吴沙的开发工作。
  开垦工作进展后,前来参加的大陆同胞越来越多,“沙所募多潭籍,约千人,泉人乃渐稍入,而粤人则为乡勇”“沙既辟斯土,至者数千人,力田自给,顾自耻化外,百货鲜通。”(《台湾通史·吴沙传》)。
  在开垦过程中,吴沙在开垦的地方组织人员设隘,派出壮丁驻守,既保护生产和垦荒队伍,也保护了行旅的安全。《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沙乃召佃农,立乡约,征租谷,刊木筑道,沿山要隘分设隘十一所,日民壮寮,募丁壮以守,每隘十余人,或五六十人,昼夜击柝,行旅无害,故来者皆有辟田产长子孙之志,而沙亦岁入愈丰”。
  吴沙带领大陆乡亲披荆斩棘,胼手胝足,顽强地与大自然作斗争。他们凿山、伐木、盖房屋、垦地、修路、架桥,终年与荒山野岭奋战,开辟了一大片田园,建起了一座座村落。
  一七九六年(清嘉庆元年)九月,吴沙他们垦植了噶玛兰附近乌石港南边的地方,把它取名为“头围”(后称为“头城”),接着以其余力拓至“二围”(后称为“二城”)、“汤围”、“四围”(后称为“四城”)。
  一时吴沙的名声大扬,福建漳州、泉州及广大的台湾人民纷纷前来参加吴沙的垦荒队伍。一七九八年吴沙病逝,享年六十八岁。现在“四城”地方还有吴沙大厝,就是吴沙的故居。以后由吴沙的侄儿吴化继承他的事业,“共率众一千六百十六人,进攻得五围”,终于把垦地扩展到了“五围”(即今宜兰市区)。
  吴沙及其继承者们开发台湾的功绩很快为台湾同胞所赞颂,也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后来设立噶玛兰厅。吴沙的开发为后来的建厅打下良好基础。
  《台湾通史·吴沙传》说:“吾曾读谢金銮蛤仔难记略……而多吴沙开创之功。夫沙匹夫尔,奋其远大之志,率其坚垦之氓,以深入狉榛荒秽之域,与天气争,与猛兽斗,与野蛮战,勇往直进,不屈不挠,用能达其壮志,以张大周承之版图,是岂非一殖民家也哉。”
  一八一〇年(清嘉庆十五年)四月,清政府批准在蛤仔难即“五围”设置噶玛兰厅,这是在这里设立政府的开始,也就是宜兰县的前身。现在宜兰县面积二千一百三十七平方公里,辖宜兰市及罗东、苏沃、头城三镇和八乡,人口四十四万多人。(据《台湾省地图册》1980年出版)
  吴沙开发和建设宜兰地方,台湾同胞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六十年代中期,台湾省宜兰县政府在台湾同胞的要求下,于礁溪乡的圆山建了一座吴沙纪念馆。
  漳浦到台湾去参加开发宝岛的人很多,传下众多后裔,尤以祖籍在漳浦沿海赤湖一带的陈、吴两姓为最多,如基隆市南境村住民的祖先就是漳浦赤湖南境村(现属深土公社)的清代移民;台湾观音亭村住民的祖先就是赤湖后湖大队观音亭村的清代移民;在罗东、宜兰等地,祖籍在赤湖一带的更多。他们不忘故土,如乾隆年间吴仕光等人常回乡拜祖,陈光昭在清末中进士回赤湖祖家居住;陈辉煌、陈辉豹、陈进才的后裔解放前常到赤湖拜祖认宗等。
  我们今天缅怀吴沙的开发业绩和海峡两岸的亲谊,更盼望国家统一,两地同胞能早日团聚,共叙骨肉情谊。
  漳浦山水命名考
  甘棠溪
  甘棠溪就是马口溪,是南溪中游,传说三坪寺的祖师义中当初自潮州来,经过这里时饮水解渴,觉得清甘异常,称此溪为甘棠溪。又有传说宋帝昺南奔时曾在这里开科取士,元兵追到,仓促揭榜沙溪,对与考士人尽赐进士,因此又有人将此溪名为策士溪。现在都以地名为溪名,叫马口溪,而附近“甘棠寨”地名仍旧。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本书收录了革命史资料、民国史资料、海峡两岸血缘探索、艺苑之花、地方史探讨、人物、风物、风俗、民间说、自然灾害记录等2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