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转出新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411
颗粒名称: 转制转出新天地
其他题名: 记龙径糖厂发展成为星云制糖罐饮总公司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5
页码: 24-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龙径糖厂是一家国营小型企业,但在80年代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糖厂的生产原料供应不足,经营机制僵化不活,加上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设备老化,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低落,企业连续四年亏损,濒临倒闭。1984年,丰山乡政府承包了糖厂,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用工和分配制度等,并重视人才培养和任用。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糖厂扭亏为盈,并逐渐走上正轨。在承包10年中,该厂共创税利1257.62万元。在此基础上,丰山镇、厂领导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投资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创办了草酸厂、食品罐头厂、天然果汁饮料厂等企业,并组建了星云制糖罐饮总公司。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壮大了丰山镇的工业实力,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
关键词: 华安县 龙径糖厂 糖罐

内容

龙径糖厂始建于1959年,是一家国营小型企业,有职工150多名。1980年以前,工厂生产经营正常运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我县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艰苦创业扭亏为盈
  然而到了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龙径糖广的生产原料供应不足,经营机制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僵化不活,加上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设备老化,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低落,企业不景气。从1980年起,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达58万元,工厂濒躺倒闭。在扭亏无望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为挽救这家企业,于1984年10月痛下决心把糖厂承包给所在地的丰山乡政府。当时,由乡镇承包国营企业,对当时缺乏办工厂搞企业经验的丰山乡党委、政府来说,确实是个崭新的课题。乡领导十分重视,把振兴龙径糖厂看作是发展丰山工业的一个尝试。乡党委、政府决定由党委副书记兼经委主任杨甲生挂帅,组成精干工作班子领导糖厂。乡、厂领导下决心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于是,一场深入调查、整顿改组、转机建制的艰巨工作开始了。
  他们首先从转变经营机制入手。过去的糖厂,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人的主人翁意识淡薄。为此,乡、厂领导借鉴乡镇企业的管理经验,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大胆进行用工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他们从基础管理抓起,先后建立了工艺管理、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在用工上,工厂一律实行试用制,严格考核,择优录用。在分配上,实行收入能高能低,向苦、脏、累工种倾斜,拉开档当次,把奖金与效益挂钩,逐月考核,按月兑现,使工人向生产一线、艰苦岗位流动。在繁忙季节,能干的工人月奖金可达300元以上,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工厂内部狠抓上下班、财务、治安的管理杜绝睡岗、脱岗和偷盗企业财物等现象。在榨季,镇党委和政府把组织好蔗糖生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组织好砍蔗运蔗工作,制订原料蔗管理规定,保证包括镇外甘蔗运抵糖厂的安全,为蔗农排忧解难。严厉打击破坏蔗糖生产的不法行为,形成了社会重视,蔗农积极的新氛围。这就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他们坚持任人为能为贤的原则,把人才看作“财神爷”,既大胆起用厂里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优秀干部职工担任工厂领导职务,又注意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后起之秀,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较好地解决了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在乡、厂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承包第一年,糖厂扭亏为盈,创利25万元。从此,生产走上了正轨,在市场立稳了脚跟。承包10年来,该厂共创税利1257.62万元,这是转换经营机制的丰硕成果。
  居安思危滚动发展
  龙径糖厂走出困境,起死回生,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经济效益,为丰山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积累了一定数额的发展工业的资本,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也改变了丰山人传统的思想观念,认识到“无工不富”的道理。
  在成功面前,丰山镇党委、政府并没有陶醉,而是抓住机遇,创造机会,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承包第年赢利的25万元,他们把它投入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壮大了企业。在糖价看好的情况下,他们又开始研究糖的综合利用这一课题,探索加工增值的路子。为此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生产草酸成了镇、厂领导的共同话题。为了能早日上马生产草酸,他们不辞劳苦,跑省、市,争取立项,争取资金,1988年,他们与省市有关单位共同投资200万元,创办了草酸厂。草酸广以龙径糖厂生产的白砂糖为原料进行再加工,年产工业草酸1000吨,产值600多万元。生产的工业草酸质量高,达到国家级标准,荣获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博览会优秀产品奖。后来,他们又以股份合作形式,投资100多万元,办起了生产荔枝、蘑菇、清水笋等罐头的食品罐头厂,年可生产各种罐头3000多吨,1988年该厂创产值520万元,成为我县第一家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乡镇企业。在办好工厂的同时,他们突破“三就地”的局限,因地制宜,走“工厂加农户”的路子,发动农民种甘蔗,建立了甘蔗基地。另外又投入资金开发了1500多亩的水果基地,实现以短养长,为工厂生产建立了工业原材料基地,这个企业已走上工农互补,启动良性循环、不断壮大的康庄大道。
  1992年底,丰山镇、厂领导经过努力,与省轻工技术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用该镇丰富的水果资源建办一家天然果汁饮料厂,生产橄榄汁饮料。为了使橄榄汁饮料得以挂靠省“绿得”集团公司,迅速打开产品市场,他们先后10多次到福州等地协调关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然果汁饮料厂如愿以偿加入了“绿得”集团公司。1993年,饮料厂产值达1100多万元,实现利润60多万元,成为我县第一家气派十足的现代化乡镇企业。在此基础上,1994年初,他们组建了星云制糖罐饮总公司,下辖龙径糖厂、天然果汁饮料厂和龙财林果场。
  龙径糖厂从“单身汉”发展到一个企业群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1993年,星云公司上缴国家税利300多万元。星云公司成为我县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在我县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善于合作再创辉煌
  星云公司的创业实践,向人们展示了丰山镇办工厂闯市场的决心和魄力,广阔的市场也为丰山镇发展乡镇工业敞开胸怀。丰山镇党政领导一班人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勇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断开拓市场和发展空间。1994年,星云公司以天然果汁饮料厂为基础,与漳州市新源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可年产一万吨罐头的“绿源”公司,目前厂房正在紧张施工,该公司投产后,将成为我县第一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丰山镇领导充分认清地理优势,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大胆实践,从承包龙径糖厂开始,他们就没有停止过追求,而是不断拓展市场,壮大发展。如今,在丰山镇,四个工业小区已初具雏形。这四个工业小区是。以龙径糖厂为中心的龙径工业小区,以潭口铁路货运站为枢纽的潭口工业小区,以丰泰公路康山至玉兰路段为中心的丰泰工业走廊和漳华公路两边的外商投资区。
  从龙径糖厂到星云制糖罐饮总公司,丰山镇乡镇工业走过了一段艰苦而闪亮的发展道路,引人思索,给人们予有益的启迪。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刊专稿介绍了邓小平诞辰九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同时关注了华安地区的经济开拓、社会公益、教育发展以及海外见闻等多方面内容。文章涉及了华安水力发电厂、公路建设、糖厂转制、华侨旅行社、木模厂等多个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同时也介绍了农民土专家杨建设、热心公益事业的林文图先生等人物的事迹。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华安城关职业中学和实验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创办和发展,以及海外见闻和历史人物赵德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庆辉
责任者
杨甲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龙径糖厂
相关机构
丰山乡政府
相关机构
丰山乡党委
相关机构
丰山镇党委
相关机构
果汁饮料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