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育英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402
颗粒名称: 呕心沥血育英才
其他题名: 记县政协常委、全国优秀教师林炳章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3
页码: 143-1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林炳章同志是华安一中的教务主任和数学教师,他工作认真,教学成绩斐然,被学生评价为“非常满意”的教师。他致力于教育事业,不为金钱所动,坚守山区教育。他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勇于改革,善于总结,所任教的学科获得大面积丰收。他订阅专业杂志,参加函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他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山区特色的教学管理办法,有效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关键词: 华安县 林炳章 优秀教师

内容

华安一中是华安县最高学府,是省重点中学。林炳章同志任该校教务主任四年来,学校的教务工作大有起色,並连续四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数学科教学,取得斐然的教学成绩,赢得“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四满意。在一次教师“德、才、勤、绩”等内容的学生问卷中,他被全体学生评价为“非常满意”的教师,可谓独占鳌头。这是二千多位学生对一个教师的信赖和拥戴,是来之不易的,是林炳章同志用巨大心血换来的。党和人民给他很高的声誉:1987年10月,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市教坛新秀,1990年来连续两届被推荐为华安政协常委,1993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华安地处偏僻山区,在漳州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办学条件比较差。林炳章同志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华安一中任教,从报考师院到走上教师岗位,他铁定决心,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倾心尽力。就是商品大潮汹涌澎湃,社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的今天,“下海”经商发财者越来越多,但他不为金钱所动,恪守“人民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山区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师”的信条,並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教学、教务工作。从教十四年来,他始终如一地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学工作上。他任教务主任四年来,消瘦的双肩挑着两份繁重的工作,既要保证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学的质量,又要努力完成艰巨的教务工作,他总是白天忙教务,夜间忙备课,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始终超负荷地运转。1991年,他爱人患肝病住院,孩子年幼需人照料,但为了不影响教学和行政工作,没向学校请过假,只是利用课余时间,默默地承受起照料爱人和孩子的两副担子。他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深受教师的好评。
  林炳章同志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从备课、批改作业、课堂教学、辅导补课到复习考试,都尽力抓紧抓好。他还在注意培养尖子生的同时,下苦功夫辅导差生,使得所任教的学科获得大面积的丰收。同时,对教学业务总是精益求精,勇于改革,善于总结,仅1991年至1992年就有《高中数学总复习课教学的一些体会》、《重视函授图象教学,提高复习质量》等文章,在市毕业班学科会议和省教学工作会议上交流,並收入汇编。1987年以来,他连续四届担任高三毕业班数学科教学,教学中大胆进行教改,把针对性、系统性、容量性等原则,渗透于复习课之中,运用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形成一套“学习预习——习题抽查——双基训练——题型归纳——单元过关检查——单元知识误差矫正”,注意“三基”,培养能力的教学风格,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九〇届他任教班级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市十一所重点中学理科第三;九一届高考,他任教的文科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全市第一,有两位学生总分名列全市第一、第二。
  林炳章同志为适应教改形势要求,坚持业余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订阅了《中学数学》、《数学通讯》等专业杂志,还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本科函授,经严格考试,于1986年10月,获得毕业文凭。同年12月被评为函授学习积极分子。
  林炳章同志任教务主任四年中,紧紧围绕教学这个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抓住提高教师素质这个关键,在教学管理和培养教师这两个重要环节上下功夫,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山区特色的教学管理办法,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对全体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跟踪、考核、评价、量化处理,然后体现在工资上,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职责与考评相配套,效益与工作相挂钩等,从而有效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华安一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4%,针对这一实际,林炳章同志非常注意青年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等系列教学活动,加强对备课、书写教案、批改作业、讲评、命题、质量分析等教学环节的辅导和检查、验收、比武等工作,还坚持每年撰写一篇文章,召开一次论文交流会,出版一期论文专集的“三个一”教学研讨活动。一大批青年教师,经精心培养,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有不少教师被各级教育部门评为教坛新秀:省级2人,市级6人,县级20多人。学校被评为“省中学青年教师评优创优先进单位”。省电教馆曾为此拍摄了《让青春在这里闪光》的专题报道。
  林炳章委员,志在教坛,呕心沥血,勇挑重担,锐意改革,成绩显著,不愧为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他于1994年2月升任副校长,责任更重大,但他还是坚守教学第一线,保持深入课堂、深入师生的优良作风,朝着科学管理学校,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目标奋进,决心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清文
责任者
林炳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华安一中
相关机构
华安政协常委
相关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