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采的北溪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379
颗粒名称: 绚丽多采的北溪文化
分类号: K295.7
页数: 8
页码: 10-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北溪文化,特别强调了仙字潭摩崖石刻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文章认为,北溪文化是九龙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仙字潭岩刻的争论也促进了漳州地区岩画点的发现和研究。文章还提到,华安这块富庶土地必然产生灿烂的文化,地灵人杰。
关键词: 华安县 北溪文化 九龙江

内容

清初有一个明末遗臣名叫陈天定,此人官至太仆,为逃清廷追捕,隐居在华安县新圩镇华山村里,并开馆授徒。据说这个老先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有一年竟有十八个生徒中了举子。一个偏僻乡村,有这样多人中举,当时所谓盛况空前,于是名声大噪。陈天定有一个门生叫方进,方对其师十分崇拜,写了一首歌颂华山之美,赞扬先生之德的诗刻在华山石上,诗云:“入夜不知暑至,常年坐看花生。雾作山留混沌,仙来俗启文明。”这段历史故事一直是流传在华安老百姓中的佳话。华山,原名花山。日时候,要上花山必须沿着一条望天石径,蜿蜒上升,石径两旁均是古木参天,花香四溢,真有点“自古华山一条路”、“百花吐秀争芬芳”的味道。登到山巅,入狭谷隘口,即见村落散布群山围间,田畴蒸云漫雾,花树交相辉映,由此我们联想到从漳州出发,入潭口后的触景感觉,如果可以说华山就是华安的缩影,那么,是否也可以这样想像,在明清时期,华安应是一个山的展室,林的故乡,花的世界,仙的去处。她集中了大自然所赋予的美伦美奂和高深莫测,难怪华安有一个乡镇的名字叫“仙都”。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华安人民,其思想感情当然会朴实到像大自然一样毫无雕饰。当时,这对情如薄纸的繁街闹市和某些人来说,却成了“俗正人间奢矫情”。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仙来”和“俗正”结合起来,绚丽多采而充满个性特征的北溪文化就应运而生了。当然,这不是说北溪文化始自明清,而是说北溪文化是北溪先民对自己人生的记录。而探讨“仙来”与“俗正”如何结合起来,这就自然而然涉及到先民赖以生存的江河了。
  北溪和西溪是九龙江的二大支流。因此,我以为北溪文化是九龙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江河是人类繁衍的依托地带,又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通道。所以,人们称江河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正因如此,北溪不但成为连结闽南与闽西的一条纽带,而且必然形成一条融闽南和闽西(也许更为广泛一点的地域)为一体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带。北溪文化的各个侧面中,这里首先介绍的是古石刻。北溪两岸的石刻不但众多而且珍贵,它记载了北溪人民创造历史创造生活的轨迹,像一首歌,也像一团谜。如沙建镇的仙字潭摩崖石刻,新圩镇的蕉林群蛇图腾石刻,湖林乡石井放牧图石刻,丰山镇龙潭文人写意石刻,华丰镇石门坑蜗纹石刻,高安镇的星象图石刻、马坑乡草仔山蛇图腾石刻等等。这些石刻有的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江南一绝”的仙字潭摩崖石刻,自唐朝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文人墨客左瞧右看,引经据典,都把它称为殷商时期少数民族的图象文字。而直到公元1986年,继陈兆复先生之后,我国岩画著名学者盖山林先生实地考察之后,在《美术史论》发表文章《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新解》进一步剖析,仙字潭岩刻是画不是字。这一论断提出,引起学术界更剧烈的争论。当然,争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到目前为止,专家们争论的焦点已集中在岩刻的性质、内容、年代、种属、研究方法等问题,但对仙字潭岩刻其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致的。这是一大前进,也是一大功绩。更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仙字潭岩刻的争论,使漳州地区相继发现五十多个岩画点,分布面积之广,令人惊讶,也使人感到北溪文化与漳州地区文化,其源流关系到底如何判断。考古学家争论,这是情理中的事。而行政领导、文学艺术家、旅游猎奇者也纷纷加入这个争论行列,他们也发表许多引人兴趣的意见。这种广泛参与争论的局面在学术界也是件新鲜事。像仙字潭周围,既有沁人心脾的坪山文旦名柚的花香,也有满山杜鹃花的鲜艳夺人,更有路边野地的马兰黄菊迎蜂招蝶。虽然崖壁上的无名小草、小藤、小花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它们也为自己有一席之地而兴高采烈。
  1982年10月,中国作家赴闽参观团考察仙字潭石刻,芦肃先生即席作诗,名演员于是之当场挥毫:“石壁临江镌大意,火轮劈山赋新声。冬来方知华安暖,文旦芦柑最有名。”艺术家采取国画泼墨泼彩点染技法,他们从那些奇里古怪的符号挥发开来,而从更宽的角度去说,华安这块富庶土地必然产生灿烂的文化,这就叫地灵人杰。
  1988年3月,春意正浓之时,中国作协理事、省作协副主席蔡其矫和著名抒情诗人舒婷以及一批小说家兴致勃勃地看了仙字潭的石刻后,竟挥毫写着:“被仙字潭之谜的吸引,千百年的历史就来到眼前。”这种带有点朦胧意识的说法,把人带到更为广阔的时空里去想像,去意会,而却难于言表了。
  1988年7月,省文化厅老领导万里云先生为仙字潭题一福篆字:“他山之石”,下补行楷小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错物,可以为师。”老领导之弦外音更是意味深长,是一种多角度的体味。
  时至90年代,每个节假日,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本县或外县的学生到仙字潭考察、戏水,领略自然风光。我心想,这些稚气童声的毛头小孩,今后也许就有仙字潭岩刻研究某观点大声争论者。历史往往是相当有趣的。
  专家学者大数十万字争论,尽管搞得有点神疲力尽,但他们却别出心裁出了奇招。盖山林先生边考察边描图边撰文也吟诗,曰:“峭壁岩刻仙字潭,闽越先民舞蹁跹。岩画悠悠数千载,敬祭水神娱神仙。”盖先生的诗,当然还是“三句不离本行”。1988年6月,在漳州举行仙字潭学术讨论会,会上激烈交锋。会余狄宠德先生也挥毫起兴:“仙字潭边众仙会,正值沙建荔枝红。”仙字潭岩刻研究始于唐朝,而福建的荔枝,在唐朝已是相当出名的贡品了,我读了狄先生这诗章,真是余味无穷。我还猜测,中国岩画学会会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陈兆复先生题了“书画同源”字眼,也许表达学术上一派观点,也许是一种兼收并蓄与宽容。当然,陈兆复先生1985年5月,到仙字潭考察后,就提岩画说。仙字潭岩刻尽管争论至今还未分出高低,但学者仁德风度昭然可见,这应该可以称为北溪文化的延续。对于仙字潭岩刻研究,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在仙字潭岩壁对面的小山包上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并捡到新石器,在离仙字潭二公里处的北山边发现燧石层和捡到旧石器晚期的石器,这一发现必然将使人对仙字潭岩刻又作出许多新的推测。二是,如若陈兆复、盖山林先生的岩画说观点成立,那么仙字潭岩刻研究在国际和国内岩画研究史上的位置将重新评价。
  一处仙字潭岩刻已使许多专家学者索肠刮肚,争论不已,那么上列的北溪诸多岩刻研究,当然更需要花费时日了。如若大家有兴趣,相信当你们站在这众多古石刻面前,对北溪文化的包容沉积将会思绪万千。
  土楼,这在当前研究民俗民居以及古建筑的学者中,也是一个议论的热门话题。而说起土楼,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客家土楼”,至于华安的圆土楼,那就鲜为人知了。我想这恐怕也是一个小误区。其实,华安的土楼,虽然为数不算多,但少而精,形态多样,有方有圆,有单元式有通廊式,有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早建的在明朝,迟建的在民国,大的直径73米,小的直径28米,人们称之袖珍土楼,还有形似雨伞,真是形态各异,争奇斗艳,有好几个堪称全国第一。
  全省上千个圆土楼中,全省第一个属古民居圆土楼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在华安仙都镇大地村,叫“二宜楼”。此楼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楼高16米,圆楼直径73.4米,墙厚2.53米,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气势之宏伟,景物配置之协调,原貌保护之完好,都是第一流的,所以凡到过“二宜楼”的人都赞叹不已,有人称之为“神州第一楼”、“民居瑰宝”、“楼中之王”、“宝中之宝”。我想,这许多赞美之词该不是廉价封号,而应有其道理的。此外,上坪三楼也是值得一提。沙建镇上坪这个地方有三座明代建筑的土楼,就现在所知,也是绝无仅有的。“齐云楼”是明万历十八年建,“升平楼”是万历二十九年建,“日新楼”是万历三十一年建。三座土楼一椭圆,一圆,一方,三足鼎立,互为犄角,据当地人说,任你站在哪个山头上,都看不到楼内活动情况,真是别出心裁。望着齐云楼旁的粗壮石笋(生殖崇拜)使人产生一种原始的、通俗的、野而不文的亲切感觉。这三座土楼的牌匾刻石上,都明确标有年号,就目前发现的土楼中,它们排列是老大、老二、老三,是全国最古老的土楼了。话还是回到北溪上。北溪两岸的土楼也是星罗棋布的,已倒塌倾废的不计,如今还完好无损的就有鹅山圆楼、利水圆楼、高登岩圆楼、黄枣圆楼、内垅方楼、大燕方楼,丰山镇还搞了个青砖方楼,等等。这些方圆土楼不但是北溪文化中的重要组织部分,而它们掩映在20余万亩的林果竹之间,显得十分神秘而秀丽,这将在今后北溪旅游业发展中再现异彩。
  漳州还有一个谜现在还没有解开,这就是“漳窑”。“漳窑”一词最早见于清人郭柏巷的《闽产录异》中,说“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如冰裂。”等等。此外还有“绿东溪石榴樽”,“三角足二耳东溪炉”等说法。那么漳窑在何处?从1959年之后,龙溪专署领导曾召开会议,派出调查组力图弄个水落石出,然而虽花不少力气却少有建树,当然,揭开“漳窑”之谜,考古工作者始终没有松懈过的。直到1985年省市考古工作者才于华安县高安镇的下东溪发现窑址,之后于1986、1989、1990和1992年省市考古专家数次到下东溪实地调查,发现窑址面积竟多达10平方公里,挖掘出数百件瓷器(部分残件),也采集到不少精品,省考古队长栗建安先生在采集的标本上发现明确标有“东溪”二字。这一重大发现对于揭示漳窑本来面目可以说立了一大功。那么东溪窑是否就是漳窑?这个问题专家们还在探讨,还需进一步查据论证。但不管从哪一方面说,东溪窑属漳窑一部分,这是确信无疑的。从发掘标本看东溪窑在漳窑所占的重要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曾五岳和王文经先生的《华安东溪窑与漳窑》论文中肯定指出:“东溪头窑当为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已知的最大窑场,其覆盖面积之广,其烧造年代之长,其产品种类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均列漳州地区窑场之首,也是仅次于水吉窑、德化窑的大窑场。”原国家文化部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到县博物馆看到东溪窑标本时说:“品种不比德化的少。”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秘书长叶文程考察东溪窑址后说:“下东溪漳窑是很重要的窑口,米黄色标本仅此有之。”我想,东溪头窑址的全面发掘只是时间问题,而东溪窑在北溪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还不能说我们已充分估计到了。至于说,东溪窑再现丰采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东溪窑产品在对外贸易上和支持月港繁荣的作用和意义,可能少为人所认识的。
  有人说:“华安文物有五宝,石玩土楼辇轿好,石刻瓷器都是谜,置县未久实古老。”石玩,指北溪石,现在称为九龙璧,这方面有专题书面材料,这里我就不细说了,只想引用本世纪初与黄仲琴先生同来华安考察石头的癸琳先生一段话来说石头之宝贵,他说:“华封之石,浴日沐月,昭阳息阴,炼以娲皇,劈以巨灵,遇风而凝,入水而精,故能旁肖诸形,上应列星。”这里还得提及的是华安辇轿。这辇轿,在一些民俗专家看来,它是历史民情风俗的再现;在艺术家和雕刻家眼里,它是历史文化百花园里一朵鲜花;至于对它的研究,工作则刚刚开始,至今我们还无法数出一辆辇轿到底雕了多少人物,刻了多少飞禽走兽,表现了多少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雕刻技艺,贴进去多少真金,有人看了赞叹说:“观所未观,堪称国宝。”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十几辆,真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北溪文化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它不但包括如上所说的那些内容,还包括我们已出版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所包含的内容。此外被称为戏剧化石的我县玉山白字戏、高安龙艺、湖林竹马戏、高山族和畲族的歌舞风情,等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要说准它,现在还力所不能及。总之,以上的片断介绍,我总认为华安的人文景观是极其丰富的,保存也较为完整,这为今后研究北溪文化提供有力的物证。而看了华安的人文或自然景观总觉得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就是地域的包容性,品类的独特性,观赏的愉悦性。所以有人说:“华安文物,古怪稀奇,欲穷其理,如童猜谜,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而这样精采纷呈的人文景观和相当深厚的文化沉积层,镶嵌和分布在华安境内的107公里的北溪绿水青山之中,形成了华丰镇至湖林乡地段的深邃神秘意境,从华丰镇到新圩镇地段的险峻雄奇风格,从新圩镇到丰山镇地段的妩媚含蓄神韵。山水是这样变幻莫测,文物是这样古朴神奇,北溪文化实在是一部读不透的书。
  北溪文化的研究是从单项开始,而且有了好起势,目前公开或内部出书的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华安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仙字潭古文字探索》(专集)及一些专题文章、华安县博物馆编的《民居瑰宝二宜楼》、华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的中国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套集成福建卷华安县分卷,华安县九龙大观园筹建处编的《华安九龙大观园》以及发表于各种报刊的研究文章共一百多万字。可以想像,他们所付出的心血是巨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一定更明显可见,这是毋庸置疑的。
  〔编者按:北溪文化研究是个很有意义的新课题,过去我们在这个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如今更感到十分迫切和需要,尤其一些重要遗产十分珍贵,需要进一步保护。因此,本期特发表黄元德先生一篇文章,以期引起大家的兴趣并就北溪文化的框架、体系、内容、特色以及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关联,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元德
责任者
陈天定
相关人物
陈兆复
相关人物
于是之
相关人物
蔡其矫
相关人物
舒婷
相关人物
栗建安
相关人物
王文经
相关人物
叶文程
相关人物
黄仲琴
相关人物
黄元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