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人民在毛主席光辉按语指引下奋勇前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378
颗粒名称: 先锋人民在毛主席光辉按语指引下奋勇前进
其他题名: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华安先锋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通过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互助合作,发展生产,深化农村改革,获得很大成功的历程。文章特别提到了林朝阳等人在创办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的贡献,以及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
关键词: 华安县 人民 毛泽东思想

内容

三十八年过去了,然而华安先锋人民乃至全县人民,对毛主席在一九五五年为《一个整社的好经验》一文所写的光辉按语,却永不忘怀。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毛主席领导下,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通过互助合作,发展生产的奋斗历程,更不会忘记在按语指引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获得很大成功的辉煌业绩。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时,特献上此文,作为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的诚挚感情。
  一、光辉按语
  1951年华安县委在仙都龙峰乡搞土地改革试点,贫苦农民实现渴望已久的土地还家夙愿,先于其他乡村尝到耕者有其田的甜头。翻身的龙峰人民欢欣鼓舞,从心底里感谢共产党,感激毛主席!
  他们以空前高涨的情绪搞生产,希望在政治上彻底翻身的同时,尽快获得经济上的翻身,但有一部贫雇农和鳏寡孤独者,或缺乏劳力,或短大农具,或没农业技术,在农忙季节,只好对天发愁。下学村贫农出身的林朝阳,看在眼里,想在心头。他在县委驻点工作组和乡党支部的指导下,率先联系十二户农民,在1952年初,创办起龙峰乡第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互助组建立后,立即掀起一个亲帮亲,邻帮邻的互助生产热潮。那些困难户,在劳力、农具、技术上有人帮助,能按季节搞好生产,结果获得粮食丰收。1953年比1952年,粮食总产增长14.9%,单产由265斤提高到303斤。在林朝阳互助组带动下,年底,全乡互助组迅速发展到12个。
  1953年11月,龙峰乡办起18个互助组,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总农户的百分六十左右。但由于互助组还是以工换工,互相帮工为主,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济,这样的经济势单力薄,抗灾能力低,遇上天灾人祸,有许多困难克服不了。当时全县正在贯彻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华安县委根据党中央“全党要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的指示,决定在林朝阳互助组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于是,林朝阳互助组又吸收了林碧芳等两户,共14户创办了全乡第一个初级社——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机构是社务委员会,配有正副社长,政治社长和会计等干部。社长林朝阳,副社长林使学,政治社长由林碧芳乡长兼任,会计林秀仪。合作社扩大后,下设四个生产队,各生产队队长也是社务委员会的委员。这些干部主要是规划生产,组织安排社员的农副业劳动,负责年终分配。他们服务社员,服务生产都是不计酬的,搞业务的会计也实行田头评工记分,利用夜晚记工入簿结账,也是不付报酬的。
  合作社的生产形式,主要是根据土地好坏,劳力强弱,技术高低,在社队统一进行生产规划,统一安排劳力,统一安排品种,统一经营的原则下,实行以队或小组的产量承包。这样,就能解决互助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地尽其力,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社员的农技特长和生产积极性。
  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是劳力和土地入股,按七三开进行分红,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先锋农业合作社建立第一年,就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由于实行“四统一”,土地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劳力得到合理安排,当年该社组织剩余劳力去搞副业,赚了钱,为社里添了大农具,购买了三头耕牛,还组织社员开荒12亩,兴修水利开水渠33条,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为增强,保证粮食生产旱涝丰收。该社一年后粮食总产比1953年增长37.95%,社员收入人均增加近百元。龙峰许多农民看到入社好处多,纷纷要求入社,贫农林清国夫妇一道到先锋社,急切得眼泪盈眶,恳求给予批准入社。当年,农民自愿申请,经社委批准后,先锋社由14户扩大到75户。1955年,龙峰乡的农民有了先锋社典型引路,办社积极性很高,全乡办起九个初级社。年初,龙峰乡遇到历史罕见的大旱灾,灾情大于1937年发生的那场历史性的大旱;但粮食生产仍然获得大丰收。全乡粮食总产比1954年还增长了12.64%。龙峰乡乡长、先锋社政治社长林碧芳用方言顺口溜,概括了龙峰两次灾情的两样情景:
  昔日受旱田无收,抛妻别子把生求,
  忍饥受饿将日渡,怨天怨地日夜愁;
  今日旱灾有了党,互助合作放光芒,
  英勇抗灾夺丰收,丰衣足食无苦忧。
  先锋农业合作社,经历了一年多的严峻考验,生产上取得不少成绩,但是由于社规模的扩大,领导经验不足,又遇上特大自然灾害,社员产生各种各样思想。管理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里出现一些问题。县委派卢亚来同志为组长的工作组和乡党支部,针对存在问题和思想,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站队,研究解决措施,决定对先锋农业合作社来一次整顿。
  1955年春耕以后,先锋社在县委工作组的支持帮助下,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开展整社工作。
  首先,统一社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当时,干部对整社认识很不一致,有的认为整社的干部力量不足,水平不高,领导整社有困难,有的认为,先锋社一贯是县委重点,靠工作组来整顿即可,有的认为整社很简单,不用小题大作,只要对有问题的社员严肃处理,开除二、三户,合作社就能巩固。为解决干部思想,工作组和党支部在乡里举办了整社骨干训练班,组织学习党中央关于整社的指示,提高干部对整社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整社态度,明确整社意义。经过培训,干部统一了思想,增强整好社的信心。结果二十五个整社骨干在整社中,绝大多数能起带头作用,成为整社的核心力量。
  其次运用“四对比、五算账”的方法,对广大社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在教育时,采取算大账和算小账相结合,算账总结和回忆对比相结合,典型和一般相结合,大会和小会相结合等形式。使社里形成“人人对比、户户算账”的气氛。在社员会上,先用典型引路,以算总账的办法提高社员的思想认识,即用一年来增产增收的活生生事实,来教育大家。然后让典型户主开展现身说法对比。寡妇黄珠蚵在会上激动地说:“我入了社,吃穿不用愁,社里还有分红,略有节余,日子过得很称心。”黄珠蚵单干时,不仅生产跟不上季节,生活也很困难。中农社员林芋头在会上说:“旱灾这么严重,要不是入了社,连秧都无法插上,更不用想能在长期抗灾的情况下,社里还搞副业收入一千五百四十五元二角五分。”党员、贫农社员林文元在会上作了打油诗赞颂合作社:
  若无入社是个体,好比孤鸟半天飞,
  独木小桥难得过,小船不敢出大溪。
  集体好处讲不尽,三灾六难能战胜,
  合作生产土变金,灾年夺得大丰登。
  忆比活动从此引上了路。接着,以生产队为单位,在整社骨干的带动下,开展“四对比、五算账”。四对比是:一比社、组、户,哪个好;二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个好;三比剥削制度和没剥削制度哪个好;四比个人发展和共同富裕,哪个好。五算账是:一算灾害账;二算增加收入账;三算发挥劳动积极性增加工分账;四算贫农、中农合作互利增产账;五算克服生产、生活困难账。在忆比活动中,发动男女老幼都参加,全社有一百零三人,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在队里进行对比算账。中农社员林竹头深有体会地说:“我入社六亩多土地,有三亩九分因受灾严重插不下秧。要是个人耕种,会有更多的地插不下秧。但入了社,我虽然病了二个多月,但孩子、老婆参加劳动,春耕以来,已得到一千三百多劳动工分,到六月还能赚四百个工分,肥料折价三百三十斤谷子,另加土地分红,大旱之年,我早季就能增收一千三百三十斤谷子”。算了这笔细账,他深感以前认为入社麻烦,硬头、吃苦,不自由的思想是非常不对的,原想秋后退社的念头打消了,表示今后就是杀了头也不退社。社员林金贞,互助组时期,父病家穷,一亩三分地抛荒二年多,1955年父死娘改嫁,荒掉的土地垦复了,生活困难,社里给予解决。他在队里对社员说:“我永远不忘记社里给我的好处。”通过普遍的忆比活动,想秋后退社的社员都表示不退社,多数社员更热爱合作社。
  在社员思想觉悟提高的基础上,社委趁热打铁,积极而稳妥地处理了社里存在的问题,修订和完善了管理制度。当时形成的制度有:
  (一)加强政治领导。社里成立政治文化教育组,办民校,半个月召开一次社员家庭会,上政治课;
  (二)发动社员订立爱国公约,把劳动纪律订入公约中;
  (三)在耕牛管理,肥料折价,股份基金分红,农副业结合,产量承包等方面,都按政策要求和社员意见,做了合理的调整。
  先锋社经过整顿,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在旱灾特别严重的1955年,全乡粮食总产比1954年增产十四万斤,卖余粮给国家二十三万斤,比1954年多卖五万斤。
  当时驻社工作组卢亚来同志,及时总结了上述的典型材料,上报地委农工部,地委经修改后呈送中央。1955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为这个合作社工作总结材料《一个整社的好经验》一文,写了光辉按语。按语全文是:“这是一篇很好的整社经验,值得推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使我国五亿多农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种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能是在一种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出现的,它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向着背上背着旧制度包袱的广大农民群众,进行耐心的,生动的容易被他的理解的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做这种工作,出现了很多善于做宣传的农村工作同志。这篇文章里所描写的“四对比、五算账”,就是向农民说明两种制度谁好谁坏,使人一听就懂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不是象有些不善于做宣传的同志那样,仅仅简单地提到所谓“或者走共产党的道路,或者走蒋介石的道路,只是企图拿大帽子压服听众,手里並无动人的货色,而是拿当地农民的经验向农民作细致的分析,这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45页),《一个整社的好经验》后来又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随着农村体制变革,龙峰大队更名为先锋大队,现称先锋村,隶属仙都镇。
  二、奋勇向前
  先锋人民在毛主席按语指引下,把历史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锋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並获得成功。十年改革先锋村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1991年粮食总产312万斤,比1978年增长19.2%,工农业总产值达366.8万元,同比增长9.15倍,人均收入681元,同比增长8.46倍。村办企业7家,社员独资和集资办的企业50多家,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力占总劳力的45%。改革十年来,全村总收入的增幅相当于解放28年增幅的11倍。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发表后,先锋人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谈话》精神,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化。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先锋人民重温《按语》,广泛开展赋予新内容的“四对比、五算账”活动,即我国与外国(境外)对比,本村与外地对比,现实与形势发展要求对比,先富户与一般户对比;算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账,算增产增收的潜力账,算今后三、五年计划账,算自己发展经济的责任账,算搞好基础设施促进经济起飞的重要账。通过对比算账,不断革除小农意识,换换脑筋,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强农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个体企业。迄今,先锋村已创办竹凉席加工厂18家,竹凉席机械制造厂4家,修配厂2家,企业年产值500多万元,年创税利100多万元。现在的先锋村呈现出农业、果业、养殖业、轻工业一起上的欣欣向荣景象。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比1978年增长10.2倍。农民生活大有改善。
  先锋人民得益于农村改革,都不忘毛主席的恩情。他们深感深化农村改革任重道远,这就必须把创办农业合作社的精神和经验加以运用和发展,值得发扬和借鉴的精神和经验主要有:
  (一)借鉴当时农村干部的宣传、教育方法。这方法是毛主席肯定的“拿当地农民的经验向农民作细致的分析,这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宣传教育方法不仅对做农村工作的同志有借鉴意义,对作宣传教育工作的所有同志也有很大启发。
  (二)深化农村改革,必将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现阶段的农民,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几乎都依靠自己完成,这就不可能很快提高农村经济的商品率,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农村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向等问题也难予解决。为此,建立一个由多种经济成份多种门类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主体是建立农村供销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村金融、外贸等部门,以及农民搞专业化分工新建的经济组织。先锋社的建立和巩固,与当时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为实现深化农村改革的中心任务,提供了经验教训。
  (三)先锋社所走过的道路,是党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1953至1955年的三年实践,农村经济状况比以前有很大改观,穷富距离在缩短。先锋社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上作了有益探索,这对贯彻十四大精神,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步伐,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仍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四)先锋社干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廉洁奉公、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如今同样应该提倡和发扬。当年龙峰乡乡长兼先锋社政治社长林碧芳在回忆时,慷慨激昂地说:当时我们当干部,认为是党的培养,人民的信任,应该向党向人民负责,就没考虑报酬。当时我们实行五不占,即不多吃多占,集体公物不占,集体的工分一分不占,会员的钱物一件一分不占,集体的荣誉不占。先锋社老干部都这样回忆,我们当时当干部,待遇没有比社员好,而在学习、工作、劳动等方面都带头苦干。因此,社员都很信赖我们。当今我们仍然要学习和发扬先锋社干部那种献身于集体事业的高贵品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为实现十四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目标而奋斗。

附注

注:材料出处: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②原先锋社的干部、社员提供;③先锋社统计资料;④市农委《1955年先锋社的回顾》一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长木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林朝阳
相关人物
林碧芳
相关人物
林秀仪
相关人物
黄珠蚵
相关人物
林文元
相关人物
林竹头
相关人物
林金贞
相关人物
卢亚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