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华安的货运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334
颗粒名称: 解放前华安的货运栈
分类号: F120
页数: 5
页码: 91-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华安货运栈的历史背景、组成人员、业务和经营方式,以及它在当时华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货运栈是旧时代华安商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在解放前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货运栈作为存储货物、准备转运的场所,起到了促进商品流通、活跃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 华安县 货运栈 商业系统

内容

一、货运栈开设的环境
  解放前华安的货运栈又名转运栈、收发行。它是旧时代华安商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店东大半是华安人,个别是外地人。如第一栈店东李受隆,第十栈店东叶汝希是漳平人。
  解放前交通不便,从闽西北到闽南并无公路、铁路,只依靠九龙江这条水路,上下货物都要用民船作为运输工具,但从罗溪至岭兜20华里,河滩险阻,航运不通,必须从城关以肩挑步运到岭兜,然后再由民船运至浦南、石码出售,因此当时在城关有货运栈,在岭兜有分栈的设立,藉以存储货物,准备转运。
  二、货运栈的组成及人员
  货运栈设在下街(现在靖河路),从东到西,共有10多间(抗日期间到解放前夕):兹将各栈列表如下。
  栈别店号老板
  此外,还有刘辉与杨清波、李杉松等人所开的货运栈。这些人在岭兜(地在红旗山)都设有分栈。
  货运栈因业务、资金而有大小之分。大栈有万源、隆德、民生、益芳、人工等号,店伙通常4人,岭兜分栈同样4人。小栈有常发、合成、益源等号,店伙通常2人,分栈同样2人。更小的栈亦要一二人。人员由老板雇用,大抵店伙都是亲友,雇用外人比较少数。货运栈组织简单,只有老板、帐柜、店伙三者而已。老板自负盈亏,帐
  柜工资略高于店伙。伙食、医药一样。大家相处,利害一致,感情都很融洽。但是留弃之权仍掌握在老板手里。
  三、货运栈业务和经营方式
  谈到货运栈的业务和它的经营方式,就要再说九龙江:从华安县城可通民船至漳平的白沙,雁石和宁洋等地,从岭兜以下,船运可通至浦南、漳州、石码、厦门等地,从上往下的货物以纸捆为大宗,其他土产如笋干、茶箍、香菇、香末、谷子等;从厦门一带上运的货物,有食盐、糖类、豆类、煤油、布匹、百货、水产等。这些都是货运栈转运的主要商品,其他小土产、小商品不胜枚举。当时民船上溪有100多艘,下溪也有100多艘,运载事业非常旺盛。在岭路20华里之间,肩挑劳力,每日多者上千人,少者几百人。各个货运栈经常都积货如山,应接不暇。由此可见,货运栈专门转运土特产和日用百货,是颇有钱赚的。
  至于它的经营方式也值得一提,先把北溪和闽西南的商业网联系讲一讲。原来漳州市辖的浦南,在解放前有“文和馆”和“兴隆馆”。前者是龙岩帮的商人建的,后者是漳平帮的商人建的,而在永安和漳平的白沙、雁石、溪口等地商人所经营的土特产、杉木都要运至浦南,交付这两馆的同人销售,所以他们就筹资设店,组织“纸边”(帮)。货运栈的老板为了发展自己的业务,资金大的就参加股份。凡是有投资的店号,纸边亦必须由这店号的货运栈转运,这已成为当时商场的规矩,正如欧洲中世纪的行会一样。因此资本大,参加的纸边多,自然转运的货物就多,赚钱也多。例如民生栈在浦南与漳平人合股设栈,在漳平、龙岩所参加的纸边多,他们的业务就很兴旺。益芳栈李春荣是商会长,资本又大,长袖善舞,自然赚钱不少。资本小的人依靠信誉和交游,同样也能立足货运栈之中,慢慢起家发财。商场如战场,他们同行相妒,也会互相竞争,但因地方环境关系,他们总有生意好做,不至失败破产。
  货运栈是如何收费的?当时在时局动乱之中,国民党财政处在崩溃状态,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币值极不稳定,从用法币、关金券、金圆券,而至用银圆券,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最后市场交易采用白银、黄金、美钞、白米作为媒介。为了打通这种障碍,货运栈的老板每年要到浦南和龙岩帮、漳平帮商人代表洽商运费价格,例如上水货,每担货盐原封要多少运费,下货每捆纸每担要多少运费,双方议定后执行。这种运费包括一切开支,如代发的工资、利润都在其中,如果物价波动,运费与实际开支不能平衡时,双方可再度洽商决定。
  四、货运栈所起的作用
  当时华崶五社,人民群众都以农为主,除了福里、赤溪、罗溪等社一部分会驶排筏的人较有现金收入外,大部分人都以肩挑步运为主要收入。有些外县如安溪、长汀、永春、大田、上杭等地失业的人也来华崶以挑担为生。
  因为货运栈发纸给工人挑,每天要发很多现金,上街各行业每日所售的货都与下街货运栈互相冲销,促进上下街资金的互相周转。因上街的商人都必须到漳码厦采购货物回来出售,而下街货运栈则代货主垫付工资(包括利润),又必须担保半途安全,免受匪劫之险。在帐目冲销之徐,一到过年,即每年12月16日(俗称“尾牙”),上下街老板都互相请客,联络感情,成为年例。华崶城关每年7月半(中元节),旧俗要做中元,请戏班演戏,请道士做醮,上下街老板互相轮流做“头家”,要花很多钱。十多家货运栈每三年轮流做“头家”一次。足见当时货运栈在城关经济比重是很大的。
  五、货运栈的功成身隐
  货运栈在当时华安的历史条件下曾经为华安的商品流通,活跃经济起一定的作用。解放后,货运栈只剩下八家,由华安税务局组成和合联营转运栈。1954年商改开始,9月初,由搬运公司接办转运业务,店员亦由公司接用,而这8家的老板,由商改安排入上街各行业去发挥他们的经营能力,生活仍能安定。到了铁路建成通车以后,公路也四通八达,过去上下水货物改由火车汽车运输,彻底解放了人们的肩膀,货运栈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连上溪的船只也绝迹了,同时下河的船民也因货源缺乏陆续另谋职业了。
  货运栈功成身隐,成为历史陈迹。落后于时代的工具和经营方式必定为较先进的工具和经营方式所代替,这是社会演进的规律,值得庆幸的事。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本辑分为华安贤俊录、建国后史料、科教与文卫、海峡两岸情、民国史料考、历史人物传、古迹新探索、补白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海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