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县林业的现状及其前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282
颗粒名称: 华安县林业的现状及其前途
分类号: F326.2
页数: 8
页码: 49-56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华安县的森林资源概况、当前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文章还介绍了华安县的乡土树种调查、杉木种源试验、间伐强度和次数试验对比、引种珍贵药材和建立母树林等项试验,以及在林业科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华安县在保护九龙江沿岸的常绿阔叶林资源和生态平衡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强调了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对于华安县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华安县 林业经济 森林资源

内容

华安是福建省东南部较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历来以盛产木材、水果、茶叶著称。靠九龙江北溪的航运之便,运销石码、漳州、厦门及东南亚各地。解放后林业生产对国家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不合理地采伐森林,掠夺性地砍取木材,天然阔叶林面积大量减少,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如何保护九龙江沿岸的常绿阔叶林资源和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人们极为关切的问题。本文仅就华安县森林资源概况,当前林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为制定华安县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默无闻地长期扎根山区,深入实际,进行工作。他们开展乡土树种调查,杉木种源试验,间伐强度,次数试验对比,引种越南清化桂,安息香珍贵药材,引种湿地松,设立杉木、马尾松种子园,建立母树林等项试验,成绩显著,有的获得市、县科技奖,有13人被评为中级技术职称(工程师),45人评为初级技术职称(助工级16);1984年全县有4人荣获林业部林业技术推广25年以上的荣誉奖,1986年87年有12人(省级林学会会员)获得中国林学会颁发的劲松奖。
  (作者系华安县林业局工程师)
  一、自然环境条件
  华安位于东经117°17′~117°40′,北纬24°38′~25°11′之间。地处九龙江北溪中游沿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光热、水湿资源丰富,有效性高,给动植物繁衍生长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境内群山环绕,丘陵起伏,地型复杂,地貌多样。九龙江北溪以断裂性河谷纵贯中部,分地型为东西两部分,沿江两岸山岭耸峙,盘旋曲折,河谷盆地错综其间,坐落于安溪交界的福鼎尖海拔1503米,为全县最高峰,包括乌石山、长期岭等15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构成北部中山山区,西北部三畲尖海拔1411米,周围环列1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构成西北部中山山区,巾南部除甲子尖主峰上千米外,均为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峡谷纵横交错,间有较大的盆地和冲积洲地。潭口以下为九龙江北溪进入漳州平原北缘的三角洲,地型开阔,但密布低缓丘陵台地。
  华安年平均气温20.9℃。由于西北和北部有高山阻挡,冬季入侵寒潮强度大大减弱,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1.9℃,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3℃。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有9个月,无霜期309.2天,活动积温7234℃。海洋性暖湿气团可沿九龙江直驱北上,对本县影响较大,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受海洋性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常有雷阵雨和台风出现。全年80%的降水集中在4~9月,雨季长,但秋冬有一定的旱季,年降雨1735.5mm。水热条件足滋植物生长,具有南亚热带季雨林生长发育的良好气候条件。
  山地土壤结构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土壤类型,多为红壤。土层厚度在一米以上,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枯枝落叶层较厚,表层疏松,有机质丰富,含水量较高。PH值4.5~5.5,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地区,除植被稀疏的山顶草地外,大多植被较完好,也有2~5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但坡度较大,地表水流失和淋溶作用较强,肥力中等或偏低。
  二、华安县森林资源概况和特点
  华安县土地总面积197万多亩,山地面积146万亩,占总面积的74.3%。本区因具有上述特殊气候环境,对各种植物生长非常有利。在这13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发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历史上,几乎全部为绿色植物所覆盖。天然阔叶林遍布山山岭岭,处处树木参天,种类繁多。只是到了近代,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基建的兴盛,森林才遭到大量破坏,面积逐渐减少。现在仅存天然林31.4996万多亩,加上解放以来营造的人工林,截至一九八七年止,全县现有林836112亩,复盖率42.6%,而且分布不均,北部、西北部多,南部少。尚有荒山436000多亩。
  现存常绿天然阔叶林面积不多,但树种资源还相当丰富。据调查,木本植物208科746属1865种。其中常生的乡土树种(大中乔木)390多种,珍稀种57科67种,单种科14种。列入国家商品材的有17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一般称1~3类材)20多种,珍贵稀有种7种,木本粮、油植物11种、竹类12种,果品、香料、纤维、染料、树脂树胶、观赏、药用等计90多种。这些树种中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一类树1种,二类6种,三类8种。省级重点保护的一类树8种,二类15种,三类20种,还有些是省内新发现或分布很少的稀有种,如金叶树,广东琼楠、大果马蹄荷、大山龙眼、大果铜锣桂等。
  山地植被类型以南亚带季雨林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其特点是树木高大,生长茂密,呈多层次结构,层间尚有藤本、附生、寄生植物。林下阴性下木和蕨类植物种类多样。优势树种成群落性分布十分明显,但林内常有十多种乔灌木混交组成,尤其是次生林种类更杂。中部、南部和北部河谷地带,群落优势树种以壳斗科、樟科、豆科、山茶科为主,其次为大戟科、杜英科、木兰科、胡桃科、山矾科、冬青科、金缕梅科。南部也出现热带树种分布,如黄桐、石梓、海红豆、省藤、榼藤等。北部和西北部700米以上中山地区大多分布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树种呈混生类型,优势树种如甜槠、福建青刚、红楠、沉水樟、南方红豆杉、阿丁枫、木莲、水仙石栎等以及少量建柏、三尖杉。
  常绿阔叶林的存在,保存了大量树种资源,是大自然宝贵历史遗产,难得的天然基因库,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基地,为华安县林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当前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解放后,华安林业发展较快,除每年为国家建设提供2~3万立方米木材外,在绿化荒山、建立用材林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现有人工林565000亩,其中杉木林370000亩。早期营造的杉木已进入采伐阶段。全县现有林蓄积量达1770000立方米。但由于对如何按自然发展规律进行林业建设认识不足,因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表现为单纯为生产木材,对天然阔叶林保护不好,采伐利用不合理,迹地更新和综合利用没有跟上,浪费较大。加上乱砍滥伐不断发生,天然林破坏严重,面积大大减少,目前仅存117000亩,资源日趋枯竭。其次是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偏大(占92.1%),其他林种比重太小。大搞以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杉木占人工林的66.7%),片面追求大面积集中连片营造,忽视了阔叶树种的发展,使林业生产朝着树种单一化、针叶化的方向发展,森林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历史上的自然植被基本上是由常绿、落叶、针阔叶的乔灌木综合组成的多树种混交的森林植物群落,虽有一定数量的杉木天然林分布,也多呈混交状态,不成单一区域。而今却朝着与森林群落区系特点相反的针叶化、纯林化方向演替。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做法,危及森林本身及其生态环境,导致林分地位降低,地力日趋贫瘠,生态效益明显下降,病虫害日益严重。
  树种单一的生态环境,使有益生物种群大大减少。害虫、病菌迅速繁殖扩大成灾。杉梢螟,杉木叶枯病大面积发生、杉木叶枯病在60年代初以前还很少见,现在几乎所有杉木林都有不同程度受害。
  单一的杉木人工纯林,没有稳定的生态优势,抗御自然灾害作用有限,大面积集中连片造林,在林地选择不当和抚育管理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也容易失败。全县现有将近6万亩(约占林木总面积的15%强)生长不良,难以成材,需改造或重造。
  炼山造林和清山(即砍光阔叶杂木林)造林的管林方法也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许多树种资源和有益生物被毁灭植被被烧光,枯枝落叶层化为灰烬而随雨水流失掉,裸露的山坡水土冲刷严重,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地力逐渐衰退,有的山地种上杉木后,老长不大而成了“小老头树”,林木失去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就不能按照人们的愿望生长成树。反之,自然的反作用将给人类惩以灾难。现在九龙江水污染严重,一场阵雨就满江浑浊,下游泥沙淤浅河床日益加重。据下游的有关水文站资料,九龙江水含沙量已由1958年的每立方米114克,增加到464克,即增加四倍多。每年下泄的泥沙量达到2981000吨。应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其他,如小气候的异常,旱涝灾情频繁,不能说与此无关。
  四、今后林业生产发展方向的儿点建议
  根据华安阔叶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自然环境特点,今后林业生产发展方向应坚持不破坏南亚热带季雨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发展多树种,多林种的针阔叶树混交林为重点,大力发展乡土树种,适当引入外地良种。因地制宜地安排林种,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建立不同类型生态区系。
  1、对已划定县级自然保护区(片),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以保存南亚热带森林树种资源和季雨林生态环境。这部分林区,保存繁衍生长着大量的森林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有许多珍贵稀有树种,各片都有其自然综合体的典型代表性。有较高的生产、科研价值和独特的生态效益。
  2、现存天然阔叶林乱砍滥伐极其严重,林子残缺不全。但林下仍保存有较完好的次生幼树,应加强管理,制止乱砍滥伐,实行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能较快恢复成林。九龙江沿岸大部分山地已被杉木,湿地松等纯林取代,阔叶林仅存少数几片,因有涵蓄水源的重要作用,要切实保护好,适当间伐成、过熟林木,禁止砍伐小径材和小木棍。严禁继续进行“清杂造杉”。
  3、积极营造混交林。从现在起应停止大面积集中连片营造杉木林,大力提倡针阔叶树混交,多树种混交。杉木要选择肥沃的山地小面积种植。混交林面积应占造林总面积的50%以上,针阔叶树种比例,阔叶树应在40~50%之间,才能较快形成适宜的生态环境。混交模式结构要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特性来确定。目前经验不足,要加紧调查、试验研究,以找出可行的结构模式。在取得成功经验之前,可先以小面积块状或带状混交较容易做到。
  4、大力推广乡土树种造林。乡土树种是森林植物在自然界经千百万年的地理、气候演变,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而生存下来的,其遗传变异很少,能自然繁衍生长,并表现出其稳定优良性林业状的森林植物,加以驯化,进行家化栽培,将为我们发展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比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容易得多,优良的乡土树有:红椿、黄杞、闽楠、黑壳楠、建楠、木荷、香樟、沉水樟、黄樟、臭樟、红锥、厚斗栎、福建青刚、饭甑青刚、中华杜英、拟赤杨、红豆杉、建柏、阿丁枫等170多种。应加紧进行生态特点,林学特性和家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以便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对现有生长不良的杉木“小老树”和叶枯病严重的杉木林,要加紧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地采用生长快的阔叶树种进行块状或带状混交。尽快地形成适宜杉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树势恢复。如属于立地条件差的林地应以其他适宜的阔叶树,较大密度地间植混交,以改造之,如属于叶枯病严重的,应种植隔离带以控制病害蔓延。
  此外,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薪炭林等的规划和建设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农业生产日益发达,森林覆盖率还不太高的今天,此项建设非抓不可。华安农村能源约80%以上靠烧柴,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突出的问题,在木材和能源紧缺,煤、电不足的情况下,发展薪炭林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解决了群众的能源出路,乱砍滥伐、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才能得到落实,才能做到青山常在。
  综上所述,只要认识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更好地利用自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我们就一定能够将华安建成: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物富粮丰的社会主义新河山。让九龙江两岸的这块得天独厚的绿色金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更大贡献。
  1987年11月
  参考资料:1.华安县乡土树种调查报告。
  2.华安县植被区划报告。
  3.华安县农业区划综合报告。
  4.华安县二次资源清查统计资料。
  编者按:华安县森林茂盛,为闽南木材出口之一基地。对这基地如何保持、巩固和发展,值得重视。县领导曾经提出“华安要致富,发展林电路”的方针。林业排在华安致富的首位。邹高明这篇文章,对华安森林资源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的建议,很有参考采用的价值。在这次进行绿化运动时期,对全县森林的合理布局,应该有个通盘的计划。现特推荐这一篇论文,以求引起吾县全民的共同注意。原题是《从华安丰富的森林资源看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刊出的题目是编者改的。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本资料分为经济概况、科技园地、文教撷英、人物春秋、游踪摘记、旧事稽补、古迹新探、政协之音、补白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邹高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