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摄影新秀李金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266
颗粒名称: 华安摄影新秀李金城
分类号: J413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金城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摄影家,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他对摄影艺术有着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不断自学、创作、审评、改进,逐渐在摄影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多次荣获摄影比赛奖项,并在国、省、市以上影展及多家报刊发表。此外,他还忠于职守,积极为县委、县府提供资料,并在县文化馆工作期间开办了摄影培训班,为推广摄影艺术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华安县 人物摄影 摄影艺术

内容

李金城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也是目前分会在华安县的唯一会员。近年来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荣获摄影比赛奖。他在摄影艺术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广大自学青年或许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
  金城父亲以摄影为业。读小学时,金城就受到父亲摄影的熏陶,耳闻目睹,对摄影发生兴趣,经常琢磨摄影技法,1979年初中毕业。
  1981年,他被招工,安排在马坑乡政府食堂工作。虽然工作繁杂,但仍没有放弃对摄影技术的钻研。
  下定决心自学成才,他说:“不到黄河心不死。只要方向正确,心坚如铁,没有走不到的目的地”。
  马坑万山环绕,村社零散,向谁学?凭什么学?怎么学,均成问题。
  没胶卷,他到九十公里外的漳州买;没信息,他到县城订了几份有关摄影的报刊杂志,还到处打听县市的摄影动态。他把大部份工资都花费在摄影技术上,没暗室,他就严密封闭自己的宿舍,没电灯,他就用红纸罩在煤油灯上来替代。两年时间,他剪贴了几本厚厚的报刊有关资料。他不断地学习、创作、审评、改进。
  他的创作热情得到当地乡党委、政府重视,几次到他的住所和他谈心。了解、鼓舞他上进。组织上破例让他自费到山区体验生活。他用长达两个月时间,跑遍了华安的山山水水,到南靖、平和、漳平和华安交界的山区观赏大自然的风采,把奇峰邃洞,悬流急湍,怪石古树,烟霭云霞都深深地摄入心田里。
  为了摄取一个境头,他往往要忍饥耐寒,耐心等待到最佳时刻,迅速卡察一声,把它拍摄下来。
  在一次县文化馆举办的摄影展览中,金城的摄影作品《为了下一代》、《山村新貌》入选展出,引起了原在华安文化馆工作的摄影家沈学溪的赏识。不久,学溪亲到马坑参观金城的个人摄影作品,结识了这位初露头角的摄影青年,乐意收他为徒。
  经过名师指点,益以虚心受教,他的技艺大有进步。1983年9月,他的《早春》入选漳州市“闽南风貌影展”。经组织上重视,1984年12月,金城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作为学溪的帮手。不久学溪调离文化馆,县文化馆摄影工作,就由金城一肩独任。那时他才二十一岁。1985年他毕业于中原摄影技校函授摄影专修科,1986年,又从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结业,后来又到福州参加暗房特技培训。省城的摄影家,对这位来自山野的摄影新秀,十分重视,时通音讯。
  金城面对现实,正视生活,特别钟情于山区的贫苦人民。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民性,是爱和美的结晶。
  1986年《静夜思》发表于《山西法制文摘》,《定情》发表于《月老报》,《沙滩断想》、《杉林幽幽》入选于省文艺厅举办的“福建省文化干部摄影作品展览”;1987年8月,《这是爸爸的军功章》入选于“福建省军区第四届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同年12月,《彩色的航道》入选于“省函授学员作品展”;1988年10月,《夜泊山村秀》获“福建省农村摄影大奖赛”最佳优秀作品奖;同年11月,《龙江图》《串门》获香港柯达外贸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分会,福建省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柯达杯摄影大奖赛”鼓励奖;同年11月,《台胞》选于省摄影家协会、省饮食服务公司联合举办的“福建省第六届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展”,同年12月,《祖国心》获漳州“美在生活中摄影比赛”一等奖;《童心》获二等奖,《父女乐》、《龙江图景》获鼓励奖。《夜泊山村秀》入选第二届《可爱的中华》全国摄影大奖赛,主办者是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部,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社中国图书社等单位。《山乡祖色》入选1989年9月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的“福建四十年摄影艺术作品大奖赛”。国、省、市以上影展及十多家报刊特奖入选,发表的约有一百余幅。
  由于摄影创作成绩显著,1987年3月他被吸收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县有关领导和部门为鼓励其创作成就,破格评给群众文化管理员初级职称。
  金城忠于职守,先公后私。1986年7月16日7号强台风袭击本县,破坏严重。金城根据县委、县府的指示,深入马坑乡和春、福田等灾区实地拍照,随后又赶赴高车、高安、下坂等地摄影,为县委、县府提供了大量资料,作为组织救灾工作的参考依据。那天他的几间房子也被风刮坍了,但他坚持到工作结束,才匆忙回家看望父母弟妹。
  他在县文化馆工作,先后办起了四期摄影培训班,学员一百多名,并在县城宣传橱窗多次展出学员学习成果。
  华安县有很多古代文物遗存,成为摄影的选景题材。金城于摄影之余,发现并拍摄马坑草仔山蛇形石刻,引起了蛇形石刻是古代少数民族的蛇图腾或元末色目人逃匿马坑所刻的阿拉伯文的学术论争。此外他曾撰写《华安两座古桥简介》、《华安两篇清代官府告示》(其中一篇)、《记和春村的悬棺》等文登在《华安文史资料》上。
  最近消息:他的名字已被收入即将出版的《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科学有高峰,艺术也有高峰,只有不畏登陟,不断上进的人才能攀登上去。金城说:“我爱生活,我愿为生活奉献美的作品”。这是向上攀登的良好志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山岳巍巍,容不得犹夷停顿。寄语金城以及广大自学的青年多加一把劲。
  李庆辉华安县职业中学语文教员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辑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华安县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专栏,分前进中的华安、 人物春秋、土产小纪、史料丛锦、信息反馈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庆辉
责任者
李金城
相关人物
沈学溪
相关人物
李庆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