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县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252
颗粒名称: 华安县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
其他题名: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李澄清执笔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10
页码: 38-47
摘要: 本文对华安县的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自然环境方面,华安县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壤质量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二类水稻土占据最大面积。社会经济方面,华安县在解放前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停滞不前。解放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农业生产呈现出崭新的局面。通过土地改革、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等措施,华安县农业生产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近年来,华安县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农林牧渔副和乡村企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华安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县份,也是福建省商品粮后备基地县之一。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华安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发展林业、畜牧业等。
关键词: 华安县 农业生产 农业科技

内容

一、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
  (一)位置气候土地:本县位于本省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东经117。15′至117。42′、北纬24。38′至25。12′之间。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县城年平均气温20.9℃,≥10℃积温7320.6℃,年降雨量1700毫米,相对湿度历年平均79%,年日照1889小时。无霜期305天。稻田海拨高15—1030米,城关地区海拨高115米。全县面积1315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97万余亩。
  (二)土壤:根据1984年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1)一类水稻土(年亩产1300斤以上),分布在河溪冲积地、村庄附近洋面面积1.08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8.32%;(2)二类水稻土(年亩产800—1300斤),面积8.72万亩,占水稻土面积66.6%,主要分布各乡村的河溪边、台地、洋面、开阔山垅田和丘陵坡梯田。这类田灌溉排水和土壤保肥供肥条件尚好,是我县面积较大的中产田;(3)三类水稻土面积3.27万亩,占水稻土面积24.9%,主要分布在山垅谷地、平原洼地、丘陵坡地和河边冲积地段,具有酸、粘、冷、沙、毒、渍及有效养分低等障碍因素,所以产量极低,常年亩产800斤以下。
  (三)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县山区溪涧交错,水源丰富。溪河流程40公里以上的水系十条,河道总长255.7公里,流域面积1726平方公里。九龙江自北而南纵贯全境,为本县主要河流。华崶以上,河谷、盆地与河曲峡谷相间;华崶以下,河谷开朗,为河漫滩曲河段。
  我县河流集水面积大,河床深切,但河道狭窄,加上六十年代滥伐森林,以致暴雨季节山洪暴发,毁坏良田,冲走大量肥沃土壤,危害农业生产极大。因此,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实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二、社会制度与社会经济
  我县地处偏僻山区,解放前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广大农民过着半自给或自给自足的封建式的田园生活,村落星散,刀耕火种,谈不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停滞不前,水旱疾疫,苛政兵匪,交相煎迫,加上在封建土地占有制的社会中,农民每年农业收入往往要向地主、富农交纳地租50%以上。因此生活极端痛苦,救死不暇,何遑改良生产。根据资料记载,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仅有4096.11万斤,粮食耕地平均年亩产282斤。
  1949年11月18日,华安和平解放,农民得到翻身当家作主。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发展生产,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从此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华安县农业生产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1951年春,土地改革运动在华安进行,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无地或少地的贫下中农得到了土地,分到了胜利果实,随后通过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华安农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变耕作制度等,农业生产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在历史大变革时代,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农业经济改革,由于没有前规可循,有进步也有失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复于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嗣后在广大农村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制度作了根本性的改革。我县农业生产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稳定经济首先稳定农业,发展农业首先把粮食生产抓好。近十年来我县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农林牧渔副和乡村企业的全面发展,我县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从我县的农村经济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全县现有10个乡镇,91个行政村,869个村民小组,30578户,150272人,其中农业人口135322人,占总人口90.1%;农业劳动力47895人,占农业人口35.4%;耕地面积139416亩,占土地总面积7.07%,其中水田122084亩,占耕地面积87.6%,旱地17332亩,占耕地面积12.4%,每个农业人口负担1.03亩,每个劳动力负担2.91亩。1988年粮食占用耕地面积117169亩,粮食总产12070.78万斤,比1949年总产增加7924.6万斤,增长194.68%,四十年平均年递增率为4.86%;粮食耕地平均亩产1030斤,对比1949年亩增748斤,增长265.2%。全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209万斤,人均贡献1632斤,村民年人均口粮692斤,年人均纯收入438.90元(1949年为131元)。
  我县目前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县份,也是我省商品粮后备基地县之一。
  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我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发展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与乡村企业。1988年除上述粮食生产外,果树生产面积27635亩,全年总产量932.8万斤;甘蔗4425万斤;烟叶124万斤;花生141万斤;茶叶54万斤;生猪(年底存栏数)70804头;淡水养鱼2410亩,产鱼55万斤;人工造林643448亩,年生产木材28599立方米;年生产食用菌1358.7吨(其中蘑菇1208.7吨,木耳40吨,香菇100吨、其他10吨),全年食用菌收入830万元。
  三、我县农业科技的设站及队伍
  建国四十年来,我县农业生产取得长足的进步,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农民群众遵从党和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而逐步取得的。然而正如“七五”规划所提出的“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科学技术水平,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九十年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开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更加明显指出:“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抓好农业技术改造。”中国农业现代化,非依赖先进的农业科技不可。四十年来,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农村的农业技术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农业生产发生显著变化,逐步改变了数千年来传统的耕种方式。现在将我县的农技改造分别叙述如下:
  (一)农业机械化:我县首次购置并驾用拖拉机,由国营汰口农场于1960年开始。截至1988年止,全县已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673.76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54台,手扶拖拉机624台,农产品加工机械466台,淀粉加工机械241台,制茶机械173台,植保机械24台,喷雾器7586架。全县可机耕面积36084亩,占耕地面积24.8%。1988年全县机耕面积23972亩。机耕面积最多年份是1978年,达33500亩。这些都是建国前所未有的。
  (二)农业电气化:我县于1957年开始建设水电站,截至1988年止,全县拥有水电站109个,总装机14730瓩,年总发电量4494万度。而建国前全县只有一个水电站,装机五瓩。
  (三)农用化肥施用量:1988年全县粮食、经济作物、果、茶等作物耕地面积达175864亩,全年农用化肥总施用量(实物量)计17058.8吨,其中以氮肥最多,达9982.75吨,平均每亩施用化肥194斤。
  (四)农田水利建设:建国以来,全县共修建水库14座,总蓄水量791.26万方。修建水利工程5616处,安装排灌机械14台1276瓩(电灌、排捞面积计3000亩)。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9.035万亩,占稻田总面积74%,比1949年增加20350亩,增长29.1%;旱涝保收田6.84万亩,占稻田总面积56%。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并提高了抗灾能力。
  (五)农业科技队伍:建国前我县几无农业科技队伍可言。解放后,于1954年8月,我县建立农业“三站”(即县农技指导站、县种子工作站、县畜牧兽医站)以来,农业科技人员随着农业发展而不断增加,截至1988年底止,全县在编农业系统的种植业农技干部共66人(不含行政人员),分为六个专业,即农作物栽培38人、植物保护5人、土壤肥料1人、热带作物栽培2人、果树栽培16人、茶叶栽培4人。他们大学本科毕业6人、大专毕业5人、中专毕业55人。他们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农艺师15人、助理农艺师23人、农业技术员10人,待定职称18人。此外,历年来重视联系群众,发掘农村本地人才,曾经培养出农民技术员160多人、农民技术骨干460人、科技带头示范户586户,初步形成了一支坚强的科技示范推广网络。这支农业科技队伍,在促进我县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曾经而且还会作出重大贡献。国家“七五”期间(即1986—199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即1986—1988年),全县共培训乡村二级农技干部920人次、农民技术骨干1492人次。近七年来(1982—1988年)全县获得市级以上的农业科技进步(推广)奖计14个项目,其中部级(协作奖)二个、省级五个(包括2个协作奖)、市级七个(包括协作奖三个),至县级大小奖状20多张,不胜枚举。
  四、农业科技的实际应用
  远的不说,近三年来,我县对农业生产进行重大农业科技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绩。农业科技人员终年跋涉于阡陌丘垅间,探察农田旱潦及病虫害,至为辛苦。对于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更是不遗余力。现将我县农业科技的实际应用举其荦荦大者如下:
  (一)改革水稻耕作制度: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我县大力推广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双季间作稻改为双季连作稻。1955年抓水稻耕作制度改革,计6585亩,其中单季稻改为双季稻2485亩,双季间作稻改为双季连作稻4100亩。试验示范结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双季连作稻比单季稻亩增344斤,双季间作稻比单季稻亩增209.4斤,双季连作稻比双季间作稻亩增134.6斤。由此,全县“单改双”与“间改连”的改制面积逐年增加,大大提高了复种指数面积与粮食产量。1972年后,全县双季稻田已全部实现了双季连作稻化,淘汰5.93万亩的间作稻;全县单季稻种植面积,从1978年起每年稳定在1.8万亩左右,比1955年减少5.21万亩。
  (二)大力推广水稻良种:水稻良种要具备三个条件: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60年后,全县大力推广陆财号、十石欠、木泉等良种;1970年起推广红410、珍珠矮、南京11号、矮脚白米籽、桂阳121,1980年后推广78—130、79—106、闽科早1号、钢白矮2号、古兰32等丰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矮杆常规良种,淘汰了原有红脚红等高杆、低产旧品种。近年来更重视推广亩产千斤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1988年全县推广种植杂交稻面积达43274亩,对比前三年的1985年种植4737亩,增长8.1倍。一般杂交稻组合对比常规稻品种,亩增100—150斤稻谷,切实发挥了“粮食要增产,杂优挑重担”的作用。
  (三)认真开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运动:为了保障粮食丰产丰收,建国初期曾经开展“结合冬耕,挖毁稻根”的群众运动,消灭越冬螟虫,发挥了治螟保产作用。现在,全县已建立健全植物保护组织机构,认真开展植物检疫检验、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在病虫发生危害期间,及时组织开展药剂防治。近年来全县每年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面积累计达40.28万亩次,尽力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挽回了不应有的损失。
  (四)重视培养地力,推广科学施肥: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做到用地养地一起抓,全县除增施农家肥,实行作物稿杆回田外,并大力推广水旱轮作和冬种紫云英绿肥(1965年全年首次试种80亩紫云英成功后,随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最多年份是1967年,种植36121亩,1980年后每年稳定种植2万亩左右),近年来并推广科学施用化肥,实行氮磷钾三要素合理配施,积极推行稻田建设“三沟”(排洪沟、排冷排锈沟、输灌沟)等农田基本建设。
  此外,在推广小株密植、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科学肥水管理、安排最佳播种播秧期、趋利避害,综合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农作物模式化栽培等,也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五、农业生产存在问题
  我县自1983年一1988年的六年粮食生产,以1983年总产1.3614亿斤为最高,从1984年起连续五年在1.0324亿斤至1.2872亿斤之间徘徊,显示出进步濡滞的现象。检查起来,当前我县农业生产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一)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农业生产:据县气象站1960至1983年的气象记载,23年来我县受台风影响79次,年均3.4次;暴雨102次,年均4.9次;受旱九次,平均每2.5年就有一次较大旱灾。1963年我县受旱面积达5.68万亩,损失粮食100多万斤。1960年的“六、九”水灾,耕地受淹达7.5万亩。“秋寒”对我县晚稻生产也是很大威胁,特别是1966年、1979年、1986年更为严重。1979年全县晚稻受寒害面积达3.93万亩,使粮食减产800多万斤。
  (二)忽视“用地养地”培养地力:我县水稻田长期以施化肥为主,许多农家肥用于经济作物和果树,粮田施用的少。这种掠夺性的生产,对恢复地力很不利。1979年以前,我县每年冬种绿肥在2—3万亩(最高历史年份的1976年种植36121亩),近几年来种植少,管理差,实际压青面积少,因此耕作层浅,肥力下降。且施用化肥,重氮缺磷钾,土壤缺素十分普遍,影响水稻单产的提高。
  (三)农业生产主要的生产资料紧缺,尤其是化肥、农药和农膜等需要大的生产资料,货缺、价高、难买,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农业投资少,资金缺乏,出现了水利失修、开发性农业受到限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开展,从而导致集体集约经营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五)传统农业观念浓厚,综合配套技术跟不上。主要表现在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不高,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相当部分地区对新技术、新良种的推广持等待观望的态度。
  (六)农业科技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需要,农技队伍不稳定、农民文化素质差。1980年以后,县乡两级农技干部大量被提拔任用,调离改行,部分技术骨干照顾调回原籍,技术力量相对减少,而责任制实行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是面对千家万户,应付不了。同时,农民文化程度低,甚至还有文盲,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有困难。
  (七)农田面积大量减少:解放初,我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67亩,至1988年底,人均却占耕地0.93亩,低于全国人均1.4亩的水平。建国以来,全县耕地减少7654亩,主要原因是国家、集体和个人进行基建,还有部分农田改种水果和挖鱼塘,因此粮食种植面积相应减少。据统计全县粮食占用耕地面积,1988年比1949年减少28179亩,而农业人口同期都增加91152人,增长2.06倍。
  六、关于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的意见
  上面所述我县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小农经济、农民文化素质差、农业投资少等有关全国通病,必须综合治理,全盘解决,非一县一乡所能为力。在职言职,只就加强农技队伍建设而言,我们认为:
  (一)政府今后要采取多渠道方式培训农村科技人员,普及和提高广大农村的科技知识,特别要重视对科技的投入,重点要转向乡村两级的科技体系建设,强化乡村两级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先导和前沿作用;
  (二)要招聘农民技术员,培养土专家,以补县乡农技干部的不足,建议每个村配备一个农民技术员。县乡农技组织对他们进行培训;
  (三)农技干部要选拨进修,或采取讲习会办法,互教互学,能者为师,避免专业知识老化以及专而不全的偏向。
  总而言之,解放以来,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很可观的,近年来因各种原因生产后劲颇感不足,出现粮食生产徘徊现象。我们应该治本清源,多方面发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投入,尊重科学,普及农技知识,果能如此,则我县农村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是可以计日而待的。
  1989.5.27
  李澄清农艺师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辑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华安县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专栏,分前进中的华安、 人物春秋、土产小纪、史料丛锦、信息反馈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澄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