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良村学校简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一缉》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241
颗粒名称:
良村学校简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4
页码:
77-80
摘要:
本文介绍了良村小学由黄如勋秀才创办,发展成为拥有初中和小学的学校,校友捐款兴建楼房“玉兴楼”,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关键词:
华安县
良村小学
人才培养
内容
民国初年,华安县良村寨尾,有位秀才,名叫黄如勋,别名黄鲁肃,为人忠厚老实,热心公益,眼见家乡山高岭陡,居民以农为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终岁勤劳,仍然饥寒交迫,根本谈不上送子女到外乡去读书,遂挺身而出,邀集村上的七个甲长会谈。他讲明办学的重要性,和大家商量办学的措施。当时因经费所限,无法兴建校舍,就决定于民国七年一月(公元1918年)暂借社中双毗祖祠堂上课。开始时学生只有十多个,如勋亲自主持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个别授课,注重背诵。课本是《三字经》、《四书》等古老启蒙读物,只教字音,没有解释文义。教师的薪金由学生自筹,教师的米菜也由学生轮流带来供应。这一形式纯粹是塾学,也是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典型。三年后,学生知识有了进步,深得家长欢喜。乡人就不断地送子弟入校读书,因而学生数不断增多。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这七个甲长,亲眼看到学校成绩显著,就从社中筹募款项和提出公租,在良村圩底建一座学堂,名为“良村学校”。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如勋聘请李国祥(又名锡麒)、邹玉贵(又名淑和)夫妇两人到校任教员。从此以后,学生数逐渐由10多个增加到70多个。就开始分年级上课,教材改为当时政府颁布的教科书。老师用“国音”教学,并解释课文内容。学制分为初等四年,高等二年。初等课本有国语、算术、常识。技能科有唱歌、游戏。高等班课本有国语、算术、公民、社会、自然。技能科有美术、音乐、体育。教师待遇有所提高,黄如勋每月白银十六元、李国祥每月白银十二元、邹玉贵每月白银八元。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良村华侨黄松椿,由南洋回家乡的翌日,亲临良村拜见往年精心培育他的老师李国祥先生。看到母校生数增加,而校舍迫窄,不敷应用,即向李老师表示愿向侨胞捐募一笔款项来扩建母校。6个月后,果然把建校捐款寄来。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6月,良村学校扩建后楼工程终于落成。(《华安文史资料》第二辑《华安华侨概况》一文中,曾有记载)。民国三十年间(公元1941年),由于当时社会通货膨胀,纸币贬值,教师薪金改发谷子,每月每人一百斤。良村组织一个校董会,主持学校经费事务。校名改为复先乡中心国民学校。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8月19日,复先乡奉令与新圩乡合并,称为良新乡,校名又改为良新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11月,华安解放。1952年9月,良新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并入新圩学区,改名为新圩学区良村小学。1954年教师工资改发人民币,平均每人将近30元左右。1956年工资改革后,待遇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按德、能、勤、绩四方面评定,至1988年3月份止,该校公办教师24名中,最低基本工资人民币59元,加上教龄和粮差补贴,每月82元。最高基本工资人民币107元,加上教龄和粮差补贴,每月154元。全校总平均数110元。至1957年9月,良村成立了学区,校名又改为良村学区中心小学。1958年9月,全县推行人民公社化,良村学区并入仙都学区,命名为仙都学区良村小学。1961年9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将6个公社改为10个公社,6个学区相应扩大为10个学区,恢复良村学区中心小学名义。1962年9月,全县10个学区缩小到7个学区,良村学区又并入仙都学区,名为仙都学区良村小学。1965年9月,全县改为8个学区,恢复良村学区中心小学名称。
1969年9月起,附设良村初中班。1972年下半年,因生数增加,用水困难,在校庭里挖掘一口大水井,解决了师生用水问题。1972年至1975年在学校左边扩建4间土木结构教室,共280平方,坐北向南。1977年10月起至1980年春,在学校的右边又以砖石混凝土结构建成6间教室,2间宿舍,面积共400平方,坐南向北。1983年至1984年,建筑一条70米长的围墙,环绕全校,划分内外。1985年,将来学校左侧平房改成2层楼房,增加3间宿舍。
良村本是个山区,解放前只有黄振清在昆明师院肄业一年就早天,别无其他大学生。解放以后,该校己为祖国培养出不少人才,到1988年,全乡大学生共26人,中专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亦在50人左右。他们这些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遵行母校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时常关怀母校教育发展的情况。如李大伟校友在北京外交部工作,于1987年1月份,在回家探亲的同时,亲自专程到母校拜访全校老师,以真诚的问候,热情的交谈,使各位老师感受到深切的安慰,欣庆自己平日的辛勤劳动,己经结出丰硕的成果。至于海外的同学,亦同样关心母校,如黄玉兴校友,于1984年8月至1986年9月间,连续捐献巨款,兴建一座320平方的楼房。学校同人钦仰他的爱国爱乡的精神,将此楼命名为“玉兴楼”。
该校现有初中4班,学生179名;小学5班,学生175名,幼儿1班学生29名。全校计10个班级,学生383名。初中班教师13名,小学教师14名,幼儿教师1名,合计28名。1983年,本校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歌咏比赛先进单位。1985年被评为漳州市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先进单位,获颁奖旗一面、三用机一架,教育局加奖脚踏风琴一架,至县级大小奖状20多张,不胜枚举。
自1918年1月起,至1988年9月历任校长:黄如勋、黄汉清、黄道清、周振淮、黄木通、林开基、李寿南、郭长生、杜成水、黄升财、曾国胜、李文龙、李福海、王绍碧、邹光辉、黄金轩、林光辉、曾凡林、汤国良(教改组长)、吴炳章、苏景全、黄学慧、吴南山、现任校长黄景川、副校长黄连兴、黄清珠
注、解放后良村全乡有26名大专学生,名单如下:
厦门大学毕业生:黄昌贵、李大伟
福建师范大学:黄明周、黄振华、李鹏志、黄淑惠(女)
福州大学:黄万前、黄志生(肄业一年)
福建二师院:李仲南
福建教育学院:黄学慧
漳州师专:黄新南、黄宗发、黄佩珠(女)
龙溪工业大专班:黄建国
大连航运学院:黄碧生
西南交通大学:黄龙虾
北京民族学院:林秀珠(女)
上海交通大学:李金旗、黄财源
福建医学院:黄毅勇、黄财生
四川科技大学:黄勤生
龙岩师专:黄月兰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黄宝敏
泉州华侨大学:黄海清
集美财专:黄策沛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一缉》
本辑刊登了20篇有关华安建设的文章。涉及华安商业、粮食机构、实验小学、广播事业、消防工作、学前教育、造纸厂等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寿南
责任者
黄如勋
相关人物
李国祥
相关人物
邹玉贵
相关人物
黄松椿
相关人物
黄昌贵
相关人物
李大伟
相关人物
黄明周
相关人物
黄振华
相关人物
李鹏志
相关人物
黄淑惠
相关人物
黄万前
相关人物
黄志生
相关人物
李仲南
相关人物
黄学慧
相关人物
黄新南
相关人物
黄宗发
相关人物
黄佩珠
相关人物
黄建国
相关人物
黄碧生
相关人物
黄龙虾
相关人物
林秀珠
相关人物
李金旗
相关人物
黄财源
相关人物
黄毅勇
相关人物
黄财生
相关人物
黄勤生
相关人物
黄月兰
相关人物
黄宝敏
相关人物
黄海清
相关人物
黄策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良村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1952年9月良新乡...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