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华安县的广播电视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一缉》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235
颗粒名称:
华安县的广播电视事业
分类号:
G432
页数:
4
页码:
52-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华安县人民广播站发展概况包括广播电观发展概况、有线广播建设、广播宣传工作方面、电观工作方面、队伍构成与素质。
关键词:
华安县
广播电视事业
广播电视事业
内容
华安县人民广播站
一、广播电观发展概况:
(一)、1952年下半年我县在城关创办广播收音站,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宣传社会主义远景、总路线和理想教育。
(二)1955年底,开始筹建县广播站,于1956年10月1日,利用电话线开始向农村传输广播信号。
(三)1958年开始创办人民公社放大站,人员由公社雇请,实行民办公助。由于经费支绌,多数站办了二年左右就撤销。1970年根据省革委会电报通知,我县10个公社,有9个公社建立放大站。另一个社直至1983年才建立。
(四)、1977年底,我县在金山石笋尖,开始筹建第一个50W机电视差转台,1978年正式转播,到现在全县共有电视差转台(点)22个点、其中50W差转台二个,10W差转台3个,1—3W差转点17个。
(五)、1986年底,县城及华安水电厂(红旗山)各建一座10W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接转中央台第一套节目。1987年10月,县站再购置一套设备,接转中央台第二套节目。
二、有线广播建设:
(一)、1955年底开始筹建县广播站,县府拨款3,000元,购买一台500W扩音机和一台交流发电机;1956年雇请4个民工到农村架设广播线路和安装喇叭300多台。各区公所,培训一名业余维护员,10月1日利用电话线正式向农村传输广播,随着形势的发展,人员的增加,有线广播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党的中心发挥了作用,农村广播网逐渐发展起来,到1965年,全县己有60%的社队能听到县的广播。广播喇叭达1891只,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村有线广播受到一些破坏。1969年县革委会又拨款36,000元,有关部门拨出杉木、铁丝等指标供应,文化系统组织人员到各社队发动,农村广播网又重新恢复发展。
(二)1970年上级提出广播、载波、推行“两网合一”,从1971年至1972年间,我们的广播线路有的被拆除、有的改为电话线,全县线路受损700多公里。由于广播载波存在问题多,农村广播时通时不通,不少广播喇叭不响,干群多年来对有线广播投资多而受到破坏的意见很大,他们希望早日把广播专线再恢复发展起来。
(三)、1973年,上级要求把广播线与电话线分开,我们重新发动干部、群众、组织县、社站职工重新整修农村广播线路和喇叭,並着手架设县至各公社的主干线,使农村广播得到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县委、县府领导的重视下,在省、地广播局的支持下,贯彻了四级办广播的精神,到1984年底止,全县集资近30万元,农村广播网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县10个乡(镇)90个村委会,26,44户,达到100%的乡、村都通上县广播,有广播喇叭计14,736只,入户率达56%,广播线路达到820多公里,其中县至乡171公里,乡至村委会649公里。
三、广播宣传工作方面:
县站自办节目,50年代开始建站是不定期宣传,随着人员的增加,编播力量的配备,网路喇叭的发展,逐步转入正常广播。文革初期停了一段,1970年县革委会对广播很重视,调进六七届中专生3人,充实编播力量,广播宣传转入正常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编播人员不仅增加,而且专职专用。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抓好通联工作,县站自办节目,越办越多,越办越活,由原来稿件不足,剪报补充发展到既有文字、又有文艺节目,文字文艺节目并重,在自办节目中、我站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功能,紧紧围绕形势任务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口经常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並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办好新闻、科普、为听众服务、文艺等和各阶段的专题节目,使我站的广播宣传成为党的喉舌。广播时间由原来的每天5点30分钟,增加到6点35分钟,自办节目由原来每3点30分、增加到现在4点45分钟,稿件采用由原来的每年不到300,增加到二千多篇,今年预计可达到3000篇。
四、电观工作方面:
我县地处山区,地形起伏,村落分散,为使群众能早日看到电视,我们根据山区实际状况,以四级办电视为基点,发动各地自筹资金,并由县财政适当支持,按照乡、村自然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建点。到现在全县己投资40多万元,建差转台(点)卫星地面接收站共22个,现电视复盖率己达60%以上。
五、队伍构成与素质:
我站工作人员的配备,1956年4人;1957年5人;1958年6人;1960年7人;1961年5人;(精简回乡2人)1963年7人;1970年10人;1976年12人;1977年13人;1979年14人;1980年16人;1981年17人;1982年18人;1983年19人;1984年20人;1985年23人;1986年25人(其中广播17人、电视台6人、服务部2人)。
总数当中:干部8人,工人10人,集体工2人,合同制工人3人,计划内临时工5人;政治情况:党员7人,团员5人;文化程度:大专1人,中专5人,高中7人,初中4人,小学3人。
(二)、乡站职工人数与素质:
1970年17人,1983年18人,1984年19人。
总数当中:干部2人,工人12人,计划内临时工5人;政治情况:党员4人,团员1人;文化程度:高中3人,初中10人,小学6人。
(三)、获得地区以上荣誉称号人员:
建站以来,杨春才同志,1956年出席省文化系统先进代表会;1985年李美舟同志被评为地区广播系统先进工作者,杨清波同志被评为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
六、历任领导人名单:
站长:杨春才、杨清波、郭水思。
副站长:林东海、陈志山。
山区交通便利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25公里,实现乡乡通车,76个村通吉普车。1978—1985年共建桥55座,总长2,895米,内河航运92公里。火车由北而南贯通全县,全长89公里。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一缉》
本辑刊登了20篇有关华安建设的文章。涉及华安商业、粮食机构、实验小学、广播事业、消防工作、学前教育、造纸厂等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春才
相关人物
李美舟
相关人物
杨清波
相关人物
林东海
相关人物
陈志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华安县广播收音站
相关机构
华安县广播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