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县仙字潭石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209
颗粒名称: 福建华安县仙字潭石刻
分类号: K877
页数: 4
页码: 49-53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福建省华安县仙字潭石刻符号的发现、风格和工艺,并探讨了其历史和文化意义。文章发现了一些新的石刻符号,并比较了新旧符号的不同风格和结构。文章回顾了历史上的解读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和断代观点。
关键词: 石刻 仙字潭 华安县

内容

仙字潭石刻位于福建省华安县沙建乡汰溪中游,坐北面南,海拔35米。石刻符号皆勒在面向西南的石面上。石质为火山岩。附近有燧石、石英石。此处水流自南而来,遇峭壁折而向东,积水成潭,上游杂物常滞留潭边,俗名“鬼仔坑”,又因崖壁上有古字,人莫能识,故又称“仙字潭”。
  一九八七年四月,我们会同盖山林同志对仙字潭石刻符号(以下无论图象或文字统称为符号)作了长时间的考察研究。在原来长20、高8米的石刻范围内,经过仔细勘查,不仅找到几年前以为湮灭了的三个符号(图一,1),还发现了五组十二个符号(图一,2—6)。六月二十日,我们又发现两个符号(图一,7、8),这两个符号的风格、工艺均和早先发现的符号相同。截至目前为止,石刻符号共发现五十个以上。
  新发现的石刻符号与早先发现的相比,显然具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与结构。主要不同点有三:其一,新发现的符号作水藻萦回和木枝杈枒之状,而原有的符号多作人状及动物状;其二,新发现的符号表面更显黝黑,划痕浅淡,非细看抚摩不易发现,而原有的符号则甚明显,站在仙字潭隔岸也能看见;其三,新发现的符号比较分散,每处只有几个符号,符号高度不超过25厘米,而原有的符号较为集中,多者一处便有二十几个符号,大者高达70—80厘米。这些石刻符号的不同点表明两种可能:1。摩崖石刻可能是由两个以上不同族属的人群,采用不同的工艺创作出来的;2。这些石刻如出自同一氏族,其间隔时间必定很长。由于新发现的符号结构简单,形状朴拙,风化严重,所以其创作时间似应早于原有石刻符号。
  字仙潭石刻早已引起世人的注意。据《宣室志》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韩愈就进行过研究,译出十九个字,认为是道家言。当代学者引用大量材料,从族属、内容、时代多方面作了研究,大多认为石刻是文字。在断代方面,从隋唐、汉、战国、商周乃至夏,看法不一。对石刻的内容,有的说是战胜后的纪功石刻,有的说是战前扬威场面,也有的认为是正处于战争状态。关于族属考辩尤多,吴、越、番、畲、蛮、夷,各有所见①。最近盖山林同志对石刻提出了上述诸说不同的解释,认为石刻不是文字,而是由群舞、人面、兽面、人体形组成的岩画,并将石刻与连云港岩画、乌兰察布岩画进行比较,认为题材、风格、工艺都十分相近,而仙字潭的岩画更为古拙,应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南方最重要、最古老的岩画②。
  我们认为“旧说”多用甲骨文、金文解释“仙字”,有时未免牵强附会,不能令人信服:盖山林同志的“新解”把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华夏族截然分开,也存有忽视古代各氏族文化交叉渗透的不足之处。仙字潭石刻在由图像到文字的演进过程中,究竟处于什么阶段,是值得作进一步研究的,这对探讨华南人种的兴衰、迁徙及其文化、生活状况都很有意义。

附注

注释: ①有关仙字崖摩崖石刻的研究文章有黄仲琴:《汰溪古文》,《岭南大学学报》四卷二期,1915年;林钊、曾凡:《华安汰内仙字潭摩崖的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1期;朱维干:《福建古代闽族的摩崖文字》,《文物》1960年6期;石钟健:《论广西岩壁画和福建岩石刻的关系》,载《百越史研究》;刘蕙孙:《福建华安汰溪图象文字初研》,《福建文博》1982年22期;林蔚文:《福建华安摩崖石刻及其与越的关系初探》,《福建文博》1984年2期;黄超云:《仙字潭摩崖石刻散考》,载《仙字潭古文字探索》;王铁藩:《台湾高山族与图象文字》,《科学与文化》1986年5期;何光岳:《〈山海经)中的瓯、闽民族》,载《山海经新探》。②盖山林:《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新解》,《美术史论》1986年1期。(原载于《考古》1988年4期)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内收“广西左江崖壁画与福建仙字潭崖刻的比较研究”、“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新解”、“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再探”、“台湾高山族和华安仙字潭图象文字”、“ 台湾万山岩雕群与华安仙字潭石刻”等16篇文章及编者话。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焘
责任者
盖山林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连云港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