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守一我罗公喜雨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127
颗粒名称: 贰守一我罗公喜雨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4
页码: 94-97
摘要: 本文记录了明代华安银塘乡发生的一次祈雨仪式,当地知府和当地民众一同祈祷,最终下起了雨。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干旱的深切担忧,并通过祈雨仪式来期望神灵的保佑。然而,在现代社会,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才是解决旱灾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华安县 祈雨仪式 喜雨碑

内容

万历壬寅岁春深不雨,农苦穑事。贰守罗公握府篆,轸念民瘼,虔祷山川,未有应者。询溪北之龙潭,深数百尺,刻石峙于江之浒,地号九龙里,即梁大同间九龙戏江处也。又二月念二日,公偕邑侯吕公星夜而驰,达旦而至。是日万里晴空,比设坛虔祷,倏忽水影浮光,变态万状,恍若群龙戏游水面,诸目击者咸异之。时拜祝未竣,雨下如注,公不张盖,冒雨登舟环潭。诸父老欣欢鼓舞,相与争壶箪而迎之,望马首而拜之,啧啧颂公不置也。公莅漳有年,政通民和,而随祷随应乃尔,信哉民心即天意也。公之天人交应,行将膏泽寰宇,霖雨苍生,端可指日待耳。其刻石于龙潭之道左,以为他日左券云。
  乡进士文林郎广东新兴县知县赵德懋
  文林郎广东开达县知县吕式
  迪功郎光禄寺监事 张松
  举人 赵维藩
  登仕佐郎广西茗盈州吏目陈懋理
  太学生 陈登贤 吕子全 王邦仪
  吕莹 吕懋 谢文粲
  生员 赵宗禹 郑腾复 赵宗甲 郑继烈 赵宗启
  王汝标 张懋衡 洪冰 张兆瑞 吕鸣盛
  张尚绩 王汝弼
  童生 赵秉彝 吕应期 赵廷谟 赵廷诰 吕子熙
  耆老 赵期衍 赵期慰 赵赞志 欧一葵 赵电
  张晃 王锦 赵期栎 赵德平 詹一章
  陆存桓 王如口 赵德深 吕一东 赵国恩
  陆廷口 徐宗 洪惟葛 洪穆 赵期播
  编者附志碑在华安银塘乡潭内铁道畔。上面所载碑文,有几点略为注释如下:
  ①贰守 贰是佐贰,相当现在的副职,守指太守,等于明、清的知府,相当现在的地区专员。原来秦设郡守,管理一郡政事。汉景帝时更名太守。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其长官称知府、知州,习惯上仍称太守。明清则专以称知府。查光绪版《漳州府志·秩官》:“明制:漳州设知府一员、同知二员、通判二员。……”又查明、清时凡知府、知州、知县都有辅佐官,例如通判、州同、县丞等,统称佐贰。其中通判一职,明、清设于各府,所掌的是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碑文所指贰守即明漳州府通判。
  ②一我罗公 据《漳州府志》(光绪版)载:漳州府通判罗文安,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举人。明万历二十九年任。碑载万历壬寅(三十年),一我罗公当即罗文安。一我是字,古时称谓,不犯名讳,往往称字,对尊长尤其如此。
  ③喜雨碑 源出宋苏轼的《喜雨亭记》。原文是:”亭以雨名,志喜也。”久旱而雨则喜,故名“喜雨”。亭曰“喜雨亭”,碑曰“喜雨碑”。
  ④万历壬寅岁 系明神宗三十年,公元一六〇二年,距今(一九八四年)已三百八十二年。
  ⑤春深不雨 春深指农历三月下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我国北方以三月中播种,南方应更早,三月下旬不雨,已过莳秧季节,有害农事。
  ⑥穑事 本指收获。《传》:“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疏》:“穑是秋收之名,得为耕获总称。”这里“穑事”,泛指农活。
  ⑦握府篆 按知府、通判各有分治。《宋史·职官志》:“宋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南渡后设官如旧,入则贰政,出则按县。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经制、总制钱额,与本部协力拘催,以入于户部。”乾隆版《龙溪县志·职官》:“乾隆八年以漳州通判驻十一都(按治在石码)”,兼管地方治安,取代县巡检司一职。明代知府、通判当亦分治。华安一带旧属二十五都,当是罗一我所治之域,故碑文称他握府篆。
  ⑧虔祷山川,未有应者古人有祈祀山川以求雨之礼,《吕氏春秋·仲夏纪》:“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原,大雩帝,用盛乐。”
  福州鼓山绝顶峰有摩崖题刻徐鹿卿《祈雨记》,便是祈祀山川的一个实例。兹录全文以供参考:“绍定壬辰,夏六月不雨,至于秋七月。遍走群祀,未效。大帅番易李公,以石鼓闽重镇,其下,众水所汇,必然出云为风雨。乃命属吏南昌徐鹿卿致祷。丙申,诣寺斋宿。丁酉黎明,登屴 ,礼毕而雨。是夕大雨。戊戍又大雨。已亥,雨止,槁者苏,涸者流,刊而□□,□神之休。”
  ⑨邑侯吕公邑侯是知县雅称,吕公指吕纯如。他是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九年任龙溪县长。乾隆版《龙溪县志·职官名宦》称他“清正明敏,迂事迎刃而解,植良善,抑豪强,士民德之,升本省按察司佥事。”
  ⑩有关求雨典故古代民智未开,颇多迷信,旱而求雨,成为常事。甲骨文就有“王又岁(祭名)于帝五臣正,佳雨”的记载。殷汤曾经亲身剪甲当做牺牲以求雨,事见《墨子·兼爱下》。求雨古称“雩”。《尔雅·释训》舞号雩《注》:“雩之祭,舞者呼嗟而求焉。”《左传》桓五年:“龙见而雩。”《注》“为百谷祈膏雨也”。《说文》:“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公羊传》桓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注》:“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从这里可见古代求雨,须由国君主持,礼仪隆重,要用盛乐,杀大公猪致祭,还要自认致旱过失。所祭的神是名山大川及五帝(见《吕氏春秋·仲夏记》高诱注),祭时使童男女大声呼叫。古人重巫,还叫巫〓参与其事。《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杜预注云:“巫〓,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后世求雨,通常由县长主持。小地方由耆老、族长主持。所祭之神很不一致,龙王、关帝都可祭。唐李约《观祈雨》诗说:“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主祭陪祭的人都穿麻带孝,虽天气炎热,不得戴帽持伞,迂雨不得躲避。近祭所要三步一跪,尾随的人要大声哀呼,如丧考妣。有的还请术士用泥人、燕、蜥蜴、石龙子、鲜答作法禳求。清顺治十一年,漳州大旱,官吏们向同归所坛(前两年漳州城受围,死者七十万人火葬于此)致祷得雨(见《龙溪县志》乾隆版卷七)。解放前几年还有时演出这种闹剧。据传一九四三年,漳平官田一些长老曾经带队来我县福里潭,致祭草坂张天师公求雨。这种求雨行动,一方面是出于愚昧,一方面也具有欺骗民众的作用。其实并无效验。即使有时得雨,也是经过长久时间,自然下雨,并非祈祀所致。好在我国历来都有一些明达之士,不相信求雨这一套迷信方法,而致力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大禹、西门豹、李冰父子都是著名的治水有功人物。解放后破除迷信,尊重科学,大力兴办水利工程,全国多数地区基本上能旱涝保收,连年谷物丰产,求雨闹剧再也不会出现了。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文史资料 第七缉介绍了以《人物志》为主,所列人物都属现代人物,至国民党军政人员传记所述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史
责任者
赵德懋
相关人物
监事
相关人物
张松
相关人物
赵维藩
相关人物
陈懋
相关人物
陈登贤
相关人物
吕子全
相关人物
王邦仪
相关人物
吕懋
相关人物
谢文
相关人物
赵宗禹
相关人物
郑腾复
相关人物
赵宗甲
相关人物
郑继烈
相关人物
赵宗启
相关人物
王汝标
相关人物
张懋衡
相关人物
洪冰
相关人物
张兆瑞
相关人物
吕鸣盛
相关人物
张尚绩
相关人物
王汝弼
相关人物
赵秉彝
相关人物
吕应期
相关人物
赵廷谟
相关人物
赵廷诰
相关人物
吕子熙
相关人物
赵期衍
相关人物
赵期
相关人物
赵赞志
相关人物
欧一葵
相关人物
赵电
相关人物
张晃
相关人物
王锦
相关人物
赵期栎
相关人物
赵德平
相关人物
陆存桓
相关人物
王如口
相关人物
赵德深
相关人物
吕一东
相关人物
赵国恩
相关人物
陆廷
相关人物
徐宗
相关人物
洪惟葛
相关人物
洪穆
相关人物
罗文安
相关人物
苏轼
相关人物
西门豹
相关人物
李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龙潭区
相关地名
九龙县
相关地名
马首乡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新兴县
相关地名
色达县
相关地名
江达县
相关地名
工布江达县
相关地名
光禄寺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漳州府
相关地名
歙县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