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溪仙字潭纪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96
颗粒名称: 汰溪仙字潭纪游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们一起前往汰溪仙字潭进行科学旅游,通过观察摩崖石刻,探讨了这些图象文字的起源和含义。他们认为这些文字记录了一次战争的情况,并且探讨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词: 华安县 汰溪 仙字潭纪游

内容

福建西南部的九龙江中游,有一条荒废的古河道叫汰溪(俗称大溪),这里有几处古代摩崖图象文字,相传是四千多年前高辛氏时代的遗存,人们都看不懂,所以称为“仙字”。自从一九六三年定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经常有各地游览团来参观。为了进行一次科学性的探索,漳州文物组的古博、史学会的闻思、民乐会的夏韶等人专程做一次科学旅游。
  从漳州北部通往华安公路三十三里处转弯,沿山边便道,顺着苦田湾溪涧到达仙字潭。在晨曦初照下的清沏浅水里,卵石间的游鱼厉厉可数。云雾缭绕在苍松翠竹间,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隔溪对望有五、六处摩崖石刻,全长二十多米,高约五米。最大的字半米多,小的只有十几厘米。中间有一处刻着“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十个汉字楷书。闻思说:“这处楷书是一千四百年前的刻字,时间应在公元五〇年的梁代,析晋安郡的南安县地,置古兰水县的界碑。营头是在江东桥的北岸,自古兵家在此插柳为营,故有营头亭遗址,这一带地名称为“九龙山”。古博问:“那末,这些图象古文字,上限能推算到什么时候?”夏韶接着说:“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已经有四千多年,这种尚未形成文字的图象初文,至少也有四千年了。相传当时高辛时代的图文就叫‘仙字’嘛。古博有些不相信地提问:“那时候有青铜器的刻石工具吗?”闻思经过深沉地考虑后,胸有成竹地说:“我看,这些古图象文字是记述一次在这里发生战争的情况,他们可以用兵器来镌刻这一片石壁,表达他们所想、所做的事情。”
  夏韶感到兴趣地追问:“你说的是南方民族之间的争战,还是部落时代原始氏族社会中的掠夺?”“民族的形成是在氏族社会以后,当时这一带称为南蛮,较早的河姆渡文化,已沿着闽越海湾来到这里,正如《漳州图经序》说的:闽中未有生人时,大姆拓土而居,就是以老祖母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时期,女人从事农业种植、畜牧饲养以及养老育幼的劳动,男子要上山打猎、下水捕渔和保护集体生产的安全。后来因物资积累较多而引起争夺,发生战争时主要是依靠男人的强劳力,才逐渐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联盟。”古博听完闻思的解释接着说:“你讲得对,福建师大历史系一教授,就意译为“吴战越、番、馘夷及庆功宴乐场面,还认为台湾番族(高山人)就是从这里渡海迁居出去的。这一线索已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这时,闻思卷起裤筒,涉水走到摩崖前,用竹竿指着左起第一处的上角,有个带武器的“吴”人,旁边是戴有假面和战具的越番,右侧是夷、番的初字,总的意思是:“吴战越、番、逐夷、番。”夏韶接着说:“这第二处是个特大的“女”字,说明这里原来是“母系氏族社会。对吗?”“可以这样认识。”闻思把竹竿移到第三处说:“你们看,这里有三组图象画,上组是画“吴”王带着武士,中组是“吴”士手拿绳索,追捕着下面的两个俘虏,他俩奔跑得汗流浃背,前面还有个武士挡阻着去路。“古博受到启发说,”那末,第四处的画就更形象啦!夷番酋长的头被割下来后,用竹竿插上小土丘示众。颈上飘着长发,脸部留着“搭青”,下面的无头女尸还流满着鲜血,旁边跑着痛哭的族人”。夏韶端详了好一会,赞叹地说:“很像。最后的第五处共有二十多个字,表现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好象是庆功欢宴的歌舞场面。”闻思已经把竹竿向右移到高、低处说:“上下两个倒立的伎艺人,中间一位大力士的左臂膀上有个独立肩上的表演者,右角上端是个旋舞的歌伎,左边三个打锣鼓的乐队,真是维妙维肖。”古博涉水来到摩崖前面,指着右边一半的图象说:“最下面踞坐傲视的人就是吴王,他以战胜者的气概在欣赏欢宴;背后的战车上装有“高台”的伎艺人在表演,右面排列着缴获来的战具,上端是挂着‘大公’的假面和戉戈之类。最右边是飘扬着饰有‘玄鸟’的旌旗。这也能说明他们是商人的祖先,高辛氏的后裔。可是,我不知道,那时有没有这些歌舞和乐器?”
  夏韶是研究古代音乐史的行家,对这方面他有足够的发言权,可是他却谦逊地解释道:“传说中的远古氏族有《葛天氏之乐》,歌舞八阕,其内容是:(一)载民、(二)玄鸟、(三)遂草木、(四)奋五谷、(五)敬天常、(六)达帝功、(七)依地德、(八)总万物之情(见《吕氏春秋·古乐篇》)。表现战争的歌舞,最早的有黄帝战蚩尤的角抵戏。相传尧舜时代,禹以氏族长征有苗氏失败,舜叫禹回兵氏族,带武器练兵以示威慑,拿羽翳歌舞,表达和平友好。七十天后果然征服苗人。那时有战胜洪水的庆功乐舞《夏龠九成》,其中有石罄、土鼓、竹龠、陶管等多种乐器(见《尚书·大禹谟》),所以说,出现在四千年前的庆功歌舞场面是完全有可能的。”
  古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经过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对汰溪仙字潭进行一次旅游,辨明了长期以来所谓“仙字”之迷,为福建沿海各地四千多年前居民的生活状况提供了研究的线索,以便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乡土历史、文化的识认,这是很有意义的。
  (转载自《福建侨务报》)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东南沿海古代氏族的文明,并呼吁深入研究仙字潭摩崖石刻文字,以了解古代氏族的生活。作者认为这些氏族的文明经过几千年已经湮没了很多,需要寻求大洋洲、北海道、阿拉斯加或冰岛等地的资料。本文强调了进入这个广阔园地获取丰富成果的紧迫感。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家群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