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南安县界题字刻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95
颗粒名称: 唐·南安县界题字刻石
分类号: K877.49
页数: 4
页码: 103-1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唐·南安县界题字刻石的历史和传说,以及与漳、泉两州边界纠纷的关系。据传,该刻石是雷击所致,是漳、泉两州分界的标志。文章还讨论了长泰县的建置和梁冈山余脉的西麓的地理位置,并提到了一些相关的地名和历史人物。
关键词: 华安县 南安县界 题字刻石

内容

清光绪续刊《漳州府志》:“铭里石,在长泰。唐开元中,忽迅雷风雨,崖壁裂为二径,去地丈余,为漳、泉两州分界。”据地方文献,“铭里石”也叫“分界碑”,俗称“雷打石”,清冯登府的《闽中金石志》谓之为“漳、泉分界雷篆”。
  接触到的同类资料中,以明何乔远的《闽书》记载最详。此书卷之二十九的《方域》,在长泰县·良(梁)冈山条目之下,有两段文字,按时间顺序,其一是叙述漳、泉两州“界域不分,古来争竞不决”的传说,事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七四一年)龙溪县由泉州改隶漳州之后①,下限延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七八五年至八〇五年)。其二是据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广记》引《宣室志》,记“石铭里”命名的由来,事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八一〇年)以后。
  下面是《闽书》中关于漳、泉二州界域纠纷的记录:
  “唐开元中,漳、泉二州分疆界不均,互讼于台制使,不能断。迨数年,词理纷乱,终莫之决。于是,州官焚香告于天地山川,以祈神应。俄,雷雨大至,霹雳一声,崖壁中裂,所竟之地,拓为一径,高千尺,深仅五里,因为古道。壁中有古篆六行,二十四字,皆广数尺。虽约此为界,人终莫识。贞元初,流人李协辨之曰:‘漳、泉两州,分地太平,永安、龙溪,山高气清,千年不惑,万古作程。’所云‘永安’、‘龙溪’者,两郡界首乡名也。”
  揭开传说中神话的面纱,历史上漳、泉两州边界难分的事实是存在的。从上述记录中保存的古地名查证,“永安里”在盛唐时代属于南安县,是泉州一侧的界首。宋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的《漳郡志》,就有关于永安里的记载(此书明季已失传,但据乾隆《长泰县志》的辗转引录,尚有遗迹可寻)。至于“石铭里”,历唐、宋、元、明、清沿用不废。今日长泰境内,仍然在小范围内保留着“石铭”的地名。
  问题是长泰县的建置,时为公元九五五年,归属漳州则在公元九八〇年,上距漳,泉边界纷争,又过了一个多世纪。翻阅嘉靖、康熙《长泰县志》,都找不到关于置县之前边界纠纷的记录。乾隆《长泰县志》则因袭《闽书》,独取“石铭里”得名的传说,视为稗官野史,编列于《杂志·丛谈》,而不详录疆界争议的史实。可见,这一历史陈迹,早已被人们所忘却了。因而,查遍近代的关于梁冈山的各种资料,所谓“漳、泉分界雷篆”究竟在于何处,都得不到直接的回答。现在看来,尽管《闽书》的记录不够准确,却也并非无稽之谈。近代资料还介绍了华安县的“仙字潭磨崖石刻五处,……另有汉字县界题刻一处,对研究本省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②。根据这一线索,只要摊开地图,梁冈山余脉的西麓,濒临九龙江北溪,如若从潭口渡江,北上汰口,折向西行,不数里,就是“仙字潭”了。从地图上按比例尺算,梁冈山主峰至仙字潭之间,自东徂西,直线距离还不到十公里。
  百闻不如一见。仙字潭的五处原始文字,确是“福建最古的摩崖石刻”。另一处汉字县界题刻,位于东起第一处原始文字的左侧,石上有霹裂的痕迹,很可能是传说中雷击的遗留。题刻全文是“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三行十字。这十个汉字题刻,显然并非书法高手的书丹泐石,而是出于不知名的匠师倚石槌凿、草草急就的。
  营头:唐欧阳詹有《宿营头亭》诗③,是一首七言绝句:
  回峰叠嶂绕亭隅,数点烟霞胜画图。
  日暮华轩卷长箔,太清云上送蓬壶。
  营头亭的位置,府县志书二说並存,而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九龙江北溪以西的揭鸿岭,盛唐为南安、龙岩通道④。
  九龙山:今属华安县湖林公社吉土大队。乾隆《龙溪县志》引《舆地志》:“龙溪,隋县,有九龙山,其下有九龙水,又有金溪水。”《福建通志·名宦传》唐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出镇绥安,“因以寡伐众,退保九龙山。”此山宋为龙溪县游仙乡九龙里,宋末迄元、明、清为龙溪县二十五都。宋陈尧叟诗:“人生五马贵,山有九龙游”,明长泰人林震,到湖林访晤族亲,读书九龙山,见此诗,续之曰:“极品何荣贵,须先占状头。”后终以第一人及第⑤。时至今日,这种顺口溜的联句味同嚼蜡,但为地方掌故资料而流传下来了。
  此外,从地名普查中了解到,长泰民间传说,“坂里”的得名,由于“半里”的转音,有一种解释,是指“石铭里的一半”⑥。按石铭里开发的年代,有文献可考的可以上溯到初唐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之前⑦,而石铭里的命名,则晚至中唐后期。历史上行政区划的调整极为频繁,石铭里命名的初期,其疆界之广袤,已不可确知,时过境迁,没有必要作烦琐的考据了。且看明末龙溪陈天定写给施邦曜的《北溪纪胜》:“上汰口少许为沙建,鸡鸣桑树,笛响陇门,村落推繁庶,上为井濑,……井漱而上为鸬鹚漕,石铭里在其东,属泰治。……上为弦濑,水急倍向来诸滩,非绳牵缆引不得上。涧水东流,小舟时出者高层口也。……由此入,可缘石铭里,通泉之安溪治。”足见民间传说事出有因,未可一概地以附会凑合置之。
  通过上述种种迹象加以综合判断,九龙江的北溪两岸。历代行政区域虽屡有变迁,而两地之间山水相连,人民骨肉情深,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前人所谓“雷篆”,应该是现在华安县的汰溪仙字潭摩崖原始文字,所谓“分界碑”,也就是指的是南安县界题字刻石。
  在“南天金石贫”的福建,唐以前的石刻寥若晨星。仙字潭摩崖原始文字的重要价值,固已为考古学界所公认,这里就不再赘言了。南安县界十字题刻的下限,估计在公元七八五年至八〇五年之间,在福建现存唐代石刻中屈指可数。何况公元七七二年的般若台摩崖原石已成绝响,这一历时一千余年的劳动人民的遗迹一一南安县界题字刻石,更是值得珍重保护的历史文物了。

附注

注 ①、《旧唐书·地理志》龙溪。“开元二十九年属漳州”。 ②、见《八闽纵横》第一集。 ③、此诗《闽诗录》题为《晓泊漳州营头亭》。 ④、管头亭的位置,另一说以为在柳营江(清代有柳营巡检司,设在虎渡桥,即今江东桥)。明人陈天定《北溪纪胜》叙述陈元光初入龙潭“取道大山之巅,以瞰汰内,今山顶石磴犹存,揭鸿塞、营头亭在焉。”故从其说。 ⑤、见《全闽明诗传》引《状元图考》。 ⑥、坂里的地貌,为错落于群山环绕中之小谷盆地,历史上分属于永安里(元改永福里,明、清为旌孝里)和石铭里,而石铭里则从永安里旧地析出的。因此,关于“半(个)里”的说法,似乎还可能演绎出别样的解释,因无佐证,不予论列。 ⑦、天一阁蓝格抄本嘉靖《长泰县志·寺观》:栖云院·在县北石铭里,贞观三年建。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东南沿海古代氏族的文明,并呼吁深入研究仙字潭摩崖石刻文字,以了解古代氏族的生活。作者认为这些氏族的文明经过几千年已经湮没了很多,需要寻求大洋洲、北海道、阿拉斯加或冰岛等地的资料。本文强调了进入这个广阔园地获取丰富成果的紧迫感。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