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汰内仙字潭摩崖的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87
颗粒名称: 华安汰内仙字潭摩崖的调查
分类号: K877.49
页数: 5
页码: 10-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汰内仙字潭摩崖的调查报告显示,华安县的古文奇字在汰内仙字潭的石壁上,共发现了六处。这些文字被认为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图画文字,有历史记载和石刻字形作为依据。这些石刻保存状况良好,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 华安汰内 仙字潭摩崖 调查

内容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岭南大学黄仲琴先生调查华安汰内石刻,共发现三处,一九三五年黄先生写成《汰溪古文》一篇发表于《岭南学报》四卷二期。关于当时的调查经过情况,有这样一段记述:“其初,言者不能实指其地,旋觅得一知者为导,是夜寄宿汰溪以南之文浦山。(村名,蔡姓聚族而居,始自元季)越日黎明,偕导者乘村人常乘狭且长之梭船,船夫四人,二撑竿,二在前后推挽之,自文浦山下驶,啮浅沙,渡飞瀑,……七里许,到潭边。潭乃汰溪之一部分,以是处水较深,别名之为潭也。”四十年后的今天,情况迥然而异,汰溪已经是流急滩多,水量稀微,完全不能通航,汰溪两岸断续出现谷地,山林翠绿,确是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待着人们的开发。汰内是汰溪流域中段的一块肥沃的平地,居民比较密集,汰内以下是文山(即文浦山),居住十来户农家。
  一九五七年八月我们为了了解汰内石刻保存的现状,遂前往调查,十一日由华安县出发,当夜宿汰口农场,十二日顺汰溪步行二小时至汰内,约十五里,十三、十四两天在乡人民委员会的协助下进行实地调查及摹拓,十五日返漳州。
  汰溪系九龙江中段之支流,自西往东流经汰口入江。石刻在离汰内三里的乡东苦田自然村附近之仙字潭。汰溪至此打一弯曲,形成深潭,水面不大,河面宽约十余米,流急水少,潭南岸是低丘,上面草木丛生,长可掩人,北岸系蚶盘山,高耸屏立,山脚下是峭壁,高约三十米,崖壁表面受天然剥蚀,形成参差不齐的大小石面,石刻就在此天然峭壁上,下距水面约二米,现在石面黝黑,又蔓着苔,字形要不是细看,有的几乎很难辨认,所刻文字多者似有一、二十字,少的仅一、二字,没有整齐的序列,笔画也不整齐,有的刻得较深,有的较浅,根据目前调查到的按不同部位算,共有六处,自东往西分布,约长二十米左右。
  第一处:石面约1.55米见方,是文字最多的一处,但因表面风化,字迹不清,字作人体形,大小不一,最大的字长38、宽26厘米,小的长16、宽12厘米,没有固定的横竖排列,犹如一幅表示事物的图画。(图版1)
  第二处:汉字楷书,石面长1.13、宽0.88米,文为“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刻作三行,第一行六字,第二行三字,第三行一字,字径大的14厘米、小的6厘米,下半部石面,已有裂缝一道。(图版2)
  第三处:石面长4米、宽2.8米,零星分散五个字形,大小不一,大的长74、宽35厘米,小的长22、宽16厘米。(图版3)
  第四处:石面长2.8米、宽2.5米,刻二个人体形,左面大的的长30、宽26厘米,右面小的长13、宽10厘米。(图版4)
  第五处:石面凸凹不平,长1.5米、宽1米,刻一字,长30、宽20厘米。(图版5)
  第六处:又分两处,靠左的一处,石面长1.4米、宽0.50米,似有二行,无序列,刻得较深,形态一种作人体状,一种作人面形,大的长26、宽18厘米,小的径20厘米。(图版6)靠右的一处石面长1。4米,宽0.4米,单行,似为三个字,有人体形和兽形,字大的长20、宽18厘米,小的长15、宽9厘米。(图版7)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有以下几点的初步认识。
  第一:我们认为这些石刻(除第二处外)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图画文字,有下列两方面的依据:
  1。从历史记载来看:华安原名华葑,属龙溪县二十五都,民国方设县,全境崇山峻岭,高山之上,至今仍有畲村畲民,汰溪在华安县南方十里,东南距龙溪县治四十余里,古属华崶之桃源保,保因附近之桃源洞得名。民间相当普遍地流传着所谓“杨文广平蛮十八洞“的故事。《漳州府志》卷四十古迹条:“柳营江在今江东地……先是六朝以来,戍闽者屯于泉州之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江当溪海之交,两山夹峙,波涛激涌,隔绝东西,至是阴遣人沿溪而北,就上流缓处结筏过渡,从间道袭击之,遂建寨柳江之西,以为进取,恩威并济,土黎归附,豁其地为唐化里,……永隆元年,请于朝,移镇漳浦……阻盘陀诸山为塞,其西北山峒之黎,率依险阻,林木阴翳不相通,乃开山伐道,剪除荆棘,遣士民诱而化之,渐成村落,拓地千里,垂拱间请置漳州。”这一段记载说明了唐代以前闽南地区确是土著住所,仙字潭摩崖很可能就是当时土著的一种遗迹。
  2。从石刻字形来看,是属于原始图象文字范畴,《民族问题译丛》1957年第10期《从信号鼓到报纸》这篇文章曾这样记述:“象北极部落,草原印第安人,西加罗林群岛和帛琉岛的土人,他们的绘画和记载事件的图画文字就是这类通讯的很好的例子,这些民族的人们运用这种方法记载了日常生活、重大事件及部落历史”,又“属于著名的图画文字记载的,要算北美印第安人的‘大事记’或‘冬季报告’。他们用人、动物和整个场面的图画确切地记述了部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大事记是欧洲人到来之前的事情,许多很好地掌握了图画文字书写技术的部落,常常在牛皮、斗篷和帐幕上画上自己的遭遇和故事,叙述水灾、战争、食物丰足、贫困、疾病以及生活上一切重大事件。”仙字潭摩崖刻字虽然在形式表现上有所不同,也应该是属于这类性质的,表现一定的生活事物。1956年《文参》第12期登载陈汶流先生的《广西宁明花山崖壁上的僮(编者按:今改作壮)族史迹》,字形与这里发现的基本相类。
  第二:摩崖文字的时代,第二处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是一个很好的标志,可以说图画文字比汉字早,汉字刻的时间约在唐代,现从下列两方面来加以说明:
  1。从地理沿革的变迁来看:华安清以后才设县,清代属龙溪县二十五都,我们认为“营头”是当时的一个驻防重镇,《龙溪县志》卷十一古迹条:“营头亭在柳营江,一云在揭鸿岭(按:指揭鸿寨)”又“揭鸿寨在九龙江西,唐陈将军元光尝驻兵于此,故地名军营,岭极高峻,上有汉唐故道。”柳营江即今天江东桥一带,地居九龙江下游要冲及龙溪往福厦线的重点,在地理上当然很重要,也是设营之地,但此地距华安太远,我们认为营头设在揭鸿岭较宜,按龙溪古地理舆图,揭鸿岭在县北,约当今龙溪与华安交界处,北面是汰溪流域,东面是九龙山,确是一个战争要地。九龙山亦属龙溪县,《龙溪县志》卷一山川条:“九龙山在治北三十里,《唐书舆地志》云,龙溪隋县,有九龙山,其下有九龙水。”九龙山在隋唐时代很重要,是龙溪北进华崶地区的首冲,九龙山以上高山峻岭,峡谷峭壁,非常险厄,它在今长泰,华安、龙溪三县之间,山脉绵延,是一座天然屏障。龙溪与南安县接壤,更是唐以前的事,《龙溪县志》卷一沿革建置条:“梁大同六年,析南安都地,置龙溪县,隋初废建安、南安二郡为县,大业三年复建安郡,领县四,为闽、建安、南安、龙溪。唐初仍旧。”可见在隋唐时期,福建的行政区划大致说来只有这四个县,每县包括相当大的范围,龙溪包括汀、龙、漳部分地区,从地理上区分,就是九龙江以南地区,南安县约在九龙江以北,包括今天晋江专区大部分直至九龙江以北的长泰和同安。《长泰县志》“隋泉州南安县,武德乡地也,唐乾符三年邑长张思进始置武德场,南唐保大元年升为县,改名长泰”。同安县志:“隋唐属南安县,宋始置同安县”。现在华安县东面为长泰,南为龙溪,而营头、九龙山刚好处在今天龙溪、华安、长泰三县之间,正好是隋唐时龙溪县和南安县的交界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有力的年代依据。
  2。从历史事件来看:《漳州府志》卷一建署条及卷二十四官绩条,都记有唐高宗总章二年封建统治者命陈政父子带兵入闽,进攻所谓“洞蛮”的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唐代以前九龙江中游以上(即今华安、龙溪两县交界处一带)山岭峡谷绵亘,形势险要,原为土著的天然屏障,唐代以后,才有汉人迁入汰溪,汉文石刻正是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实际,同时给这些图象文字的下限年代不迟于隋唐之说,又增添了一个证据。
  原载《文物参考资料》一九五八年第十一期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东南沿海古代氏族的文明,并呼吁深入研究仙字潭摩崖石刻文字,以了解古代氏族的生活。作者认为这些氏族的文明经过几千年已经湮没了很多,需要寻求大洋洲、北海道、阿拉斯加或冰岛等地的资料。本文强调了进入这个广阔园地获取丰富成果的紧迫感。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钊
责任者
曾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