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溪古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85
颗粒名称: 汰溪古文
分类号: H028
页数: 6
页码: 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福建华安县汰溪附近发现的一种古代遗文,称为“汰溪古文”。这些文字被认为是古代蓝雷民族所使用的文字,可能与苗文有关。本文还提到了一些参考材料,包括吴振棫的《养古斋余录》和漳州地方志等,以支持这种观点。
关键词: 华安县 文史资料 汰溪古文

内容

(一)引言
  西南民族于我国古代文化有重要之关系,在今日学术界已成为一研究之问题。学术机关以及学者个人,多往川滇各处为实地之考察;又如云南罗罗(编者按:罗罗系彝族旧称,解放后废弃不用,姑存原文)及其他古族之文字,亦有为专门之研究者。川滇之外,如粤如湘如闽,尚有古代民族之遗留,若盘、蓝、雷之类是也。兹述往年在闽南所发现之古代遗文一种,以供学者参考。
  (二)汰溪
  上述古文在福建华安县之汰溪附近。华安原名华崶,前清属龙溪县,设有县丞驻扎。最近改为县治,易今名(编者按:华安于一九二八年建县,本文于一九三五年写成,发表于《岭南学报》四卷二期)。汰溪属华崶之桃源保,北距华崶六十余里,东南距龙溪县治四十余里。
  华安无志书,《龙溪县志》卷二云:
  “汰溪在二十五都,西汇大江,达桃源洞。”
  《志》言之“大江”,即九龙江,又名北溪,自北而南,纵贯龙溪华安两县全境。桃源洞亦属桃源保,盖保以洞得名也。汰溪之上为石蚵山。《龙溪县志》卷二云:“石蚵山在城北四十里,高入云表,顶有粘蚵石,相传昔时海水所浸”。《志》说可证《山海经·海内南经》“闽在海中”之语。闻之登其巅者,至今尚蚵壳弥望,既有贝类,可供食品,古代民族聚居其旁,亦理所固有也。
  (三)古文发现时日及其地之风景
  文系摩崖,大字深刻。崖在汰溪北岸,土名“仙字潭”。民国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作者闻汰内乡人言及。其初,言者不能实指其地,旋觅得一知者为导,是夜寄宿于汰溪以南之文浦山。(村名,蔡姓聚族而居,始自元季。)越日,黎明,偕导者乘村人常乘狭且长之梭船,船夫四人,二撑竿,二在前后推挽之。自文浦山下驶,啮浅沙,渡飞瀑,越石梁,蛮荒风景,如读非洲游记。七里许,至潭滨,潭乃汰溪之一部分,以是处水较深,别名之为潭也。潭水作浓绿色,上临峭壁,多蔓藤萝,间生短竹。山禽翔集,潭北有天然之石级,巨石蒙苔,作赭黑色,迎人面,错立如屏,文刻其上,即乡人称为仙字者也。
  (四)刻字处
  作者留潭边,仅二小时,因归途行舟,甚费晷刻,不能久仃,以穷其境。摩崖文字,显然易见者:
  右一刻:二行,字大者八寸,小者二寸;下作二 形。此一石刻处,低与山径平(拓片摄影)。(见图版6)
  中一刻:较高,陡难攀援,仰望之,似有大中字,横二尺许,旁多刻 形,小者约七八寸,字之大小悬殊,亦无行列。
  左一刻:悬崖更陡,遥观,有字七八行,甚整,多作 形,字可六寸而强。
  又有一刻,仅数字,甚分明。
  据导者云:其他崖壁为泥沙所掩,及苔树所翳者,刻文尚多,若宽以时日,觅之可得。
  综观所见各字,似多从 二字嬗化而成,实非符篆之类,仙字一说,当然不能成立。至其大小参差,书无行列,虽与贵州红崖,从前误为殷高宗伐鬼方纪功碑,而实为蛮书者,相同;但其结体又不相似。至其有似古金文者,亦不得强为附会。
  (五)参考材料
  清吴振棫《养古斋余录》卷七:“夷经皆 字,状类科斗,为纳垢酋阿丁所撰(《腾越志》作阿盯)。字凡十千八百四十有奇,命曰:‘韪书’,称其人为书祖。”汰溪古文形有类似科斗者,与近人法国牧师费亚所述苗文有相同之处,疑即古代蓝雷民族所用,为 字,或苗文之一种。旁证如左:
  (甲)龙溪为前漳州府属,《禹贡》扬州之域,旧三苗地。《龙溪县志》卷十一:“柳营江(即北溪下游之一段)在江东。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泉州之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又卷二云:“柳营江去城四十里”(现辟马路,只三十里),是六朝至唐,漳江(即九龙江)以西及南北一片之地,皆群苗窟穴。仙字潭上峭壁间,又有旧刻楷书十字,字大六寸许,其文云:“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
  考《龙溪县志》卷一:“梁大同六年,析南安郡地,置龙溪县。隋初,废建安、南安二郡为县。大业三年,复建安郡,领县四:为闽,建安、南安、龙溪。”又卷二:“九龙山在治北三十里。”《唐书·舆地志》:“龙溪、隋县,有九龙山,其下有九龙水。”按九龙水一名龙潭,在柳营江上游五十里,即相传九龙戏江处,龙溪命名所由来也。
  又考龙溪乡贤明陈天定所著《北溪纪胜》中云:“吉羊、岭兜(在龙潭以北六十里)、坑尾、古塘,军营、地(接天宝,时有伏莽——编者按此七字,依《志》补)。初,玉钤(《漳州府志》卷二十四,《陈政传》:“拜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总章二年,统岭南行军总管,群蛮来侵,退保九龙山。)将入龙潭,以山高涧窄,兵法所谓“死地”,先扎营于此,取道大山之巅,以瞰汰内(汰内即汰溪以内一片地方总名)。今山顶、石磴犹存,揭鸿寨营头亭在焉”。又《漳州府志》卷三《疆域门·形胜》条,引宋吴与《图经叙》云:“营头之雉堞依然,岭下之遗基可识。”是所谓“营头亭”即亭障之属。在六朝时,设戍于江东者,至唐己进而用兵于江北。江北之地重要可知。唐欧阳詹(泉州晋江人)有《晚泊漳州营头亭》诗:“回峰叠嶂绕亭隅,散点烟霜胜画图!日暮华轩卷长簿,太清云上送蓬壶。”(见《欧阳行周集》)可见营头在当时实是交通孔道。上述十字当刻于隋唐之间,为防苗队伍之标记。则前此蛮族刻石于其际,在所宜然。
  (乙)桃源保,汰溪流域,有甲子山(编者按《志》称“甲子峰”,《华安县地名录》称“甲指尖,”今属高安公社)雄峙其间,为龙溪山脉中干之主峰,夹西北二溪,沃野弥望,陈天定《北溪纪胜》所谓“古称桃源洞,蓝雷所居也”。既为蛮族所居,其时有相当之文化,则刻石溪上,亦意中事。宋朱晦庵序《武彝山图》,谓“山崖绝壁,人迹所不到处,往往有棺柩之属,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盖亦避世之士,为众所臣服,而传以为仙也。”则此处仙字之附会,与仙字潭之得名,亦同是理。
  (丙)福建《平和县志》卷十二:“猺”(编者按“猺”今改作“瑶”)以盘、蓝、雷为姓。本盘弧之后,闽省凡深山穷谷之处,每多此种。”又福建《罗源县志》:“畲民祖出于盘瓠之后,即猺人也。隋时有大功,封为王,生三子,一女,长,赐姓盘,名自能,封贰骑侯,次,赐姓蓝,名光辉,封护国侯。次,赐姓雷,名巨祐,封立国侯。女,赘钟姓名志深者,官二品(汉之西羌有钟种)。世居会稽七贤洞、后子孙众多,分行,自食其食,不与庶民交婚,无作庶民田地。盘姓今无闻。”考明邝露所著《赤雅》,记猺人祀典云:“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逦巴蜀,蓝胡盘侯四姓,盘姓居多”。又考今广西土著有盘姓。今广东饶平县双溪岭下畲民,有盘、蓝、雷、侯四姓。连县猺民,有李、蓝、盘等姓。是盘姓未尝无闻也。只蓝、雷、钟三族,蔓延各处。近人谢彬《云南游记》:“苗人相传为盘瓠之种”。《漳州府志》卷廿四,《陈元光传》:“唐总章二年,随父领兵入闽,会广寇陈谦连结洞蛮苗自成、雷再兴等,进陷潮阳,元光讨平之”。又福建安溪《李氏家谱》:“唐总章元年二月,泉潮中郎将陈元光,以父政殉蓝雷之难,请讨贼。”《李氏家谱》所以涉及陈元光父子者,以其先祖李伯瑶为陈之行军司马也。《龙溪县志》亦言,元光后在漳浦为峒寇蓝凤高所杀。凤高之乱,至开元三年始平。今汰溪北之高层、新圩,南之归德彭水,山僻深处,犹有蓝雷遗种,自成村落,不与外人通婚。是其余胤,在唐尚盛,至今犹存,其势力远过汉之笮都诸夷。《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永平中,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益州刺史朱辅上疏,译其辞语。“注云:”《东观汉记》载其歌,并载夷人本语,并重译训话为华言,今范史所载者是也。“观此,笔都诸夷。有文字可知,则蓝雷种人以其文字刻石,亦不足怪。
  (丁)闻之汰内乡人陈君,石蚵山洞有古剑,事岩隙中,制与今殊,拔之弗出,疑为古蓝雷所遗。洞又有古书,清宣统间,汰内邻乡,上坪村郭某得之。是蓝雷盛时已知用铁,岂制五兵之遗教欤?盖三苗之区域,虽云:左有洞庭之波,右有彭蠡之水,衡山在其南,汶山在其北,实则古时闽中亦属其范围也。惜郭某云亡,书无可考,否则或可为汰溪古文印证之资料。又汰内乡至今尚抎巫术’亦苗俗也·
  (六)余论
  上述各书所言,蓝雷钟系,或猺,或苗,溯源不异,名称则淆,按闽南人对于蓝雷人,名之曰:“蓝雷仔”。“仔”者轻之之辞,盖弱小民族之称谓也。兹用其意,名本文所述之种族,曰“蓝雷族”,以是地无盘姓也。
  上述汰溪古文发现后,经以照片寄日本帝国大学矢野仁一教授邮致鸟居龙藏博士审订其文字,蔡孑民先生游闽,亦曾借观拓本,惟当时本文尚未起草,无以为土壤细流之一助。兹略述个人之意见,以求教于海内外博雅之士。若得译其词意,且加以较长之时间应需之费用,尽拓其地所有刻石,且相择处所,为发掘之工作,当必续有发现,使沈埋史迹,复见光明,于研究我国西南民族文化者,有所禆益也。
  原载一九三五年《岭南大学学报》四卷二期
  编者附志本文系已故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所作,承中山大学寄赠副本,特此致谢。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东南沿海古代氏族的文明,并呼吁深入研究仙字潭摩崖石刻文字,以了解古代氏族的生活。作者认为这些氏族的文明经过几千年已经湮没了很多,需要寻求大洋洲、北海道、阿拉斯加或冰岛等地的资料。本文强调了进入这个广阔园地获取丰富成果的紧迫感。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仲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