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17
颗粒名称: 名胜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0
页码: 4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县的名胜古迹,其中包括了节孝祠的由来、云水桥与流长桥、龙潭等。
关键词: 华安县 名胜古迹

内容

节孝祠的由来
  李寿南
  明洪武年间,有一个姓黄名胜全,路经华安良村地带,看见此地虽是山区,但山青水秀,土质肥沃,树木蓊蔚,山花烂漫,确是个好地方。就在村中上平山建祠,名叫垣山堂,安居下来准备度过一生。
  到永乐九年,他生有一子,名叫黄耕隐。耕隐后生五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名叫黄覃恩,字希颜。娶了妻子陈氏,名杏姐。婚后怀孕三个月,覃恩因病逝世,陈氏才二十四岁,明朝弘治丙辰(1496年),分娩一男,名叫黄宗继。寡妇孤儿,难以谋生。婆婆逼她改嫁,她坚决不从,自缢不死。婆婆也无奈她何。从此以后,她得如愿守节,孝敬婆婆,教养儿子,含辛茹苦,始终不渝。到了黄宗继十三岁时,有一天杏姐令他挑竹到新圩出卖。当地员外枣溪人饶子周,看到黄宗继眉清目秀,仪容清雅,步履端详,就询问他的姓名,家庭情况,宗继一一实告,饶员外很赏识他的言词举止,以为不比寻常,将来必有成就,就送他一笔银两为生活费用,并愿将他的女儿,名叫饶恭顺,配他为妻。宗继听了,欢喜无限,连忙称谢不已。
  回家以后,宗继将情转告母亲,陈氏也很欢喜。
  五年后,宗继如期到岳父家中娶饶恭顺过门成亲。婚后不到二十年,宗继便已家资万贯,成为当地一个财主。由于他白手起家,民间相传:“宗继命中带四天财,饶恭顺带四地库,天地库相配合,就能成富翁。有一天,宗继除夕遇鬼在山中分银云:尔一份,我一份,黄宗继一份。黄宗继唱曰:“皆是我的,宜挑至我家”。他话好灵,鬼子真的把银一担一担地挑到他家里放下,一屋子装得满满的。
  府志载:“宗继母陈氏性情纯孝,舅老病泄痢七年,氏躬为浣涤,〓粥汤药,始终无倦。正德丙寅(公元1506年),山寇至,挥刃斫其舅,氏以身翼之,臂伤血注,神色弗变,谓贼曰:宁杀我勿杀我舅。贼义而释之。嘉靖间,子宗继与侄二人,皆为贼所掠,氏令人先释二侄,次及其子,乡人上其事於有司旌之。”
  “宗继妻室饶恭顺,性温而惠,奉姑则孝养备至,相夫教子,必敬必严,凡晨夕躬率诸女仆纺织,未尝以老自休。妇人之德,事姑相夫。顺为节孝姑之妇不易,为义士之妻更不易,处其间而两不愧,此之谓难能”。
  且说宗继为人见高识广,聪明仁厚,勤劳持家,乐善好施,很得群众好感。
  明嘉靖甲寅(公元1554年),他五十八岁时,在良村建一座流长桥,在华丰建一座云水溪桥(今改为温水溪桥)。又修造新圩岭兜到华丰石路,建五里亭,复修漳平县永福燕溪桥(园溪桥),华丰漳平路,立义田,筑墩阜,又曾参与修建漳州南山寺。又代族人偿逋金四百余两,为异姓偿负谷三千余石。人贫不能娶,而为之娶者三十余氏,不能葬而为之葬者二十余丧。斗斛之惠难以枚举。
  黄宗继享年六十有七,卒於明嘉靖癸亥(1563年)七月十七日,夫妻合葬在漳郡东门外二十六都,坂头保玉井社。
  万历二年(岁次甲戍)十二月初吉广西南宁府推官立铭曰:
  古风既远,好义罔闻。
  岩穴之下,有德如君。
  乐善好施,绝类超群。
  设宁存顺,夫妻同坟。
  秉章宠锡,食极后昆。
  鬱鬱兹土,风气攸存。
  千载之下,永徵斯文。
  皇上闻之,赐号黄宗继为“义士”,建义士祠称为“玉凤堂”。并为黄宗继母亲陈杏姐建一座“节孝祠”。
  现今时代变迁,“节孝”和“义”具有比旧时代更深刻更充实的内容。我们并不一概歌颂旧时代的“节孝”和“义”。但记录地方史实文献,对于激扬正气,敦厚风俗,也有一定的作用。
  云水桥与流长桥
  李寿南
  昔日华安,山高岭峻,道路崎岖,交通闭塞。除新圩至浦南,可经由九龙江以木帆船运载货物外,县内货物流通尽靠人工挑运。当时新圩可谓华安的水陆交通枢纽。
  可是旱路交通情况怎样呢?龙岩、漳平、湖林、华丰一带商人挑货出新圩,行至下坂,有云水溪阻隔。安溪、仙都、良村等商人,挑货出新圩,又被流长溪阻挡。两条溪流活象两头拦路虎,使行人望而生畏。到明嘉靖甲寅年间,义士黄宗继为了解决百姓的困难,见义勇为,聘请二位匠人,一师一徒,同时分别建造云水、流长两桥。师父造位于下坂梨仔坪上方的云水桥(温水溪桥)全长78.60公尺,面宽3.8公尺,弓形,砌成七个桥洞,间隔不等。桥两边附石栏杆,桥心造一亭,桥东立一大石佛,桥西砌七层石塔及修建桥记载大石碑(亭塔于1956年因改为公路桥而拆除)。师父造桥时,以生铁片填塞空隙。生铁易生锈,桥的坚固性差,建成以后曾多次维修。
  徒弟造流长桥(流塘桥),桥在芹岭流塘村外。全长46.8公尺,面宽6公尺,弓形,砌成两个桥洞相隔15公尺,人立桥两端互不相见。(改公路后,桥面已填平)。徒弟造桥时,以碎石填塞空隙,碎石坚固桥亦耐久。建成之后到现在四百多年,从未曾损坏过。
  当这两座桥造成的时候,狡诈的师父责怪老实的徒弟不为日后的生活留下一手。经过激烈争论,他们两个谁也不愿信服谁。他们最后用比赛的方式来决定胜负。他们都到流长桥相会,然后从桥面向桥下沙滩跳伞。师父拿的是布伞,徐徐降落,安然无恙。徒弟拿的是纸伞,伞在半空中撕裂,徒弟坠地摔死。
  造桥的人,如今都已去世了,而二桥则依然存在。人们过桥时,对那位善良而不幸的徒弟,往往有种钦敬的同情和惋惜的怀念。对那位存心不良的师父,就不能不加以谴责。
  龙潭
  陈进昌
  龙潭,又名九龙潭、漫潭。传说古时曾有九龙在此戏江。九龙江北溪发源于漳平、龙岩、大田三县,流经华安百余里,滩濑交错,水势险恶,至此停蓄为潭,水流变得漫缓,故名。
  潭口山峰巍峨,古木争挺。左边是杨梅岭,下是金沙、吉洋等村,这里是唐陈元光将军用兵处,当时的军营揭鸿寨,还有遗址;右边是白云岭、玳瑁岭,下有银塘、芹霞等村。南宋末年,帝昺南奔,其宗室就居住此地,银塘民间还存有宋朝玉牒(皇家的族谱)。
  潭内两山夹峙,岩〓岸峭,纡回十余里,清王有嘉写诗道:“山合千林黑,江空一水澄。”水色山光,瞬眼百变,人立船头,纵声一呼,岩谷响应。若驾一轻舟,从峡口逆流而上,第一眼便可看到右岸的断岩上,刻有“中流砥柱”四字,笔力苍劲。旁边是“断石渔镫”,宋代名人赵玳农曾在此石上镌刻“断石渔灯引人入胜”八字,传说此石是从崖顶堕下,每当江船夜钓,渔火星星,绕石而起,被称为胜景。可惜上述八字已被河沙掩埋。掉舟向左,可看到一岩如佛,形状毕肖,当地人称为“观音石”,岩面刻有七寸见方的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左下角署“龙江正人赵怀玉书”。赵怀玉是明天启壬戍(1622年)进士,官至御史,这是他回乡所书。“观音石”左下方,有一石出水,高丈余,状如纱帽,人称“纱帽石”。沿左岸泛舟而上,岩壁上有很多石刻,但字迹多风化剥落,在一块嶙峋的石崖上,“月到风来”字样隐隐可辨。绕过犬牙交错的岩堆,一扇巨大的岩壁雄峙岸边,上刻“九龙戏江处”五个大字,运笔劲峻。据地方志记载:“梁大同六年,有九龙昼戏于此,盖龙溪之所由名。”这五个字是本地人赵大夫所题。赵大夫名德懋,明隆庆庚午(1570年)举人,当过广东新会知县,有政绩,告退后喜发扬地方名胜,乡人不呼其名,而喜称赵大夫。左近岩石上,还有“潭影宜人心”、“江风山月”等石刻。此外,潭两岸还有“石蟾蜍”、“石棺材”、“龙舌”,形状都很相象。
  龙潭的右岸,有条龙潭岭路,原来路旁有一石亭,赵德懋在亭额刻一联:“仰首高山留趾迹。”赵怀玉增刻一联:“问流活水到源头。”壁间有赵德懋“修路记”一则,记作铭体,记里说此地是“四省通衢,万人过迹”。可见当年的龙潭岭路是唐以来闽赣交通要道。可惜此亭因修建铁路拆掉,而它的背后,鹰厦铁路逶迤通过,天堑已变为通途。
  距石亭遗址不远处,有一石碑:“贰守一我罗公喜雨碑”,碑文详细记载明万历壬寅年(1602)的一次求雨活动。从碑文内容可知明代方圆百里的人们对龙潭的景仰。
  明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某年曾到此游览,《徐霞客游记》中的闽游日记,有一段文字专门记述由华安到漳州的情况,极写华安以下水石胜景。陈天定《北溪纪胜》亦描绘过龙潭。
  龙潭是闽南胜迹之一,不但众多的石刻在考古上有一定价值,同时也是一个优美的游览胜地。潭岸草木荟蔚,山花烂漫;潭面水缓波微,峰峦倒映,若夏秋之夜,泊舟于此,适逢风清潭静,高山吐月,的确诗意盎然,令人乐而忘归。
  五代同堂
  李寿南
  清顺治年间良村芹岭有一位农民,名叫黄宣茂。他很懂得养生,作息有序,劳逸结合,性情和善,乐天知足。活了一百二十岁。他的第四代孙,有个名叫黄廷芳,曾经中举,做了上大夫的官职,为官清正,颇有名望。传到第五代,宣茂还健在。光绪三十四年戊庚葭月吉旦,清廷赐他立个恩荣五代同堂的牌坊,两边蹲着二只石狮。石狮下题“升平人瑞”四字。另一面刻“奉直大夫黄廷芳立”。
  下边还有清光绪辛卯蒙
  福建承宣布政使张梦元准府县学详再加结首转请
  兵部尚书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卞题诗
  由布政房给银三十两建坊
  旌表又加恩赏赐上用缎二匹白金十两由部行文内务府支领
  发交本省提塘赍送给领”等字句
  两边大柱上刻有
  兰翎试用训导乡愚侄吴朝楷拜题
  享满百高龄箕畴福集
  荷九重宠命家乘当增
  同知衔龙溪县曹本章拜题:
  桂馥兰馨五叶孙曾看绕膝
  竹坚松健百年岁月溯从头
  至今此石牌坊原物还在,立在良村芹岭大队公路边。它虽是旧时代的遗物,但作为史料,仍有保留和研究的价值。

知识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设置华侨史料、民族史料、教育史料、乡土物产、名胜古迹、自然地理六个栏目,收录“华安华侨概况”、“华安畲族社会调查”、“解放前华安教育概况”、“华安县乡土树种资源简介”等14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