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族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09
颗粒名称:
民族史料
分类号:
K295.7
页数:
7
页码:
10-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县的民族史料,其中包括了华安畲族社会调查。
关键词:
华安县
民族史料
内容
华安畲族社会调查
邱福吉
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自称“山客”,古称“蛮人”,或称“畲民”。全国人口约有二十五万多人(1979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县(市)的部份山区或半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文,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
关于畲族的渊源众说纷纷。据一些史籍记载,或当起源于隋唐时期,或稍早于这个时期。《隋书:南蛮传》说:“南蛮古先所谓百越是也”。《闽中金石记》云:“建州有《黄畲庙记》,唐安世撰,广德三年立”。唐高宗十二年(659年)“民苦蛮僚之乱”。唐绍宗乾宁元年(894年)“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等。可见畲族正式名称最早见于唐朝,至迟在公元七世纪初,畲族就已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劳动与生活。故说福建畲族人民居住是较早的地区之一。《说文解字》有“畲”字而没有“畲”字,可见当时畲族并无定称。
大致在隋唐时期已经有畲民移居在福建,到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造成畲族频繁的迁移。华安畲族的人口,1982年普查统计有725人,主要聚居在高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如新圩公社的官畲大队和高安公社的坪水大队两处。官畲大队在公社的东北隅山顶,东北隅有座笔架尖,海拔1085公尺,是新圩与芹岭大队的分水岭。全队有三个自然村,分四个生产队,有44户共298人(1982年普查统计),耕地水田409亩,林地4496亩。坪水大队在公社的西隅,西邻南靖县,畲民聚居在山岭顶坪头。全队分三个生产队,有62户共383人(1982年普查统计),耕地447亩(水田394亩),林地5367亩。
华安畲族由何处迁来?最早居住在那里?有何变迁?但由于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更没有族谱,用汉字记载材料也不多,这些问题难以得到精确翔实的答案。笔者通过访问调查,听畲族长辈口传并参考有关资料,粗略叙述如下,以供大家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华安畲族从何迁来?据长辈兰国章同志说:他们的祖先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广东逐渐向福建汀州,漳浦湖西迁来的。据现存畲族宗谱不详细的记载:祖先汝南(汞发)兰公一世迁在华安的华山(罗盘)开基,后迁黄枣洲(黄枣坂)定居,因人少受欺,才搬到华安官畲山顶。据说曾与姓柯合祖祠,后来柯姓后裔为官,迁居漳州官衙。就由漳浦湖西迁来,畲族兰、雷、钟到此建居,因有“前官衙,后来畲”之说,故称其地为官畲(地名志)。官畲大队大部份姓兰、雷。坪水大队大部份姓钟。据畲族宗谱记载:遗留有三个祖坟:一世兰公祖墓在华山石墩平,二世祖墓在多尼山马石路上(现溪南坂,洞口铁路边),三世祖墓在官畲造船平寮后长仔仑。每年子孙都前往祭祀。据传:从清朝康熙年间迁来,至现在已三百多年,子孙繁衍,记载:有十四代了,(至今也有十八代了)。当他们到来华安官畲、坪水两处后,仅有七户,用茅草盖房,住屋破落,生产落后,编竹器,开山种地,多数为地主的佃户,过着艰苦的生活。
他们本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情与文化语言。据畲族老人说,每年古历正月十三日为祭祖日。畲族职业的“道师”原名“祭师”开坛祭礼,宗族长辈穿本族服饰祭祖,在祖祠堂内,排祭坛、设香案,置供品,禾米视等,向祖宗拜奉。然后回家各拜本房族的祖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张贴“红门对联”厅堂中央焚香点烛,予以供奉天神。在每年新春时,漳平山羊隔和象湖公社龙门村去,互相往来、拜年、探亲、攀亲、载歌载舞,十分热闹。在这隆重节日里,他们习惯对山歌,情歌、民歌,流传小说等。从晚上到半夜高声咏唱,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比赛,谁对词多不重复就为胜,对歌内容有反映畲族历史传说的,说亲、定情、有抒情哀曲,花样很多。
宗教信仰,崇拜佛教,信奉鬼神和菩萨“三代佛公”,崇拜仪式,仍那一套“请神”保佑”,祈求“五谷丰登”的古代风俗仪式活动。畲族仍有“道士”“做功德”等。解放后,畲族人民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大大提高,破除迷信。但历史上流传下来一些习俗特征,在一部份畲民中至今仍然可以反映出来。
再据他们祖辈的传说:凡同姓族亲要认祖祠,须要三问什么?先问族谱祖先何姓何名,再问答出暗语“一枝竹破出三片半”(意指祖先传三子一女),然后再看体上特徵,这样就能找到自己同族人,参拜祖祠堂。
畲族人民勤劳朴实,具有民族传统的特性,团结一致,邻里互助,尊敬长老,孝顺父母,长幼有序,管教子弟。笔者听说:本房族如有偷窃淫乱,众人一致对付,由长辈严加管教,故偷窃淫乱少见。畲族人民待客热情,对上山来访宾客亲热招待,深受人们称道,这风俗传统沿袭至今。
畲民有自己本族的服装,服饰衣着大方整洁,颜色大致多用兰、黑两色,古时男人多穿大襟,无领,青色短衫或长袍。青色无腰直筒裤。妇女多穿兰色上衣右开襟,大领圈,宽袖口。衣领胸襟,袖口多镶花边。年青妇女爱穿大襟后边加齐膝的坎肩,腰间束着一条花鸟的宽带,下穿滚花边的套裤。喜庆日子,身穿五色花裙,锈花鞋,头戴包巾,发髻胸前佩插饰物。结婚时头戴”凤冠”,插有银簪,脚穿花鞋。头发从后梳成船舵式或角椎式。未婚子女梳成独辫,札以红色绒线。解放后,他们大都与汉人互相往来,通汉语,穿汉服。
婚姻也有他们本族的传统习俗,据说在古代婚姻,男女相悦,联袂而戴歌戴舞,则男负女而去,称为“背婚”,“迎婚”(新郎到新娘家中)。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加之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互影响。解放前畲族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旧社会畲族一般不与汉族通婚,同姓一般不配婚,畲族有同姓配婚也须隔五代以后才可。始祖亲养三子一女,否定了一代,养女招婿,有招婿的形式,则同族内一般是姑换嫂,这种形式流传至今。解放后,全国各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畲族逐渐也与汉族互相通婚了。逐步改变、旧封建余留下来的族规。
畲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据调查资料属汉藏语系,近似汉族客家语言。但没有本族的文字,大都通用汉字。长期以来普遍不识字,他们学写生活中常用汉字。关于畲族政治历史经济,自然常识都以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代代以口头流传有他们文化艺术丰富的遗产,与悠久历史的遗风。但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文化教育很落后,据畲族祖辈说:解放前偶有请位塾师(安溪人),教读几个学生,旧社会反动阶级驱逐塾师,不得任教,实行“愚民政策”统治。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1950年正式办学,派去教师,招收学生23人,拨款××千元建筑校舍。现有六班,共学生61人,培养高中生8人,初中生33人,小学生233人,为四化建设而贡献。
旧社会畲族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据畲族雷四海同志回忆说:他们每年须向封建地主统治者交地税,山税,田租,不准开荒,连做个坟墓也交税稻谷贰百斤,至时晒干净粒挑到黄枣洲,观墘,(现新圩公社)按户分送。抗税加倍,被迫走投无路,曾多次进行反抗斗争。据《县志》载传“坪皇帝作乱,”坪水社为兰,雷、钟所居,相传清光绪年间,曾以神教号召反对清廷。“自称”奉天承运陈奎壁”,乡民无知,以为坪水出皇帝……。这也说明畲民对历史统治者反抗斗争的反映。
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常上山抓丁派款,再加土匪经常骚乱抢劫,民不聊生。据畲族老辈说:有一次不防被抓了二人,至今不知下落。后来畲族妇女在半山岭一面耕种,一面放岗哨,兵匪来犯,即呼唤暗语“来鹰了”听声后家里男丁就躲避深山林中。据听说解放前为抵御抓丁,房屋室内地板下有挖地洞,可通深山老林。当时也准备几支鸟铳,土炮,石头等为武器自卫,对抗兵匪使其不能上山、才能得到安宁生产。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人民政府对畲民十分的关怀与照顾,培养了一批党员干部。畲族设官畲大队,三个生产队,和坪水大队,四个生产队。有一批党员干部实行自治。在政治上翻了身,历年来他们经常派代表参加县各级会议。特别是1962年兰心匏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1672年钟福隆被选为群众代表,参观各大城市建设。1976年雷四海被选为群众代表,先后到广西等省外参观农田基本建设。在经济上人民政府对畲民非常关怀,1977年至1982年历年来拨款支援集体生产建设,与生活困难补助费人民币四万二千五百元,1978年和1982年支援交通建设公路拨款人民币七千元,1976年和1979年至1982年支援水电、水利建设,拨款人民币六千伍百元。生产总产量也翻了一番多,特别在1962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他们主要实行自治,积极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大部份都建筑了新房,生活提高,社会繁荣,民族康乐,喜气洋洋,紧跟中国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光明大道。
知识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设置华侨史料、民族史料、教育史料、乡土物产、名胜古迹、自然地理六个栏目,收录“华安华侨概况”、“华安畲族社会调查”、“解放前华安教育概况”、“华安县乡土树种资源简介”等14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