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的侨校一南海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07
颗粒名称: 山区的侨校一南海中学
分类号: D634
页数: 3
页码: 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7年,林文图先生在仙都公社招山大队创办了南海中学,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校址在招坑大队西面的山坡上。学校的创办为山区培养了人才,基建项目由林文图先生集资建成。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为祖国的四化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华安县 南海中学 教育事业

内容

一、学校的教育事业情况
  1957年,我县仙都公社招山大队,热爱家乡的侨胞林文图先生,从印尼回国。他知道家乡还没有中学,学生要爬山越岭到三十里外的华安一中念书,十分不便。在他倡议下,得到华安县委、人委和公社党委大力支持下创建中学校舍。
  校址选在招坑大队西面的山坡上。1958年2月动工,由华安人委会派了干部主持基建工作。在各级党委和仙都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下,工程进展顺利迅速,仅半年校舍就建成了。同年九月上旬招生开学上课。取创办人旅居海外南洋印尼之意,定校名为“南海中学”。从此山区的仙都公社有了中学。
  1958年创办时,仅招初中两个班100名,教职员工6名。以后逐年发展,到1966年全校有六个班,学生319名,教职员工19名。
  文革期间,学校受到林彪和“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曾两次改换校名,学校处于半停课和停课状态中,教育质量大大下降,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损失。
  1969年学校复课,1970年开始办高中。
  粉碎“四人帮”后,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到1976年全校有高中部6班,初中部8班,学生766名,教职员工44名,初步具备了完全中学的规模。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于1979年9月恢复了原来校名南海中学,十月重新成立南海中学董事会。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学校通过了顿整,师生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认真备课教学,学生专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事业也有了发展。现在全校有高中部4班,初中部13班,学生890名,教职员工63名。
  南海中学创办二十四年来,已为大专院校输送了三、四十名新生,中专学校二百余名新生。未考上大、中专学生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多成为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骨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材,如国家机关和企事业的干部,担任民办教师、赤脚医生等等。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和生产岗位,为祖国的四化作出了贡献。
  二、学校的基建情况:
  1958年创建的校舍,包括礼堂一幢,教室6间,厨房一座。以后逐年进行了续建,1965年建成石木结构教室两幢8间,并砌了操场的围墙。这些基建项目大部份是林文图先生集资建成的。
  文革后,由政府拨款,建教师宿舍楼一座16间。教研组办公室和宿舍楼一座10间,教室楼一座4间,并建校门和扩建膳厅、厨房,总建筑面积达3479平方米。
  今年又新建教室一座4间,并把一座平屋的旧教室改建二层楼,预计年底可基本完工,全校就有教室22间。
  现有校舍大体上可分为师生住宿区,教研活动区和学生活动区。
  整个校舍分布在招坑大队西面的寨仔山山坡上。除东面是招坑大队的村舍,余三面环绕着群山,环境幽静,空气新鲜。仙都到岭埔公路从校门口绕过,交通方便,过去校址是一片荒山坡,如今变成青少年学习的乐园了。
  三、思侨胞办校业迹,添干劲多出人才:
  山区创办了侨校,为祖国和家乡培育了人才。人们思怀侨胞办校的业迹,记念着已故林文图先生兴资十数万办学的爱国精神,也记念着献款购置教学仪器和做了许多创办侨校工作的曾国靖和林德昌两先生,以及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而做出贡献的林金声、黄文生、林英联、林开松、汤绵运、汤儒源、汤柳城诸先生。他们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群众颂赞道:招坑埔,过去荒山坡,如今成了人才窝,党和政府英明领导,侨胞兴资办学风格高。侨胞的关心,增添了师生的干劲,在十二大的精神鼓舞下,为国家四化决心想方设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

知识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设置华侨史料、民族史料、教育史料、乡土物产、名胜古迹、自然地理六个栏目,收录“华安华侨概况”、“华安畲族社会调查”、“解放前华安教育概况”、“华安县乡土树种资源简介”等1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源宁
责任者
黄明周
责任者
林文图
相关人物
曾国靖
相关人物
林德昌
相关人物
林金声
相关人物
黄文生
相关人物
林英联
相关人物
林开松
相关人物
汤绵运
相关人物
汤儒源
相关人物
汤柳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