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05
颗粒名称: 华侨史料
分类号: D634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县的华侨史料,其中包括了华安华侨慨况、记华安县华侨医院的创立、山区的侨校一南海中学等。
关键词: 华安县 华侨史料

内容

华安华侨慨况
  李寿南
  我县的华侨,据初步调查统计,包括华侨、华裔共达720户,7435人。国内侨属683户,4195人。国内外侨胞总计1403户11630人。侨户多集中在仙都、良村、湖林等地,占总数90%,其他各地均是少数。大致分布在日本、越南、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美国……等十七个国家。他们出国时间较早的有湖林公社湖林大队后寮村,汤俊博的祖上於清仁宗嘉庆庚申(公元1800年)出居印尼,距今已有182年。仙都公社大地大队刘枚知於清宣宗道光壬寅(公元1842年)前往印尼距今已有140年。仙都公社招坑大队林文彬於清光绪壬寅(公元1902年)前往巴城,距今已有80年。至於他们出国的原因皆为了谋生和逃避旧社会统治者的压榨、灾荒、疾病以及社会变革等缘故而出国。当初出国均乘帆船,旅程危险。出洋不易,谋生亦难。一般身到外国地界,必须履行“重译入国、缴银150盾,请人保领,身体检查”等手续。若是被贩卖的“华工”俗叫“猪仔”的,待遇与犯人相似,衣食住行都由契约买主安排,须还清债务后,华工才有获得人身自由。加上刚到外洋地带水土不适,多患疾病。人地两疏、语言不通,工作不熟悉,心里十分痛苦,约要一年时间,才能逐渐习惯。
  据了解,我县华侨在外从事的工作多以营商为主。商业人口占华侨总数80%,手工业包括理发、宰猪、修钟表、制砖、碾米等占15%。其他如大学教授、小教、医学博士、医生、演员、职员等占0.5%。他们各行各业,都是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畏艰苦,披荆斩棘,用汗水浇灌了当地的田原,克服种种困难,换来了劳苦的薪金。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他们世代相传,身居异邦,心怀祖国,对家乡感情浓厚:例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仙都公社良埔大队华侨黄松椿,由南洋回家乡的翌日,亲临良村拜见往年精心培育他的老师李国祥先生。看到母校生数增加,校舍迫窄。即向李老师表示愿向侨乡捐募一笔款项扩建母校。六个月后,果然把建校捐资寄来。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6月良村学校扩建后楼工程终于落成。此外如大地、云山、湖林等地华侨也同样有捐资建校。尤其是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海外华侨在异邦历尽艰辛,梦寐以求的一个强大祖国终于出现了!我县华侨林德昌先生在1954年怀着喜悦的心情带领一批人如林开松、林显景、林同秀、杨庆章等回祖国首都观光,他激动地说:“我这次回来,看到祖国如此昌荣强盛,华侨在国外地位能得提高,国内家乡能得安宁,今后不再受人凌辱了!”回到家乡后,提出建议在仙都公社洋坑尾村创建一所医院,嗣后得到林开松、林显景、林同秀以及林文图、刘致雨、林金声等人的赞同。1958年前后他们共同捐资创建华安县华侨医院一所,备有各种手术器械四套,救护车一辆。因此相继招山林文图又捐资建招山桥、南海中学、漳州新村桥、漳州蜜果厂。湖林公社八町陈玉印捐资修建湖林小学,购置学校教具。並带头买爱国公债。接着上田陈柳桐於1956年间也回国观光,在北京首都,荣膺周总理亲自接见相与握手和摄影留念,陈柳桐先生感动地说:“新中国的领导人作风确实民主,确实爱民,我回到祖国感到无比的温暖。”当看到家乡吉土小学校舍简陋,则主动捐资修建。仙都公社下田大队黄文生於1960年,当祖国处在自然灾害暂时困难时期,主动从国外购进化肥支援祖国农业生产。1960年捐资兴建良村水电站、下田碾米厂、南海中学、仙都侨联。1979年捐增侨联旅行车一辆。1980年捐助良村、下田农村事业建设。1981年黄文生、林金声等二十多人共创建一个“华安侨联服装厂”。
  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光辉照耀下,党和政府重申各项侨务方针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改变了华侨地富成份,协助解决了一些归侨、侨属的困难问题。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往来不断回国游览、探亲、贸易,更加频繁。同时从各方面积极支援四化建设。广大华侨归回了祖国的怀抱,中国共产党成为侨胞重生的父母,从今以后他们永远再也不作海外的孤儿了!
  党十二大号召我们:“要同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全体爱国人民一道,努力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因此今天我们研究华侨历史,首先就要为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而努力。
  记华安县华侨医院的创立
  占水友
  华安县爱国侨胞林德昌、林开松、林显景、林同秀、林文图、刘致雨、林金声等先生关怀桑梓,致力于治病救人事业,慷慨解囊,于1955年前后捐资十一万一千余元,在仙都洋坑尾创建医院一所,另外赠送万能手术台、X光机、牙科治疗升降椅、无影灯四套器械和救护车一辆。
  华侨医院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支持下,仙都公社党委重视下,各大队支部于1958年8月间动工兴建,次年十月一日正式成立。初期有基建面积六百多平方米,医务人员十四人,病床十六张。嗣后另在仙都圩底、大地、云山分设三个保健站,配有医务人员十二人,更便于为农村群众服务。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该院医疗条件也日臻完善。现在基建面积已扩大到二千四百二十四平方米,病床增到三十张,医务人员增到三十人,业务水平比前大有提高。医疗机构有X光、检验、牙科、心电图、超声波、妇产、药房等科室。各大队也各办合作医疗站,共有赤脚医生三十三人,在仙都公社党委领导计划下,以侨办医院为中心,和各大队保健站组成了农村医疗网,共同担负全公社二万三千人口的顶防、治疗、计生等工作。
  办院二十多年来,该院全体医务人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实行二十四小时工作制,急症急治,先到先服务,勤于出诊,并加强预防和早治。每年中西医门诊达一万四千余人次,收住院五千多人日。历年来该院医务人员给不少病人做了剖腹产、疝修补、胃切除、兰尾切除、结札、引产等手术,并抢救不少农药中毒、脑溢血、乙脑、流脑等等急症病人,都做出了良好的成绩,为当地群众所信任和赞扬。其他科室也就本身业务,精益求精,协同一致,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使治疗工作更能顺利进行。
  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同时,该院并注意防重于治。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接种,控制工作,使仙都地区跟全国一样消灭了天花、鼠疫、霍乱的发生,增进人民的健康,保证人民更有活力进行生产劳动,大大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修桥造路,救死扶伤,热心于公益事业,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我县华侨虽然留外数十年,流传至几个后代,仍然坚持这个德性。仙都华侨医院的创设,很好证实了这一论断。我们可以寄语我县侨胞林德昌诸先生:华侨医院将会永久存在,继续充实发展。你们的热心和功绩也将永运留在华安人民的心上,记在华安的县史上。
  山区的侨校一南海中学
  林源宁黄明周
  一、学校的教育事业情况
  1957年,我县仙都公社招山大队,热爱家乡的侨胞林文图先生,从印尼回国。他知道家乡还没有中学,学生要爬山越岭到三十里外的华安一中念书,十分不便。在他倡议下,得到华安县委、人委和公社党委大力支持下创建中学校舍。
  校址选在招坑大队西面的山坡上。1958年2月动工,由华安人委会派了干部主持基建工作。在各级党委和仙都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下,工程进展顺利迅速,仅半年校舍就建成了。同年九月上旬招生开学上课。取创办人旅居海外南洋印尼之意,定校名为“南海中学”。从此山区的仙都公社有了中学。
  1958年创办时,仅招初中两个班100名,教职员工6名。以后逐年发展,到1966年全校有六个班,学生319名,教职员工19名。
  文革期间,学校受到林彪和“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曾两次改换校名,学校处于半停课和停课状态中,教育质量大大下降,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损失。
  1969年学校复课,1970年开始办高中。
  粉碎“四人帮”后,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到1976年全校有高中部6班,初中部8班,学生766名,教职员工44名,初步具备了完全中学的规模。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于1979年9月恢复了原来校名南海中学,十月重新成立南海中学董事会。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学校通过了顿整,师生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认真备课教学,学生专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事业也有了发展。现在全校有高中部4班,初中部13班,学生890名,教职员工63名。
  南海中学创办二十四年来,已为大专院校输送了三、四十名新生,中专学校二百余名新生。未考上大、中专学生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多成为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骨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材,如国家机关和企事业的干部,担任民办教师、赤脚医生等等。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和生产岗位,为祖国的四化作出了贡献。
  二、学校的基建情况:
  1958年创建的校舍,包括礼堂一幢,教室6间,厨房一座。以后逐年进行了续建,1965年建成石木结构教室两幢8间,并砌了操场的围墙。这些基建项目大部份是林文图先生集资建成的。
  文革后,由政府拨款,建教师宿舍楼一座16间。教研组办公室和宿舍楼一座10间,教室楼一座4间,并建校门和扩建膳厅、厨房,总建筑面积达3479平方米。
  今年又新建教室一座4间,并把一座平屋的旧教室改建二层楼,预计年底可基本完工,全校就有教室22间。
  现有校舍大体上可分为师生住宿区,教研活动区和学生活动区。
  整个校舍分布在招坑大队西面的寨仔山山坡上。除东面是招坑大队的村舍,余三面环绕着群山,环境幽静,空气新鲜。仙都到岭埔公路从校门口绕过,交通方便,过去校址是一片荒山坡,如今变成青少年学习的乐园了。
  三、思侨胞办校业迹,添干劲多出人才:
  山区创办了侨校,为祖国和家乡培育了人才。人们思怀侨胞办校的业迹,记念着已故林文图先生兴资十数万办学的爱国精神,也记念着献款购置教学仪器和做了许多创办侨校工作的曾国靖和林德昌两先生,以及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而做出贡献的林金声、黄文生、林英联、林开松、汤绵运、汤儒源、汤柳城诸先生。他们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群众颂赞道:招坑埔,过去荒山坡,如今成了人才窝,党和政府英明领导,侨胞兴资办学风格高。侨胞的关心,增添了师生的干劲,在十二大的精神鼓舞下,为国家四化决心想方设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

知识出处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设置华侨史料、民族史料、教育史料、乡土物产、名胜古迹、自然地理六个栏目,收录“华安华侨概况”、“华安畲族社会调查”、“解放前华安教育概况”、“华安县乡土树种资源简介”等14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