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武”号上因公殉职的好管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130
颗粒名称: “扬武”号上因公殉职的好管带
分类号: K825.2
页数: 8
页码: 119-126
摘要: 1876年2月5日,“扬武号”军舰访问日本长崎,立即轰动了日本国。(见《记扬武炮船出洋练习》,《万国公报》,第373卷,引自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第450-45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自此,日本当局急起直追,后来居上,很快就超过中国。但在当时,“扬武号”不失为远东地区自制最大的兵船,最先进的巡洋舰了。扬武,英文名YangWu,福州船政局所建造的第七号舰,是早年所建军舰最耗工费料成本最高的一艘,也是公认意义上的中国乃至亚洲第一艘近代巡洋舰。整个船略显短粗,目的是“取舱面空阔,则可安炮位”,“扬武”的舱深5.28米,更适宜中国港口的实际条件。为这样一艘军舰选派舰长,自然需要异常慎重。
关键词: 漳州 吴世忠 殉职

内容

1876年2月5日(光绪二年正月十一日,另有一说,1875年11月18日光绪元年),“扬武号”军舰访问日本长崎,立即轰动了日本国。据记载:“福州船政局之扬武炮船,昨由烟台出洋,为练习海道起见,其至日本洋,日人颇生艳羡。嗣入内港,气势昂藏,足令日人骇异。……后回上海抵福州,满拟来春游历英美各国并欧罗巴洲等处。此举殊足壮中朝之威,而使西人望风额庆也。且此班生童其精进正未可量,虽此行为中朝所仅有,而中外皆欢欣鼓舞而乐观厥成焉。”(见《记扬武炮船出洋练习》,《万国公报》,第373卷,引自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第450-45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自此,日本当局急起直追,后来居上,很快就超过中国。但在当时,“扬武号”不失为远东地区自制最大的兵船,最先进的巡洋舰了。
  扬武,英文名YangWu,福州船政局所建造的第七号舰,是早年所建军舰最耗工费料成本最高的一艘,也是公认意义上的中国乃至亚洲第一艘近代巡洋舰。该舰为木胁木壳,舰长63.33米、宽11.99米、型深6.99米、舰艏吃水5.3米、舰艉吃水5.97米、主匡面积43.44平方米、风帆面积1822.04平方米、排水量1560吨。整个船略显短粗,目的是“取舱面空阔,则可安炮位”,“扬武”的舱深5.28米,更适宜中国港口的实际条件。采用普通卧式2汽缸蒸气机、方式锅炉2座、功率续数250马力,实数1130马力(“扬武”舰的烟囱为三段可伸缩式),航速12节,编制147人。“扬武”舰的动力系统为进口设备,全部购自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工厂,包括1台卧式二汽缸往复蒸汽机,配套2座方形低压锅炉,轮机功率虚数250马力,实数1130马力,转数每分钟82转,设计航速12节,后来军舰航试时测得顺风顺潮航速超过15节,远远大于设计母形。当时一位前来参观的英国军官感慨道:“它的技艺和最后的细工可以和我们英国自己的机械工厂的任何出品相比美,而且毫无愧色。”
  为这样一艘军舰选派舰长,自然需要异常慎重。另外,能够当上这艘军舰舰长,也是一种荣誉和骄傲。如果说,贝锦泉被任命为“扬武”舰首任管带是顺理成章的话,那么,将“扬武”舰改成练习舰,对于驾驭此舰舰长来说,无疑是一种组织考验,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
  所谓的“练习舰”实际上真实用途类似于旗舰,借以解决船政舰队设立以来有舰无队,军舰训练始终处于单舰各自为政状态,缺乏舰队作战训练的缺陷,同时练习舰上直接培训出的熟练水手也可以随时填补入其他军舰,提高整个船政舰队的人员素养。从此,“扬武”成为了一艘特殊的“练习舰”——船政舰队的旗舰。
  鉴于“扬武”舰的地位发生改变,船政舰队提督因为需要经常性在岸办公处理日常事务,不可能随舰监督指挥,“扬武”的管带实际上就同时被赋予舰队总督操的使命,因而必须重新挑选一位地位较高而且熟悉近代海军事务的官员。为此,沈葆桢起初相中了蔡国祥。据载,“兹查有记名提督蔡国祥,前经大学士臣曾国藩拟派统带轮船,嗣以李泰国违约轮船发还而止。现拟令暂充督练之任。”不过,“但该提督由长江水师出身,外洋情形非试之实境,臣等亦未敢深信其能。现拟令暂充督练之职,俟其周巡海上数月,如果于外洋驾驶窍要娴习精通,能诱掖诸艺童,咸折节以取西人之长,无桀骜以蹈西人之习,再奏恳作为统领,以专责成”,表示出了一种极其谨慎的态度,先只是让蔡国祥临时代理而已,考察合格以后才能正式委任。这是一种慎重做法,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事实最有发言权。从蔡国祥率队成功访日本,巡游南洋,直至回到船政,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过,从最后结果看,相比之下,无论是从“周历洋面”,还是“熟狎风涛、精通枪炮、晓畅轮机”上,吴世忠还是略胜一筹,显然更适合“练习舰”舰长这个岗位,就这样吴世忠走马上任了。
  据载,“去年洋务方兴,专派六船驻扎澎湖,朝夕教练,究属一时权宜之计。现拟将‘扬武’改为练船,取熟谙西学堪以出洋之艺童,荟萃其中,募洋将德勒塞为总教习,以精于枪炮帆缆,洋师二人副之,以期日益求精。其余各船除出差外,亦随之合操,俾号令划一。惟轮船一日千里,或由内洋而外海,或由腹地而边忂,非有熟悉水务之大员坐镇船中,周历洋面,无以察其勤惰而策其精能。”另据载,“又奏,调总兵吴世忠管练‘扬武’号轮船。允之,折包。”(见《督办船政大臣候补三品京堂吴赞诚奏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朝廷对“扬武”号的倚重,同时,也可看出在挑选担任舰长人选问题上,朝廷的慎重、认真态度。从另一方面讲,选择吴世忠担任这艘中国、乃至远东最大最先进的巡洋舰舰长,恰恰充分说明了朝廷对他管理、驾驭、操练能力的认可和信赖。后来让船政学生邓世昌担任他的大副,更是说明这一点。
  同治九年(1870)秋,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奏调吴赞诚至天津机器局,补天津道。不久,升顺天府尹。光绪二年(1876),奉旨督办福建船政兼理台湾海防。光绪四年(1878),以光禄寺卿署福建巡抚兼理船政。他注重海防,亲自过问添船添炮之事,李鸿章激赏之。据载,吴赞诚在奉旨督办福建船政兼理台湾海防和任福建巡抚时,即1877年至1878年之间,曾两次渡海赴台,历尽艰辛,为保卫建设台湾做出了贡献。
  在吴赞诚的鼎力支持下,吴世忠不负所望,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业绩。光绪二年(1876)正月,吴世忠率领去年冬天为避冻从北方各省回南方的“湄云”、“飞云”、“镇海”及原福建“万年青”、“济安”、“靖远”、“振威”、“福星”等各兵轮船集中操练帆索枪炮,其中以“万年青”、“振威”为优;操演舢板用桨用帆各款,以“济安”为优;操演洋枪中靶,以“靖远”、“振威”为优;操演水雷,以“镇海”为优。在这场演习中,轮船营务处游击吴世忠“练习风涛,能耐劳苦”的良好表现,深受船政大臣吴赞诚、船政人员的好评。
  不仅如此,吴赞诚还特命他“会督各兵轮船出五虎门外大洋,练习大炮打靶及学习洋人分操合操之法”,通过枪炮打靶及分兵摆阵的演练,各船枪炮水平及枪炮手能力不仅得到了充分锻炼,而且也提高了他的统筹安排管理水平。“‘扬武’中靶最多,‘飞云’次之,‘济安’又次之,而‘扬武’之中靶,则水手又不及学生”。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培养考核他的全面组织管理能力,“船政局总监工广东补用道叶文澜”担负“细察吴世忠能否胜轮船统领之任”之责,爱护人才之心跃然纸上。经一番实地实力实际“零距离”考察,吴世忠各方面优异表现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评价,特别是船政大臣吴赞诚的充分认可“驾驶精稳,堪膺督率之任臣”。
  光绪三年(1877)三月,撤掉了“扬武”练船教习,调吴镇管驾操练。丁日昌因台防紧要,调“扬武”、“飞云”、“济安”、“伏波”、“登瀛洲”、“龙骧”、“虎威”等船赴澎湖驻泊,交记名总兵吴世忠督同操练,并轮流派赴省厦洋面游巡。同时,为校阅各船操演情况(“各船驻澎日久,操练枪炮当有可观,而炮位较巨之船,非精通西法演放有准者,难期胜任。”),吴赞诚于二十日前亲赴澎湖。
  据载,三月二十日前(吴赞诚乘“济安”)赴澎湖校阅,当即调集各船水勇饬令打靶,大炮中靶以“登瀛洲”为最,“扬武”次之;洋枪中靶以“扬武”为最,“登瀛洲”次之,“伏波”、“龙骧”、“虎威”等船又次之。(见吴赞诚奏折)
  从以上几次操练情况看,不管是作为水师统领舰船操练,还是入台的保障防护作战,吴世忠都有极其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其娴熟的驾驭能力和高超的管理水平,为士官所折服。
  在此期间,吴世忠统领福建船政舰船驻扎澎湖一带,开展军事操练时,作了大量爱台护台工作。一是为解决官兵、岛上居民饮用水问题,他亲自勘察,责令士兵在妈宫澳旧协署边“相地开凿”,挖掘“溥惠、瑞应”两泉井,做到“防未撤则官私之为军士用,撤则归诸民与岛中人公而永之。”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岛上驻军官兵及居民的饮水困难。(见吴世忠《澎湖瑞应、溥惠二泉记》或监生叶国梁采,碑记载《艺文》)。)二是重建新的演练场地。“为久长计”。他“始莅止,见阅武非其所也,乃舍旧图,新择临海旷地。”虽然他心里明白“今虽海宇升平,无烦过虑;”不过,还是觉得应该做到“有备无患”,即“武备要不容以一日弛。矧澎岛孤悬海中,为东洋出入门户,与全台声势相防海阨要之区(?),则训练又不可不素,防守又不可不严。”(见《澎海演武场记》)三是重修无祀坛。他率舰队来澎巡防,“见西埯无祀坛年久倒坏,捐赀三百余金,重新修建。”充分体现了他“斯亦守土者之所有事也。”
  1879年(光绪五年)3月13日,运送官盐的商船“金长成”号在马江口外的赤屿洋面遭遇大风,桅杆折断,船内漏水,被迫驶入附近的松下港口(一说长乐境内,另一说在福清境内)避风待救。得到警讯,为了拖出这艘商船,船政派已升任提督衔记名总兵,船政舰队督操,兼任“扬武”舰管带的吴世忠设法前往救援,由于松下港口水浅,以“扬武”的吃水无法靠近,于是吴世忠改挑选南下过冬的80马力军舰“湄云”,亲自督率前往。
  “湄云”冒险到达松下港口,海上狂风恶浪连日不息,无法拖带商船返回,被迫在港口中等待数天之后,看到商船船员焦急万般,19日午后,吴世忠命令起锚等待风浪稍定就拖带商船返回。根据当时同在“湄云”的“扬武”舰大副邓世昌报告,恰在此时,吴世忠突然中风,不省人事,不幸在“湄云”舰上去世。(见陈悦先生发表在《现代舰船》B刊2008年第1期《星云降东南——福建船政“湄云”级炮舰》)
  吴世忠戎马一生,以海为家,于国忠勤爱国,鞠躬尽瘁;于事他兢兢业业,殚精竭力。尤为难得的是,他当游击,平剿海盗;任通事,力促和解;升管带,严查缉私;为总兵,督率舰船,等等,事事无不与海疆息息相关,处处无不与台湾密切相联,时至如今,他的爱台保台护台之举,仍为后人所称颂。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