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腰的人物——忤权严世藩,遭至罢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123
颗粒名称: 不折腰的人物——忤权严世藩,遭至罢归
分类号: K825.7
页数: 5
页码: 96-100
摘要: 常言道,宁触人主怒,莫忤权臣意。具有超凡正直个性的人,对于历史教训往往是会“明知故犯”的。这不,就在青云直上之时,按察司的位置坐得正热乎,他就给自己“摊上大事”——忤权,而且对象是当朝炙手可热的“小宰相”严世蕃。《万历野获编》则多以“严分宜”称,兹摘录几例如下:“严分宜势炽时,以诸珍宝盈溢,遂及书画骨董雅事。”据此以推,“分宜胄子”则是指严世藩。多部方志对其罢归均有述及。
关键词: 漳州 谢彬 人物

内容

常言道,宁触人主怒,莫忤权臣意。具有超凡正直个性的人,对于历史教训往往是会“明知故犯”的。这不,就在青云直上之时,按察司的位置坐得正热乎,他就给自己“摊上大事”——忤权,而且对象是当朝炙手可热的“小宰相”严世蕃。
  墓志铭对谢彬罢归一事叙述甚详:“太姓王景阳□慝干纪,公论捕如法。时东平梁内翰者于分宜胄子为莫逆,挟势凌铄,无所不可。王景阳行千金于梁所求脱,公执不许,景阳逃匿梁所,公发卒捕杀之。梁固憾公,会直指,叚公以前治妖巫事不报嗛君,而梁与直指有夙好,遂乘机构□,竟借事论列。而分宜子亦入不根之谤,遂报罢,而公归矣。”
  梁内翰者谁?圹志中不见其名,但我们可从“分宜”入手加以分析。分宜,江西有一分宜县。把分宜与嘉靖朝联系起来,人们也会自然想起嘉靖朝权倾朝野、任期最长的一位首辅——江西分宜人严嵩。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所以时人常以“分宜”称之。《万历野获编》则多以“严分宜”称,兹摘录几例如下:“严分宜势炽时,以诸珍宝盈溢,遂及书画骨董雅事。”“至世宗末年,严分宜以四十四年词林,致位上相,穷极富贵,身籍子诛,为天下笑,固不足言。”“世宗末年,严分宜被逐家居,世藩遣戍”。据此以推,“分宜胄子”则是指严世藩。“于分宜胄子为莫逆”者,符合“东平”“梁”“内翰(自唐宋称翰林为内翰)”三要素的,应是梁绍儒。梁绍儒,号玉庵,山东东平人,嘉靖二十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曾与修《大明令典》。《明史》述及梁绍儒的,可与此相表里。《明史》(卷二一〇·列传第九八)记述王宗茂劾严嵩之上疏中载:“募朝士为干儿义子至三十余辈。若尹耕、梁绍儒,早已败露。此辈实衣冠之盗,而皆为之爪牙,助其虐焰,致朝廷恩威不出于陛下。此嵩负国之罪八也。”《明史》(卷二二一·列传第一百九)又载“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举嘉靖二十五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劾检讨梁绍儒阿附权要,文选郎中白璧招权鬻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不检下。诏切责镗、守礼,下璧诏狱,斥绍儒于外。绍儒,大学士严嵩私人也。”一直被研究者列入可能是《金瓶梅》作者的王世贞,在其所撰《嘉靖以来首辅传》之严嵩传中亦载:“而给事中袁洪愈劾去其所善客翰林检讨梁绍儒亦弗敢救也”。
  不事权贵,后果是可以想象的,而且是相当严重——罢归。
  多部方志对其罢归均有述及。清光绪《漳州府志》(卷之三十·人物)载:“时分宜权相公子有所请不遂□之乃罢归”。乾隆《龙溪县志》(卷之十六·人物)载:“时严嵩子世蕃请托不遂为所中罢”。清乾隆《海澄县志》(卷十一·人物)载:“无何中谗罢归”。
  领导交待的事,都不吃那一套,用现在时尚话讲就是“酷”。而其罢归的原因上达视听时也是归结为一个字“酷”。《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八载:“吏部会都察院考察天下诸司官老疾参政……副使谢彬等四人酷,参政汪柏等四人不及……副使殷正茂等十七人罢黜调用如例”。
  罢归后“里居不问外事,顾喜作山泽游,盖具文武才既不得舒,聊以自寄耳”。
  其“同举春官,雅知公”并为其墓志铭撰文的“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刑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奉勑总督淮漕提江广学校阅视三边临海王宗沐”,为其下了甚为中肯的注脚,“冢宰操进退缙弁之权,鑚穴扣阍,公耻未同,宰相子势焰熏灼,媚奥入幕之徒凭藉余威,犹能使人伏息折气,惟所指使莫敢抗。公以正禔身,以法佐人主,故尊贵耻干,权势可忤,卒之名重而谤亦起,官随以败,以此始,以此终,此则仕途之尤难者也。”
  谢彬的人生中,修志编著,抗倭平盗,一秉至公,忤权遭罢,都是可圈可点的。
  这就是谢彬,堪为史才的一个漳州人,称得循吏的一个漳州人,一个坚守自我的漳州人。
  我不禁心生敬仰,与老支书邀约,前往探寻先生藏幽之处。
  沿着谢溪头西溪流经的堤岸行走一小段路,一片蕉林掩映,片刻即达。其地已垣破壁逝。婆娑叶影摇来移去中,虽阳光铺洒穿透,蕉林却仍旧自若闲静。只见江中荡漾清影,对岸翠竹成林,要是秋夜泊船于此赏月,那该是多惬意的事啊。忽悟起,这或就是历史上龙溪八景之一“龙江夜月”的所在地吧。
  伫立其间,聆听偶有的鸟鸣,似仍可见,斯人面水拈须,笑看水月清清,不禁心生遐想。
  历史,离我们很远,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浮沉悲歌,皆已消失眼前,掠风而过。
  历史,又离我们很近,纵逝千年,江山犹笑,虽碑残书毁,雀寒坟荒,却犹传士人清音,义无反顾。
  你知,或者不知,历史就在那里,似无远去。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