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谢彬材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105
颗粒名称: 二、谢彬材品
分类号: K825.7
页数: 7
页码: 75-81
摘要: 谢彬,字文华,号吾溪,龙溪县人,世居海澄普玄里。生于正德九年甲戌十二月十一日,卒于万历十五年丁亥。因拒受严嵩党羽请托,坚决捕杀作恶犯科的世家大族王景阳,忤怒权奸,屈遭罢免,退休还乡。时年仅四十多岁。居家赋闲二十几年,七十四岁病故。谢彬幼年天资聪颖,学成博文善治,良材异品,尤格高行洁,狷介刚毅,循法兢业,雅闻朝野,特立独行于君昏相奸、趋附媕娿的叔季之世,实属难能可贵。大族豪强王景阳仗势犯法,作恶多端,慑于谢彬执法铁腕,重金行贿东平县籍的朝廷命官梁内翰,并藏匿于梁邸。梁请谢为王脱罪,谢严辞拒绝,派兵搜捕王景阳,并依法处决。
关键词: 漳州 谢彬 材品

内容

谢彬,字文华,号吾溪,龙溪县人,世居海澄普玄里。生于正德九年甲戌(1514)十二月十一日,卒于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年,因志文字泐日期不明)。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府学荐送,乡试中举。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秦鸣雷榜进士,列二甲第一十四名。历任南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差管扬州钞关、户部员外郎、郎中、广州知府、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官至中宪大夫,正四品。因拒受严嵩党羽请托,坚决捕杀作恶犯科的世家大族王景阳,忤怒权奸,屈遭罢免,退休还乡。时年仅四十多岁。居家赋闲二十几年,七十四岁病故。谢彬幼年天资聪颖,学成博文善治,良材异品,尤格高行洁,狷介刚毅,循法兢业,雅闻朝野,特立独行于君昏相奸、趋附媕娿的叔季之世,实属难能可贵。
  (一)铮铮循吏①,持法凛然
  谢彬忠于职守,循法治政,视之重于自身性命仕途。出任广州知府,夙兴夜寐,依法治狱,一月之内办毕如山积案,并平反昭雪多年冤案。在押巨寇佛狼机之弟聚众驱车,借寄粥食予其兄之名公然挑衅,全城人心惶惶。谢彬从容应对,以正镇邪,化险为夷。晋升山东按察使司副使,握一省刑狱、监察重器,辖冀鲁豫皖四省交汇的曹县、濮阳地域,直面盗贼盘纠、官匪勾结的严峻情势,智勇兼备,悬赏缉获三巨盗,迅致一方平安。大族豪强王景阳仗势犯法,作恶多端,慑于谢彬执法铁腕,重金行贿东平县籍的朝廷命官梁内翰,并藏匿于梁邸。梁内翰系奸相严嵩之子严世藩的莫逆之交。梁请谢为王脱罪,谢严辞拒绝,派兵搜捕王景阳,并依法处决。该案足见谢彬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严惩邪恶,展示了出类拔萃的治才和政绩。然而,却忤怒严嵩党羽,埋下遭谤被罢的祸根。惩治妖巫未报则是构陷者售奸之柄。谢彬发现有妖巫设骗,凭朱笔画符,人身可以进入石头里,就当场戳穿其伎俩,并将妖巫交司法部门处置。也许谢彬认为,此案并非重大,依权循序办理即可,未曾上报部院。梁内翰、严世蕃串通朝廷指派到山东的巡察特使(即“直指”),沆瀣一气,以擅自办案不报罗织罪名。尽管借口勉强,逻辑荒谬,近乎“莫须有”,却使铮铮铁骨的忠良蒙冤,中晚明政坛冉冉升起的明星突然殒落。
  综上所述,谢彬一身正气,是不可多得的循吏好官。《明史》人物志无其传,可能因其官阶所限,而未入循吏之列则由于特别规定所致。《明史》列传一百六十九《循吏》称:“《汉史》丞相黄霸、《唐史》节度使韦丹皆入循吏传中。今自守令超擢至公卿有勋德者,事皆别见,故采其终于庶僚,政绩可纪者作《循吏传》。”谢彬勋德卓著,却因规制之限而挂空,显失公平也。故为其彰扬实属必要,于今加强依法治国、严惩腐败、廉洁从政可供借鉴,不无裨益。
  (二)三长良史②,思捷著丰
  志文称,谢彬“颖异不群,早以奇童闻。自弱冠游庠校,辄以文学超逸时辈”,“尚书韩公属修部志,七(《明史》为二十——笔者注)阅月书成,事核读瞻览者叹为史才”。《南京户部志》二十卷,仅用七月余即修成,且令专精史翰者赞叹。可见谢彬治史之能、文思之捷,办事之功。
  志文云:漳州知府罗青霄③“以郡志聘公,公辞不获,闭馆逾年而志成。”万历癸酉版《漳州府志》罗青霄、谢彬各有序,序言扼要、传神地叙述罗聘谢、谢力为的情形,摘要如下。罗写道:“公(指谢彬——笔者注)在户署时尝修部志,守广州时尝修府册事宜,三长悉备。而以梓桑之邦,则闻见习熟,而品藻素定,文兼述作,而义存劝戒。其慎、其公、其明,宜不负斯举也。”可见罗对谢人品史才钦赏有嘉,推崇备至,以其为总裁修志之不二人选。谢序称:罗知府“忽一日,召郡士大夫宴于揽胜亭,酒半言曰:‘漳缺志久矣,诸大夫皆土产,能知地方事为稔。己尝命儒官王君豸汇为草,尚有待于修,诸大夫因图之’。”“因举觞属彬曰:‘君于诸大夫为见事多,幸为我成之。’”“予始受侯命……张局置员,百执事各司其物。侯则欲综核名实,不徒事虚文。谓众之杂,不如一之专也。故有丛百役于一身,而莫敢告瘁。……始事于壬申之春,迄癸酉夏,凡四易稿始克就。”罗知府聘谢彬总纂修志事,量才而用,一人专之,原延请两名协纂者仅作“订正”。此志成帙后共三十三卷,编撰一改前规,始为府、县分志。时府辖十县,即龙溪、漳浦、长泰、南靖、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龙岩,域广涵富,搜考编纂之事不胜繁浩。谢彬不顾年近花甲,奋力担纲,不辞劳瘁,自隆庆六年(1572)壬申春季起,至万历元年(1573)癸酉夏季,用时一年又三个月完成。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谢彬传》道:谢彬于主裁府志中“所陈议因革,后多举行者。”何谓“所陈议因革”?因势利导,开创性地将府、县分志,当属其一。
  谢彬精通文史,得之不唯天资聪敏,尤取决于少苦读,壮力修,老仍好学,述而能作。志文称,所撰著如《爱吾堂摘稿》、《续稿》、《书尺稿》,编集如《文章会选》、《六大家文萃》、《乐府广集》等。另据百家企业文化网《龙海县唐至清县籍人著作目录》载:“谢彬,《爱吾堂摘稿》、《宦游稿》、《归田稿》。”万历癸丑版《漳州府志·谢彬传》称:“著有《爱吾堂摘稿》藏于家。”上述书作未见行世,可能是作者志趣、性格所致,如志文所述,谢彬归乡后“杜门养重,不通私行”,由此进一步可以理解,为何至今谢彬与同僚同乡酬应的诗文一篇也未发现,虽憾而不讶,正好印证了志文铭词中“不究以行,著述琳琅”的真实、准确。
  另外,《漳州府志》万历癸酉版和万历癸丑版分别收有谢彬撰《重修龙溪县学记》、《巡海道周公生祠记》,均为公干之文,当作别论。
  (三)格高行特,不事权贵
  嘉靖朝是大明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折期,世宗皇帝非嗣继,登基后怀两私而负天下:一是将生父谥帝并附入太庙,违礼悖常,且酷刑反对的众官,宠信重用投机附和之徒,谄媚权贵之风渐兴;二是笃信道教,一心求长生不老,在位四十五年,只坐朝十七年便不理朝政,放任奸相严嵩父子把持政纲,陷害忠良,穷奢极欲,民生凋敝。正如志文所述:“冢宰操进退缙弁之权,钻穴扣阍,孰耻未同。”官场趋附贿赂,争先恐后,拉朋结党,一派污浊。而谢彬却“超然尘壒之外,皭然不滓”,“世事干谒,独公守正”。礼部尚书万镗是严嵩手下干将,位高权重,严嵩对他也要礼让三分。万闻谢彬雅名,欲招入门下,四次邀请见面。这对阿谀钻营之徒是绝佳进身机会,而谢彬竟坚拒不往。志文称“万虽貌重公,而中实衔之”,谢彬似已洞察其奸,不与之同流合污,而置抵忤之虞不顾。足见谢彬操节之高洁,襟抱之磊落。严嵩党羽构陷罢免谢彬而未再加害,究其原因,主要是谢彬对其不构成直接危害,暂无后顾之忧;另外,对身正名雅之能臣过分残酷,恐遭世人谴责。因此,志文中就有梁内翰借狂病归乡,将自己双手十指啃掉之趣事。故谢彬以正忤权贵而仕终,也以正慑权奸而保身。
  (四)孝亲育弟,爱乡德邻
  自古硕儒明礼重孝,敬亲友弟。谢彬中举后,丁父忧三年,前后影响两期会试,登仕时奉母履职。居父丧哀毁骨立,晚侍母菽水承欢,朝夕唯谨。三个弟弟幼弱,则分俸与共,负担日用,抚育训诲至成年。总纂府志,倡议因革,开坛讲学,播推教化,为家乡福祉奉献心力。待人接物谦和朴实,具贤士风而无贵岸容。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谢彬
相关人物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