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6099 |
颗粒名称: | 汪大均的抗日轶事 |
分类号: | K827 |
页数: | 3 |
页码: | 62-64 |
摘要: | 汪大均,祖籍台湾省,1914年出生于漳州市一个名门望族家庭。父亲汪春源是台湾最后一个进士,曾参与“公车上书”,反对签订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又曾在江西、福建等地出任知县,为官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在汪大均幼小的心灵里,父亲的优秀品德,深深烙印在他心底。1923年,9岁的汪大均失去了父亲。汪大均到了印尼后,先是在爪哇井里汶近郊一家小学任教,在18岁时,他担任小学校长一职。但到北京后,刚好发生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中国,学校关闭,已无书可读。后来,他的妻舅杨新容(海澄籍)在爪哇各地组织华侨成立“抗日民族解放大同盟”,开展各种团结抗日及反日工作。汪大均默默地参加了抗日活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关键词: | 漳州 汪大均 抗日轶事 |